- 年份
- 2024(5057)
- 2023(7311)
- 2022(6249)
- 2021(5639)
- 2020(4636)
- 2019(10511)
- 2018(10445)
- 2017(20688)
- 2016(11334)
- 2015(12800)
- 2014(13223)
- 2013(13212)
- 2012(12469)
- 2011(11469)
- 2010(11552)
- 2009(10740)
- 2008(10622)
- 2007(9931)
- 2006(8911)
- 2005(8205)
- 学科
- 济(53382)
- 经济(53334)
- 管理(29829)
- 业(28106)
- 方法(21164)
- 数学(19191)
- 数学方法(19015)
- 企(18810)
- 企业(18810)
- 中国(17064)
- 农(16059)
- 地方(15731)
- 财(15123)
- 农业(11186)
- 制(11017)
- 业经(10178)
- 贸(10080)
- 贸易(10073)
- 地方经济(9874)
- 易(9742)
- 银(9656)
- 收入(9648)
- 银行(9647)
- 行(9287)
- 融(8800)
- 金融(8797)
- 环境(8531)
- 学(8386)
- 税(7075)
- 和(6811)
- 机构
- 学院(171113)
- 大学(168303)
- 济(74446)
- 经济(72878)
- 管理(60979)
- 研究(56419)
- 理学(51939)
- 理学院(51270)
- 管理学(50445)
- 管理学院(50110)
- 中国(44397)
- 财(37203)
- 京(35665)
- 科学(32964)
- 财经(29151)
- 所(28690)
- 江(26479)
- 经(26243)
- 中心(25792)
- 研究所(25461)
- 经济学(24726)
- 范(23968)
- 师范(23795)
- 农(23730)
- 北京(22806)
- 经济学院(22760)
- 州(21829)
- 财经大学(21435)
- 业大(21013)
- 院(20385)
- 基金
- 项目(105681)
- 科学(83091)
- 研究(81183)
- 基金(75473)
- 家(64886)
- 国家(64340)
- 科学基金(54443)
- 社会(52464)
- 社会科(49763)
- 社会科学(49755)
- 省(41270)
- 基金项目(39917)
- 教育(37506)
- 划(34488)
- 编号(34355)
- 自然(32117)
- 自然科(31306)
- 自然科学(31298)
- 资助(30750)
- 自然科学基金(30673)
- 成果(28266)
- 发(24668)
- 重点(24119)
- 课题(23897)
- 部(23842)
- 国家社会(22202)
- 创(21411)
- 性(20884)
- 教育部(20583)
- 发展(20498)
共检索到26089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何雄浪
传统经济学认为,区域效应是产生地区间实际收入差异的主要原因。新经济地理学将地区间实际收入差异的产生归结于集聚效应的作用。以自由资本模型为理论基础,实证分析表明,地区间实际收入差距的形成,既有区域效应的作用,也有集聚效应的作用,但集聚效应起着主要的作用。缩小我国地区间实际收入差异主要在于扩大落后地区的市场潜力,且有必要加速落后地区的资本积累与提升企业的技术水平,促进地区间自由贸易度的提高。
关键词:
区域效应 集聚效应 地区间实际收入差距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江小涓 李辉
影响地区间实际生活水平差异的因素包括居民名义收入和地区间价格水平差异两个方面。用价格水平对名义收入调整后才是地区间真实的收入差异。本文对我国36个城市人均可支配收入进行了价格调整,发现城市间真实生活水平的差异小于货币收入表示的名义收入差距。
关键词:
地区收入差距 价格水平 购买力平价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余芳东
This paper tries to measure the Spatial Consumer Price Index (SCPI) for 31 provinces (municipalities or cities) of China, and make a comparison of the real income of urban inhabitants between various regions,based on the SCPI.The study shows that the consumer price levels between the regions are very different,and the regional gaps of the real income for urban inhabitants would be smaller than the nominal ones.
