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673)
- 2023(19716)
- 2022(17105)
- 2021(15972)
- 2020(13528)
- 2019(31176)
- 2018(30881)
- 2017(59712)
- 2016(32623)
- 2015(36604)
- 2014(36777)
- 2013(36087)
- 2012(33534)
- 2011(30221)
- 2010(30303)
- 2009(28117)
- 2008(27822)
- 2007(24759)
- 2006(21559)
- 2005(18886)
- 学科
- 济(132399)
- 经济(132264)
- 管理(97977)
- 业(94239)
- 企(78689)
- 企业(78689)
- 方法(62618)
- 数学(54611)
- 数学方法(53890)
- 农(36182)
- 财(34850)
- 中国(34104)
- 业经(29075)
- 地方(28069)
- 学(28040)
- 技术(25324)
- 贸(24530)
- 贸易(24520)
- 农业(24268)
- 制(23813)
- 易(23755)
- 理论(22376)
- 务(22182)
- 财务(22090)
- 财务管理(22039)
- 企业财务(20894)
- 和(20541)
- 环境(20248)
- 银(19934)
- 银行(19871)
- 机构
- 学院(465497)
- 大学(464935)
- 济(185664)
- 管理(184532)
- 经济(181543)
- 理学(159813)
- 理学院(158046)
- 管理学(155197)
- 管理学院(154344)
- 研究(154049)
- 中国(114518)
- 京(98355)
- 科学(96627)
- 财(85417)
- 所(77736)
- 农(76724)
- 中心(71150)
- 研究所(70784)
- 业大(70080)
- 江(69627)
- 财经(68347)
- 经(62056)
- 北京(61914)
- 范(61653)
- 师范(61062)
- 农业(60182)
- 院(56240)
- 州(56008)
- 经济学(55378)
- 技术(50951)
- 基金
- 项目(317048)
- 科学(249025)
- 研究(230913)
- 基金(228463)
- 家(199207)
- 国家(197568)
- 科学基金(169641)
- 社会(144019)
- 社会科(136488)
- 社会科学(136450)
- 省(125344)
- 基金项目(120858)
- 自然(111472)
- 自然科(108852)
- 自然科学(108822)
- 教育(107756)
- 自然科学基金(106865)
- 划(105442)
- 资助(95142)
- 编号(94634)
- 成果(76540)
- 重点(71249)
- 部(70114)
- 发(67618)
- 创(67393)
- 课题(65866)
- 创新(62556)
- 科研(60722)
- 教育部(59795)
- 大学(58937)
- 期刊
- 济(199037)
- 经济(199037)
- 研究(133111)
- 中国(87859)
- 学报(73230)
- 农(68247)
- 科学(67370)
- 管理(66486)
- 财(65739)
- 大学(55353)
- 教育(54168)
- 学学(52035)
- 农业(47097)
- 技术(43998)
- 融(39742)
- 金融(39742)
- 业经(33260)
- 财经(32816)
- 经济研究(31730)
- 经(28057)
- 问题(25859)
- 业(25242)
- 技术经济(24382)
- 图书(23537)
- 科技(23148)
- 统计(23043)
- 版(21722)
- 策(21697)
- 理论(21578)
- 商业(20759)
共检索到67636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闫军印 陈欣欣 侯孟阳
区域技术创新政策对企业开展技术创新活动发挥着重要的催化和激励效应,客观地开展技术创新政策效果测评,对科学规划和构建技术创新政策体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在全面分析研究背景的基础上,构建了区域技术创新政策效果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以全国30个省区的样本数据为基础,对各省区2006年和2010年不同时点技术创新政策效果开展了分析、评价和测评,针对不同省区及区域技术创新政策效果进行了深入的对比分析和研究,并就政策体系的丰富和完善提出了具体的对策和建议。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张永安 马昱
在构建区域技术创新政策四维度框架结构的基础上,建立区域技术创新政策的评价指标体系,选取北京市9项技术创新政策,运用熵权法客观确定指标权重,利用TOPSIS模型法对所选政策进行测度和评价。结果表明,熵权TOPSIS法适用于多指标的政策评价,能够真实的反映实际情况;政策四维度评价指标中,政策力度、政策目标、政策措施和政策作用对象权重差距较小,政策力度评价指标对政策评价影响最大;T7和T6政策排序相对靠前,T9和T4排名相对靠后。最后,提出本研究的局限性和下一步研究方向。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郭丕斌 刘宇民
创新政策评价对深化我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运用因子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方法,利用国家统计局近44万家企业的创新调查数据,从11个行业和31个区域对9项创新政策进行了效果评价。结果表明:行业层面,创新政策对信息产业、制造业及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影响较大,对金融业和批发零售业较不明显。区域层面,受创新政策影响较大的是辽宁、江苏、天津和安徽,影响较小的是海南、山西和新疆。不管从行业还是区域层面,创新政策全部具有正向影响,且正向影响最明显的政策均为税收优惠和减免政策。
关键词:
创新政策 政策评估 创新调查 政策工具
[期刊] 情报杂志
[作者]
张永安 马昱
[目的/意义]如何快速的掌握区域技术创新政策的主题变迁以及演变规律,是政策研究的热点问题。政策文本是政策的核心要素,对其进行深度的内容挖掘对政策的制定具有重要的意义。[方法/过程]基于主题模型的新视角,在采集国家、北京市、中关村园区的20072015年出台的技术创新政策的基础上,利用R语言对政策文本进行主题挖掘,并对词汇高频词、热门主题和主题变迁趋势等进行综合分析。[结果/结论]国家层级技术创新政策主要集中在基金管理、技术创新和改革发展机制上,北京市层级政策集中在创新产业发展、融资和资金管理上,中关村园区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永安 马昱
