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733)
- 2023(12504)
- 2022(10956)
- 2021(10360)
- 2020(8555)
- 2019(19797)
- 2018(19608)
- 2017(37969)
- 2016(20786)
- 2015(23059)
- 2014(23269)
- 2013(23043)
- 2012(21053)
- 2011(18815)
- 2010(18534)
- 2009(16853)
- 2008(16443)
- 2007(14425)
- 2006(12515)
- 2005(11027)
- 学科
- 济(79997)
- 经济(79914)
- 管理(58228)
- 业(54789)
- 企(46636)
- 企业(46636)
- 方法(37980)
- 数学(32831)
- 数学方法(32447)
- 银(20833)
- 银行(20686)
- 财(20597)
- 中国(19975)
- 制(19778)
- 行(19311)
- 农(19100)
- 学(18784)
- 地方(18727)
- 业经(17229)
- 融(15061)
- 金融(15059)
- 理论(14251)
- 务(14209)
- 财务(14148)
- 财务管理(14127)
- 企业财务(13527)
- 和(13124)
- 农业(13041)
- 贸(12800)
- 贸易(12790)
- 机构
- 大学(289504)
- 学院(285814)
- 管理(114664)
- 济(108717)
- 经济(106184)
- 理学(99796)
- 理学院(98620)
- 管理学(96874)
- 管理学院(96360)
- 研究(95202)
- 中国(74557)
- 京(62020)
- 科学(61066)
- 财(50764)
- 所(47655)
- 农(46646)
- 中心(44044)
- 研究所(43881)
- 业大(43417)
- 财经(41464)
- 江(40970)
- 范(39119)
- 北京(38793)
- 师范(38759)
- 经(37794)
- 农业(36883)
- 院(34791)
- 州(34430)
- 经济学(32554)
- 师范大学(31667)
- 基金
- 项目(202246)
- 科学(159008)
- 基金(146937)
- 研究(146646)
- 家(128387)
- 国家(127343)
- 科学基金(109302)
- 社会(91001)
- 社会科(86202)
- 社会科学(86181)
- 基金项目(78902)
- 省(78890)
- 自然(72617)
- 自然科(70876)
- 自然科学(70860)
- 自然科学基金(69567)
- 教育(67595)
- 划(67136)
- 资助(60360)
- 编号(59774)
- 成果(48154)
- 重点(45500)
- 部(44498)
- 发(42806)
- 创(41973)
- 课题(41049)
- 科研(39178)
- 创新(39124)
- 教育部(37963)
- 大学(37603)
- 期刊
- 济(113347)
- 经济(113347)
- 研究(84848)
- 中国(53263)
- 学报(47157)
- 科学(43348)
- 农(41183)
- 管理(39852)
- 财(37955)
- 大学(35048)
- 融(34668)
- 金融(34668)
- 教育(33921)
- 学学(33014)
- 农业(27692)
- 技术(23346)
- 财经(19763)
- 业经(18074)
- 经济研究(17867)
- 经(16676)
- 理论(15154)
- 图书(15017)
- 问题(14624)
- 实践(14164)
- 践(14164)
- 科技(14156)
- 业(13830)
- 版(13222)
- 技术经济(13040)
- 资源(12878)
共检索到41275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胡艳芳 吴南中
学习型社会的构建亟待内部结构完善的学分银行予以支持。对区域性学分银行的内部架构进行梳理,调研已有区域性学分银行的分工情况和内部结构,从业务角度、需求特征和政策环境等现实环境,按照实践理性的逻辑尝试构建区域性学分银行内部框架的模型,提出阶段性的学分银行内部组织框架。要实现学分银行组织框架,需要提高站位,认识学分银行作用;理解学分银行本质,形成顶层设计;外推内拉,完善学分银行的功能;形成保障,实现学分银行业务的规范等,支持学分银行内部架构的完善。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吴南中 夏海鹰
社会经济伴随互联网影响的深入正在转型发展,改变了人们的工作方式和工作内容,亟待终身学习体系的支持。以学分银行为支架的区域性终身学习体系建设是在这样的发展环境中,以终身学习理念为指导,根据地方特色,发挥学分银行的沟通作用,构建的一个具有内在关联性、持续稳定性和阶段一致性的学习体系,满足民众的终身学习需求。区域性终身学习体系构建的着力点是学校体系建设、教育壁垒突破、学习积极性的激发、支持体系的建设和学习体验的优化。区域性终身学习体系的构建需要通过机制建设实现明确主体、优化层级、责任到人;通过体系建设实现核心明
关键词:
终身学习体系 区域 建构 学分银行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季淑娟 王晓丽
高校区域性联合信息咨询服务平台是实现优质文献资源、学科特色与人力资源共享的桥梁,该文以北京地区高校图书馆为研究背景,提出了区域性联合信息咨询服务平台的系统目标、设计思想和核心内容,着重研究系统的整体架构,包括功能架构、流程架构、技术架构与管理架构,总结分析系统架构的特色、构建进程、研究结果与下一步的研究思路。
关键词:
高校图书馆 区域联合 系统架构 信息服务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于倩
国家资历框架是一个国家搭建终身学习“立交桥”的基本制度体系。以国家资历框架为基准,建立学习成果认证与转换的标准体系,是区域性学分银行制度建设的重心与实施的依据。研究分析具有代表性的学分银行制度及其标准建设的先进经验可知,区域性学分银行标准体系构建的重点是基于国家资历框架顶层设计,在地方行业能力标准、认证能力单元、书证融通课程体系、先前学习成果认证、数字化资历名册、质量保证与评价等方面,探索具体的学习成果转换路径。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鄢小平
