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332)
2023(17680)
2022(15265)
2021(14133)
2020(11915)
2019(27326)
2018(26845)
2017(52239)
2016(28008)
2015(31545)
2014(31270)
2013(30635)
2012(27956)
2011(24975)
2010(24928)
2009(22479)
2008(21674)
2007(18905)
2006(16376)
2005(13928)
作者
(79038)
(65981)
(65495)
(62379)
(41957)
(31724)
(29783)
(25987)
(25044)
(23439)
(22484)
(22035)
(20864)
(20675)
(20530)
(20036)
(19707)
(19481)
(18918)
(18852)
(16218)
(16110)
(16072)
(15087)
(14803)
(14570)
(14490)
(14294)
(13218)
(12943)
学科
(119409)
经济(119292)
管理(81665)
(78254)
(65028)
企业(65028)
方法(58130)
数学(51461)
数学方法(50686)
(30605)
中国(28712)
(28131)
业经(25974)
地方(25881)
(23487)
贸易(23477)
(23180)
(22830)
技术(21700)
农业(20720)
理论(19386)
(18308)
(17689)
环境(17654)
财务(17602)
财务管理(17559)
(17494)
企业财务(16611)
产业(15480)
(15457)
机构
学院(394660)
大学(394278)
管理(159699)
(158767)
经济(155501)
理学(140015)
理学院(138512)
管理学(135762)
管理学院(135048)
研究(126512)
中国(92321)
(82913)
科学(79214)
(69784)
(61585)
(60444)
业大(59287)
中心(58275)
财经(57335)
研究所(56392)
(56196)
(52339)
北京(51640)
(51585)
师范(51097)
经济学(48518)
农业(47271)
(46871)
(45655)
经济学院(44132)
基金
项目(279830)
科学(221886)
基金(204157)
研究(203120)
(177976)
国家(176590)
科学基金(153469)
社会(128846)
社会科(122443)
社会科学(122412)
(109518)
基金项目(108130)
自然(100891)
自然科(98636)
自然科学(98617)
自然科学基金(96827)
教育(94541)
(91900)
资助(84976)
编号(82254)
成果(64409)
重点(62613)
(61517)
(59719)
(58669)
课题(56410)
创新(54694)
科研(53537)
国家社会(53359)
教育部(53113)
期刊
(163130)
经济(163130)
研究(109350)
中国(69976)
学报(60458)
管理(57490)
科学(56448)
(53312)
(51987)
大学(46602)
学学(43924)
教育(43814)
技术(38670)
农业(37620)
(29020)
金融(29020)
业经(27558)
财经(27035)
经济研究(26833)
(23098)
问题(21562)
技术经济(20788)
统计(20501)
(19924)
科技(19845)
图书(19654)
(19026)
商业(17831)
理论(17801)
资源(17772)
共检索到55599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朱卫东  王前松  李婷婷  
本文依据新经济地理学的中心-外围理论思想,通过突变级数法测算区域技术引进综合指数和高新技术产业产出综合指数,运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对区域技术引进与高新技术产业产出在我国省域的分布格局及空间动态跃迁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区域技术引进和高新技术产业产出均存在显著的空间依赖性,并形成了不同的集聚区域;区域技术引进高值集聚区一般也是高新技术产业产出的高值集聚区。在此基础上,采用空间面板模型实证分析了区域技术引进对高新技术产业产出的影响情况,得出技术引进促进高新技术产业产出的结论,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朱卫东  王前松  李婷婷  
本文依据新经济地理学的中心-外围理论思想,通过突变级数法测算区域技术引进综合指数和高新技术产业产出综合指数,运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对区域技术引进与高新技术产业产出在我国省域的分布格局及空间动态跃迁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区域技术引进和高新技术产业产出均存在显著的空间依赖性,并形成了不同的集聚区域;区域技术引进高值集聚区一般也是高新技术产业产出的高值集聚区。在此基础上,采用空间面板模型实证分析了区域技术引进对高新技术产业产出的影响情况,得出技术引进促进高新技术产业产出的结论,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朱喜安  张秀  
