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862)
2023(14248)
2022(11742)
2021(10620)
2020(8561)
2019(19095)
2018(18477)
2017(34878)
2016(18643)
2015(20479)
2014(20484)
2013(20180)
2012(19342)
2011(17830)
2010(18496)
2009(17465)
2008(16610)
2007(15041)
2006(13796)
2005(13237)
作者
(55325)
(46027)
(45662)
(43618)
(29576)
(22045)
(20725)
(17708)
(17610)
(16596)
(15951)
(15473)
(15000)
(14996)
(14494)
(14388)
(13371)
(13367)
(13163)
(12781)
(11922)
(11409)
(11093)
(10741)
(10555)
(10387)
(10304)
(9756)
(9400)
(9077)
学科
(97285)
经济(97198)
管理(51172)
(48873)
(38714)
企业(38714)
中国(32708)
地方(29415)
方法(28989)
(28943)
金融(28941)
(27342)
银行(27324)
(26583)
数学(24687)
数学方法(24412)
(22204)
业经(21319)
(21243)
(20989)
(19767)
地方经济(16891)
农业(15846)
(14406)
(14053)
贸易(14034)
(13762)
环境(13648)
理论(13518)
(13466)
机构
学院(272106)
大学(270982)
(121180)
经济(118572)
研究(103462)
管理(94462)
中国(84967)
理学(78404)
理学院(77348)
管理学(76092)
管理学院(75563)
科学(61151)
(58741)
(58654)
(53547)
研究所(47927)
中心(47284)
财经(45129)
(43306)
(43272)
(40777)
经济学(39303)
(38438)
师范(38086)
北京(38057)
(36840)
(35581)
业大(35062)
经济学院(34859)
财经大学(33346)
基金
项目(168836)
科学(133143)
研究(125512)
基金(121151)
(105618)
国家(104675)
科学基金(88753)
社会(81919)
社会科(77835)
社会科学(77817)
(66646)
基金项目(62537)
教育(56224)
(55820)
自然(54023)
自然科(52726)
自然科学(52715)
自然科学基金(51791)
资助(49618)
编号(49478)
(42825)
成果(41830)
重点(39176)
(36753)
课题(36378)
(34938)
发展(34837)
国家社会(34538)
(34311)
(33503)
期刊
(149434)
经济(149434)
研究(94198)
中国(62509)
(45387)
(44500)
金融(44500)
学报(42210)
(41204)
科学(38923)
管理(38451)
大学(32285)
教育(31564)
学学(30399)
农业(27145)
经济研究(24970)
财经(24736)
技术(23544)
业经(22250)
(21451)
问题(18848)
(14726)
技术经济(14297)
(13961)
国际(13709)
世界(13670)
商业(12625)
理论(12598)
现代(12409)
统计(12331)
共检索到45019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汤小青  
欠发达地区经济金融协调发展的主要瓶颈之一是金融支撑基础薄弱。科学的金融发展观要求经济、金融和外部监管的联动和协调。本文以内蒙古自治区经济与金融运行为个案,研究三者的协调发展问题。文章认为,经济发展、金融深化和监管优化是科学的金融发展观不可或缺的三个基本层面,金融深化是突破发展中的金融瓶颈的关键环节,监管优化是确保金融深化进程平稳有序的外部保障。在金融深化和监管优化进程中,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相应得以建立在稳健、健康、可持续的坚实基础上。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徐思新  
金融监管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可以减少金融系统的风险,保持金融业的稳定,提高金融运行效率;另一方面如果监管不当或者监管过度,则会降低金融市场效率,阻碍金融业的发展。 一、抓住科学发展观中的实质,促进银行业更好更快地发展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徐诺金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我们当前最大的政治,发展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邓小平理论的核心是发展,“发展是硬道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核心还是发展,发展是贯穿“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各方面要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李晓西  
一、为什么强调金融监管?金融风险要防范,社会利益和债权人权利要保护,正常的金融秩序要维护,因此,一定要搞好金融监管。现在存在严重的金融风险隐患,已使加强金融监管十分必要,十分迫切。金融监管必须明确的三点:1.要明确金融监管主体不少人把金融机构如商业银行、保险公司等的改革和管理问题,与金融监管问题划等号,这是不对的。金融监管是金融监管当局依据国家法律法规的授权对金融业实施的监督管理。在我国,国家授权于人民银行、证监会、保监会三个部门,这三家即为金融监管的主体。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邓岩  房伟  
中国金融发展和区域经济增长中的矛盾,就是贷款相关比率等金融发展指标明显有悖于区域经济增长由东至西由高到低的梯度分布,而金融生态环境的优劣是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应结合我国的金融生态现状,探索出一条改善我国金融生态环境的具体路径,以此促进区域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成思危  
