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289)
2023(16411)
2022(14391)
2021(13462)
2020(11311)
2019(26046)
2018(26002)
2017(51062)
2016(28283)
2015(31649)
2014(32116)
2013(31796)
2012(29697)
2011(26919)
2010(26955)
2009(24706)
2008(24384)
2007(21743)
2006(18785)
2005(16638)
作者
(82935)
(69421)
(68815)
(65849)
(44093)
(33231)
(31512)
(27157)
(26092)
(24848)
(23580)
(23312)
(21977)
(21937)
(21577)
(21473)
(21296)
(20626)
(19894)
(19812)
(17370)
(16955)
(16858)
(15745)
(15615)
(15489)
(15360)
(15321)
(14024)
(13918)
学科
(115022)
经济(114905)
管理(81429)
(76699)
(62603)
企业(62603)
方法(53965)
数学(47424)
数学方法(46861)
(31593)
(29615)
中国(28722)
(26735)
地方(25341)
业经(23853)
(21492)
贸易(21488)
农业(20953)
(20844)
(20358)
环境(20056)
(18728)
财务(18651)
财务管理(18614)
(18435)
理论(17979)
企业财务(17645)
(17289)
银行(17230)
技术(16901)
机构
大学(405103)
学院(404941)
(161109)
管理(159286)
经济(157487)
理学(138131)
研究(137071)
理学院(136557)
管理学(134146)
管理学院(133417)
中国(100572)
科学(87468)
(85835)
(73462)
(70391)
(69929)
研究所(64391)
业大(62969)
中心(62343)
(59725)
财经(58923)
农业(55182)
(54067)
北京(53967)
师范(53574)
(53447)
(49743)
(48342)
经济学(47896)
财经大学(43667)
基金
项目(276577)
科学(216404)
研究(200330)
基金(199485)
(174406)
国家(172968)
科学基金(147279)
社会(123995)
社会科(117415)
社会科学(117384)
(108790)
基金项目(106264)
自然(97300)
自然科(94920)
自然科学(94893)
自然科学基金(93177)
教育(92021)
(91989)
资助(82813)
编号(82454)
成果(67161)
重点(62290)
(60960)
(59629)
课题(56818)
(56626)
科研(53328)
创新(52916)
教育部(51545)
大学(51010)
期刊
(173332)
经济(173332)
研究(116091)
中国(72059)
学报(66442)
(62765)
科学(60555)
(55265)
管理(54937)
大学(49200)
学学(46421)
教育(43447)
农业(43207)
(34586)
金融(34586)
技术(34194)
业经(29061)
财经(27932)
经济研究(27535)
(23755)
问题(22902)
(22241)
图书(20389)
技术经济(19970)
理论(19355)
(19315)
科技(19247)
资源(18439)
商业(18205)
现代(17888)
共检索到58121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唐建荣  陈淑艳  
碳排放的区域差异是当前碳减实践中需要着重考虑的问题。为考察碳减排实践效果,论文对全国及各区域碳强度的收敛性进行系统分析,并进一步研究其对碳减排的影响,以考察节能政策的干预效果,找出碳排放驱动因素,为低碳化发展提供政策建议。研究结果表明:全国碳强度只存在条件β收敛,说明区域间碳强度差异导致各区域在节能政策理解和减排行动方面未达成共识,总体碳减进程受阻;各区域碳强度的收敛状态因区域而异:东北、黄河中游和长江中游地区同时存在σ收敛、绝对β收敛和条件β收敛,西南地区存在σ收敛和绝对β收敛,西北和北部沿海地区只存在条件β收敛,说明区域内部的碳强度差异或在碳减共识下或在政策干预下或在企业减碳行动下会逐步消...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张卓群  张涛  冯冬发  
