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234)
- 2023(9235)
- 2022(7567)
- 2021(6991)
- 2020(5772)
- 2019(12655)
- 2018(12200)
- 2017(23154)
- 2016(12633)
- 2015(13826)
- 2014(13738)
- 2013(13372)
- 2012(12571)
- 2011(11287)
- 2010(11673)
- 2009(10949)
- 2008(10256)
- 2007(9399)
- 2006(8149)
- 2005(7433)
- 学科
- 济(50375)
- 经济(50323)
- 管理(33345)
- 业(32582)
- 企(26996)
- 企业(26996)
- 融(26110)
- 金融(26106)
- 银(23504)
- 银行(23484)
- 行(22776)
- 方法(20928)
- 中国(19825)
- 数学(18306)
- 数学方法(17998)
- 地方(15273)
- 财(14639)
- 制(12508)
- 学(12287)
- 农(12009)
- 中国金融(11163)
- 业经(11015)
- 务(10463)
- 财务(10435)
- 财务管理(10414)
- 企业财务(10007)
- 理论(9583)
- 农业(8594)
- 地方经济(8135)
- 体(7766)
- 机构
- 学院(176335)
- 大学(174337)
- 济(68421)
- 经济(66804)
- 研究(61981)
- 管理(61461)
- 中国(52926)
- 理学(52817)
- 理学院(52079)
- 管理学(50808)
- 管理学院(50480)
- 科学(39942)
- 京(36828)
- 财(34196)
- 所(32148)
- 农(31313)
- 中心(30723)
- 研究所(29638)
- 财经(27431)
- 江(26780)
- 业大(26136)
- 经(24803)
- 农业(24783)
- 范(23958)
- 师范(23675)
- 北京(22898)
- 州(22665)
- 院(22538)
- 经济学(22412)
- 财经大学(20604)
- 基金
- 项目(120589)
- 科学(94581)
- 基金(86853)
- 研究(86144)
- 家(77028)
- 国家(76394)
- 科学基金(64715)
- 社会(54308)
- 社会科(51702)
- 社会科学(51687)
- 省(48492)
- 基金项目(45508)
- 自然(41846)
- 自然科(40909)
- 自然科学(40893)
- 划(40838)
- 自然科学基金(40146)
- 教育(39703)
- 资助(35798)
- 编号(34362)
- 成果(28514)
- 重点(28410)
- 发(26931)
- 部(25796)
- 创(25614)
- 课题(24679)
- 创新(24056)
- 性(23390)
- 科研(23330)
- 国家社会(23008)
共检索到26515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解凤敏 李媛
文章基于系统性金融风险形成的"宏观"和"空间"金融失衡成因,尝试构建适于预判区域性金融风险和宏观经济运行的金融失衡指数,并以江苏省为样本进行实证分析。结论表明,区域性金融失衡指数不但较好地预判江苏省宏观经济与金融体系风险发展趋势,而且揭示了该地区金融风险主要来源于金融资源过度聚集于固定资产投资及房地产领域。这种扭曲的金融资源配置结构导致货币资金"脱实向虚",造成金融体系风险的随宏观经济运行及政策调控起伏交替。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解凤敏 李媛
文章基于系统性金融风险形成的“宏观”和“空间”金融失衡成因,尝试构建适于预判区域性金融风险和宏观经济运行的金融失衡指数,并以江苏省为样本进行实证分析。结论表明,区域性金融失衡指数不但较好地预判江苏省宏观经济与金融体系风险发展趋势,而且揭示了该地区金融风险主要来源于金融资源过度聚集于固定资产投资及房地产领域。这种扭曲的金融资源配置结构导致货币资金“脱实向虚”,造成金融体系风险的随宏观经济运行及政策调控起伏交替。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人行南通市分行课题组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钱明辉 胡日东
首先在新地理经济学的理论架构下,通过空间区位分析,对我国各城市构建区域性金融服务中心的能力进行合理评价,研究认为应优先发展金融服务业集聚区域的中心城市;随后结合空间相关性分析结果,可判别各地区金融服务业集聚类型及规模,进而对构建区域性金融服务中心的各城市进行战略选择;最后提出要提升各地区构建区域性金融服务中心能力,推动社会资源优化配置,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金融服务中心 集聚 地市级 空间计量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王益澄
