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229)
- 2023(10475)
- 2022(8825)
- 2021(7904)
- 2020(6698)
- 2019(15048)
- 2018(14428)
- 2017(27501)
- 2016(14319)
- 2015(15707)
- 2014(15922)
- 2013(15814)
- 2012(14938)
- 2011(13883)
- 2010(14183)
- 2009(13174)
- 2008(12775)
- 2007(11494)
- 2006(10445)
- 2005(9969)
- 学科
- 济(83148)
- 经济(83053)
- 管理(38221)
- 业(31797)
- 方法(25958)
- 企(24932)
- 企业(24932)
- 地方(23153)
- 数学(22773)
- 数学方法(22479)
- 中国(18900)
- 学(17064)
- 农(16063)
- 地方经济(14797)
- 业经(14424)
- 制(14178)
- 财(14073)
- 融(11951)
- 金融(11950)
- 农业(10845)
- 环境(10765)
- 体(10638)
- 银(10492)
- 银行(10475)
- 行(10179)
- 理论(9657)
- 和(9437)
- 贸(9230)
- 贸易(9221)
- 经济学(9148)
- 机构
- 大学(215544)
- 学院(212679)
- 济(95765)
- 经济(93839)
- 研究(81845)
- 管理(74651)
- 理学(63218)
- 理学院(62322)
- 中国(61293)
- 管理学(61060)
- 管理学院(60615)
- 科学(48665)
- 京(46872)
- 财(44085)
- 所(41804)
- 研究所(37654)
- 中心(36818)
- 农(34569)
- 财经(34312)
- 江(33323)
- 经济学(31148)
- 经(31075)
- 北京(30040)
- 院(29825)
- 业大(29817)
- 范(29588)
- 师范(29291)
- 经济学院(27534)
- 农业(26729)
- 州(26385)
- 基金
- 项目(139441)
- 科学(109764)
- 基金(101979)
- 研究(99901)
- 家(90151)
- 国家(89460)
- 科学基金(75641)
- 社会(66027)
- 社会科(62658)
- 社会科学(62641)
- 基金项目(53113)
- 省(52769)
- 自然(47430)
- 自然科(46315)
- 自然科学(46298)
- 自然科学基金(45450)
- 划(45415)
- 教育(45183)
- 资助(41642)
- 编号(37678)
- 重点(32466)
- 发(31507)
- 成果(31503)
- 部(30888)
- 国家社会(28560)
- 创(28025)
- 课题(27955)
- 创新(26446)
- 教育部(26364)
- 科研(26344)
共检索到33983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
[作者]
田代贵 马云辉
经济中心是整个区域要素配置效率最高、经济活动最密集的区域,通过综合经济实力和服务功能,对整个区域发挥引领作用。加快把重庆建设成为区域性经济中心具备了良好的发展基础和条件,同时也符合新时期国家宏观战略需要。根据重庆的区位和内外部发展条件,结合经济辐射理论和通道经济理论,重庆区域经济中心建设应以调整空间布局、推进载体建设、做大做强产业为重点,强化聚集效应、增强带动和辐射能力,形成长江上游地区综合性经济中心。
[期刊] 改革
[作者]
田代贵 陈悦
股份合作社是集体资产股份制改革的基本模式,促进农村新型股份合作社发展,既要注重宏观制度框架的设计,又要注重完善具体操作方略。在制度架构上,农村新型股份合作社发展应体现农民主体地位,进一步规范法人治理结构,引入有限责任公司制,丰富农村集体资产股份制改革范式。在具体操作方略方面,应拓宽农村新型股份合作社经营范围,鼓励发展非农产业,完善相关配套制度改革。
[期刊] 改革
[作者]
唐小平
结合区域发展规划演变及发展阶段,对重庆县域经济进行相应的组团规划,建立1997~2010年面板数据的个体固定效应模型并进行实证检验。结果显示,城镇化进程对区县"自个"发展的正面影响较小,对组团式发展影响较为突出,表明在城镇化进程中组团发展更能充分利用城镇化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重庆要更好地推动科学发展,除通过扩大开放引进经济发展的外生变量,还须把握城镇化进程中区域发展的战略制高点,适时进行组团式发展。
