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739)
2023(12699)
2022(11070)
2021(10367)
2020(8436)
2019(19344)
2018(19183)
2017(36475)
2016(19803)
2015(22353)
2014(22600)
2013(22180)
2012(20245)
2011(18185)
2010(18241)
2009(16653)
2008(15938)
2007(14083)
2006(12317)
2005(10340)
作者
(57450)
(47751)
(47302)
(45123)
(30184)
(22925)
(21642)
(18861)
(18191)
(16860)
(16497)
(15889)
(15007)
(14960)
(14661)
(14349)
(14336)
(14061)
(13476)
(13365)
(11798)
(11614)
(11413)
(10893)
(10699)
(10658)
(10491)
(10476)
(9587)
(9535)
学科
(82478)
经济(82389)
管理(52386)
(52153)
(40579)
企业(40579)
方法(36230)
(31525)
数学(30659)
数学方法(30279)
中国(21953)
地方(21680)
业经(21132)
农业(21035)
(17835)
(17001)
理论(14152)
(13873)
(13671)
环境(13133)
(12723)
(12432)
贸易(12425)
(11992)
教育(11977)
技术(11644)
(10771)
(10761)
地方经济(10744)
银行(10736)
机构
学院(281730)
大学(281157)
管理(112857)
(106070)
经济(103446)
理学(98398)
理学院(97240)
管理学(95485)
管理学院(94968)
研究(93150)
中国(67700)
科学(60279)
(59848)
(48791)
(46130)
(46097)
业大(43975)
中心(42483)
研究所(42371)
(40515)
(40316)
师范(39992)
北京(37624)
财经(37552)
农业(37040)
(34106)
(34046)
(33437)
师范大学(32331)
经济学(30569)
基金
项目(200167)
科学(157131)
研究(147887)
基金(143834)
(124959)
国家(123820)
科学基金(106254)
社会(92568)
社会科(87405)
社会科学(87385)
(79494)
基金项目(77332)
自然(68555)
教育(66994)
自然科(66847)
自然科学(66831)
(66207)
自然科学基金(65568)
编号(61739)
资助(57973)
成果(49814)
重点(44541)
(43569)
(43109)
课题(42164)
(40977)
创新(38121)
科研(37756)
国家社会(37403)
项目编号(36986)
期刊
(119643)
经济(119643)
研究(79718)
中国(52638)
(49176)
学报(45871)
科学(42939)
管理(38775)
大学(35070)
农业(33421)
教育(33314)
学学(32950)
(31820)
技术(23933)
业经(22652)
(21824)
金融(21824)
经济研究(17035)
财经(16949)
图书(16414)
问题(15913)
(14592)
(14542)
科技(14453)
(14333)
资源(14113)
理论(13553)
技术经济(12860)
实践(12689)
(12689)
共检索到40065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戴彦  
在目前我国的历史村镇保护中,传统的经典式保护已无法解决大量的保护问题,亟待引入新的理念方法加以解决。以融贯学科为思维指引,分析当前保护研究存在的具体问题,阐释"拟合"的概念涵义及其在历史村镇保护中的适用性,在此基础之上探讨了拟合的工作路线、技术重点与难点,并以重庆龚滩古镇保护作为验证对象进行说明,为历史村镇的区域保护提供了一种具体的工作思路和技术方法。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唐常春  吕昀  
传统村镇的保护对象已经从注重保护典型文物古迹、优秀建筑发展到重点保护不同历史时期社会发展的见证实物以及非物质文化遗存。本文引入谱系学原理,提出历史文化谱系概念,并从我国非典型传统村镇的保护实际出发,对传统村镇风貌保护的基本思路与原则进行探讨,进而构建了传统村镇风貌保护的评价标准、指标体系和AHP模型,最后提出传统村镇风貌保护的基本策略与建议,以期对当前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的历史文化保护有所助益。
[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作者] 熊梅  周宏伟  
在分析探讨历史文化村镇的概念、渊源与内涵的基础上,对西北地区入选的国家级历史文化村镇进行了简要回顾并总结了该地区历史文化村镇的研究进展,认为已有的成果主要集中在聚落形成变迁研究、资源保护利用研究和传统民居专题研究三个方面,初步形成了基于文化、社会、建筑视角的三大研究模块,而在聚落发展与社会变迁互动关系、历史文化村镇的定量评价与保护规划、研究方法的多元化与跨学科的交叉融合方面还有待于进一步深入。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吴必虎  肖金玉  
历史文化村镇是重要的文化遗产和社会经济发展载体。对全国350处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空间分布规律及其与区域经济、旅游发展水平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合历史、地理、社会、文化等因素,综合剖析历史文化村镇空间分布形成原因,得出历史文化村镇空间结构的形成与历史时期地域的社会经济发展、地理文化因素联系更紧密的结论。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李宣范  左琰  
历史文化村镇属于"特色村镇"体系中的一部分,对于它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从我国已有的历史文化村镇发展政策出发,对上海市不同阶段的历史文化村镇发展政策进行梳理,在此基础上对上海13个历史文化村镇特色展开研究,并以嘉定区南翔镇、宝山区罗店镇以及浦东新区高桥镇三个案例,深入探索上海不同地区的历史文化村镇保护政策及特色建设中的问题与对策。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戴彦  赵万民  
以融贯学科的研究思维作为方法论基础,阐释了"拟合"的概念涵义及其在巴蜀古镇保护中的适用性,同时探讨了"拟合"对于古镇保护的现实意义和技术路线,在此基础之上提出了古镇保护区域拟合的建构模式与分区构想,为巴蜀古镇的区域保护提供了一种具体的工作思路和技术方法。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刘艳丽  陈芳  张金荃  
