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629)
- 2023(12925)
- 2022(10686)
- 2021(9464)
- 2020(8044)
- 2019(17581)
- 2018(17326)
- 2017(34080)
- 2016(18292)
- 2015(19941)
- 2014(20108)
- 2013(19897)
- 2012(18207)
- 2011(16224)
- 2010(16426)
- 2009(15670)
- 2008(15882)
- 2007(14677)
- 2006(12984)
- 2005(12185)
- 学科
- 济(86814)
- 经济(86693)
- 业(84836)
- 企(78074)
- 企业(78074)
- 管理(74671)
- 方法(33539)
- 业经(30309)
- 财(29260)
- 农(26084)
- 数学(24855)
- 数学方法(24668)
- 务(21596)
- 财务(21576)
- 财务管理(21548)
- 制(21012)
- 企业财务(20501)
- 技术(19216)
- 地方(19069)
- 农业(18929)
- 中国(18791)
- 划(16702)
- 体(16105)
- 环境(16081)
- 和(15829)
- 策(14464)
- 理论(14420)
- 体制(13917)
- 产业(13618)
- 学(13051)
- 机构
- 学院(273216)
- 大学(266136)
- 济(118680)
- 经济(116493)
- 管理(109693)
- 理学(94153)
- 理学院(93216)
- 管理学(92108)
- 管理学院(91583)
- 研究(87360)
- 中国(68821)
- 财(58034)
- 京(55034)
- 科学(51316)
- 财经(45478)
- 农(44301)
- 所(43623)
- 江(42835)
- 经(41063)
- 中心(39691)
- 研究所(38998)
- 业大(37567)
- 经济学(36243)
- 农业(34618)
- 北京(34071)
- 州(33462)
- 财经大学(33346)
- 经济学院(32739)
- 院(31706)
- 商学(31642)
- 基金
- 项目(178101)
- 科学(143714)
- 研究(131987)
- 基金(131645)
- 家(113266)
- 国家(112292)
- 科学基金(98906)
- 社会(87914)
- 社会科(83613)
- 社会科学(83597)
- 省(71319)
- 基金项目(69843)
- 自然(62485)
- 自然科(60997)
- 自然科学(60980)
- 自然科学基金(59964)
- 教育(57892)
- 划(57763)
- 资助(52156)
- 编号(51330)
- 创(40751)
- 成果(40249)
- 重点(39959)
- 发(39921)
- 部(39373)
- 业(38969)
- 制(38722)
- 创新(37237)
- 国家社会(36950)
- 课题(35377)
- 期刊
- 济(139433)
- 经济(139433)
- 研究(79426)
- 中国(52374)
- 财(49236)
- 管理(46609)
- 农(42302)
- 科学(37425)
- 学报(36556)
- 农业(28983)
- 大学(28751)
- 学学(27764)
- 融(25967)
- 金融(25967)
- 业经(25244)
- 技术(24151)
- 财经(23521)
- 经济研究(21417)
- 教育(20430)
- 经(20399)
- 问题(18217)
- 业(17286)
- 技术经济(15894)
- 现代(14195)
- 财会(14145)
- 商业(13936)
- 贸(13209)
- 科技(12939)
- 世界(12823)
- 经济管理(12399)
共检索到40939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吴文洁 刘雪梦
为研究环境规制对制造业产业升级的影响及区域异质性,采用2003~2015年我国30个省级面板数据,运用Moore指数和因子分析法分别测算制造业产业升级程度和环境规制强度,并构建面板数据模型进行实证研究。静态和动态面板回归结果表明,环境规制对全国制造业产业升级产生先降后升的"U"型影响,且未跨过拐点。此外,东部沿海和西南地区的环境规制对制造业升级影响不显著,北部沿海、南部沿海、黄河中游以及西北地区的环境规制对制造业升级产生倒"U"型影响,且环境规制强度相对于拐点的位置及距离呈现出明显的区域异质性。上述结论可为我国制定科学合理的环境规制政策和区域发展战略提供参考。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韩晶 陈超凡 施发启
本文以制造业面板为基础,以污染排放综合强度为行业异质性划分依据,运用方向性距离函数在考虑了能源投入和非期望产出的条件下测算出了制造业各行业的环境效率水平,然后通过构建SYS-GMM模型和面板门槛模型对环境规制与环境效率之间的关系进行拟合及检验,研究表明:①我国制造业环境效率呈现上升态势,但要显著低于不考虑资源投入和环境负产出的估算结果,制造业环境效率水平表现出明显的行业异质性。②环境规制对制造业全行业环境效率的改善起到了显著正向影响。其中,环境规制对中度污染和轻度污染行业的环境效率影响为正,但对重度污染行业的影响为负。③环境规制强度与环境效率之间存在三重门槛效应,并呈现非线性"U"型特征,但不同类型行业环境规制强度对环境效率的门槛检验存在差异。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薛国琴 曲涵
本文在探讨数字技术影响制造业升级机理的基础上,基于2013—2020年我国30个省级行政区的面板数据,构建数字技术影响制造业升级的中介效应模型,并将我国划分为东部、中部与西部三个地区进行区域异质性检验。研究表明:数字技术能够显著推动地区制造业升级,同时区域技术创新、交易成本和消费需求发挥着重要的中介效应,且该效应存在区域异质性;区域技术创新与消费需求在我国中部地区中介效应显著,而交易成本在我国东部地区中介效应显著。