文章在将区域技术创新政策分为政策目标、政策措施和政策作用对象三个维度的基础上,构建区域技术创新政策三维结构框架图,进而依次展示2007—2015年间国家、北京市和中关村园区内颁布的技术创新政策的布局特点,并比较三者之间异同。之后基于政策文本,运用技术创新理论,构建了PMC指数模型,分别选取国家层级、北京市层级和中关村层级各一项政策进行量化评价。结果表明,三项政策得分均在可接受范围之内,国家层级政策得分最高,北京市层级次之,中关村园区得分最低。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永安 马昱
文章在将区域技术创新政策分为政策目标、政策措施和政策作用对象三个维度的基础上,构建区域技术创新政策三维结构框架图,进而依次展示2007—2015年间国家、北京市和中关村园区内颁布的技术创新政策的布局特点,并比较三者之间异同。之后基于政策文本,运用技术创新理论,构建了PMC指数模型,分别选取国家层级、北京市层级和中关村层级各一项政策进行量化评价。结果表明,三项政策得分均在可接受范围之内,国家层级政策得分最高,北京市层级次之,中关村园区得分最低。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张永安 郄海拓
基于社会结构矩阵研究框架,设定影响区域科技创新政策的4项一级指标和17项二级指标,运用熵权法进行权重确定,以北京市区域科技创新政策为例,对北京市2007—2016年间的区域科技创新政策绩效进行计算并分析。认为北京市区域科技创新政策绩效一直处于增长状态,且较小的科技投入能带来较高科技产出,但区域科技创新政策对环境的作用还比较单一,科技成果的实际转化还是亟待解决的一大问题。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陈艳 许伟 周园媛
在国家提出要加快关键新能源核心技术创新的背景下,以2010—2017年我国A股上市的新能源企业为研究样本,利用全局主成分分析法对创新政策、直接支持政策和间接支持政策分别进行综合得分的测算,然后利用面板固定效应模型实证分析创新政策与新能源企业技术创新之间的影响效应,得出以下结论:(1)创新政策显著促进了新能源企业技术创新;(2)不同类型的创新政策对新能源企业技术创新影响效应存在差异,直接支持政策有利于企业技术创新,而间接支持政策则不利于企业技术创新;(3)创新政策对新能源企业技术创新影响存在区位异质性效应和产权异质性效应,创新政策对位于东部地区的国有新能源企业的技术创新有更加显著的正向促进效应,而间接支持政策对位于中西部地区的非国有新能源企业的技术创新有更显著的负向抑制效应。由此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继续推进完善促进新能源企业创新的直接支持政策;建立多方位支持新能源企业技术创新的金融体系;加强科技信息支持基础设施建设,健全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因地制宜制定政策。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晓娥 卢艳红 喻金田
湖北省在积极贯彻执行党中央和国务院有关创新政策方针的基础上,根据本省实际制定了一系列指导、促进本地经济发展的创新政策。文章采用模糊集合论方法,通过比较研究,对湖北省企业技术创新政策效果进行了量化分析和评估。
关键词:
技术创新 模糊集合 政策效果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王艳荣 刘业政
区域创新政策的具体目标是为了促进创新活动的大规模涌现、创新效率的不断提高和创新能力的不断增强。本文则在对系统失灵的理论述评基础上,建立区域创新系统失灵的分析框架,并以安徽省为例,对区域创新政策的有效性进行了深入剖析,以期为区域创新政策的设计和评估提供理论基础和方法。
关键词:
系统失灵 创新系统 区域创新政策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李强
文章分析了地方政府产业创新政策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作用机理及途径,利用我国省际面板数据实证分析地方产业创新政策对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的效应,以及市场化和地方政府能力对创新政策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效应的影响。研究表明,地方产业创新政策能够显著地提升地区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程度,但这个作用依赖于市场化程度和地方政府能力。
关键词:
创新政策 产业结构 优化升级 地方政府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李强
文章分析了地方政府产业创新政策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作用机理及途径,利用我国省际面板数据实证分析地方产业创新政策对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的效应,以及市场化和地方政府能力对创新政策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效应的影响。研究表明,地方产业创新政策能够显著地提升地区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程度,但这个作用依赖于市场化程度和地方政府能力。
关键词:
创新政策 产业结构 优化升级 地方政府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丁锦希 孙晓东
借鉴制度战略理论,构建以高管支持为中介变量的技术创新政策作用机制的理论拓展模型,以江苏省生物医药高新技术企业为实证研究样本,探索技术创新政策对企业创新战略的作用路径。研究结果表明:企业高管系实现技术创新政策影响企业创新战略的中介变量,高管对政策的认同有利于实现政策的激励效果。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杜伟锦 张洁 宋园 杨伟
当前信息经济已成为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中国出台大量创新政策促进信息经济发展。浙江处于国内信息经济领域前列,选取浙江2001—2016年信息经济领域创新政策文本,基于政策演化理论,通过文本量化分析,从政策主体、政策目标和政策工具3个维度分析其演进特点。研究发现:浙江信息经济领域创新政策主体主要围绕几个核心部门,合作广度不断增加,合作强度有待加强;两化融合的政策目标受到重视,对信息基础设施的政策目标关注不够;各类政策工具的使用趋于均衡,金融政策工具所占比例稍显落后。在此研究基础上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信息经济 创新政策 演进原因 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