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114)
- 2023(17544)
- 2022(15034)
- 2021(14253)
- 2020(11818)
- 2019(26882)
- 2018(26638)
- 2017(51033)
- 2016(28060)
- 2015(31398)
- 2014(31739)
- 2013(30810)
- 2012(28754)
- 2011(25880)
- 2010(26167)
- 2009(24139)
- 2008(23767)
- 2007(21601)
- 2006(19150)
- 2005(17096)
- 学科
- 济(108904)
- 经济(108779)
- 管理(86914)
- 业(80567)
- 企(68036)
- 企业(68036)
- 方法(46231)
- 数学(39295)
- 数学方法(38758)
- 中国(30845)
- 农(30328)
- 财(29440)
- 学(24681)
- 业经(24658)
- 地方(24477)
- 技术(24117)
- 制(23199)
- 理论(20112)
- 农业(19747)
- 贸(19683)
- 贸易(19668)
- 易(19061)
- 银(18901)
- 银行(18847)
- 融(18241)
- 金融(18232)
- 行(18071)
- 和(17472)
- 务(17195)
- 策(17110)
- 机构
- 大学(397367)
- 学院(396994)
- 济(156721)
- 管理(156213)
- 经济(153043)
- 研究(135770)
- 理学(133836)
- 理学院(132318)
- 管理学(130086)
- 管理学院(129331)
- 中国(103190)
- 京(85615)
- 科学(83857)
- 财(75375)
- 所(68906)
- 农(64393)
- 研究所(62235)
- 中心(61872)
- 江(60993)
- 财经(58638)
- 业大(58017)
- 北京(54383)
- 范(53475)
- 经(53192)
- 师范(52942)
- 农业(50266)
- 院(49693)
- 州(49029)
- 经济学(45987)
- 技术(44438)
- 基金
- 项目(264980)
- 科学(208337)
- 研究(196451)
- 基金(190202)
- 家(165709)
- 国家(164270)
- 科学基金(140691)
- 社会(121891)
- 社会科(115378)
- 社会科学(115349)
- 省(104492)
- 基金项目(100025)
- 自然(91198)
- 教育(91002)
- 自然科(89086)
- 自然科学(89063)
- 划(87899)
- 自然科学基金(87456)
- 编号(80895)
- 资助(78488)
- 成果(67142)
- 重点(59332)
- 部(58355)
- 创(57453)
- 课题(56899)
- 发(56640)
- 创新(53045)
- 教育部(49837)
- 项目编号(49835)
- 科研(49713)
- 期刊
- 济(178584)
- 经济(178584)
- 研究(121239)
- 中国(83225)
- 学报(62641)
- 管理(60279)
- 农(58405)
- 科学(57848)
- 财(57657)
- 教育(51920)
- 大学(47394)
- 学学(44294)
- 农业(40108)
- 融(38702)
- 金融(38702)
- 技术(37457)
- 业经(28966)
- 财经(28932)
- 经济研究(27666)
- 经(24802)
- 问题(22412)
- 图书(21423)
- 业(20954)
- 科技(20794)
- 技术经济(20398)
- 理论(19507)
- 版(18275)
- 现代(17914)
- 贸(17876)
- 坛(17797)
共检索到60393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朱雪祎 方存好 孟硕
本文从研究区域技术创新各个环节中的"市场失灵"出发,致力于政府相关区域技术创新政策选择的研究。本文首先基于市场和政府在区域技术创新体系中的不同作用机制,提出了一个基于政府和市场双重作用的区域技术创新理论模型。在这一模型框架下,进一步以新古典经济学派关于"市场失灵"的假定为基本的分析依据,并参照新熊彼特学派的技术创新理论,以技术创新中的各个创新过程为分析对象,对各个技术创新环节中的"市场失灵"进行判断和分析,由此导出政府相应的政策工具选择。以此为依据,分析得出一个政府应对技术创新过程中"市场失灵"的政策框架。最后,本文结合深圳、无锡、宁波、东莞这四个"国家火炬创新试验城市"现有的技术创新政策工具,对本文分析得出的政策框架进行了实证分析和验证。
关键词:
区域创新 技术创新 市场失灵 政策工具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吴贵生,王毅,王瑛
近年来,区域创新体系的建设成为我国各界关心的热点问题。区域技术创新体系是由技术创新相关组织、这些组织之间的联系及其运行机制和制度组成的网络系统,技术创新的相关组织直接或间接参与技术创新活动,企业、大学和科研机构、政府、中介组织是技术创新的行为主体。区域技术创新体系的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而政府作为体系中的一个重要主体,在其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政府是一个比较特殊的主体,在行动时正确定位、并在重点工作领域内以适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龚荒
政策工具作为地方政府调控经济运行的直接手段 ,在推动和引导各项创新活动中被政府部门广泛运用。而根据后发地区的特征 ,区域创新体系中政府政策工具的选择应侧重以下方面 :财税激励政策、金融信贷政策、人才激励政策、中介服务体系发展政策、中小企业发展政策、政府采购政策等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孔凡萍 贾永飞
本文从区域产业技术创新体系的内涵入手,从实现创新转型的重大战略、产业转型升级两方面分析了山东省区域产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的战略需求,研究了区域产业技术创新的自主创新、引进创新及消化吸收再创新、集成创新、协同创新等四种创新模式,从核心主体、支撑体系、关键保障体系、配套服务体系等四个层面构建支撑全产业链的山东省产业技术创新体系,并提出了关于加快区域产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的建议与对策。
关键词:
产业技术创新 创新模式 体系构建 对策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伊彤
