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964)
- 2023(9884)
- 2022(8265)
- 2021(7553)
- 2020(6538)
- 2019(14160)
- 2018(14036)
- 2017(26448)
- 2016(14749)
- 2015(16376)
- 2014(16594)
- 2013(16455)
- 2012(14956)
- 2011(13435)
- 2010(13579)
- 2009(12933)
- 2008(13365)
- 2007(12352)
- 2006(10959)
- 2005(10387)
- 学科
- 济(57186)
- 管理(57166)
- 经济(57095)
- 业(46786)
- 企(42241)
- 企业(42241)
- 方法(24261)
- 财(21513)
- 数学(20185)
- 数学方法(19842)
- 制(18109)
- 务(14618)
- 财务(14574)
- 财务管理(14531)
- 中国(13969)
- 企业财务(13833)
- 学(13185)
- 业经(12966)
- 地方(12535)
- 农(12383)
- 银(12199)
- 银行(12183)
- 体(11493)
- 行(11425)
- 划(10780)
- 融(10735)
- 金融(10732)
- 理论(9738)
- 体制(9727)
- 和(9311)
- 机构
- 大学(212371)
- 学院(210819)
- 济(82919)
- 管理(81680)
- 经济(80762)
- 研究(71847)
- 理学(68126)
- 理学院(67268)
- 管理学(65927)
- 管理学院(65478)
- 中国(57886)
- 京(45884)
- 财(45433)
- 科学(44781)
- 所(37421)
- 江(34440)
- 农(34310)
- 财经(34247)
- 中心(33678)
- 研究所(33556)
- 经(30904)
- 业大(30163)
- 北京(28659)
- 州(27252)
- 农业(26830)
- 院(26479)
- 范(26101)
- 师范(25818)
- 经济学(25579)
- 省(25542)
- 基金
- 项目(138306)
- 科学(109363)
- 基金(101579)
- 研究(98408)
- 家(89641)
- 国家(88982)
- 科学基金(76388)
- 社会(62998)
- 社会科(59864)
- 社会科学(59849)
- 省(53549)
- 基金项目(52704)
- 自然(50217)
- 自然科(49044)
- 自然科学(49026)
- 自然科学基金(48138)
- 划(45686)
- 教育(45304)
- 资助(42257)
- 编号(38132)
- 成果(32048)
- 重点(31774)
- 部(30886)
- 制(29366)
- 发(28759)
- 创(28508)
- 课题(27456)
- 创新(26939)
- 科研(26834)
- 国家社会(26776)
共检索到33086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王德斌,张洪波,张学军
艾滋病/性病的防制是涉及从分子生物学到社会文化各个层面的复杂系统工程。防制成效主要取决于管理而不是技术。针对目前艾滋病/性病防制管理普遍薄弱的实际情况,运用软系统分析及专家咨询法提出了一个简便而实用的防制管理评估工具,包括3个层次共96项评估指标。通过它不仅可以简单快捷地了解一个地区艾滋病/性病防制的总体水平,又能系统而全面地发现具体的可以改进的防制管理问题。同时,该评估方法中所提出的指标体系实际也是防制管理的具体原则与要求,可作为防制管理的参考标准或操作指南。
关键词:
艾滋病 性病 防制 管理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赵一平,毛东伟
世界卫生组织(WHO)把改善STD(性行为传播的疾病)处理方法作为一种有效、廉价的控制HIV-1(人免疫缺陷病毒-1)战略方法来提倡。英国的L·Gilson等在坦桑尼亚姆瓦扎地区的随机实验最早在大数量人口中用干预治疗STD的方法来防治HIV-1感染,以此来支持WHO的推荐方法。他们将12个非城市社区的各级医疗单位随机分为干预治疗组及对照组,干预治疗对于HIV-1的作用,在由15~54岁的成年人所组成的群体中测量,经过两年的追踪调查,并把HIV-1感染的比率在干预和对照组中进行比较。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刘民,梁万年,张孔来,叶朝峰,范仁和,赵国萍,杨文付,王文亭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祝怀新 翟俊卿
艾滋病已成为危害人类社会的国际问题。到目前为止,预防教育是解决艾滋病问题最为有效的方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艾滋病预防教育的目的是增进人们对艾滋病传播和预防的知识、意识、技能,形成和树立正确的态度和价值观念,减少艾滋病的传染,减轻艾滋病对社会造成的影响,同时缓解艾滋病对教育系统带来的压力。本文介绍了UNESCO在全球性和地区性两个层面实施艾滋病预防教育的策略,并讨论了这些策略的意义。
关键词: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艾滋病 预防教育 策略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李小云 唐丽霞
本文从艾滋病的流行特征、艾滋病传播的特点以及艾滋病病毒感染对贫困农户的生计影响等方面对艾滋病与贫困的关系进行了全面、深入的阐述和分析。研究发现,穷人对于艾滋病的易感性以及我国艾滋病的分布特点的事实都表明艾滋病与贫困之间的互为因果的关系;此外,本文还用一手的数据和案例分析了艾滋病对贫困人口家庭的影响,其主要表现是家庭生产结构退化、家庭劳动分工女性化和低龄化趋势明显,收入下降,支出增加,生活质量下降以及生活环境日趋紧张等。
