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072)
- 2023(17326)
- 2022(14805)
- 2021(13761)
- 2020(11265)
- 2019(25869)
- 2018(25800)
- 2017(48574)
- 2016(26804)
- 2015(30268)
- 2014(30448)
- 2013(29756)
- 2012(27856)
- 2011(25564)
- 2010(25879)
- 2009(23617)
- 2008(22916)
- 2007(20309)
- 2006(18272)
- 2005(16652)
- 学科
- 济(124743)
- 经济(124624)
- 管理(72523)
- 业(67476)
- 企(54274)
- 企业(54274)
- 方法(49234)
- 数学(42868)
- 数学方法(42469)
- 中国(36416)
- 地方(30844)
- 农(29551)
- 学(26430)
- 业经(25646)
- 财(25009)
- 教育(23428)
- 农业(20374)
- 理论(20077)
- 贸(19795)
- 贸易(19782)
- 制(19534)
- 易(18991)
- 环境(18194)
- 融(17928)
- 金融(17926)
- 地方经济(17820)
- 技术(17680)
- 银(17470)
- 银行(17425)
- 发(17397)
- 机构
- 大学(387230)
- 学院(382373)
- 济(157533)
- 经济(154089)
- 管理(145161)
- 研究(137306)
- 理学(124914)
- 理学院(123366)
- 管理学(121324)
- 管理学院(120610)
- 中国(98446)
- 京(84562)
- 科学(82377)
- 财(70649)
- 所(69332)
- 研究所(62821)
- 中心(59998)
- 范(59286)
- 师范(58844)
- 江(57684)
- 农(57596)
- 财经(56370)
- 北京(54771)
- 业大(52858)
- 经(51202)
- 院(49686)
- 师范大学(48163)
- 经济学(48147)
- 州(46589)
- 农业(44518)
- 基金
- 项目(253613)
- 科学(201085)
- 研究(191529)
- 基金(181915)
- 家(157195)
- 国家(155777)
- 科学基金(133438)
- 社会(120760)
- 社会科(114318)
- 社会科学(114291)
- 省(99203)
- 基金项目(95733)
- 教育(92558)
- 划(84800)
- 自然(84188)
- 自然科(82180)
- 自然科学(82164)
- 自然科学基金(80697)
- 编号(78979)
- 资助(75066)
- 成果(66299)
- 发(58190)
- 重点(57873)
- 部(57421)
- 课题(57147)
- 创(52371)
- 教育部(49926)
- 国家社会(48837)
- 创新(48642)
- 项目编号(48198)
- 期刊
- 济(180926)
- 经济(180926)
- 研究(126032)
- 中国(82632)
- 教育(66082)
- 学报(56634)
- 管理(54423)
- 科学(53224)
- 农(52033)
- 财(50967)
- 大学(43759)
- 学学(39940)
- 技术(36351)
- 农业(36236)
- 融(34643)
- 金融(34643)
- 经济研究(29486)
- 财经(28321)
- 业经(28169)
- 经(24316)
- 问题(22967)
- 图书(19809)
- 技术经济(19472)
- 业(18434)
- 理论(17853)
- 贸(17491)
- 科技(17187)
- 坛(17160)
- 论坛(17160)
- 商业(17140)
共检索到58684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贾彦东 张红星
教育与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着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关系,但这种关系的每个传递环节并不总是必然协调的。本文通过面板数据模型(panel data)对全国31个省份的教育与经济增长的相关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后发现,中国教育与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在东、中、西部三个地区的情况各有不同,差别较大。随着经济的增长,不同区域的教育投入均有所增加,而教育投入的增加到教育水平的提高以及教育发展推动经济进一步增长的过程均不协调。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韩兆洲 安康 桂文林
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不仅是我国一项长期重要国策,也是社会经济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将空间计量模型与面板分析方法相结合,以我国省域经济发展作为研究对象,对我国省域经济增长的协调发展和所受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显示,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存在着显著的空间相关性,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不同,对经济发展有持续显著正影响的因素有:人力资本、人口资本、市场化进程和财政支出等。据此本文提出若干政策建议,以促进我国经济协调增长。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张剑 王威
随着我国区域经济的发展,人们逐步意识到高职教育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高职教育以其知识、技术等为地区经济发展提供服务,发展地方高职教育以增强区域经济实力引起人们的关注。分析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进而提出相关建议,对于高职教育以及区域经济发展都有着现实意义。
关键词:
高职教育 区域经济 协调发展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楼飞燕
高职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是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推动力量,要想更好地促进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就必须树立明确的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目标,找准办学定位,优化高职教育专业结构,适应经济结构调整需求,加强高职师资队伍建设,创新校企合作等多元化模式,更新高职教育人才培育观念。
关键词:
高职教育 区域经济 师资队伍 校企合作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晓英
人力资本是促进经济协调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增加人力资本的投入,不仅是经济增长的需要,更是关系到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问题。文章利用定性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人力资本对湖南省经济协调发展的影响。论证了人力资本在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湖南省 人力资本 区域经济 协调发展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张文耀
本文利用1998~2010年的统计资料,首先,对13年来西部12个省市区的高等教育发展的历程进行了纵向演进分析,并与东、中部和东北地区做了横向对比;其次,选择了极差测度法、标准差测度法和标准差系数测度法等方法,以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及其极值、极差、标准差和标准差系数作为指标,度量了东、中、西部和东北区域经济的相对和绝对差异;最后,对西部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相互关系做了分析并得出简单的结论。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李金花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构建和谐生态环境,处理好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森林资源作为和谐生态中重要的环境资源,不仅能够维护人类生产和生活中的资源需求,还能实现环境协调发展。随着社会经济飞速发展,区域经济的发展对于环境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大,尤其是经济发展给森林资源带来的一定后果。文章从森林资源保护与环境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必要性出发,分析了二者协调发展的可行性关系,认为森林资源保护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相互促进、互相协调的关系。
关键词:
森林资源 区域经济协调 关系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孙丽萍 杨筠 陈习琼
金融体系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作用一直以来都备受关注。本文以云南省为例,通过实证分析指出,云南省金融活动的区域化运行将导致经济发展的区域性,且两者之间的外延基本重合。金融发展程度高的地区其经济发展速度较快,金融发展程度比较低的地区其经济发展速度比较缓慢。因此政府应关注贫困地区的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实现云南区域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良性互动。
关键词:
区域金融发展 经济差异 云南省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林勇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张海军 黄峰
基于2012—2018年省级面板数据,利用混合回归模型分析金融科技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驱动作用,在此基础上检验经济运行效率提升和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的机制作用。实证结果表明:(1)金融科技推动经济协调发展的直接作用不显著,但存在较强的间接效应;(2)金融科技发展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推动作用存在区域差异,西部地区效应最大,金融科技发展能有效推动欠发达区域经济协调发展;(3)警惕金融科技发展带来的负效应,如导致产业结构不合理发展等问题。数字经济时代发展金融科技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应利用金融科技驱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协调发展。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费洪平
以往的区域经济发展研究在很大程度只评价表现为潜在形态的资源优势,而忽视现实的生产力方面存在的把潜在优势转化为现实优势的障碍和制约因素。特别是对其中的大中型骨干企业是发展区域经济可以直接依靠的现实优势有所忽视。实际上,随着经济体制改革与资源优势相比,大中型企业对区域经济发展更为重要,为此需要从企业地理位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孙丽文 金浩 李晓珍
改革开放前以强调“公平”为主的“均衡发展战略”及改革开放后以强调“效率”为主的“非均衡发展战略”,都导致了区域发展差距的扩大,带来了一系列负面影响。本文从兼顾“效率与公平”的角度。提出要实现我国国民经济整体的健康发展,应实行协调发展的战略,并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的目标及实施条件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区域经济 均衡发展 非均衡发展 协调发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爱儒
文章在国内外区域经济及区域经济差异理论和实践研究基础上,根据青海省各个地区的实际情况,从总体上对青海省各地区经济差异的时空动态变化进行分析,并运用多指标评价体系,对青海省的经济差异进行综合分析。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薛伟贤 王强
本文基于协同论理论基础,根据功效函数构建了协调度模型,计算了2001年至2005年我国区域保险经济协调度。以五年均值衡量,我国绝大多数省份区域保险经济发展处于低度失调,只有江西省达到了低度协调,另有湖北、青海二省处于极度失调,这在以后的发展过程中要引起高度重视。
关键词:
区域保险经济 功效函数 协调度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晓琴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主要原因是东部地区地理和政策上的得天独厚的便利,如果任由这种情况发展下去,区域之间的差距会越来越大。因此我国经济全面发展的拦路虎和绊脚石就是区域经济的不协调,只有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现有的问题。
关键词:
城乡 区域经济 协调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