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985)
2023(18307)
2022(15249)
2021(13959)
2020(11420)
2019(25366)
2018(24659)
2017(47282)
2016(25506)
2015(27559)
2014(27036)
2013(26479)
2012(24472)
2011(21958)
2010(22094)
2009(20469)
2008(20301)
2007(17981)
2006(15994)
2005(14622)
作者
(73856)
(61798)
(61696)
(58017)
(39298)
(29764)
(27703)
(24083)
(23262)
(21854)
(21227)
(20572)
(19737)
(19651)
(19201)
(18811)
(18449)
(18362)
(18000)
(17669)
(15716)
(15103)
(14999)
(14179)
(13859)
(13828)
(13740)
(13651)
(12384)
(12230)
学科
(111295)
经济(111181)
(93577)
管理(84128)
(81984)
企业(81984)
方法(43505)
(34465)
数学(33864)
数学方法(33591)
业经(33285)
(31810)
中国(30060)
地方(27359)
(27143)
贸易(27127)
(26284)
农业(24115)
(22804)
财务(22776)
财务管理(22746)
企业财务(21593)
(21213)
技术(20904)
环境(20174)
(19675)
(18766)
(18347)
理论(18125)
(17231)
机构
学院(363941)
大学(355592)
(153996)
经济(151171)
管理(139126)
研究(123989)
理学(119691)
理学院(118359)
管理学(116573)
管理学院(115914)
中国(95290)
科学(76465)
(74322)
(70010)
(68024)
(63409)
研究所(57491)
中心(56053)
(55664)
财经(55664)
业大(55560)
农业(53735)
(50667)
经济学(46810)
北京(46098)
(45315)
(45043)
师范(44752)
(44267)
经济学院(42467)
基金
项目(243288)
科学(192583)
基金(177260)
研究(174907)
(156458)
国家(155061)
科学基金(132980)
社会(114201)
社会科(108450)
社会科学(108425)
(97108)
基金项目(93842)
自然(86009)
自然科(84060)
自然科学(84036)
自然科学基金(82569)
(80768)
教育(78252)
资助(70874)
编号(68631)
(57269)
重点(55325)
(53643)
成果(53461)
(52627)
(49752)
创新(49519)
国家社会(47777)
课题(47759)
科研(46735)
期刊
(175165)
经济(175165)
研究(103171)
中国(70959)
(63510)
学报(58408)
(55868)
管理(55466)
科学(54380)
大学(43770)
农业(43578)
学学(42107)
(35171)
金融(35171)
教育(32859)
业经(32123)
技术(30210)
经济研究(28176)
财经(27506)
(25144)
问题(23805)
(23802)
(22057)
国际(19403)
技术经济(18883)
商业(18826)
世界(17518)
(17503)
科技(17388)
现代(17269)
共检索到54508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冬冬  李洪利  
高铁开通能够强化中心地区与边缘地区的经济联系,对提高地区间商贸流通业发展环境起到重要协调作用。因此,本研究实证检验了高铁开通对地区商贸流通业发展环境的区域异质性和时滞性影响。结果表明:高铁开通显著改善了地区商贸流通业发展环境;对三大经济区域而言,高铁开通在改善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商贸流通业发展环境方面存在区域异质性,其中,高铁开通对改善东中部发展环境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对西部地区影响却不明显;高铁开通一年并没有表现出对地区商贸流通业发展环境的积极影响,而开通后两年促进效应逐渐在全样本和东部分组样本显现,中西部地区高铁开通对商贸流通业发展环境的促进效应需要在开通后三年及以上时期才会显现。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崔晨   王文寅  
本文基于现阶段我国商贸流通业的发展现状以及我国劳动力市场的现实背景,从就业质量角度出发,将商贸流通业发展同就业质量联系起来,并且将劳动力分为流动人口和本地人口,运用2011-2018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实证研究了商贸流通业发展对整体就业质量及其异质性影响。本文研究结论表明:商贸流通业发展水平能够显著的促进地区整体就业质量;分流动人口和本地人口的就业质量影响来看,商贸流通业发展对流动人口的就业质量和本地人口的就业质量均存在正向的促进作用,但商贸流通业发展对流动人口就业质量的正向促进作用大于对本地人口就业质量的促进作用;本文的异质性分析表明,高市场化地区商贸流通业发展对整体就业质量、流动人口就业质量以及本地人口就业质量均存在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但是在低市场化的地区商贸流通业对就业质量的正向促进作用只显著存在于整体劳动力人口和本地人口之中。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梅媛  边丽娜  
