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690)
- 2023(16371)
- 2022(14396)
- 2021(13445)
- 2020(11545)
- 2019(26386)
- 2018(26382)
- 2017(50673)
- 2016(28012)
- 2015(31902)
- 2014(31793)
- 2013(31431)
- 2012(29039)
- 2011(26205)
- 2010(26291)
- 2009(24276)
- 2008(24051)
- 2007(21487)
- 2006(18484)
- 2005(16155)
- 学科
- 济(114565)
- 经济(114461)
- 管理(82877)
- 业(80020)
- 企(67193)
- 企业(67193)
- 方法(54743)
- 数学(47534)
- 数学方法(46963)
- 农(30046)
- 中国(28647)
- 财(27598)
- 学(25342)
- 地方(25213)
- 业经(24934)
- 技术(23991)
- 农业(20352)
- 贸(20124)
- 贸易(20115)
- 理论(19554)
- 易(19467)
- 制(19139)
- 和(18222)
- 务(17614)
- 财务(17530)
- 财务管理(17490)
- 环境(17468)
- 企业财务(16457)
- 银(16249)
- 银行(16186)
- 机构
- 大学(400110)
- 学院(399383)
- 管理(158944)
- 济(155711)
- 经济(152139)
- 理学(137825)
- 理学院(136253)
- 管理学(133843)
- 管理学院(133119)
- 研究(131904)
- 中国(96723)
- 京(85465)
- 科学(85329)
- 财(68995)
- 所(67471)
- 农(67382)
- 业大(62354)
- 研究所(61775)
- 中心(60341)
- 江(59137)
- 财经(55685)
- 北京(53923)
- 范(53630)
- 师范(53119)
- 农业(53071)
- 经(50451)
- 院(48012)
- 州(47958)
- 经济学(45841)
- 技术(44696)
- 基金
- 项目(274153)
- 科学(214137)
- 研究(199229)
- 基金(195820)
- 家(171159)
- 国家(169725)
- 科学基金(144832)
- 社会(122956)
- 社会科(116384)
- 社会科学(116349)
- 省(109573)
- 基金项目(104903)
- 自然(95147)
- 自然科(92874)
- 自然科学(92848)
- 教育(92330)
- 划(91879)
- 自然科学基金(91160)
- 编号(82152)
- 资助(80446)
- 成果(66027)
- 重点(61659)
- 部(59933)
- 创(59464)
- 发(58933)
- 课题(57038)
- 创新(55031)
- 科研(52502)
- 大学(50773)
- 教育部(50684)
- 期刊
- 济(166724)
- 经济(166724)
- 研究(111983)
- 中国(76387)
- 学报(65044)
- 科学(59656)
- 农(59644)
- 管理(56188)
- 财(52708)
- 大学(48237)
- 教育(47704)
- 学学(45241)
- 农业(41555)
- 技术(38154)
- 融(30243)
- 金融(30243)
- 业经(28065)
- 财经(26262)
- 经济研究(26126)
- 业(22765)
- 经(22354)
- 技术经济(21820)
- 问题(21789)
- 图书(21600)
- 科技(21552)
- 理论(18971)
- 版(18927)
- 资源(18533)
- 统计(18230)
- 商业(18160)
共检索到57369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范德成 周豪
区域技术创新能力是区域经济增长和竞争的决定性因素,是区域内各科技创新要素相互作用与影响的结果。根据对各要素的分析,本文选取了12个要素作为评价指标,构建了一套评价区域技术创新能力的指标体系。然后本文采用因子分析法对上海、北京等9个省市的技术创新能力进行了定量评价和分析,验证本文建立的评价指标体系以及由因子分析法建立的评价模型基本符合评价的要求。
关键词:
技术创新 因子分析法 指标体系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缪根红 陈万明 朱雪春
构建了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因子分析方法找出影响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关键因素,将其归为内部创新因子和外部创新因子,建立了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模型。利用2009年国内大中型工业企业R&D及相关活动的主要指标数据,对不同所有制类型的大中型工业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企业办科技机构数量和消化吸收经费支出对内部创新因子的贡献最大;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和外商投资企业在技术创新能力得分上的排名在各类型大中型工业企业中居前三位。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杜秀芳 闫笑非
近年来,我国经济快速增长,但各地区间的发展极不平衡,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的差异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为了能够更清楚地了解各地区科技创新能力的差异,文章用发展的眼光,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本着全面性、密切相关性和数据可获得性的原则,经过分析比较,选取了一套重在衡量地区科学研究与技术创新能力的指标,并以2006年的统计数据为依据,采用因子分析法,对全国30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科技创新能力进行了实证研究,并就研究结果作出了进一步的分析评价。
关键词:
区域 科技创新 能力 因子分析 实证研究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铁山 肖皓文
本文首先运用因子分析法从技术创新投入产出能力和消化吸收研发能力两个方面构建我国制造业行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体系,再使用数据包络法评价我国制造业行业技术创新效率。最后通过技术创新能力评价和技术创新效率评价两个维度的评价将我国制造业30个行业分为高能力高效率、高能力低效率、低能力高效率和低能力低效率4个类别。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作者]