关键词:
区域经济 城镇化 重庆经济
[期刊] 改革
[作者]
王莹莹
价格机制是市场机制的核心,价格机制改革是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系统梳理价格机制改革实践与政策文件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推进价格改革的政策演进轨迹,以上海为研究对象,结合上海推进价格机制改革的成效与问题,研究新一轮价格机制改革背景下上海深化价格"放管服"改革的总体思路,明确应妥善处理好政府与市场、价格管理与行业管理、价格改革与稳定物价、价格实践与制度建设等多重关系。上海新一轮价格机制改革的推进重点在于,在政府定价领域,加强机制建设,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放开价格领域,注重事前规则引领,加强事中事后监管。
关键词:
“放管服”改革 政府职能转变 政府作为
[期刊] 改革
[作者]
王莹莹
价格机制是市场机制的核心,价格机制改革是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系统梳理价格机制改革实践与政策文件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推进价格改革的政策演进轨迹,以上海为研究对象,结合上海推进价格机制改革的成效与问题,研究新一轮价格机制改革背景下上海深化价格"放管服"改革的总体思路,明确应妥善处理好政府与市场、价格管理与行业管理、价格改革与稳定物价、价格实践与制度建设等多重关系。上海新一轮价格机制改革的推进重点在于,在政府定价领域,加强机制建设,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放开价格领域,注重事前规则引领,加强事中事后监管。
关键词:
“放管服”改革 政府职能转变 政府作为
[期刊] 改革
[作者]
王胜 谭显春
以重庆为例,就西部重工业城市低碳转型问题进行探讨。研究表明,在节能情景、强化节能情景和低碳情景下,2020年重庆工业领域二氧化碳减排的预期目标分别2.33、2.16和2.09吨/万元GDP;应采取"增"、"压"、"减"、"吸"的四大基本转型路径,即增加战略性新兴产业比重,发展可再生能源,压缩落后产能,减少高耗能行业的能源消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多渠道增加二氧化碳的吸收。
关键词:
西部 重工业城市 低碳转型 重庆 路径
[期刊] 改革
[作者]
李华 伍芸玉
利用1997~2013年重庆市经济、产业、人口转移等数据,实证检验了各影响因素对人的城镇化发展的影响。结果发现:经济发展、产业发展、科技创新、基础设施和农业现代化对人的城镇化发展均有显著影响;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偏离、科技创新和基础设施的投入不足,使其作用尚未完全凸显。应通过优化产业结构、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增加科技创新投入、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来推进人的城镇化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人的城镇化 新型城镇化 城乡一体化
[期刊] 改革
[作者]
王旭
重庆创新形成的加工贸易垂直整合模式具有"整机+配套"、"生产+研发"、"加工+结算"、"基地+总部"、"笔电+相关"和"制造+服务"等显著特点,并具有六方面的创新,即垂直整合——组织模式的创新、构建国际贸易物流大通道——对外开放前沿的创新、"一次报关、一次申请、一次验放"——保税监管与通关模式创新、发展贸易结算与离岸金融——金融创新、"五低"成本发展环境——为企业服务的理念创新、以人为本——为人民群众服务的制度创新。
[期刊] 改革
[作者]
黄奇帆
在深刻认识、把握开放规律的基础上,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扩大内陆开放"。"大通道"、"大通关"、"大平台"、"开放的产业大集群"、"投资便利化大环境"是扩大内陆开放的标志和方向。新时期扩大内陆开放,应从如下方面着力:开辟新的国际大通道,创造内陆开放的区位条件新优势;创新大通关制度,促进内陆对外贸易便利化;优化内陆保税(港)区功能,搭建服务内陆开放的大平台;创新加工贸易模式,构建内陆开放型产业大集群;放宽准入门槛,打造外资投资便利化的大环境。
关键词:
改革开放 内陆开放 开放平台
[期刊] 改革
[作者]
陈宗胜 陈岑