在区域创新体系构建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协调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关系。本文对新中国成立以来区域创新体系中中央与地方政府的关系及其演变进行了描述,指出了目前两者关系的新特点,并提出了两者在区域创新体系中的各自定位和作用。
关键词:
区域创新体系 中央政府 地方政府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岩 李海波 陈铁 李星洲 高晓瑾
区域技术创新已成为区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经济结构调整的关键手段,成为驱动区域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抓手。为了更好地促进我国省域层面技术创新建设,本研究从创新研发投入、专利申请、创新平台和新产品及产值4个技术创新关键方面,选取我国沿海发达地区长三角的江苏、上海和浙江为对象开展比较研究,基于创新主体政府视角,总结其区域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共同之处,为我国其他省份技术创新体系建设提供决策参考。
关键词:
技术创新体系 比较研究 对策建议 长三角
[期刊] 求索
[作者]
贺俊
随着数字技术革命的快速演进,数字技术创新能力已成为决定产业发展、经济增长和国家综合竞争力的关键因素。国家创新体系是科技创新的重要载体,其与数字技术创新特征的适配程度也深刻影响数字技术创新的能力和效率。基于数字技术带来的创新模式变革,探讨创新主体功能、主体互动模式、制度环境特征,分析现阶段我国数字技术创新体系的不足和政府作用的领域与重点,可以为增强我国数字技术创新体系效能,促进数字技术创新和数字经济发展提供新的思路。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吴贵生,王毅,杨德林
非均衡性与相对封闭性是北京区域技术创新体系的两个缺陷。体系缺陷造成科技资源不合理配置。克服体系缺陷的对策是,采取国内领先战略模式,加强源头创新,并形成领先技术的产业优势。
关键词:
区域技术创新体系 缺陷 对策 北京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陈杰
随着区域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竞争的日益加剧,区域创新能力已成为地区经济获取竞争优势的决定因素,不断增强区域创新能力,从根本上提高其经济竞争力,已成为促进区域发展的关键。作为资源开发导向型经济,加强区域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对于提高山西区域创新能力,调整经济结构,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实现转型发展尤为重要。本文在分析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对于技术创新体系迫切需求的基础上,详细阐述了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的推进路径及战略重点,并针对加快山西技术创新体系建设提出了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张霜 楚士晋 武振业
军转民的发展离不开技术创新 ,也离不开所处的区域和城市。军转民技术是城市技术创新体系中的重要技术源头 ,军转民技术产业化是城市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先导 ,军转民对国民经济和城市的发展起着重要的带动和推动作用。为使军工和地方政府达到双赢的目的 ,地方政府和国防科技工业管理方面都要尽力扫除国防科技管理体制和政府管理体制的障碍。
关键词:
军转民 城市 技术创新体系 功能定位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张健 张威 赵宇虹
战略性新兴产业共性技术是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之间的关键环节,在整个技术创新链条中处于至关重要的支撑地位,是战略性新兴产业核心竞争力的源头和保证。但是,共性技术创新的公共物品性、外部性、不确定性和主体的"经济人"特性,引发了共性技术供给不足、供给低效的市场失灵问题,成为了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面临的重大瓶颈和障碍。因此,为了弥补市场调控的不足,政府有必要发挥主导作用,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共性技术创新中认真做好规划指导、资金支持、制度保障、组织协调和信息支撑等工作安排,从而推动共性技术创新活动的积极开展,并最终促进我国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丁孟春 李泓欣
产业集群是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有效途径,产业集群的多样性和特色正是区域创新体系的活力所在,区域创新体系与产业集群由于存在着地域、结构、功能和目标等多项关联,二者存在着必然的联系。建设区域创新体系的关键是促成产业集群形成和发展的制度条件。积极培育和推进产业集群已成为目前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重点和政府制定政策的着眼点。
关键词:
产业集群 区域创新体系 政策研究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管仕平 朱卫东
地区科学基金以高校和科研机构为载体,通过研究项目、知识创造和转移及人才培养为途径作用于区域创新体系。从区域创新体系视角出发,探讨了地区科学基金资助政策中资助强度、资助规模和项目评审不能满足区域创新体系功能定位等问题,并提出了改善地区科学基金资助政策的若干建议。
关键词:
区域创新体系 地区科学基金 资助政策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王卫红
技术创新是区域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是经济快速增长的源泉,从新经济增长理论的视角看,区域经济非均衡增长在很大程度上依赖科技创新,本文通过分析广东支柱产业技术创新的现状与问题,总结其优势与劣势,探讨区域技术创新体系构建与完善的必要性与主要对策,供政府与企业决策参考。
关键词:
技术创新 区域经济 构建与完善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余以胜 刘芷欣
面对区域创新体系内知识资源结构特点以及新的知识需求,传统知识创新主体需要从原先多个企业内部的、孤立的、分散的信息处理系统转化为产业、机构、高校和政府之间的、协同集成化的知识资源管理系统。本文提出了从知识资源库、综合技术平台和机构重组三个方面建立跨企业、跨机构的知识资源组织体系,同时论述了面向区域创新体系创新系统的知识服务体系的构建。
关键词:
区域创新 创新体系 知识资源组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