历史文化村镇保护的目的不仅在于保护其历史建成环境,保护其所代表的传统文化、民俗、社会关系等方面的原真性,更在于改善当地居民的居住环境,保持地区发展活力,以及促进传统文化的延续和发展。文中分析了现有历史文化村镇保护模式和途径存在的问题,提出应将传统城市规划和社区规划有效结合,建议历史文化村镇的保护应采用基于居民参与、社区自治和自助的参与式社区规划新途径,并详细阐述了参与式社区规划在历史文化村镇保护中的适用性、工作过程和路线以及特点。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杨开  李陶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是我国珍贵的文化遗产,其所构建的城乡文化遗产体系量大面广,数据信息与保护状况十分复杂,通过多元技术手段及时掌握全国名城名镇名村的历史文化资源现状、提升保护与管理水平尤为迫切和必要。基于文献研究、现状研究和需求调研,利用新一代信息化技术,研究并建设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保护信息系统,旨在推动全国名城镇村的数字化管理、信息化展示及长效保护机制的完善,构建全国名城镇村保护管理信息化"一张图"。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戴彦   钟佳丽   王瑞琳   平楠   陈梓清  
随着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推进,历史村镇保护作为实施乡村文化振兴的基础工作越发受到关注。目前城乡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理论虽日臻完善,但常规的孤点保护模式却难以解决偏远地区大数量历史村镇的保护问题。立足区域视角,在借鉴历史村镇保护相关理论实践的基础上,文章提出了定义、原则和任务三位一体的历史村镇集群区划理论架构。针对历史村镇集群划归的关键工作,选取重庆欠发达地区的72个历史村镇作为实证对象,依循“筛选集聚中心—构建区划体系—识别集群特性”的技术路径,构建了7大集群区划,并针对集群区内的村镇弱项从空间、产业和文化3大维度提出了适应性保护对策。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张晓  姜劲松  牛元莎  宋敏  
如何传承历史文化是历史文化名镇保护的重要议题,同时也是国家2016年"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的政策导向,然而,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速及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许多历史文化名镇的文化价值正遭到破坏。国内已有的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规划相关研究中,缺乏从文化规划的视角探索历史文化名镇保护的研究。以历史文化名镇为主要考察对象,首先对历史文化名镇保护中引入文化规划的必然逻辑、文化规划的基础理论进行了探讨,随后尝试从文化规划的视角提出历史文化名镇保护的基本工作框架和内容,重点探讨了其中文化体系研究、文化资源评价及文化规划框架构建方法,并以苏州市光福历史文化名镇为案例,进行规划方法的实践和总结,探索以文化为导向的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规划思路。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张晓  姜劲松  牛元莎  宋敏  
如何传承历史文化是历史文化名镇保护的重要议题,同时也是国家2016年"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的政策导向,然而,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速及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许多历史文化名镇的文化价值正遭到破坏。国内已有的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规划相关研究中,缺乏从文化规划的视角探索历史文化名镇保护的研究。以历史文化名镇为主要考察对象,首先对历史文化名镇保护中引入文化规划的必然逻辑、文化规划的基础理论进行了探讨,随后尝试从文化规划的视角提出历史文化名镇保护的基本工作框架和内容,重点探讨了其中文化体系研究、文化资源评价及文化规划框架构建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金姝兰  金威  廖合群  
运用调查法、二级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鄱阳湖流域国家历史文化名村(镇)旅游资源发展潜力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国家历史文化名村(镇)旅游资源发展潜力较大,但除5A、4A级的历史文化名村(镇)外,其他景区知名度不大,消费者对其娱乐、购物满意度不高。研究区应以婺源、景德镇瑶里为龙头,依托江西四大名山,提升区位优势,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深度开发乡村旅游。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梁云   刘丹  
<正>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文化软实力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国际影响力的重要指标。历史文化名城作为一个国家历史积淀和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其保护和利用水平直接关系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提升。本文以《发现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一书为例,探讨在当下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对文化软实力提升的现实意义,并探索具体的保护路径。
关键词: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苗长虹,王兵  
文化转向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西方经济地理学研究的一个新方向。文章简要介绍了西方经济地理学对文化与文化转向的理解,分析了文化转向得以形成的原因,探讨了文化与经济的关系以及经济对社会文化的根植性,提出了我国经济地理学开展“文化转向”研究的一些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赵锋   高锦绣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