本文认为,我国的金融改革前景是乐观的,当前要采取有力措施解决存在的问题。第一,要正确理解金融和经济之间的关系,注意金融对经济影响和依存的双重作用,进一步促进其协调发展。第二,要积极推动金融体系的市场化改革,包括利率改革、汇率改革、扩大市场主体的参与、发展更多的金融产品等。第三,要进一步改善监管。首先要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把国家利益和人民群众的利益结合起来;其次,要从信息披露入手,注意保障监管的效率,在市场发展过程中不断改善监管;再次,要积极慎重地推动金融业的混业经营和监管。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刘明志  
论区域经济发展与金融刘明志一、区域经济发展与金融运行一国经济可划分成不同的经济区域,一般而言,一个经济区域是在地缘上比较接近,经济结构相似或经济上有紧密联系的一个地理区域,可能与行政区域有不同。研究的侧重点不同,对经济区域的划分也不同,而且大的经济区...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谢庆健  
深化金融改革强化金融监管切实防范金融风险积极促进经济发展中国人民银行浙江省分行行长谢庆健1997年对我省金融系统来说,是坚持执行适度从紧货币政策、加强适时调节的一年;是积极推进金融改革,加快金融发展的一年;是重视强化金融监管,努力控制金融风险的一年;...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黄海峰  蒋同明  
中国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相继经历了均衡、非均衡和协调发展三个阶段。立足于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现状,针对区域经济的非均衡发展、互动性较差、差距扩大三大问题,借鉴区域平衡增长论、区域不平衡增长论和区域阶段发展论,今后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应该遵循协调、和谐、互补和循环四个新发展观。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刘洋  
一、近年来区域经济发展情况2005年10月,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第一次明确完整地提出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近年来,在中央的统一部署下,区域发展总体战略深入推进。2007年,西部地区经济增速首次超过东部地区。2008年以来,中、西部和东北地区经济增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张云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较大,经济发展与金融发展水平配合存在一定偏差。文章利用动态均衡分析区域金融发展水平与经济发展之间关系,并以上海经济为例分析我国经济较发达地区区域金融发展与经济发展均衡所形成良性的发展通道,有利于促进产业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并实现可持续发展。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曾省晖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至关重要。本文分析了不发达区域金融发展坚持科学发展观的意义,对金融作为资源配置手段怎样树立作为观以及金融作为国民经济组成部门在微观改革中树立统筹观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刘津  房红威  王瓅学  
金融中心是经济中心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区域金融中心通过集聚效应和辐射效应,实现金融与经济的良性互动并共谋深入发展。新常态下,经济全景发生了深刻变化,也赋予区域金融中心新的内涵。区域金融中心的发展应当弃数量、求质量,注重存量金融资源的利用和结构的优化,同时,顺应互联网金融时代的发展,向创新借力。面对新常态下的困难和机遇、变化与挑战,成都市在自身金融禀赋的优势和局限下,为在十三五期间构建辐射力更强的区域性金融中心,应该有新的着力点,即通过与现有金融中心错位发展,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刘津  房红威  王瓅学  
金融中心是经济中心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区域金融中心通过集聚效应和辐射效应,实现金融与经济的良性互动并共谋深入发展。新常态下,经济全景发生了深刻变化,也赋予区域金融中心新的内涵。区域金融中心的发展应当弃数量、求质量,注重存量金融资源的利用和结构的优化,同时,顺应互联网金融时代的发展,向创新借力。面对新常态下的困难和机遇、变化与挑战,成都市在自身金融禀赋的优势和局限下,为在十三五期间构建辐射力更强的区域性金融中心,应该有新的着力点,即通过与现有金融中心错位发展,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李宇迪   宋晨超  
<正>老龄化进程为中国社会发展带来多方挑战,首当其冲的就是社会养老保障体系的健康平稳发展。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指出,要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当人口老龄化成为我国基本国情,在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下,加快养老金融发展显得愈发迫切。除了深耕保险领域的保险机构和拥有多元化金融牌照的综合性银行,拥有地缘优势、服务本土的区域性银行同样也是养老金融市场健康良性发展不可或缺的一块重要拼图。处在养老事业和产业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后者应明确特色优势战略,做好养老金金融服务升级、推动养老服务金融发展转型、
关键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