本文通过选取2012-2021年我国30个省份的相关行业面板数据,构建面板数据回归模型,检验数字普惠金融对商贸流通产业发展的影响作用关系,并分东部、中部、西部地区进行区域异质性分析,同时探讨社会收入水平在其中的中介效应。实证结果表明:在全国范围内,数字普惠金融促进了我国商贸流通业发展,但这种影响作用在程度上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性,具体表现为对东部地区的影响最大,中部地区次之,西部地区影响作用最小;从影响因素来看,数字普惠金融的覆盖度、应用深度和便利性对商贸流通业发展具有较为显著的正向影响,其中覆盖度的影响作用最大,应用深度的影响作用最小;从影响路径上看,数字普惠金融对商贸流通业发展不仅存在直接影响效应,而且通过社会收入水平的调节间接影响商贸流通业发展。最后根据研究结论,提出加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区域商贸流通业均衡发展、提升数字普惠金融服务效率支持中小流通企业融资需求、发挥数字普惠金融对社会收入水平提升的能动作用促进商贸流通产业转型升级的政策建议。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余泳泽  伏雨  庄海涛  
高铁以其高速、便捷的特征极大地提升了区域可达性,高铁开通究竟对中国区域旅游业发展带来了怎样的影响?为了深入探讨这一问题,本文基于2004—2013年中国287个地级市层面的数据,利用双重差分法和倾向得分匹配—倍差法分析了高铁开通对区域旅游业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总体来看,高铁开通促进了沿线城市旅游业的发展,相比未开通高铁的城市,开通高铁的城市旅游业收入呈现了更快速的增长;高铁开通对旅游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时滞效应,在开通后的第2—3年影响效应逐年增强;高铁开通对旅游业的影响呈现较为明显的区域异质性,高铁对旅游业的促进作用从东到西逐渐减弱。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曾玉华  陈俊  
高铁作为现代化的陆地交通工具是影响旅游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基于2005—2015年我国286个地级及以上城市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方法定量测度了高铁开通对站点城市旅游发展的促进效应。结果表明:高铁开通使得站点城市旅游人数和旅游收入分别提高了18. 51%、24. 99%,并且高铁开通对旅游发展的促进效应随时间的推移逐渐增强,该结论在剔除入境旅游、城市等级、城市规模等影响后依然稳健。进一步分析发现,公路交通越发达的城市高铁开通对其旅游发展的促进作用越弱,旅游经济依赖度越高的城市高铁开通对其旅游发展促进作用越强。该结论对于优化我国城市旅游空间格局,促进城市经济发展具有一定的启示。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乔莉楠  张露  
本文关注供应链金融发展对商贸企业持现行为的影响,并考虑产权性质在其中的调节作用与产权的异质性,以2011-2020年上市商贸企业的非平衡面板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取得的研究结论为:商贸企业的供应链金融发展程度越高,则持现水平越低,供应链金融的发展对企业现金持有的行为呈一定的替代效应;产权性质能够显著地调节供应链金融发展与商贸企业持现水平的关系,两者的负向关系在非国有企业中更为显著。本文以供应链金融为起点,落脚于商贸企业的持现行为,既补充企业持现行为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也为供应链金融发展缓解企业融资约束这一普遍共识补充了来自企业现金角度的证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何兰芳  
我国商贸流通业从整体上而言呈现出明显的区域发展差异,因此本文主要针对华北、东北、华东、华中、华南、西南、西北区域的商贸流通数据进行分析,然后根据所揭示的商贸流通差异,提出了以下发展策略:即促进各区域间的交流,实现商贸流通业和其它产业均衡发展;加大对商贸流通业发展的资金投入,完善其交通运输体系;推进商贸流通现代化,建立完善统一的商贸流通体系;加快商贸流通企业信息化进程,提升工作生产效率。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何兰芳  
我国商贸流通业从整体上而言呈现出明显的区域发展差异,因此本文主要针对华北、东北、华东、华中、华南、西南、西北区域的商贸流通数据进行分析,然后根据所揭示的商贸流通差异,提出了以下发展策略:即促进各区域间的交流,实现商贸流通业和其它产业均衡发展;加大对商贸流通业发展的资金投入,完善其交通运输体系;推进商贸流通现代化,建立完善统一的商贸流通体系;加快商贸流通企业信息化进程,提升工作生产效率。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谢争峻  
流通业是影响我国产业格局的战略性产业。本文选取2009-2020年我国30个省市区面板数据,将流通业分为消费型流通业和生产型流通业,通过构造流通业集聚指数,实证分析流通业集聚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同时从创新水平视角检验流通业集聚对区域经济发展影响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整体流通业集聚、消费型流通业集聚和生产型流通业集聚均能促进区域经济发展;随着区域创新水平的提升,整体流通业集聚和消费型流通业集聚对经济发展的正向促进作用增强,而创新水平的调节作用在生产型流通业集聚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中不显著。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孔奕  薛佳  