关键词:
地区价格 实际收入 比较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王少国 李伟
一个国家或地区在某一发展阶段总有一个与该阶段经济效率相容的收入差距水平,实际收入差距对效率相容收入差距任何方向的偏离都会降低经济效率,进而抑制经济增长。文章通过测算1995~2011年中国27个地区居民收入差距的实际值,并建立效率相容收入差距计量模型,测算了相应地区的效率相容值。通过对各地区收入差距实际值和效率相容值的分布特征进行比较,发现实际收入差距具有"由东向西梯状上升"的地区分布特征,实际收入差距增幅具有"由东向西梯状下降"的地区分布特征,而实际收入差距与效率相容收入差距的比值则具有"东西低中部髙"的地区分布特征。文章对各地区收入差距上述分布特征给出经济解释,并提出了推进中国各地区收入分...
关键词:
收入分配 收入差距 效率相容 地区差异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陈柳 江静
现有区域收入差距的研究主要关注不同国家或一国不同区域在全球化过程中受惠程度的差异,一般不涉及区域发展之间的相互影响机制,不适合作为评价一国对外开放与区域收入差距关系的理论依据。本文从区域之间相互作用的机制出发,分析认为中国沿海地区外向型经济的溢出效应缩小了沿海与内陆地区的收入差距。因此,继续提高沿海地区的对外开放水平,促进沿海外向型经济对内陆地区的溢出效应,是区域和谐发展的重要途径。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程锐
本文从理论和实证两个角度论证促进企业家精神与缩小收入差距之间的互补性关系,即二者是统一的。研究表明:第一,企业家精神显著抑制收入差距,即表明企业家精神越活跃,企业家数量越多,收入差距越小。通过替换收入差距指标、企业家精神指标和利用滞后30年的国企职工比重作为工具变量进行估计,该结果依然稳健;第二,相比于1995—2002年时期,2003—2015年期间,企业家精神显著抑制收入差距;第三,相比于收入差距的高分位点,企业家精神对收入差距低分位点的抑制效果更显著;第四,企业家精神可以通过就业效应、收入效应和减贫效应而抑制收入差距;第五,高质量型企业家精神具有扩大总体收入差距和农村收入差距的作用,但能抑制城镇收入差距。因此,尊重企业家、降低企业家准入门槛、营造良好的企业家市场竞争环境,以促进企业家创业和创新精神,充分发挥企业家精神缩小收入差距的作用。同时,也需加速城市化进程,吸收更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
关键词:
企业家精神 收入差距 高质量型企业家精神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宋建 王静
从不同区域人口迁移的视角,采用1997—2016年中国31个省(区、市)的面板数据,分析了城乡收入差距的动态收敛问题。研究发现:我国不同地区间城乡收入差距存在绝对收敛和条件收敛,东部收敛速度慢于中部而高于西部,且中部收敛速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从分周期的动态收敛看,整个周期内无论是绝对收敛速度还是相对收敛速度,均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V形走势。进一步分析影响城乡收入不平等的因素发现,人口迁移能够显著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且通过户籍城镇化机制发生作用;迁入人口若能顺利转变为城镇人口,则可缩小收入差距。目前,我国迁移人口难以顺利取得城市户籍,人口迁移对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作用不明显。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何雄浪 李国平 杨继瑞
产业集聚是区域效应、集聚效应、空间成本联合作用的结果,单独强调任何一方面都有所偏颇。我国产业集聚的形成和发展,既有区域效应的作用,也有集聚效应的作用,其对产业集聚的影响都是动态变化的,空间成本的降低也有利于我国产业的地理集聚。
关键词:
区域效应 集聚效应 空间成本 产业集聚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陈勇 柏喆
为剖析中国地区工资差距产生的原因,本文基于技能偏向型技术进步对劳动者收入差距的作用,创新性地将技能偏向型技术进步与集聚效应融合起来,运用1988年、1995年、2002年、2013年中国家庭收入调查(CHIP)微观数据,在对各地区技能偏向型技术进步和集聚效应进行量化的基础上展开一系列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988—2013年中国地区工资差距增大,且地区工资差距主要体现为高技能劳动者的地区工资差距;地区工资差距之所以在很长一段时期存在,主要是由于技能偏向型技术进步与集聚效应的综合影响,表现为技能偏向型技术进步通过作用于高技能劳动者使劳动者工资差距增大,集聚效应又不断通过劳动者的地区流动助力于提高所有劳动者工资促使地区工资差距形成。进一步反事实分析发现,技能偏向型技术进步是导致地区工资差距的最主要因素。本文的研究发现为政府缩小地区工资差距、促进地区平衡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政策启示。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雪辉 谷国锋 王建康
