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206)
2023(12014)
2022(9950)
2021(9081)
2020(7092)
2019(16089)
2018(15910)
2017(29215)
2016(16489)
2015(18466)
2014(18384)
2013(17789)
2012(16810)
2011(15286)
2010(15765)
2009(14148)
2008(14073)
2007(12688)
2006(11395)
2005(10877)
作者
(46902)
(38834)
(38793)
(36943)
(25069)
(18743)
(17769)
(15124)
(14804)
(14342)
(13512)
(13289)
(12736)
(12576)
(12298)
(12162)
(11708)
(11505)
(11433)
(11214)
(10162)
(9807)
(9459)
(9064)
(9041)
(8883)
(8787)
(8717)
(8134)
(7888)
学科
(65815)
经济(65741)
管理(41158)
(37666)
(26490)
企业(26490)
地方(24278)
中国(24223)
(19277)
方法(19251)
数学(16280)
数学方法(16069)
业经(15845)
(14383)
(14374)
(14045)
(13633)
银行(13618)
农业(13382)
地方经济(13370)
(13279)
(13210)
金融(13209)
(11842)
(11346)
教育(11341)
贸易(11327)
理论(11140)
(10873)
环境(10836)
机构
大学(221651)
学院(221419)
(85747)
经济(83403)
研究(82325)
管理(76864)
理学(63574)
中国(63473)
理学院(62704)
管理学(61480)
管理学院(61048)
科学(50507)
(49061)
(42857)
(42150)
中心(38522)
(38307)
(38119)
研究所(37761)
(35270)
师范(34915)
北京(31698)
财经(31681)
(31497)
业大(30834)
(30181)
农业(29313)
(28544)
(28177)
师范大学(27492)
基金
项目(142835)
科学(111203)
研究(109793)
基金(98027)
(85227)
国家(84400)
科学基金(71257)
社会(67550)
社会科(63947)
社会科学(63931)
(58841)
教育(51685)
基金项目(50885)
(48776)
编号(46205)
自然(43101)
自然科(42059)
自然科学(42048)
自然科学基金(41260)
成果(40466)
资助(39355)
(36749)
课题(34419)
重点(33161)
(30366)
(30016)
发展(29707)
(29203)
(28886)
(28819)
期刊
(107089)
经济(107089)
研究(73309)
中国(59852)
教育(40565)
(35835)
学报(34658)
(32540)
科学(30813)
管理(30500)
大学(26488)
(26446)
金融(26446)
农业(24400)
学学(23412)
技术(20851)
图书(19866)
业经(18290)
经济研究(16777)
财经(15647)
书馆(15077)
图书馆(15077)
(13599)
问题(13533)
(13129)
(12180)
论坛(12180)
职业(11647)
(10915)
(10768)
共检索到36990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吕剑红  吕建秋  
"区域性高校"是我国高等教育资源行政区域分布的概念,一般是指建立在一定行政区域内的高校,具有"地方投资、地方管理、办在地方、服务地方"等特征。区域性高校与地方经济社会具有水乳交融的天然联系,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高校人才、技术、文化等多方面的支持、参与、引领,区域性高校也需要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突显特色优势,谋求发展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陈晓阳  姜峰  
20世纪90年代,经过高校管理体制的调整,我国高校形成了中央和地方政府两级管理,以地方政府统筹管理为主的新体制。院校布局的变化是高等学校和社会关系的重新调整。一个不容忽视的现实是,不少地方高校由于财政支持较少,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限制。华南农业大学原为农业部直接管理的高校,于2000年由农业部划为广东省属地方高校。近年来,学校在凝练办学理念、明确办学定位上做了积极探索,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上做了一些富有实效的创新性实践。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文卫  
服务区域经济是地方高校的职能之一,也越来越得到地方高校的重视,但是从实际运行情况来看,效果并不理想。本文就运行机制的构建,对地方高校服务区域经济进行了探讨。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唐炯  
地方高校与区域经济社会关系密切,双方互动,求得双赢和发展,已成为一种必然趋势。地方高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方略为:实施地方高校区域化发展战略,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导向,培养各类应用型人才;发挥高校科研资源优势,提高区域创新能力;依托高校的"文化中心"功能,引领区域软实力的提升。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张静  