本文基于双循环视角,从数字基础、数字产业、数字环境和数字金融四个维度测度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并以长江经济带沿线11个省域为例,采用2013-2021年经验数据实证分析了数字经济发展对商贸流通业集聚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发展对我国商贸流通业集聚整体上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但从区域异质性估计来看,这种正向赋能作用并非在所有区域都成立。具体而言,数字经济发展对长江经济带下游和中游省域商贸流通业集聚具有正向促进作用,而对长江经济带上游省域商贸流通业集聚不仅不存在正向赋能作用,起到了负向抑制作用。最后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纪亚楠  闫寒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中提出,要提升城镇化质量,需要通过人文化的方式,优化城市布局,推动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自2014年我国提出新型城镇化发展路径以来,随着新型城镇化的不断发展,对我国区域商贸流通业产生了一定影响,并呈现出区域商贸流通业的差异化发展问题。而深入了解影响区域商贸流通业的发展因素,有助于解决其差异化问题,推动市场经济的稳定发展。同时,通过分析新型城镇化发展对区域商贸流通业的影响,有助于探索新常态背景下,我国区域商贸流通业在新型城镇化发展路径下的可持续发展策略。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纪亚楠  闫寒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中提出,要提升城镇化质量,需要通过人文化的方式,优化城市布局,推动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自2014年我国提出新型城镇化发展路径以来,随着新型城镇化的不断发展,对我国区域商贸流通业产生了一定影响,并呈现出区域商贸流通业的差异化发展问题。而深入了解影响区域商贸流通业的发展因素,有助于解决其差异化问题,推动市场经济的稳定发展。同时,通过分析新型城镇化发展对区域商贸流通业的影响,有助于探索新常态背景下,我国区域商贸流通业在新型城镇化发展路径下的可持续发展策略。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赵生光  薛小燕  
近年来我国商贸流通产业发展迅速。2010年以来我国商贸流通效率逐步提升,但省域之间商贸流通效率存在较大差异,东中西三大地区商贸流通效率呈现明显异质性,南北商贸流通效率分布不均衡。本文使用SBM-DEA模型测算省域商贸流通效率,结果表明:北京、上海、江苏、浙江、广东是我国商贸流通效率高水平地区,而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地商贸流通效率值相对较低,均没有超出全国平均水平。文章构建的面板数据模型回归结果表明:工业化水平能够有效促进地区商贸流通效率提升,具体而言就是地区工业化水平提升1个百分点,能够带动商贸流通效率上升0.003个百分点。城镇化水平能够有效促进地区商贸流通效率提升,具体而言就是地区城镇化水平提升1个百分点,能够带动商贸流通效率上升0.039个百分点。经济发展水平、对外开放水平、常住人口总量、固定资产投资、居民消费水平能够有效促进地区商贸流通效率提升。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林泓  
区域经济发展与商贸流通之间存在密切的关联。文章基于城乡统筹视角,分析了城乡二元结构体制下商贸流通与区域经济共生发展的困境,并研究了两者之间的共生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区域经济发展能够为商贸流通提供各类基础性资源,而商贸流通产业发展又促进了区域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最后,文章基于两者间的共生关系,提出了优化区域产业结构布局、打造高效信息共享平台及营造良好共生环境的三项共生发展策略。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任宁宁  
如何实现商贸流通业创新发展是我国经济驶入高质量发展航道的重要保障。人力资本作为最重要的要素资源之一,在促进我国商贸流通业创新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基于商贸流通业创新发展指标体系构建和测算基础上,采用我国2017-2021年的经验数据,就我国人力资本要素的异质性配置对商贸流通业创新发展的影响效应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人力资本要素对商贸流通业创新发展产生了显著的影响,但人力资本要素不同维度(人力资本年龄和人力资本密度)对商贸流通业创新发展的影响效应存在显著异质性。相较于人力资本年龄因素而言,人力资本密度对商贸流通业创新发展的边际促进效应更强。从人力资本年龄因素来看,年轻人群对商贸流通业创新发展的边际贡献更强,中老年群体的边际效应相对较小。从人力资本密度来看,人力资本结构密度(受教育程度)对商贸流通业创新发展的边际贡献更强,而人力资本地理密度的边际效应相对较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