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897)
2023(14256)
2022(12174)
2021(11362)
2020(9626)
2019(21953)
2018(22102)
2017(42503)
2016(23624)
2015(26566)
2014(26876)
2013(26359)
2012(24781)
2011(22602)
2010(23182)
2009(21464)
2008(21071)
2007(19431)
2006(17304)
2005(15707)
作者
(72708)
(60373)
(60203)
(57374)
(38458)
(28976)
(27433)
(23524)
(22896)
(22005)
(20566)
(20422)
(19707)
(19585)
(19228)
(18785)
(18146)
(17850)
(17715)
(17203)
(15435)
(15173)
(15106)
(13833)
(13752)
(13603)
(13395)
(13340)
(12472)
(12196)
学科
(101103)
经济(101009)
管理(64063)
(61727)
(50220)
企业(50220)
方法(43049)
数学(37921)
数学方法(37212)
中国(28320)
(26606)
地方(24611)
(22752)
(22506)
(22008)
业经(21473)
(17340)
贸易(17328)
农业(17261)
(17051)
银行(16998)
理论(16795)
(16771)
(16352)
(15922)
金融(15913)
(15802)
(14513)
地方经济(14389)
技术(14370)
机构
学院(345552)
大学(343667)
(136506)
经济(133426)
管理(125272)
研究(123252)
理学(107186)
理学院(105847)
管理学(103392)
管理学院(102771)
中国(92053)
科学(78986)
(75130)
(65229)
(63820)
(63415)
研究所(59406)
中心(54318)
业大(53696)
(53633)
农业(50257)
财经(50139)
北京(47708)
(46244)
师范(45590)
(45233)
(44958)
(43207)
经济学(41310)
技术(39926)
基金
项目(227308)
科学(176625)
基金(161717)
研究(160556)
(144466)
国家(143351)
科学基金(119945)
社会(98543)
社会科(93394)
社会科学(93369)
(90805)
基金项目(84196)
自然(79698)
自然科(77841)
自然科学(77812)
(77544)
自然科学基金(76406)
教育(75313)
资助(68777)
编号(64651)
成果(53319)
重点(52750)
(50579)
(49131)
课题(47702)
(46854)
计划(43947)
创新(43915)
科研(43787)
大学(40947)
期刊
(154783)
经济(154783)
研究(101983)
中国(71128)
学报(61063)
(57680)
科学(54563)
管理(50135)
(47568)
大学(45135)
学学(42697)
教育(41237)
农业(38968)
技术(32308)
(32169)
金融(32169)
业经(26070)
经济研究(25605)
财经(25227)
(21844)
问题(20783)
(20749)
统计(18911)
(17240)
(17004)
技术经济(16913)
科技(16845)
(16718)
商业(16042)
业大(15831)
共检索到52317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褚文胜  
一国的区域战略性产业结构布局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国家产业安全、经济能否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产业结构的优化。随着加入WTO的深入影响,为了更好地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从而有利于我国战略性产业结构和出口结构升级的角度进行合理布局,研究区域战略性产业结构布局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建立了区域战略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毛传新  
当前中国区域战略性产业结构布局处于趋异与趋同并存的嬗变时期,分工与集聚将使产业结构布局呈现出新的特点。文章在吸收地域分工、产业集群等理论的基础上,以中国目前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现状和发展导向的一致性与差异性作为划分的基本依据,提出了基于产业群块的区域战略性产业结构布局的划分构想及政策调整思路。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钟新桥  
分析中部地区产业结构的现状与问题,依据其资源禀赋和要素成本的比较优势,提出了产业结构调整的战略构想:实施武汉中心增长极发展的调整战略;实施省会城市次增长极发展的调整战略;实施三次产业结构升级发展的调整战略;实施主导产业选择发展的调整战略。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韦福雷  胡彩梅  
战略性新兴产业空间布局的趋同性问题是其成长和发展过程中必须给予高度关注的问题。以中国30个省、市和自治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为基础,运用空间计量经济方法对中国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空间布局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中国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空间布局具有一定的趋同性,其中新能源产业和新材料产业的趋同化现象最突出。基于上述研究,提出了促进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合理布局和健康发展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钟新桥  
分析中部地区产业结构的现状与问题, 依据其资源禀赋和要素成本的比较优势, 提出了产业结构调整的战略构想, 实施武汉中心增长极发展的调整战略, 实施省会城市次增长极发展的调整战略, 实施三次产业结构升级发展的调整战略, 实施主导产业选择发展的调整战略。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梁隆斌  伏润民  
目前,我国东、中、西部①经济总量不平衡性和环境问题已相当严峻,并影响到发展的可持续性。该文从总量经济出发,分析导致东、中、西部地区总量经济差异的原因在于三次产业结构差异,导致三次产业结构差异的原因在于各行业结构和全要素生产率差异,得出是由于产业(行业)结构不同导致了三大区域发展的可持续性差异;并构建了包含产业结构、社会发展等指标的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对东、中、西部可持续发展程度进行评价;提出了实现产业合理布局与增强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相关对策。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王艳  朱博文  胡允银  