新时代背景下,地方本科高校要坚持因地利导的特色化办学之路,凝练学科特色,实施差异化发展战略,增强服务的机制性,担负起推动和促进区域和地方经济快速发展、高质量发展的使命。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刘炯天  
社会服务作为现代大学的重要职能,在国家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新时代背景下,要准确把握高校社会服务职能的内涵和特征,深刻体认高校服务国家和社会的时代要求,全方位服务国家战略需要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用实际行动肩负起时代赋予高校的责任和担当。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黄勇  
现代商贸服务业集聚区的建设需要一定的综合区位、物流人流、商务配套、要素资源、产业基础、市场基础以及相关政策等综合条件作支撑。商贸服务业集聚区的建设是一个功能不断完善、产业体系逐步形成的循序渐进的发展过程,主导功能区要形成专业市场区、仓储物流区、商务服务区、电子商务区的空间结构体系。集聚区建设需要不断完善公共服务平台、产业政策、运作模式、产业链条合作等保障措施。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陈万寅  
介绍了江苏高校中文图书采编中心的实践情况 ,分析了区域性文献采编中心面临的问题 ,提出了该中心发展应采取的对策。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周卫  
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农业产业化的角度阐述了新疆发展职业教育的紧迫性和现实意义,提出高等职业教育是新疆高等教育的主要形式;理顺职业教育管理体制是新疆职业教育健康快速发展的关键。同时强调了发展职业教育事业要注意结合新疆的实际,要有新疆特色。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赵春淦  
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 ,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 ,必须加快我国区域性城镇建设的步伐。具体措施 :(1)提高对区域性中心城镇在完善城镇体系 ,保证城镇化健康发展中重要作用的认识。 (2 )为区域性中心城镇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一是改革户籍制度 ;二是在区域性中心城镇适度放宽对土地制度的限制 ,鼓励耕地的合理集中 ;三是在区域性中小城镇尽快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 ;四是给予区域性中心城市更大的城市建设的主动权 ;五是提高城市管理水平。 (3 )加强区域性中心城镇的布局。 (4 )加快区域性中心城镇基础设施建设 ,强化其内外联系。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石继平  
文章通过广东网络图书馆的建设实践,对区域性高校网络图书馆的发展进行了初步的探讨,指出推动区域 性高校网络图书馆可持续发展,关键在于根据本地区高校的实际,找准定位,具有特色,建立可持续发展的运行机制。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张述冠  
不久前,北大在线在向北大研究生院院长汇报工作时,曾问到是否有在线的学员因为教学服务等方面的问题向研究生院投诉,院长笑着回答说:“不是你们做得非常好,就是你们掩盖得太深。” 一段时期以来,湖南大学的“网教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陈拥贤  
当前,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区域化、集约化、专业化、本土化、特色化的新态势,新建地方本科高校虽然可以通过搭建科技创新平台、校企合作科研、开展产学研合作、推动地方文化传承创新来服务区域,但仍存在主动对接产业重视不够、智力支撑作用有待凸显等制约因素。因此,要加快布局和启动地方各级新型智库建设,加快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构建高校与合作各方"互惠共赢"的利益驱动机制。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刘克勤  
地方普通高校是与区域联系最为紧密的创新组织。当前,改革进入深水区,经济的转型和升级需要依靠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地方高校服务区域创新驱动发展,在科研定位与创新导向、平台建设与创新驱动关系、政策激励与企业对接等方面尚存在不少问题。为此,地方高校要整合优势资源,进行合理科研定位;通过共建创新平台模式,促进行业、企业创新发展;通过建设良好的创新驱动生态环境,运用系统失灵理论激活和控制高校的创新服务活动,达到高校有效服务创新驱动战略的目标。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向红  
高职院校的科研工作是学校持续发展、创新发展的动力和源泉。立地式研发服务突出其应用性和服务性,强调与区域经济行业企业对接,更能体现高职教育的特点。区域性高职院校开展立地式研发服务,应建立健全科研制度,强化科研意识;科研与教学互动,科研反哺教学;突出区域行业企业特色,构建技术创新服务平台体系;利用区域优质资源,培育科技创新团队。其中,准确的办学定位是基础、产学结合是途径、管理是保障、项目申报是载体、创新团队是关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