研究目标:研究中国283个城市及各重大战略区域碳排放强度的区域差异、动态演进和空间收敛性。研究方法:基于中国碳核算数据库发布的碳排放数据计算得出全国283个地级以上城市的碳排放强度,作为论文的主要研究对象,采用Dagum基尼系数及其分解法测算重大战略区域碳排放强度的差异情况,使用非参数核密度估计方法刻画不同区域碳排放强度的动态演进特征,运用变异系数和空间面板模型开展σ收敛和β收敛分析。研究发现:全国城市及各重大战略区域碳排放强度出现显著下降,整体上表现出明显的“南低北高”空间格局,且各重大战略区域间的组间差异具有扩大趋势;各区域碳排放强度的动态演进特征差异较大,京津冀、黄河流域内部城市极化较为明显;全国城市及各重大战略区域碳排放强度均不存在σ收敛,但均存在绝对β收敛和条件β收敛,不同区域表现出来不同的空间效应,且经济水平、产业结构、人口密度、外资强度、科研投入、路网密度对碳排放强度变化率的影响具有显著的异质性。研究创新:使用夜间灯光数据反演核算二氧化碳排放量克服了传统能源统计数据开展核算的一系列潜在问题;从国家深入实施区域重大战略角度出发,深入分析全国城市及不同区域碳排放强度的区域差异和动态演进特性,使用空间计量模型揭示不同因素的影响。研究价值:为促进全国及各重大战略区域减排降碳工作的协调推进,出台因地制宜的减排降碳政策,加快碳达峰、碳中和步伐提供量化支撑。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胡宗义  唐李伟  苏静  
鉴于传统收敛模型的局限性,基于PS收敛模型对中国30个省市1986-2010年碳排放强度的收敛特征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中国30个省市的碳排放强度整体上不存在收敛,但内部存在4个收敛类型(即类型A-类型D)和1个离散类型(即类型E),其中类型A、类型B和类型E的相对转移路径趋于上扬,其所包含省份的整体碳排放强度与全国总体平均水平的碳排放强度间的差距趋于扩大,资源利用效率趋于下降,是拉动我国碳排放强度增加的主要类型;类型C和类型D的相对转移路径在样本研究期内呈现出平稳的下降趋势,其所包含省份的整体碳排放强度与全国总体平均水平的碳排放强度间的差距趋于缩小,资源利用效率趋于提高,是降低我国碳排放强...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师博  张良悦  
基于变异系数的分析显示,我国整体视角的能源效率是趋异的。但就区域层面而言,西部能源效率表现出发散的迹象,东部显示出趋同的特征,而中部则呈现出逐渐向东部收敛的态势。在西部地区,西北能源效率具有明显的发散特征,西南能源效率的变异系数处于频繁波动状态。通过借鉴经典的收敛回归模型检验发现,中部能源效率和经济发展水平越低,能源效率向东部水平收敛的速度愈快,具有β收敛的特征。通过对省际能源效率影响因素的分析,我们认为,西部要实现能源效率向东部、中部的收敛,必须弱化政府对经济的直接干预,并加大人力资本投资力度。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勇军  刘灿  胡宗义  
关键词: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张琳  许晶  李影  
研究目的:本文利用计量模型,分析近年来中国不同区域间城市土地资源消耗强度差异的收敛性,以揭示城市化进程中土地资源消耗的区域差异变化趋势,验证相关经济规律。研究方法:采用面板数据模型对中国各地区城市土地消耗强度的区域差异收敛性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从2000—2011年,(1)全国、相对发达地区和相对落后地区三组的城市土地消耗强度均值在逐渐减小,其组内各省间的标准差总体上呈波动下降趋势,表现出σ收敛的特征。(2)相对发达地区组内城市土地消耗强度差异的缩小幅度要小于全国组及相对落后地区组的幅度,并且自2004—2011年7年间的σ值均呈现相对发达地区组>全国组>相对落后地区组的结果。由此说明,在...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春燕  温作民  
基于对欧洲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碳配额现货与远期的发展运行经验和我国碳交易试点运行接近5年的客观情况,文章以上海区域2016—2017年的交易数据为基础,运用皮尔森相关系数和横截面方差比对碳排放权现货价格和碳远期价格的相关性和收敛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两者的相关系数和理论相比不是很高,可能与我国碳排放市场发展不成熟、金融产品并没有普遍推行、种类单调有关,也和碳远期产品距离到期的时间远近、产品的属性以及远期市场与期货市场存在区别等有关。尽管两者价格在短期内可能存在偏离,但是在长期它们最终会趋于一致,两者存在收敛性。因此,我国应该尽快推行金融衍生产品,早日建立全国统一排放市场。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张晨峰  
本文基于经济增长收敛性理论,探讨了学术界关于中国区域经济收敛性研究的实证研究结果,指出中国经济区域的条件收敛得到了学者的普遍支持,并且在考虑空间相关性后,区域间存在着更强的收敛性。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李梦蕴  谢建国  张二震  