关键词:
艾滋病 贫困 生计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余定猛
艾滋病的加速传染,日益成为人类健康的最大危险。在有效免疫药品与治疗药品研制出来以前,技能本位的艾滋病教育被认为是预防艾滋病最有效的途径。然而在许多的国家和地区,艾滋病教育并没有得到它应有的重视,而且在实施的过程中遇到了来自社区、组织和心理三个层次的问题。本文主要阐述了当今人们所关心的艾滋病教育的相关问题,以提高人们对艾滋病教育的理解,提高艾滋病教育的意识。
关键词:
HIV/AIDS 教育 预防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徐勤,吕繁,原野,朱昊,伍小兰,翟德华,张秋霞
研究表明,艾滋病的流行对老年人有直接影响(自身感染)和间接影响(子女感染的影响)两种基本途径。目前,中国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中,50岁及以上者已经超过1/10,而且增长很快。艾滋病导致老年人的生活水平下降,加深老年贫困,社会排斥使他们遭受巨大的精神压力。另一方面,老年父母向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子女提供了多方面的支持,是对社会的间接贡献。社会应给予受艾滋病影响的老年人以关怀和帮助。
关键词:
艾滋病 老年 社会支持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陈仁友 尹爱田 康殿民
艾滋病防治经费的测算是艾滋病防治工作稳定开展的前提。重点分析艾滋病防治费用测算的基本原则、测算主要内容、研究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措施。
关键词:
艾滋病 费用 测算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猛声
洁身自好──一剂防治艾滋病的良方猛声死神,敲开了一户户家门1985年6月17日,一位来中国旅游的美籍阿根廷青年病倒在北京民航售票厅内.当晚,他被送到协和医院,该院一位参加过世界医学学术会议的教授当即怀疑是艾滋病.将越洋电话打到美国,问了病人的家庭,证...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李建军 马颖奇 李玉萍 王颖颖
从分析艾滋病对经济的影响入手,运用经济学分析手段,深入探讨了艾滋病各种防治方法的利弊所在,并根据这些防治方法的自身特点提出了合理配置医疗资源的建议。
关键词:
艾滋病 经济影响 防治策略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杨凤娟 刘美娜 杨晶 张秋菊
目的:利用残疾调整生命年指标分析艾滋病的疾病负担,确定艾滋病在中国的高危人群,为制定艾滋病有效的防治措施提供数据依据,为政府合理分配有限的卫生资金提供科学佐证。方法:将我国2007年艾滋病的发病、死亡情况按照年龄、性别整理,计算艾滋病疾病负担指标中的残疾调整生命年;利用伤残调整生命年强度指标进行各年龄组、性别的比较,以控制相互比较组别人口基数的影响。结果:我国2007年艾滋病伤残调整生命年为108312.55人年,负担强度为0.0824人年/千人,由死亡造成疾病负担高达101037.40人年,占总的残疾调整生命年比例为93.28%;疾病负担主要集中在15岁至60岁年龄段,这一年龄段占总残疾调整生命年比例的93.86%,30岁至45岁是疾病负担最高的年龄组;艾滋病的疾病负担男性高于女性,男女比例接近2∶1。结论:我国人群中的30岁至45岁年龄组和男性是艾滋病防治工作的重中之重,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是目前我国艾滋病疾病负担产生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
艾滋病 疾病负担 伤残调整生命年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贾谦
基于中医学是理论医学及在"非典"防治中的重要作用,本文就民间中医生在疫区治疗艾滋病的情况以及目前中医治疗艾滋病遇到的问题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民间中医治疗艾滋病的疗效较为肯定,中医药治疗艾滋病的前景广阔。但存在忽视中医学自身标准、传染病法等法律不利于中医药参与治疗艾滋病等问题。为了13亿中国人健康,弘扬中医药应该成为国家战略。
关键词:
中医学 艾滋病 现状 前景 发展战略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耿柳娜 赵群
遏制艾滋病蔓延的重要途径之一是减少艾滋病污名。本研究以大学生为被试,将口语报告式的问卷法和简版内隐联系测验相结合,探讨在QQ群中性互动和QQ群积极互动情境下,个体的内隐艾滋病污名和外显艾滋病污名的变化特点,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被试对艾滋病患者持有内隐污名,但没有外显污名;QQ群互动能降低外显艾滋病污名和内隐艾滋病污名;QQ群中性互动和QQ群积极互动对内隐艾滋病污名的干预作用没有差异;相对于QQ群中性互动而言,QQ群积极互动对外显艾滋病污名的干预作用更强。总之,QQ群互动形式的虚拟接触能降低艾滋病污名,对其它受污名群体的态度研究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
QQ群 大学生 艾滋病污名 虚拟接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