文章选取2004~2013年中国285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通过构建空间计量模型分析产业集聚对地区工资差距的影响及空间溢出效应。结果表明:中国的地区工资水平有明显的空间自相关性,虽然相关性逐年减弱但仍非常显著;制造业集聚对本地区工资水平有显著负影响,服务业集聚和共同集聚显著促进本地区工资水平的提升;产业集聚过程中相邻地区间经济差距对地区工资水平的影响整体上大于单纯的地理空间上相邻对其的影响,制造业集聚的溢出效应不显著,服务业集聚有显著的溢出效应,且溢出效应大于直接效应,共同集聚的直接效应显著为正,而间接效应显著为负,因此共同集聚在促进本地区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会增大城市地区工资水平差距。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王有鸿 费威
金融是现代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对促进经济增长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金融集聚是产业集聚的一个重要方面,它是金融业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以本文金融集聚的内涵和其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为研究对象,通过以长江三角洲经济圈的金融相关比率和国内生产总值数据为实证分析对象,利用计量分析方法研究了金融集聚效应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得出金融集聚是经济增长的内在原因之一,但反之并不成立。最后提出了发挥金融集聚效应的建议以期对今后的相关研究有所助益。
关键词:
金融集聚效应 经济增长 计量分析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王丹 叶蜀君
本文从金融集聚的视角出发分析区域收入分配差距问题,一方面,通过信贷配给传导机制的分析得出,由于存在信贷门槛效应,使得发达地区世代累积财富,而欠发达地区逐步走入贫困陷阱,造成了区域间的收入差距。另一方面,分析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间差异性的知识溢出效应得出,由于金融集聚水平不同而产生不同的集聚知识系统网络效应、集聚创新效应和集聚技术进步效应影响劳动生产率,最终导致区域间的收入差距。
关键词:
金融集聚 收入差距 信贷门槛 知识溢出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杨志学
本文利用新经济地理学的分析框架,考察了地方保护对地区收入差距的影响。分析结果显示,地方保护造成地区间贸易成本提高,进而影响产业分布,引起地区间收入分配不均。地方保护在现阶段有利于缩少地区收入差距,中央政府允许欠发达地区县级以上地方政府通过制定差别政策对本地区适当保护,将有利于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缩小其与发达地区的收入差距。
关键词:
地方保护 产业集聚 地区差距 经济地理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王培暄
近年来,我国地区间的收入差距在逐渐扩大,低收入地区基本都集中在中西部地区。地区间收入差距的扩大有经济发展战略、地理因素、教育机会不均等多方面的原因。如果地区间的收入差距过大,会使中西部地区的人力、物力、财力和资源向东部地区大量转移,造成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更加落后,从而导致中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之间的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由此形成恶性循环;也很可能会引起社会的不安定因素。因此,缩小地区间的收入差距、促使经济协调发展,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当务之急。
关键词:
低收入地区 教育机会 收入差距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涛
行业收入差距问题历来是政府和学术界关注的重点,为了更全面和清楚的了解中国各地区行业收入差距问题,我们采用多种方法,对中国31个地区的19个行业的收入差距进行测算,从不同角度比较中国各地区的行业收入差距。最后采用因子分析的方法,综合各种方法分析的结果,得到一个整体的地区排名。
关键词:
收入差距 变异系数 泰尔指数 因子分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