高新技术产业形成的独特的创新优势使之成为新的经济增长质量动力,研究高新技术产业聚集与区域经济增长质量的关系有助于在十九大提出的高经济增长质量的战略背景下指导高新技术产业空间布局、优化产业结构。本文借助于面板空间杜宾模型来分析高新技术产业聚集对经济增长质量影响的行业异质性和区域异质性。首先运用纳入环境投入要素的DEA-Malmquist算法得出31个省份2001-2016年的全要素生产率;然后以区位熵为解释变量,以研发能力、开放度、购买力水平、政府干预程度、城市化水平为控制变量,分高新技术五大行业和东、中、西区域进行杜宾回归。研究发现,从全国、分行业和分区域来看:我国高新技术产业聚集对经济增长质量的直接效应为正向促进作用,空间效应均存在显著的抑制作用,分行业看,特别是医疗仪器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对经济增长质量贡献率最小,区域异质性由大到小依次为东部、中部、西部,与我国自东向西阶梯式的经济发展水平相一致,这为我国制定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战略提供了依据。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季凯文  罗璐薏  齐江波  
新基建作为我国近年来重要的战略举措,尽管有助于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升级,但是在赋能高新技术产业的过程中仍存在一定的短板问题。为探究新基建对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异质性影响,本文对2013—2018年各省份新基建综合指数进行客观和系统评价,并运用空间面板计量方法对该影响机制实证分析。研究表明:(1)新基建对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呈现“U型”影响。从短期看,当前新基建对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产生抑制效应;从长期看,当新基建水平提升到一定阶段时,将赋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2)新基建的直接空间效应显著,空间溢出效应仍值得商榷,新基建的区域联通功能尚未完全发挥。根据研究结论,从推进新型基础设施联通、提升新基建赋能水平和打通新基建内在融合互动机制三个方面提出相应对策建议。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金浩  李瑞晶  李媛媛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是推进地区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的中坚力量,而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也离不开科技金融的有力支撑。本文基于科技金融投入、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以及地区产业结构优化三者间的作用机理和传导路径,利用我国30省20072015年均衡面板数据建立向量自回归模型,实证分析它们之间的动态关系。研究发现,整体来看,变量之间存在单向作用关系,即科技金融投入的增加有助于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进而使产业结构得以优化。但分地区来看,各种原因导致上述作用路径均未能切实到达顶端。基于此,文章最后提出若干对策建议以最大限度地调动三者的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金浩  李瑞晶  李媛媛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是推进地区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的中坚力量,而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也离不开科技金融的有力支撑。本文基于科技金融投入、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以及地区产业结构优化三者间的作用机理和传导路径,利用我国30省2007~2015年均衡面板数据建立向量自回归模型,实证分析它们之间的动态关系。研究发现,整体来看,变量之间存在单向作用关系,即科技金融投入的增加有助于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进而使产业结构得以优化。但分地区来看,各种原因导致上述作用路径均未能切实到达顶端。基于此,文章最后提出若干对策建议以最大限度地调动三者的动态关联作用。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孙道军  王栋  
文章分析了高新技术产业集群下的R&D投入与区域科技创新产出的影响关系。实证结果表明,R&D经费投入和R&D人力投入有利于各地区区域性的科技创新产出绩效的提升。同时,高新技术产业集群规模对R&D投入与区域科技创新产出的关系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各地区高新技术产业集群规模越高越能加快R&D经费投入对区域科技创新产出的正向作用;而高新技术产业集群规模越高使得R&D人力投入对区域科技创新产出的正向作用逐渐降低。研究结果对管理R&D投入与地区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具有重要的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意义。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荆娴  黄文军  
产权市场可以激活创业资本、引领风险投资,为高新技术企业融资、并购带来生机。本文在分析我国产权市场现状与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对产权市场、风险投资与高新技术产业之间的作用机理进行了研究;基于2006-2010年省级面板数据探讨产权市场对高新技术产业的影响,指出产权市场的建立与完善,对于风险投资进入我国高新技术产业,通过产权市场的并购、退出,实现资本增值等具有重要影响;最后提出政策建议:完善产权市场法律法规、明确产权市场定位、成立监管机构、实行金融创新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构建完整的创业投资产业体系等。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赵修渝  郭春丽  黄仕川  