关键词:
数字技术 制造业升级 区域异质性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孔海涛 荆依梦
当前,国内经济转型阵痛凸显,产业结构亟须升级,在此背景下,基于地区间环境政策互动视角,阐明环境规制对制造业转型升级的空间溢出效应,并进一步分析和检验市场整合对该空间溢出效应的影响。研究发现,本地环境规制程度加强有利于本地制造业转型升级,而对相邻地区不利;本地市场整合程度加强在强化环境规制本地制造业转型升级效应的同时,削弱了环境规制对相邻地区制造业转型升级的负向溢出效应。进一步分析显示,环境规制主要通过技术创新促进本地制造业转型升级。
关键词:
环境规制互动 市场整合 转型升级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李琳 刘凯
结合投入产出及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分析了制造业服务化对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从全国层面来看,制造业服务化对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呈"马鞍型",在制造业服务化第一阶段深化分工促进了技术效率改进;第二阶段受产品与服务同质化的抑制,陷入"服务化困境";第三阶段刺激技术改进突破困境。当前我国整体尚未跨越"服务化困境",处于第二阶段,内部根源为缺乏龙头企业引领差异化生产,外部阻碍为高端复合型人才缺失。从省域层面来看,我国内地30个省市(西藏地区数据缺失)区域异质性显著,大致呈"马鞍型"、倒"U"型、"U"型及无显著关系型四大类型,"马鞍型"省份优势产业服务化水平不高;倒"U"型省份劳动密集型产业比重较大;"U"型省份大数据应用范围较窄;无显著关系省份现代制造业基础薄弱;北京与浙江已跨越"服务化困境",其余省市未突破困境的原因各异。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宋瑛 张海涛 廖甍
本文研究了环境规制与技术创新的关系问题,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构建动态面板模型,基于2005至2016年中国装备制造业七个细分行业的面板数据,采用系统GMM方法实证考察了环境规制对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从全国层面分析,环境规制与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之间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U"型动态特征;环境规制会抑制外商资本、企业规模和人力资本对技术创新产生的促进作用。从区域层面分析,环境规制对装备制造业区域技术创新的影响存在区域异质性:环境规制对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的影响仅在全国和东部地区呈现"U"型特征,在中部地区对技术创新具有抑制作用,而在西部地区则对技术创新有显著正向影响。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姚洪心 高涛
选取2003~2017年中国分行业数据,基于污染强度和要素投入结构异质性视角,使用动态面板系统广义矩估计方法研究了行业异质性条件下环境规制对绿色贸易的促进作用。结果表明:环境规制对出口贸易总体的影响显著为负,与传统学派理论相吻合。但在分组回归的结果对比中发现,环境规制对轻污染行业的负向影响弱于重污染行业,对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行业的负向影响弱于劳动密集型行业,说明环境规制能激励企业创新转型,增强企业的出口竞争力,符合波特假说对环境规制效果的预期。可见,波特假说和传统假说由于环境政策边际效果不同,在一个国家不同产业中具备同时被满足的条件。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李展 王淑娟 叶蜀君
金融结构与制造业成长之间存在一定的内在联系。从产业异质性视角分析不同金融结构对不同产业成长的作用机理,并利用2003—2017年中国27个规模以上制造业产业数据,基于产业创新度、产业风险度和资金密集度三种基本特征,构建面板数据模型,实证检验金融结构对产业成长的影响。结果显示:整体上,我国当前以银行为主导的金融结构显著促进了制造业产业成长;从产业异质性视角看,银行体系的发展能够促进资本密集型产业成长,股票市场对研发密集型、风险型产业的发展有显著促进作用。我国现阶段应深化金融体系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针对性地发展与制造业产业成长相匹配的金融结构体系。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闫中晓 陈爱贞
基于产业链关联视角,文章理论分析了出口强度对产业升级的影响机制,并利用2000—2014年中国制造业行业数据进行验证。研究表明出口强度增大会抑制产业升级,内生性检验结果稳健;机制分析验证了,总体上,出口强度增大会增加产业链国际关联、减少产业链国内关联,但主要通过增加产业链国际关联带来产业升级抑制效应。基于中国出口竞争优势多集中于高资源依赖度行业的现实,进一步异质性分析发现,高资源依赖度行业出口强度增大会增加产业链国际关联、减少产业链国内关联而抑制产业升级;低资源依赖度行业没有显著性影响。为此探索突破路径,发现资源配置效率提升能有效对冲出口强度增大对高资源依赖度行业升级的抑制效应。可见,面临日趋复杂的国际市场环境,中国在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以开拓国际市场和获取全球资源的同时,亟须着力于发展国内产业链和提升资源配置效率。该研究能为向“以内循环为主,外循环赋能”转变的新发展格局下的中国产业升级发展提供理论和实践支撑。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陶春海 焦荣荣 罗鉴 王玉晓
