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527)
2023(13778)
2022(12093)
2021(11426)
2020(9411)
2019(21585)
2018(21432)
2017(42100)
2016(23048)
2015(25420)
2014(25675)
2013(25281)
2012(23335)
2011(21114)
2010(21027)
2009(19084)
2008(18609)
2007(16147)
2006(14082)
2005(12423)
作者
(66179)
(55017)
(54508)
(52249)
(35178)
(26342)
(24924)
(21526)
(20815)
(19750)
(18878)
(18578)
(17480)
(17396)
(17179)
(17025)
(16425)
(16388)
(15862)
(15724)
(13748)
(13589)
(13248)
(12543)
(12326)
(12300)
(12174)
(12148)
(11072)
(10968)
学科
(90552)
经济(90457)
管理(65179)
(61371)
(50613)
企业(50613)
方法(41448)
数学(36263)
数学方法(35809)
(24238)
中国(22968)
(22962)
地方(20990)
(20372)
业经(19318)
(16935)
贸易(16930)
(16450)
农业(16106)
(15955)
理论(14991)
(14503)
财务(14438)
财务管理(14415)
(14208)
环境(14081)
技术(13890)
(13820)
银行(13780)
企业财务(13709)
机构
大学(322589)
学院(322368)
管理(128360)
(127481)
经济(124596)
理学(111499)
理学院(110219)
研究(110086)
管理学(108321)
管理学院(107729)
中国(81211)
科学(69395)
(68191)
(58673)
(55660)
(52381)
研究所(50950)
中心(49682)
业大(48362)
财经(47138)
(46790)
(43423)
师范(43032)
(42926)
北京(42924)
农业(41140)
(40290)
(38148)
经济学(37685)
财经大学(35159)
基金
项目(224264)
科学(176357)
研究(163291)
基金(162569)
(142094)
国家(140916)
科学基金(120659)
社会(101841)
社会科(96501)
社会科学(96480)
(87453)
基金项目(86317)
自然(79605)
自然科(77724)
自然科学(77704)
自然科学基金(76290)
教育(74913)
(74126)
资助(67574)
编号(66822)
成果(54318)
重点(50290)
(49511)
(48022)
(46269)
课题(46098)
创新(43164)
科研(43087)
教育部(42106)
大学(41401)
期刊
(136534)
经济(136534)
研究(95099)
中国(57550)
学报(51636)
科学(47816)
(47003)
管理(45570)
(42585)
大学(38659)
学学(36485)
教育(36057)
农业(32879)
(30781)
金融(30781)
技术(26749)
业经(22455)
财经(22258)
经济研究(21942)
(18909)
问题(17555)
(16315)
图书(16299)
理论(15879)
科技(15751)
技术经济(15046)
(14728)
实践(14664)
(14664)
现代(14335)
共检索到46450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曹协和  吴鹤立  曾建中  
统一的货币政策与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之间存在矛盾,这种矛盾的存在必将影响货币政策的执行效果。本课题结合N省的经济金融运行具体情况,对历年来货币政策调整对该区域经济发展所起的作用予以分析,并对比全国水平分析货币政策执行效果在N省所体现的差别性,提出货币政策应关注区域差异,使其在制定和执行上更为客观、全面、有效的建议。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王庆皓  
长期以来,国家在运用货币政策调控国民经济的运行过程中采取"一刀切"的模式,即对货币供应量的调控只考虑总的变量,较少考虑过具体地区的差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经济迅速增长,但与此同时全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也开始日益显现出来,西部地区一直落后于东部地区。西部落后于东部的原因有不少,而其中西部地区货币政策效果比东部地区差就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本文就将对我国东西部地区货币政策效果差异这一问题进行一些研究和探讨。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王建斌  尹微微  
一、相关文献回顾(一)货币政策对房地产影响机制的理论回顾。货币政策如何影响房地产市场。传统理论主要基于局部均衡的框架,从资本的使用成本角度讨论,扩张的货币政策,如下调利率提高了住房的使用成本,导致了对房屋需求的下降和房价的下跌。考虑到房产的资本属性,当前DSGE模型中基于一般均衡模型货币政策和资产价格的影响机制也适用于房地产市场。Christiano Lawrence(2005)(1)基于一个加入资本的新凯恩斯模型讨论了货币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志戈  
统一的货币政策在不同的区域内有着不同的效能。根据区域经济金融特点,合理选择货币政策工具组合,进行货币政策的区域化操作,实现货币政策效能的区域性均衡已显得十分必要。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范祚军  
本文在梳理前期有关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剖析统一货币政策执行与区域性政策扶持的两难选择出发,运用面板数据模型进行实证研究,得出货币政策执行效果在区域间存在明显差异的结论,并提出通过完善货币政策工具,优化货币政策工具组合,完善货币传导机制来解决这一问题。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书华  崔满红  
