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558)
- 2023(13523)
- 2022(11398)
- 2021(10186)
- 2020(8511)
- 2019(18980)
- 2018(18581)
- 2017(35939)
- 2016(19235)
- 2015(21377)
- 2014(21288)
- 2013(21188)
- 2012(19976)
- 2011(18229)
- 2010(18289)
- 2009(17034)
- 2008(16709)
- 2007(14970)
- 2006(13293)
- 2005(12314)
- 学科
- 济(102564)
- 经济(102460)
- 管理(57759)
- 业(51178)
- 企(42092)
- 企业(42092)
- 方法(33484)
- 数学(29080)
- 数学方法(28842)
- 地方(28018)
- 中国(23028)
- 农(22647)
- 财(21994)
- 业经(21693)
- 制(20727)
- 学(19911)
- 地方经济(17068)
- 体(15749)
- 农业(15282)
- 环境(14968)
- 融(14736)
- 金融(14732)
- 产业(14090)
- 银(13954)
- 银行(13936)
- 贸(13654)
- 贸易(13645)
- 行(13381)
- 易(13070)
- 和(12643)
- 机构
- 学院(282469)
- 大学(281607)
- 济(128260)
- 经济(125789)
- 管理(103916)
- 研究(102986)
- 理学(88936)
- 理学院(87816)
- 管理学(86507)
- 管理学院(85934)
- 中国(76965)
- 科学(60881)
- 京(59159)
- 财(58803)
- 所(51971)
- 研究所(46867)
- 财经(46152)
- 中心(45593)
- 农(43850)
- 江(43706)
- 经(41602)
- 经济学(41204)
- 业大(38581)
- 院(37678)
- 北京(37107)
- 范(36829)
- 经济学院(36720)
- 师范(36479)
- 州(34251)
- 财经大学(34025)
- 基金
- 项目(187713)
- 科学(149147)
- 研究(137703)
- 基金(137364)
- 家(119695)
- 国家(118777)
- 科学基金(101828)
- 社会(91063)
- 社会科(86559)
- 社会科学(86540)
- 省(73520)
- 基金项目(72635)
- 自然(63546)
- 自然科(61942)
- 自然科学(61925)
- 划(61456)
- 教育(61126)
- 自然科学基金(60833)
- 资助(55135)
- 编号(53188)
- 成果(43372)
- 发(43271)
- 重点(43207)
- 部(41554)
- 创(39197)
- 国家社会(38674)
- 制(38431)
- 课题(38145)
- 创新(36958)
- 性(35697)
- 期刊
- 济(152209)
- 经济(152209)
- 研究(89104)
- 中国(57505)
- 财(46194)
- 学报(41770)
- 科学(40569)
- 管理(40537)
- 农(40200)
- 大学(32017)
- 学学(30524)
- 融(27248)
- 金融(27248)
- 农业(26693)
- 经济研究(25033)
- 教育(24492)
- 财经(24221)
- 技术(23988)
- 业经(22469)
- 经(21126)
- 问题(20024)
- 技术经济(15060)
- 贸(14722)
- 业(13903)
- 资源(13487)
- 世界(13299)
- 现代(13165)
- 统计(12832)
- 国际(12776)
- 科技(12739)
共检索到43447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
[作者]
王中昭
对北部湾经济区周边省区34个产业特点和变动规律的研究表明,广西与广东在34个产业中有11个产业具有较强协调性,其次是福建、云南;广西和海南相互间的协调性较差。北部湾经济区应利用自身资源和优势对产业进行空间上的错位发展;充分发挥产业结构的差异与互补性的有利条件;主动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积极培育私人企业为主体的区域经济合作组织;成立区域权威机构,实现地区产业协调发展。
关键词:
北部湾经济区 产业结构高度化 协调机制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李红 刘光柱 丁嵩
结合种群生态学的共生理论和区域一体化的多中心发展趋势,提出了区域多中心共生的概念,并以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为例,通过城市经济能级指数和共生密度等指标分析了经济区多中心共生与辐射的状况及机制,进而依据共生集聚与辐射关系提出了由"一个区域主中心、三个区域副中心以及两个集中区"构成的广西北部湾经济区"132"空间战略结构和网络运作模式。
关键词:
区域多中心共生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 模式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周毅 杨鹏
产业群、港口群和城市群"三群"经济的结合将有助于形成独特的区域竞争力。本文从关联协同发展的视角分析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产业群、港口群和城市群协调发展应当关注和解决的关键性问题,以求深化对该区域发展的研究,并为决策提供参考。
关键词:
北部湾经济区 “三群” 协调发展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官锡强 欧阳华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城市发展面临核心城市产业规模有限、城市功能定位不清晰、城市间无序竞争等问题。城市发展失衡的根源,主要在于地方竞争与地方过度竞争。通过对各个城市的行为进行博弈分析,发现各个城市处于一种"囚徒困境"的地位:合作对于各个城市的发展来讲,都是有利的,但每个城市出于自身个体利益的角度考虑,往往选择不合作。要实现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城市整体协调发展,就必须在各个城市间建立起一种有效的利益分享和利益补偿机制,同时构建一个良好的制度环境,完善协调管理机制,做到城市利益重整和地区关系的重整,整体实现帕累托最优。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黄茂
文化创意产业与城市竞争力有密切联系。文化创意产业对城市发展的作用主要体现在提高文化品位、提升知识能力和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等方面。本文探讨了文化创意产业与区域城市发展之间的关系,揭示了其发展的内在规律,并提出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和城市良性互动的措施。
关键词:
创意产业 城市 发展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柯丽菲