通过对区域性金融中心概念的思考,分析了宁波构建区域性金融中心的利弊条件,进而提出了树立“金融领先”意识、深化金融改革、建设发达的区域性金融市场等六条切实可行的对策措施。
关键词:
宁波市 区域性 金融中心 对策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刘玉霞
本文针对宜昌市委、市政府提出的构建区域性金融中心的战略目标,结合实际,对宜昌市经济、社会、区位、文化、政策等因素进行了优劣势比较分析,提出了构建宜昌区域性金融研究中心的战略措施,其中主要措施是建设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和培育完善的市场主体。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余丽霞 张志英 张丽宇
运用SWOT分析法,详尽地对成都的综合经济实力、金融业发展状况、"5.12"汶川大地震灾后重建资金利用、成渝经济区的历史机遇、重庆的挑战等方面予以全面地分析,总结出成都的优势和劣势、机会和威胁,并提出了成都构建区域性金融中心的初步思路。
关键词:
区域性金融中心 SWOT分析 成渝经济区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游达明 朱桂菊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金融是现代经济的血液,科技金融结合是科技与经济结合的重要切入点和突破口。本文在明确界定科技金融服务平台定义的基础上,结合平台的构建原则与功能定位,构建出以信用平台为基础、投融资平台为主体、中介服务平台和信用担保平台为两翼的区域性科技金融服务平台结构模型。同时还分析各个平台间的关系,并对平台的运行模式进行一定的探讨。
关键词:
科技金融 服务平台 构建框架 运行模式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张启富
据不完全统计,截止到2007年底,国内已有广州、深圳、天津等近20个城市明确提出要建设区域性金融中心,区域性金融中心之争日趋激励。对此,人们难免心存疑问,我国需要这么多区域性金融中心吗,这些城市具备基础与条件,如何避免重复建设、恶性竞争和资源浪费,等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刘津 房红威 王瓅学
金融中心是经济中心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区域金融中心通过集聚效应和辐射效应,实现金融与经济的良性互动并共谋深入发展。新常态下,经济全景发生了深刻变化,也赋予区域金融中心新的内涵。区域金融中心的发展应当弃数量、求质量,注重存量金融资源的利用和结构的优化,同时,顺应互联网金融时代的发展,向创新借力。面对新常态下的困难和机遇、变化与挑战,成都市在自身金融禀赋的优势和局限下,为在十三五期间构建辐射力更强的区域性金融中心,应该有新的着力点,即通过与现有金融中心错位发展,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刘津 房红威 王瓅学
金融中心是经济中心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区域金融中心通过集聚效应和辐射效应,实现金融与经济的良性互动并共谋深入发展。新常态下,经济全景发生了深刻变化,也赋予区域金融中心新的内涵。区域金融中心的发展应当弃数量、求质量,注重存量金融资源的利用和结构的优化,同时,顺应互联网金融时代的发展,向创新借力。面对新常态下的困难和机遇、变化与挑战,成都市在自身金融禀赋的优势和局限下,为在十三五期间构建辐射力更强的区域性金融中心,应该有新的着力点,即通过与现有金融中心错位发展,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崔艳娟 张凤海 徐晓飞
金融危机因具有潜在性、感染性和扩散性,往往从某一个区域开始发生后,会迅速蔓延,进而威胁整个经济,因此防范区域性的金融危机,构建区域金融危机预警体系显得十分重要。根据区域金融危机与国家金融危机的不同,以科学性、可比性和可操作性、全面性与重点性、精确性与模糊性相结合的原则选取了十个指标,采用信号分析法构建区域性金融危机预警系统,以2001-2006年大连市实际数据对预警体系进行检验。
关键词:
区域性 金融危机 预警系统 检验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刘义圣 王俊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陈丰
随着ECFA时代的到来,为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而建立两岸区域性金融中心成为大势所趋。本文通过实证论证了福建与发达城市相比在金融综合竞争力、金融生态环境等方面存在差距。因此,需要通过政府的有效引导得以改善,才能推动两岸区域性金融中心的建设,并对闽台区域性金融中心的建设提出一系列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