技术进步是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核心要素,而技术进步受到人力资本和科技投入等因素的影响。本文在理论分析人力资本、科技投入对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影响的基础上,利用省际面板数据予以实证检验,结果显示:人力资本、科技投入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双向因果关系,而短期内仅存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促进人力资本和科技投入增长的单向因果关系。最后,就构建三者良性促进机制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洪霞  梅德平  
发挥民营高新技术产业在生产效率上的引领和辐射作用,有利于我国创新驱动战略的实施和经济高质量增长的实现。利用2003~2013年民营高新技术产业的城市面板数据,使用动态空间杜宾模型研究了财政补贴、产业结构高级化对民营高新技术产业生产效率的影响和空间溢出效应。研究结论显示:财政补贴对民营高新技术产业的全要素生产率、技术效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对技术进步的影响不显著,且只对技术效率有显著为正的空间溢出效应;产业结构高级化对生产效率各项指数的影响都显著为正并存在空间溢出效应,且空间溢出效应远大于直接效应。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唐睿  李晨阳  冯学钢  
文章运用2009-2015年安徽省16个地级市的数据探讨全省高新技术产业空间特征对研发效率的影响,通过静(动)态集聚指数计算发现滁州、铜陵高新技术产业出现了产业集聚趋势。DEA投入产出研究表明,合肥、滁州具有产出不足问题,亳州和蚌埠投入冗余问题突出,淮南的投入冗余和产出不足问题均很严重。构建计量模型可知,研发人员折合全时当量、研发经费外部支出对高新技术产业研发效率的提高具有促进作用,来自政府部门科技活动资金的不当利用限制了高新技术产业研发效率的提高。全省高新技术产业的空间集聚有助于研发效率的提高,说明全省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吴昊  李萌  
基于1995-2015年中国各省的面板数据,运用动态空间杜宾模型考察技术进步对就业的直接效应和空间溢出效应。结果显示:短期的技术引进促进了就业增长,但其对就业的溢出效应不显著;而长期的技术引进并不能持续地带来就业增加,反而会对就业造成破坏效应。自主创新对就业短期以破坏效应为主,但长期的自主创新促进了就业的增加,并且从经济距离权重下的就业效应来看,自主创新吸纳了相近经济水平区域的劳动力,空间溢出效应为负。现阶段我国自主创新的就业效应不受经济发展水平影响,但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的地区,技术引进对就业的拉动作用越弱。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丁建国  黄旭平  
基于非平衡面板内生随机前沿模型,通过2009-2019年54个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的非平衡面板数据,分析了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创新活动的内生性与效率的关系。研究发现:科技经费和从业人员存在内生性,市场结构、科技经费和从业人员对创新效率有显著的正面影响;面板内生随机前沿模型可以显著地区别于外生随机前沿模型的创新效率估计。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曾硕勋  杨永  施韶亭  
采用三阶段DEA模型分析法,研究2010年我国31个地区高新技术产业效率。研究结果显示:环境和随机干扰因素对我国高新技术产业效率影响显著,虚高了综合技术效率水平,且对中西部地区影响较大;规模效率不足是制约综合技术效率水平主因,但其提升空间相对较大,全国26个非综合技术有效地区规模效率递增率高达100%,因此,加大规模投入是综合技术效率水平提升的首选途径。区域差异明显主要反映在中西部与东部地区之间,全国高新技术产业综合技术效率水平总体呈东、中、西高低排列,其中,中西部地区规模效率的巨大鸿沟是其综合技术效率不足的根源。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杜文忠  崔艳丽  
本文选取了我国高新技术产业2010~2014年29个省市的面板数据,限于因子分析法只适用截面数据的不足,采用因子分析法和改进的TOPSIS法结合,从生产经营、固定资产投资、R&D活动3个方面,测算了我国各省域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综合评价指数,并对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梯度变迁的时空格局演变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基于时间维度,2010~2014年我国高新技术产业不同梯度省市的梯度变迁幅度不同;从空间格局看,我国29个省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水平存在着显著的差异,我国大部分省市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水平处于较低阶段且空间格局不平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