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843)
2023(11190)
2022(9948)
2021(9279)
2020(7638)
2019(17497)
2018(17488)
2017(34085)
2016(18572)
2015(20878)
2014(20971)
2013(20774)
2012(18949)
2011(16992)
2010(16893)
2009(15166)
2008(14669)
2007(12830)
2006(11139)
2005(9382)
作者
(53075)
(43947)
(43763)
(41485)
(27769)
(20997)
(19953)
(17461)
(16672)
(15596)
(15170)
(14574)
(13759)
(13719)
(13521)
(13234)
(13217)
(13172)
(12441)
(12337)
(10880)
(10672)
(10594)
(9938)
(9751)
(9708)
(9677)
(9581)
(8782)
(8721)
学科
(79226)
经济(79153)
管理(52718)
(49110)
(41201)
企业(41201)
方法(35235)
数学(30222)
数学方法(29913)
地方(20367)
(19859)
中国(18656)
业经(18217)
(16624)
(16038)
(13481)
农业(13264)
环境(13156)
理论(12908)
技术(12741)
产业(12273)
(12069)
贸易(12065)
地方经济(11997)
(11685)
(11624)
(10544)
(10218)
财务(10160)
财务管理(10139)
机构
学院(261328)
大学(260200)
管理(107750)
(101801)
经济(99568)
理学(94356)
理学院(93318)
管理学(91810)
管理学院(91350)
研究(84802)
中国(60239)
(55126)
科学(54603)
(43226)
(41744)
业大(39333)
(39170)
研究所(38504)
中心(38152)
(36570)
财经(35637)
(35308)
师范(35017)
北京(34527)
(32288)
(31399)
农业(30705)
(30565)
经济学(29485)
师范大学(28257)
基金
项目(187298)
科学(147527)
研究(138737)
基金(134242)
(116163)
国家(115205)
科学基金(99494)
社会(86341)
社会科(81845)
社会科学(81824)
(74855)
基金项目(72525)
自然(64495)
自然科(62918)
自然科学(62907)
教育(62706)
(62315)
自然科学基金(61740)
编号(57686)
资助(54420)
成果(45743)
重点(41669)
(41195)
(40228)
课题(39368)
(39313)
创新(36551)
项目编号(35527)
科研(35276)
国家社会(34664)
期刊
(108539)
经济(108539)
研究(73068)
中国(44794)
学报(39501)
管理(37855)
科学(37476)
(35181)
(30438)
教育(29671)
大学(29464)
学学(27735)
农业(25260)
技术(23189)
业经(19316)
(17525)
金融(17525)
经济研究(16872)
财经(15989)
图书(14746)
问题(14230)
科技(13865)
(13650)
理论(13204)
技术经济(12810)
(12600)
资源(12438)
实践(12340)
(12340)
商业(12103)
共检索到36293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向秋兰  
本文从整体规划和选择核心企业出发,提出了区域循环产业集群构建思路,从产业生态化改造、循环产业集群化升级和构造新的循环产业集群入手探讨了构建的路径,提出了三次产业发展循环集群的对策,指出集群稳定运行需要充分协调自组织与他组织的作用。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高式英  姚家万  欧阳友权  
基于产业集群视角,对政府引导型区域品牌构建进行了研究。首先分析了区域品牌内涵、特点及其构建的载体与基础,然后探索了政府引导型区域品牌构建的具体模式。以"浏阳花炮"为例,对政府引导在区域品牌构建的作用机制进行了实证分析。最后,提出了政府"以引导为主,干预为辅"的相应对策建议,以期更好地指导我国区域品牌的创建。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曹邦英  
产业集群作为一种地方根植性网络组织,是区域创新体系的子网络,它能通过各行为主体间的互动,使区域内部形成高效率的协同效应,推动区域系统向高效率的创新网络演进,从而吸引区域外的经济资源在本区域内聚集、发展,形成竞争优势,促进区域的全面发展。作者认为,通过推进产业集群来构建西部区域创新体系,是促进西部区域竞争力的有效战略选择,并对此提出相关建议:(1)加强产业集群主体建设,借助产业网络和社会网络或者遵循共同的技术模范来形成区域创新网络;(2)完善产业集群内部的联系与运行机制,促进主体内部、主体之间以及中介机构之间信息高效流动,合理配置资源;(3)加强集群软硬环境建设。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张广海  刘佳  
针对目前环渤海地区尚未形成空间结构合理、组织机制高效的旅游地域综合体的现实问题,本文在系统梳理了旅游产业集群的内涵、特征以及环渤海区域旅游整合开发现状的基础上,从环境优势、专业化分工、集群地域性与层次性三个方面分析了环渤海地区旅游产业集群的形成条件,并提出环渤海地区政策制度、旅游要素、市场网络、区域空间整合与协作的模式,以推动环渤海区域旅游整合与协调发展。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郭晓林  鲁耀斌  张金隆  任锦鸾  任远  