作为货币政策体系中最为关键和核心的环节——货币政策的传导对货币政策效应的发挥具有重要作用。文章在分析我国区域金融结构差异的基础上,利用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PVAR)对保费收入、股本融资以及银行信贷规模等变量进行脉冲响应分析和方差分解,检验了区域金融结构差异对货币政策信贷传导的重要影响。数据分析和模型检验发现保费收入、股本融资等区域金融结构间的变量差异在统一货币政策传导中存在着非对称性,我国货币政策传导存在着较为显著的区域效应。改善货币政策调控的经济效应,提高货币政策传达的效率,需要政府在制度和政策方面完善区域间巨大的金融结构差异。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胡剑堂  
通过以贵州省黔南州为个案的实证分析可知,货币政策的实施促进了区域经济发展和银行业信贷能力的提升,但同时存在银行业机构信贷支持不足、对部分政策反应滞后、信贷两极分化突出等问题。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应从改善区域经济环境以及地方政府、中央银行以及银行业机构三方面的配套改革来进行。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周孟亮  李明贤  
在介绍货币政策内部传导机制的基础上,从两方面分析我国货币政策内部传导机制的区域差异,第一是当地金融体系所吸收基础货币多少,第二是当地金融体系的信用创造能力,得出我国货币政策实施应该注重区域结构性调节的结论。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周孟亮  李明贤  
货币政策外部传导机制是从中介目标至最终目标的调控阶段。区域差异使我国货币政策外部传导效应存在区域差异化,容易使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调控陷入两难境地。我们应该加强建立区域中央银行货币供给调控体系,同时改善我国货币政策的运行环境,提高货币政策调控效果。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袁科  冯邦彦  
由于各区域经济结构的异质性,用单一货币政策对其房地产市场进行调控,所得效果不甚显著。本文以最优货币区理论为理论基础,结合计量经济学分析方法,研究我国在不满足最优货币区标准的区域实行单一货币政策所导致对区域房地产市场非对称的效力问题。最后提出通过货币政策对房地产市场进行宏观调控的具体对策和建议。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潘伟  
结构性货币政策是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为优化贷款结构,实现“精准滴灌”,进而推动经济结构调整,促进经济协调发展,我国先后推出了一系列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为评估我国结构性货币政策对小微企业和“三农”领域贷款的传导效果及其动态演进和时变差异性,基于融资视角,利用时变参数混频向量自回归(TVPMF-VAR)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我国定向降准、中期借贷便利、抵押补充贷款等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可以促进贷款总额、小微企业贷款、涉农贷款的增长,且对贷款总额的促进作用显著高于对小微企业及涉农信贷的促进作用,其传导效应随着结构性货币政策的成熟而有所增强。不过,我国结构性货币政策的“精准滴灌”效应并不充分,还需要考核制度及其他政策的配合协作。为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等结构性问题,应在“结构性货币政策+完善考核+结构性改革”三轮驱动、长短期结合的政策框架下,更加精准地运用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加强对商业银行的激励;不断完善宏观审慎评估体系,根据政策需要动态调整金融机构服务小微企业等薄弱环节的权重,加强信贷担保和风险评估等政策与结构性货币政策和监管政策的配合;持续推进商业银行体系与信用体系结构性改革,从根源上提升小微企业等主体融资能力。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卞志村  杨全年  
本文应用向量自回归模型和广义脉冲响应函数实证研究发现我国存在显著的货币政策区域效应,通过修正贷款决策模型分析了信息不对称前提下我国转轨经济中的地域性信贷配给,其突出表现为金融市场中的"银政壁垒"。我们通过构建样本分割的阈值回归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发现我国各区域货币政策效应具有显著的配给均衡特征。我国商业银行地域性信贷配给和结构性信贷配给行为一方面限制了金融资源的跨区域自由流动,另一方面通过信贷渠道对各区域实体经济产生非对称性影响。我国货币政策效应的区域性配给均衡突出表现为各区域货币政策效应的差异性和配给均衡特征。我们认为,区域差别化的货币政策调控并非解决我国货币政策区域效应问题的治本之策,打破金融...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董琦  
通过对我国各地区1985~2009年相关的年度数据建立VAR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货币政策传导途径在我国不同区域存在着显著性差异:东部地区货币渠道发挥作用更加显著;西部地区主要依赖信贷渠道;中部地区则主要依赖货币渠道,信贷渠道作用极其有限。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可能是由于区域产业结构、金融发展水平及金融生态环境等因素的不同以及总部经济效应的影响。因此设立区域化政策性金融机构及省域资金流动监管机构、协调区域经济与金融发展、对货币政策中间目标区域化择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货币政策传导途径的区域化差异。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常海滨  徐成贤  
本文在系统阐述西方区域金融理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实证研究表明,央行货币政策在我国黄河中游、西北、长江中游等三个区域共计13个省份不具有有效传导机制,利率政策的区域传导效应时滞为一年。本文认为,区域贸易和资金流动影响货币政策区域传导效应,区域金融资源外流和金融结构失衡相互影响,是造成货币政策传导区域失效的主要原因。本文建议建立综合政策调控机制和区域货币政策体系。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冲  袁国荣  
我国现行货币政策的最大弊端在于政策的结构功能有缺陷,货币政策没有顾及地区特点和差别。结构调节功能的短缺,表现为货币政策执行中的全国“一刀切”;损害了经济运行,干扰经济固有周期,使经济出现不正常波动,其结果又会促使总量政策的变形和走样。因此,本文从研究货币政策的结构调节功能,即货币政策的区域性特点出发,探讨货币目标和货币工具的区域性表现,揭示区域性货币政策的内涵。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