本文运用灰色关联法分析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产业发展情况,研究发现:第三产业对GDP的贡献率最大,其次是第二产业,最后是第一产业。第三产业内部各产业的发展较为均衡;第二产业内部的石油化工、食品加工、高新技术产业与第二产业的关联度很大;第一产业内部的农林产业占据主导地位。未来需要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促使三大产业优化升级与协同发展,打造北部湾城市联盟,协调北部湾产业空间布局,建设南宁、北海、钦州、防城港、崇左和玉林六市的现代化港口群,发展港口物流经济、海洋产业经济和旅游经济,协调发展一、二、三产业。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陈志刚 姚娟
生态资本利用的空间关系影响区域可持续发展。以北部湾经济区2006—2019年面板数据为例,构建空间杜宾模型研究环境规制、经济高质量发展与生态资本利用的空间关系,结论如下:(1)环境规制、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资本构成三E系统。(2)生态资本利用存在显著空间正自相关关系。(3)生态资本供需、流量利用及存量占用与环境规制显著空间正相关,环境规制抑制了存量占用及资本供需和流量利用水平;与经济高质量发展显著空间正相关,经济高质量发展显著提高了资本供给需求与流量利用,也增大了存量占用。(4)交互效应显著抑制了两者对资本供需与流量利用的影响、抑制了环境规制对存量占用的影响,也促进了经济高质量发展对存量占用的影响。研究结论对区域生态资本管控有实际意义。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栾坤
随着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发展,区域内城市旅游圈的合作也需要不断深入。文章通过对城市旅游圈合作发展的理论诱因和现实条件分析,初步探讨了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城市旅游圈的旅游合作的动力机制,提出加强旅游资源整合、空间连接、区域形象、市场拓展和制度保障等整合与协作,促进整个地区城市旅游圈的协调发展。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韦欣
随着《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的批准实施,北部湾经济区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也面临着各类人才匮乏的问题。为了解决人力资本如何服务于北部湾经济发展的问题,优化人力资本配置日益重要。通过运用人力资本配置的理论,利用实证分析方法,阐述了北部湾经济区人力资本配置的现状,分析了人力资本配置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应通过调整产业配置结构、加大教育经费投入、提高人力资本市场的流动性和实现人力资本供需信息对称等优化人力资本配置的对策和建议。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张燕 徐建华 吴玉鸣
在新古典增长理论模型的基础上,构建后发经济区经济增长β趋同的空间计量经济学模型框架,从理论上探讨了基于地理空间效应对β趋同进行统计研究的可能性和可行性;通过对2000—2008年北部湾经济区整体和内部三个发展区尺度的经济增长趋同进行实证分析,发现与经典的趋同模型相比,纳入地理空间效应分析框架的空间趋同模型,趋同速度和方程拟合优度均更优,说明地理空间外溢效应在北部湾经济区的经济增长趋同中起着不容忽视的重要作用,也是其空间俱乐部趋同发生的关键机理,这对于后发经济区增长过程中的区域资源共享、要素流通、互助合作、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政策启示。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朱念 梁芷铭
在阐述低碳经济与低碳物流的基本内涵的基础上,初步分析了广西北部湾低碳物流经济发展面临的若干问题,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提出广西北部湾发展低碳物流的路径。
关键词:
北部湾 低碳物流 低碳经济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靳东升 刘馨颖
区域合作中各国的税制及政策差异愈大,就越容易产生税收冲突,制约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因此,开展区域内各国之间税制和税收征管等方面的税收协调与合作,是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分析了泛北部湾次区域合作各国的税制差异,结合中国-越南经济合作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加强泛北部湾次区域合作中的税收协调的政策建议。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张协奎 林冠群 陈伟清
协同创新已成为整合区域创新资源、提高区域创新效率、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途径。本文根据以政府为主导、以产业为依托、以企业为主体的协同创新路径,结合协同创新的3种模式(技术联动协同创新、产业转移协同创新、功能定位协同创新),提出加快促进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区域协同创新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区域 协同创新 技术联动 产业转移
[期刊] 生态经济(学术版)
[作者]
张协奎 赵娜 罗乐
采用1993~2010年的年度数据,运用非线性Granger因果检验对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环境规制强度和国际产业转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环境规制强度与国际产业转移不存在非线性Granger因果关系,即在一定程度上加大环境管制力度,不会影响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对发达国家的产业承接,反而在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同时,使环境得到改善。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刘家凯 秦赣江 黄勇民 韦成文 廖奎 王习龙 胡剑彪 裴希明 吴胜泽 高永标 庄凯 郭旭 黄燕 谭奇志 李晓梅 刘绍辉 陆瑞虎 唐广增 潘能杰 易静 王海燕 韦青培 雷新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经济区的区域划分与协调机制构建
产业集群区域创新优势与广西北部湾经济区高新区的培育——以南宁高新区为例
以北海市为增长极:加快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信息产业发展
基于区域经济协调的城市群行政区划调整研究——以广西北部湾城市群为例
高端产业聚集发展水平提升策略——以北部湾经济区钦州开放平台为例
开发性金融支持创业风险投资基金运行机制的设计——以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为例
区域经济活动中地方政府行为的负外部性——兼论环北部湾(广西)经济区建设
CAFTA条件下北部湾经济区发展产业集群的财税策略:以台资产业为例
广西东西部社会经济发展差距的历史考察与当今协调发展的机遇——兼论建立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在区域平衡发展中的作用
自贸区视角下北部湾经济区国际产业合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