"学分银行"是一种新型的教育管理模式,它主要为先前学习成果携带者和教育培训机构提供学习成果认证、积累与转换等业务服务,其业务模式具有"组织架构庞杂、地域环境分散、信息交互频繁、管理错综复杂、涉及类型复杂"等特点。因此,"学分银行"制度建设对其信息平台的研发和应用提出了诸多特殊需求,其中包括应用的快速部署、资源的弹性分配、管理的全方位监控等。本文在对"学分银行"的组织架构和业务模式特点深入分析基础上,提出基于云架构的"学分银行"信息平台(以下简称"信息平台")的设计方案,结合其核心需求的特点,探讨云架构下信息平台涉及的关键技术。
关键词:
学分银行 云架构 信息平台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董力为 李钢
长期的扩张兼并与收购等资本运营历程,使如今的银行机构大都组织复杂、机构庞大、层次多样,而且产品同质化严重,竞争基本呈饱和状态。如此严峻形势下,加强内部控制与挖潜成为银行关注的焦点,但如果只在操作流程、风险识别等既存组织框架内实施,效果往往不如人意。当今以德国德累斯顿银行为代表的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贾桂花
在比较研究国内外物流职业资历架构的基础上,基于胜任能力模型研究,确定基于物流从业人员胜任能力模型的能力单元,研发出符合国内物流发展和人才培养需求的Logis物流资历架构,并深入研究以Logis物流资历架构为基础的全新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应用,结合终身学习理念构建以能力单元为基础的终身学习体系。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吴南中 卢锦运
建立学分银行组织框架和运行机制,构建终身学习体系中的"立交桥",成为教育系统的现实问题。文章从学分银行的现实任务入手,梳理了学分银行的国家发展、社会建设、教育机构内涵提升和学习者学习个性化发展等核心任务,形成了学分银行组织框架建设的逻辑基点。根据学分银行组织架构建设的元素及其相关关系分析,提出了学分银行组织框架建设的目标:纵向要形成学分银行生态层次链,横向要规范学分银行业务谱系,要素要实现多点互动的协同组织。基于此,文章提出了学分银行组织框架建设需要兼顾区域强化和条线任务强化,选择"矩阵式",使之既能与政府治理体系的层级紧密联系,又能强化关键业务的指导功能的矩阵结构,并以此为基础设计了组织框架的职权和条线任务。同时结合实践,设计了学分银行组织框架基础上的层次机制、形式机制和功能机制等运行机制,与组织框架相互支持。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黄新斌
终身学习的实现需要技术层面的平台架构搭建无阻碍的全民学习通道。以"湖湘学习广场"建设为例,其主体结构应由教学资源库、学习平台、传输网络、学习者档案管理等部分组成。按照目标人群及学习内容划分,可根据实际需要设置空中大学、现代农民教育、魅力湖湘、长株潭"两型"社会、社区教育、职业教育与培训、干部在线教育、法律在线培训与援助中心等8个频道;从平台的现实需要与未来发展出发,"湖湘学习广场"建设要注重各种媒体之间的配合和数字电视、移动学习、流媒体多种支撑技术的综合使用。
关键词:
终身学习 湖南 学习平台 湖湘学习广场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赵宇红
"学分银行"制度是模拟和借鉴银行系统运行的基本原理,对学分进行存储、转换与兑换的教育管理机制。作者在总结国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分析"学分银行"制度的内涵及功能,明确我国"学分银行"制度建设的定位,进一步探讨其实现路径。
关键词:
学分银行 内涵 功能 定位 路径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胡蓉
区域性职业教育学分银行体系是指在推行现行职业教育学分银行制度的基础上,由各地区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开发利用区域资源优势,联合构建和发展具有区域性特色的职业教育学分银行体系。它具有终身性、开放性、区域联合性、统一灵活性的特点。区域性职业教育学分银行体系构建的基本路径是:破除区域职业教育合作的壁垒、以健全的技术支持来构建区域性共享平台、构建区域学分银行标准以实现学分认定、建立权责到位的长效运行机制和开设特色专业课程。
关键词:
职业教育 学分银行 体系构建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余燕芳
学分银行是一个复杂而庞大的体系,不仅需要相关的运行机制、政策法规和标准体系等的支持,还需要一个功能强大的信息管理平台的支持才能真正有效运行。学分银行信息管理平台在设计理念上应坚持以服务学习型社会建设、充分考虑个性化需求和满足各类学习成果之间的转换需求为目标,其平台架构,既涉及制度设计层面,也涉及技术层面。如何实现不同层级的数据对接和异构平台之间的数据资源共享以及存储并管理日渐庞大的用户信息,并通过云服务实现教育大数据的价值,这些都是学分银行信息管理平台建设的重要内容。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任嘉嵩
本文在灰色统计原理的基础上,构造了灰类白化函数,并对问卷调查的数据进行灰色统计计算,共筛选出26项评价指标,从而确定了民间资本投资区域性银行的关键影响因子。研究结果充分体现了全面性与层次性相结合、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科学性与可操作性相结合的专家选择倾向,对于进一步丰富民间资本投资的理论体系以及促进民间资本投资银行业的评价工作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民间资本 区域性银行 灰色统计 影响因子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郭青春
为适应全民学习、终身学习需要,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于2006年提出"搭建开放教育课程平台"的教学改革目标,其基本架构是以课程为基本单元、分层次设置模块化课程、从低到高各学历层次课程相互衔接、岗位培训和职业资格证书教育等多种类型的非学历教育课程(项目)与学历教育课程互认。由此学生在课程平台上可以自主选课,通过终身学习累积学分,按照自己的现实需要分阶段获取课程结业证书或各类培训证书、以及各种层次的学历证书。本文旨在分析通过课程平台实现学分银行的科学性、合理性、可行性。
关键词:
开放教育 终身学习 学分银行 可行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