王琦 柴亮
区域创新能力是衡量区域创新系统状况的重要尺度,是增强地区竞争力、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运用SPSS统计软件中的因子分析方法,对2008年中国31个省市的区域创新能力进行了分析和比较发现,提升地区创新能力应加大科技投入,注重加强环境建设,从而促进地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关键词:
区域创新能力 因子分析 实证研究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熊国经 熊玲玲 陈小山
针对常用的主成分分析法和因子分析法存在的缺陷,研究提出基于E-TOPSIS改进的因子分析法。以泛珠三角洲区域高校科技创新能力为研究对象,利用熵值法的差异系数修正因子分析的方差贡献率及因子得分系数确定指标权重,并通过TOPSIS法对样本进行评价。根据实证分析,对泛珠三角洲各省2010—2014年的科技创新能力的发展水平的横向和纵向进行比较,并提出相关建议。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白俊红 江可申 李婧 林雷芳
应用因子分析理论提出一个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测度与评价的因子分析模型,并利用该模型探寻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主要影响因子,进而对相关企业进行了综合评价,为其采取有效策略提高技术创新能力提供依据。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贝淑华 王圆 沈杰
基于产学研三方角度,从技术投入、技术产出、技术发展环境3个方面构建区域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法提取企业创新能力、学研方创新能力和教育环境影响3个公因子,对江苏省技术创新能力进行评价和分析。结果表明:企业创新能力对区域整体技术创新能力影响最大,学研方创新能力次之,教育环境的影响有限;江苏省整体创新能力居于国内领先水平,其中企业创新能力水平较高,但学研方创新因子和教育环境因子表现欠佳。因此,提出江苏省要提升整体技术创新能力,需要依托实施长三角一体化战略构建创新共同体,着力提升研发机构的投入产出水平,并继续维持高水平的企业创新能力和优越的教育环境。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田华杰 杨蕾
本文应用因子分析法,结合统计数据,通过SPSS18.0软件对冀东、冀中南、环京津经济区区域物流能力进行了统计分析,得出了河北省各省市区域物流能力得分排名,并提出物流产业布局与发展对策。
关键词:
因子分析 区域物流 物流能力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刘凤朝 潘雄锋 施定国
本文首先对自主创新、自主创新能力的概念进行了界定,以此为逻辑起点,分析了自主创新能力的构成,建立了自主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以我国的八大经济区为基本单元,运用集对分析法对我国区域自主创新能力进行了分析评价。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宋迎春 杨文昳
经济全球化和信息网络化的大背景下,中国的经济已经发展到了转型升级的新阶段,国家和地区的综合竞争力越来越集中于科技创新。因此,选取我国高污染、高能耗的261家制造业上市企业2012—2016年间的数据为样本,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对绿色技术创新能力与企业财务绩效的相关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企业绿色技术创新能力与财务绩效具有正相关关系。
关键词:
制造业 绿色技术创新 财务绩效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薛岩松 卢福强
在分析纺织企业技术创新因素的层次结构以及量化评价中的不确定性的基础上,设计了随机层次分析法(SAHP)来对其技术创新能力进行评价。在随机层次分析法中,将专家咨询法过程中的不确定性描述为随机变量,得到随机判断矩阵。进而应用随机模拟方法确定随机判断矩阵中元素的估计值。针对3家纺织企业建立技术创新评价指标体系,而后运用随机层次分析法对其技术创新能力进行评价,由评价结果分析影响各纺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主要因素,进而提出改进的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许爱萍 俞会新
本文选取对创新型城市建设有影响的14项指标,利用因子分析法,通过使用SPSS18.0对我国较有代表性的36个样本城市的创新型城市建设现状进行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对创新型城市建设的水平进行聚类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城市之间的创新型城市建设情况差距较大,北京、上海处于国内创新型城市建设最前列,深圳、广州代表了国内创新型城市建设的较高水平,天津、杭州等6个城市处于中等偏上水平,沈阳、无锡等24个城市处于中等水平,而徐州、西宁两个城市处于最低水平。此外,很多城市的全社会研发能力、硬环境和软环境发展不平衡,为加快
关键词:
创新型城市 创新投入 人力资本 环境建设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石自忠 王明利
草业是草食畜牧业发展的基础,也是提升畜产品产量和质量的保障,研究草业生产并划分其优势区具有重要现实意义。该文基于可获得性的统计数据及指标,尝试使用粗略的11项指标以评价我国草业生产的区域优势。基于该指标体系,采用因子分析法对30个省、市、区2010年和2011年的生产优势进行评价,以了解草业发展优势现状,并为其政策取向提供客观依据。研究结果表明,甘肃、青海、内蒙古、四川、陕西、新疆、贵州和黑龙江等省区综合得分排名在前,具有明显优势,可将我国草业生产优势区划分为三个,即西北优势区、西南优势区和东北优势区,中部、南部和东部沿海地区不具优势,草业生产呈现出显著的非均衡性和地域性特征。对此,建议出台相...
关键词:
因子分析法 草业 生产 优势区域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刘旭红 揭筱纹
本文采用因子分析法和Malmquist指数法,对2005—2014年中国区域包容性创新效率进行动态评价,并分析问题和提出建议。通过因子分析提炼出包容性创新主体投入、环境投入、支撑条件投入、科技产出和社会产出五大综合评价指标,然后运用Malmquist指数模型进行评价。研究发现,中国包容性创新效率整体呈小幅增长状态,技术进步发挥主要作用;各地区包容性创新效率存在显著差异,呈现"东高西低"的梯级分布,且规模效率差异是造成各地区技术效率差异的主要原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