采用中国1995-2011年的省区面板数据,本文对中国区域能源效率差异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区域能源效率差异呈收敛特征,其中,地区经济发展差距的缩小导致了地区能源效率差异的收敛,而能源消费结构差异对能源效率差异的影响则呈现区域特征。研究发现,FDI对不同区域的能源效率具有不同的影响,FDI提高了中部地区的能源效率却降低了西部地区的能源效率,从这种意义上说,西部地区的FDI更符合"污染天堂"假说。文章的结果表明,对中西部地区而言,在产业结构高级化的同时,努力提高先进产业的生产效率,加强R&D投入的生产转化,降低能耗与污染,是缩小与发达地区能源效率差异的有效办法。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王芳  许舒雅  
本文选取2000—2015年除西藏外30个省(市、自治区)的相关数据,运用规模报酬可变的DEA—BCC模型,对各省(市、自治区)的科技金融技术效率水平及收敛性进行了测算。结果显示:全国大多数省份处于科技金融规模效益递增阶段;但整体而言,科技金融投入规模相对不足;各地效率水平虽然不断提升但区域间差异较大。科技金融技术效率收敛性结果显示全国及各地区科技金融技术效率存在绝对β收敛。最后,根据研究结论,提出了拓展科技金融资金渠道,提高资本配置效率;加强科技金融人才队伍建设,提高科技金融人才素质;积极搭建科技成果孵化平台,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因地施策,促进区域间科技金融协调发展等对策建议。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杨秀玉  乔翠霞  
为了测算我国各区域的农业补贴绩效情况,进而分析区域间的收敛性,文章先运用熵权TOPSIS法设置指标权重,构建了包括4个一级指标,13个二级指标的农业补贴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其后对2000-2016年全国和东中西部地区的农业补贴绩效水平进行了σ收敛和β收敛性检验。研究结果显示:考察期前期不存在σ收敛性,后期呈现一定程度的σ收敛性,但全国范围的农业补贴绩效σ系数明显大于三大地区内部的农业补贴绩效σ系数,说明三大地区之间的农业补贴绩效差距较大,东中西部之间的辐射带动作用发挥有限;条件β收敛在全国和三大区域都不显著,说明其农业补贴绩效很难自动发展到各自的稳态水平。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陆文喜  李国平  
理论与实证研究均表明 ,区域金融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密切相关 ,区域金融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区域金融发展差异势必制约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在我国实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背景下 ,实证检验我国区域金融发展的收敛性是十分必要的。本文主要采用β -收敛法检验了 1985年以来我国各地区金融发展的收敛问题。结果表明 ,我国各地区金融发展存在着阶段性和区域性的收敛特征 ,而且这种特征与金融发展政策有关。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龙超  张金昌  
文章基于面板单位根检验及验证分析方法,分析我国区域金融发展的随机收敛性。得出我国区域金融存在全局性的随机发散,不存在俱乐部式随机收敛。这说明我国各省金融发展相对于全国金融发展没有保持同步,这种差距随时间发生变化;并且各省金融发展相对于中、东、西部区域金融发展也没有保持同步发展。对我国区域金融发展的差异进行分析得出了我国区域金融发展差异呈现波浪形曲线,而非像有些学者认为的那样呈现倒U形曲线的特性。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李佳佳  罗能生  
利用中国1998~2013年省际面板数据,基于SBM模型在测度区域环境效率的基础上,将空间面板收敛模型和偏微分效应分解方法相结合研究了区域环境效率的收敛性、空间溢出效应及其成因。结果表明,全国区域环境效率存在绝对收敛,且东、中、西部三大区域差异明显,东部地区不存在收敛,中、西部地区存在收敛;区域环境效率收敛存在较强的空间联动性和依赖性,且空间溢出效应较为明显,而在其影响因素中,城镇化率、外贸依存度、技术水平对本地区和邻近地区环境效率的收敛有正向空间溢出效应,环境投资空间溢出效应为负,产业结构的空间溢出效应则不显著。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韩先锋  师萍  卫伟  
文章以2000~2007年我国大陆31个省级地区的面板数据为基础,应用非参数的Malmquist指数方法,实证测评了我国各地区的科技创新效率的增长状况。研究显示:我国科技创新效率呈现增长趋势,TFP年均增长率达到2.1%;技术进步是推动我国科技创新效率增长的最显著因素,技术效率对科技创新效率有负作用;各地区科技创新效率存在显著差异,且东部地区高于中西部地区;我国区域科技创新的TFP增长与技术进步均存在绝对收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