基于2007—2015年我国27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将财政补贴与税收纳入模型,从理论上分析政府财税政策对医药制造业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同时从产业结构高级化、结构合理化、结构生态化三个角度,测度产业结构升级水平;采用面板分位数方法分析财税政策对医药制造业产业结构升级的异质性影响。结果显示,我国医药制造业产业结构高级化、合理化、生态化存在明显的区域异质性;财政补贴明显有利于产业结构合理化和结构生态化发展,且存在明显的异质性影响,对结构高级化影响并不显著;企业所得税对整体产业结构高级化具有显著抑制影响,但随高级化水平提高,效应逐渐减弱;对产业结构生态化具有显著促进效应,而对产业结构合理化影响并不显著。文章围绕现阶段医药制造业产业升级趋势及财税政策的异质性影响,给出了相应的政策启示。
关键词:
财税政策 医药制造业 产业升级 异质性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宋帅邦
文章以制造业集聚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为研究内容,考虑行业异质性,探讨了不同要素密集型制造业集聚对中国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结果显示:制造业集聚会促进区域创新能力的提升,其中,技术密集型制造业集聚的促进作用最大。制造业集聚影响区域创新能力具有单一门槛效应,即当制造业集聚超过一定水平并且集聚度继续提高时,制造业集聚对区域创新能力的促进作用较弱。根据以上结论,政府应对制造业集聚进行引导以提升集聚效应。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任保全 周玲
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实现产业安全和自主可控,我国提出要培育一批掌握核心技术的"隐形冠军"。显然,制造业隐形冠军通过技术创新提升核心竞争优势,是增强我国产业安全的着力点。本文从研究开发能力、市场营销能力和创新产出能力构建我国制造业隐形冠军技术创新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和TOPSIS法对2012~2019年125家隐形冠军上市公司技术创新能力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我国制造业隐形冠军技术创新能力整体实力不强,呈现明显的区域异质性。整体而言,东部地区优于中、西部地区,珠三角经济带技术创新能力持续增长,长三角和环渤海经济带技术创新能力呈下降趋势,区域技术创新能力异质性呈缓慢缩小现象。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宋帅邦
文章以制造业集聚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为研究内容,考虑行业异质性,探讨了不同要素密集型制造业集聚对中国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结果显示:制造业集聚会促进区域创新能力的提升,其中,技术密集型制造业集聚的促进作用最大。制造业集聚影响区域创新能力具有单一门槛效应,即当制造业集聚超过一定水平并且集聚度继续提高时,制造业集聚对区域创新能力的促进作用较弱。根据以上结论,政府应对制造业集聚进行引导以提升集聚效应。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胡哲力 顾乃华
本文考察国家级高新区建设对制造业技术创新的影响效应的区域异质性,进而判断高新区是否异化以及在多大范围内异化为工业园区。研究结果表明:从全局效应而言,高新区的设立推动了制造业的技术创新水平,即高新区没有异化为工业园区。高新区对制造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存在着区域异质性,设立高新区的政策对东部地区制造业技术创新水平的促进作用较为显著,该政策仅推动中部地区制造业技术创新的质量,但是对于西部地区和东北部地区而言,该政策并没有推动区域内的制造业技术创新,即西部地区以及东北地区的高新区异化为了工业园区。与中小型城市相比,高新区对中国大型城市的制造业技术创新水平的作用较为显著。虽然总体而言高新区促进了制造业技术创新的水平,但是该政策仅促进了低技术密集度制造业的技术创新。基于调节效应的机制检验,本文认为高新区通过集聚人力资本以及集聚生产性服务业等渠道推动制造业技术创新的数量。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郑晶晶 贺正楚 凌四立 谢磊 陈亮
通过企业微观方面、行业中观方面和国家宏观方面三个维度,分析产能过剩影响制造业产业升级的传导机制。把制造业细分为制造业(全样本)、轻工业类型制造业(分样本)、重工业类型制造业(分样本),中国划分为东中西部三个区域(地区),在此划分的基础上,就产能利用率对中国不同区域不同行业制造业的产业升级的影响效应进行分析。以2000—2013年中国制造业的面板数据模型对产能利用率影响产业升级的效应进行实证检验。结果显示:就全国范围而言,产能利用率的变化对产业升级的影响显著为正;就不同类型的制造业而言,产能利用率对轻工业类型制造业产业升级的影响大于重工业类型制造业产业升级的影响;就不同区域而言,东部地区主要依赖于重工业类型制造业产能利用率的提高以促进产业升级,中西部地区主要依赖于轻工业类型制造业产能利用率的提高以促进产业升级。东部地区的当务之急是促进产业升级,而中西部地区则是化解产能过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