"后危机时代"全球经济发展面临诸如人口、粮食、环境、能源等问题,世界经济进入结构调整重要机遇期。发展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抢占经济科技制高点,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成为众多海洋经济发达国家共识。浙江海洋经济战略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在加快推进这一战略实施过程中,沿着"技术路线分析—知识产权布局设计—知识产权战略规划—知识产权政策供给"的产业发展逻辑主线,认清形势,抓住机遇、尽早布局,抢占产业链高地,拓展海洋经济发展空间,转变海洋经济发展方式,提高浙江海洋经济综合实力、国际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赵志泉  
战略性新兴产业事关国家未来竞争成败,其财富效应和政治效应已引起国内各省市的高度关注,并迅速行动。然而,新兴产业尽管机会很多,但是陷阱也多,一旦技术路径选择错误的话,将损失惨重。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必须重点关注三个方面的问题:通过产业、技术和市场维度识别战略性新兴产业;通过规划和分类指导,破解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人力资源供给瓶颈;必须协调好战略性新兴产业与传统优势产业的关系。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凌捷  
战略性新兴产业空间布局的趋同性问题必须引起高度关注。引入总部经济概念,通过将总部和生产制造基地分离可以促进不同空间的资源配置,有利于解决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中的产业布局雷同和缓解产业间的同构无序竞争等问题。文章认为,在总部经济发展的背景下,应该从完善战略性新兴产业总部经济发展规划、探索总部经济竞争与合作机制、整合政府和社会力量三个方面着手来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空间布局的优化,推动其科学可持续发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琳彦  
战略性新兴产业空间布局的合理性能够有效地推动产业的发展和效益的实现。文章运用空间自相关方法对我国31个省(市、区)战略性新兴产业空间分布的现状和集聚特点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在空间上表现出显著的集聚特征,省区之间存在着空间异质性,两极格局比较明显,多数省区还处于低水平发展阶段,行业之间集聚程度差异并不明显。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刘佳刚  汤玮  
将具有战略性新兴产业概念的428家沪深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利用内容分析法分析这些公司2003—2012年的年度财务报告,从全国、区域和产业三个层面分析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现状、动态演变趋势和空间布局情况。研究发现,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体资产规模稳步扩大,营业收入和利润总额变化相辅相成,政府补助虽不断增加,但对各个产业和区域的投入两极分化严重。创新投入与产出成果总体呈正比例方向变动,但在不同区域和产业存在差异。从区域看,新兴产业主要分布在华南、华北、华东三区域内。从产业看,新兴产业主要分布在高端装备、新一代信息技术和节能环保三种产业内。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吕岩威  孙慧  
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重要任务之一是建成一批产业链完善、创新能力强、特色鲜明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区。依据国家统计局编制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试行),选取了18个战略性新兴产业大类行业,运用地理集中指数方法对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集聚程度及演变趋势进行分析,并进一步考察其区域分布特征,进而根据测算结论提出中国西部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布局应以点状模式为主、中部地区应以点轴模式为主、东部沿海地区应以网络模式为主的空间布局模式构想,以及中国战略新兴产业"一带、两区、多点"的空间布局方案构想,以期为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现阶段所面临的区域间同质化竞争和低水平重复建设问题提供突围良策。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王宏起  苏红岩  武建龙  
战略性新兴产业空间布局合理性决定了产业发展的可持续性。针对国家和各省市科学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实际需要,本文基于产业价值链视角,在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空间布局的内涵界定基础上,构建战略性新兴产业空间布局指标体系,以系统聚类分析法为核心设计战略性新兴产业空间布局模型,并对我国航空航天器制造业进行空间布局。本论文研究旨在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空间布局规划工作提供理论方法支持和决策参考。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汪若君  张效莉  
以可持续发展为原则,针对海岸带区域独特的经济、社会和资源环境特点,设计出产业布局评价指标体系;将该指标体系运用到对上海市海岸带区域6个区县的实证分析上,得出客观评价:浦东新区产业布局合理化程度最高,接下来依次是宝山、南汇、奉贤、金山和崇明。这一结果与上海市的实际情况基本吻合,从而验证了该评价指标体系的可行性。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杨明洪  
本文从国有企业改革要有新的突破、寻求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的途径及解决国有企业目前面临的困境问题这三个方面说明了国有经济布局进行战略性调整的必要性与紧迫性,提出了弥补“市场缺陷”、“市场残缺”和坚持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是建立国有经济的依据,并提出了从战略上调整国有经济布局的具体原则。最后,文章指出,调整国有经济布局在调整方式上要从行政调整转向市场调整,要与国有企业的改革、改造与加强科学管理相结合,并在深化社会保障制度、财政金融改革以及加强下岗职工培训上下功夫。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