根据天津市城市社会经济调查队提供的数据,运用泰尔指数分解法和费景汉-拉尼斯分解法,从经济发展的角度,分别分解和测算了居民的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工龄、职业、所在行业等家户特征对城镇居民收入差别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计算了各项人口特征的变动对收入差别变动的解释程度。测算结果表明,制约城镇居民收入差别的前三个因素分别是受教育程度、职业及职务、就业的性质。
[期刊] 改革
[作者]
杨庆育
重庆市在"一圈两翼"区域战略的基础上,科学划分功能区域,明确功能定位,提出加快建设五大功能区。五大功能区之间存在产品互补和功能互补的关系。其实践价值表现为:功能核心区进一步优化;拓展区与发展新区的二维平衡度显著提高;两大生态区的二维平衡基本不变;两大生态发展区人均财力与全市平均水平保持平衡;按照经济、人口、土地"三维"平衡发展的标准衡量,其综合平衡水平进一步提高;逐渐全面发挥生态价值的作用。推进五大功能区建设,应构建包括产业政策、财政政策、人口政策在内的政策支撑体系,明晰考核指标,促进功能区协调发展。
关键词:
区域发展战略 主体功能区 重庆五大功能区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陈雷 陈少英
财政平衡是推进协调发展、弥补区际差异、实现分区治理目标的重要手段,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财治国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相结合的重要产物。然而,当前财政平衡的具体措施和方法很多还停留在直接干预和政策驱动阶段,存在法律工具和政策工具的结构性失衡,容易导致政策与法律、政府与市场等关系的错位。解决问题的思路应当是立足现代财政制度的法治逻辑,一方面提高手段措施的法定性,将区域财政平衡从功能区建设的政策性规范统筹到直辖市事权与支出责任改革的法律性规范中,明确共同事权和委托事权的划分模式,改变转移支付与事权配置脱节的情况;另一方面需要理顺收入层面的税收分享和支出层面的责任分配,改变收益分配与支出责任划分脱节的情况,提升财政治理中数据算法的应用。通过收支改革为手段的平衡机制寻求功能区建设的法治进路,提升权利保障的实效性品质。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马池春 马华
集体所有制是中国农村社会的制度根基,其四十年改革变迁是农村生产关系不断调整和完善的反映,农民利益保护与利益发展始终是这一进程的核心议题。从国家维度分析,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是农民利益保护的主要制度基础;从市场维度分析,合理有效的产权配置是解决农民利益发展市场化的关键;从农民维度分析,产权要素与市场要素集聚混合所带来的发展新动能与风险并存。农村过渡性市场是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进程中的秩序均衡策略,其对农村产权安排的稳定性具有调控作用,对农民利益发展具有推动作用。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李铁立,姜怀宇
次区域经济合作是二战以后伴随经济全球化和经济一体化而广泛出现的一种区域合作现象,这种区域合作是边境区经济行为体的互动过程,受国家边界的影响强烈。从边界的经济属性上分析,边界对次区域经济合作的影响可归纳为屏蔽效应和中介效应。总地看,国家资源的相对稀缺性和经济行为体对外部市场拓展的愿望使各国边界屏蔽效应向中介效应转化,这是一种趋势,会不断促进次区域经济合作的发展。其转化的动力机制来自于参与合作各方的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和企业。
关键词:
次区域经济合作 边界 边界效应 效应转化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金丹
将区域社会资本划分为微观、中观和宏观三个层次,然后分别分析这三个层次社会资本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微观、中观和宏观作用体制,建构一个综合的理论分析框架,为地方政府运用社会资本解决区域经济增长问题提供一个新的思路。培育微观区域社会资本促进区域企业绩效的提高;培育中观区域社会资本促进区域产业集群的发展;培育宏观区域社会资本优化区域环境建设。
关键词:
社会资本 区域社会资本 区域经济增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