本文在辨析产业共性技术、产业集群概念和特征的基础上,分析了二者之间的关系,认为产业共性技术促进了产业集群的形成,产业集群促进了产业共性技术的发展,并总结了在产业集群内促进产业共性技术发展的模式。最后,提出了通过产业共性技术研发和产业集群发展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具体政策建议。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储慧慧  宋殿清  
循环经济突出的特点是实现了"人、自然资源、环境与经济"相互协调的发展模式,它的优势是引导一个区域摆脱"末端治理"的发展之路,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而以循环经济为基点的区域产业布局,将会为区域经济竞争力的提升开拓更广阔的空间与潜力。因此,基于循环经济的区域产业竞争力模型的构建就成为区域产业竞争力研究的基础。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王泽强  
产业集群提高了集群内企业的创新能力,而使其成为区域创新的发源地。产业集群所产生的集群效应可以充分发挥区域内各种资源要素的整合力,产生持续的区域创新优势。通过实施产业集群战略,培育区域创新优势,对促进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意义重大。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徐明  盛亚军  
区域品牌是产业集群发展的高级形态,其形成和发展有力推动了所属行业的崛起,并有效拉动地方经济发展。归纳温州三大典型产业集群区域品牌在形成与发展过程中的共性特征,揭示其形成过程中起重要影响作用的区域环境因素,提出区域环境视角下产业集群区域品牌的培育对策,为其他地区创建和培育产业集群区域品牌提供理论支持和决策参考。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戴海容  
产业集群是一种世界性的经济现象。产业集群理论随着产业集群的不断发展而相应地演变成系统的理论体系。鉴于产业集群与区域产业品牌之间的交叉性,产业集群就成为促进区域产业品牌建设的关键。本文结合区域产业品牌与产业集群的互动关系,提出了建设区域产业品牌的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买忆媛  彭一林  乔俊杰  
产业集群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一种模式,在成本、创新等方面都具有竞争优势。而产业集群内成员之间的知识流动、整合以及集群的整体竞争范围对整个产业集群的经济表现有重要影响,文章通过模型分析,引入知识流动因素,较为全面的论述了产业集群的绩效结构。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陈通  张永开  张燕冰  陈玉保  
文章在分析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产业集群连续投资的概念。通过对投资的效果系数进行了修正性探讨,对区域经济增长的数量公式进行了推导,在定量化了必要的约束条件的基础上,建立了产业集群连续投资分配的模型。通过该模型,可以对一个区域的产业集群在未来几年内按一定比例进行分配,通过该模型进行了实证分析。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吴迪  
提升产业集群可持续竞争优势,区域创新能力可能是突破点。本文认为区域创新能力与区域产业集群之间实现互动,能为产业集群拥有竞争优势提供保障,从而促进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产业集群的发展能够为提升区域创新能力提供所需的新知识、新信息;区域创新能力的提升能推动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等,并促进产业集群的发展。本文通过进一步延伸探讨两者的互动关系发现,区域创新能力的加强,能够从开发新技术、引进人才、调整产业结构等方面提升区域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集群竞争优势的提升还需要全区域各方力量的共同努力,培育创新链条,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王永杰,柴剑峰,陈光  
技术集群和产业集群是创新集群的重要形式,它们之间存在内在的联系,正确理解和把握两者之间的关系,对技术创新有着重要的意义。笔者认为高新技术产业区的二次创业必须在技术集群和产业集群之间找到恰当的切入点,才能有新的突破。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杨佳利  
旅游产业集群品牌虽能提升产业竞争力,但是作为公共物品,容易导致区域内旅游企业品牌寄生现象,产生"多米诺骨牌"效应,给旅游产业集群品牌建设带来负面影响。通过经济学角度的分析,确认在粤北构建旅游产业集群品牌存在此类风险,要规避粤北旅游产业集群品牌建设中的这类风险,需要政府、旅游企业和行业组织等各方面齐心协力,通过申请注册旅游集群商标、建设旅游集群商标使用资格认定与监管体系、设计与传播旅游产业集群品牌形象等多渠道开展旅游产业集群品牌建设活动。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胡黎明  赵瑞霞  
产业集群式转移对于转出地和承接地的产业链中起到了一个桥梁和中介的作用,为把它们整合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提供了契机和条件。文章从理论上构建了产业集群式转移整合区域产业链的概念模型,并对整合过程中单个企业的行为进行了数理描述,进而运用合作博弈理论探讨产业集群式转移整合区域产业链的机理,提出运用契约约束的思想以解决整合过程中的“搭便车”行为,并设计了三种具体的解决方案。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