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4906)
- 2023(20812)
- 2022(17787)
- 2021(16484)
- 2020(14188)
- 2019(32376)
- 2018(32182)
- 2017(61257)
- 2016(33526)
- 2015(37906)
- 2014(37398)
- 2013(37080)
- 2012(34063)
- 2011(30572)
- 2010(30509)
- 2009(28510)
- 2008(28562)
- 2007(25543)
- 2006(22231)
- 2005(19774)
- 学科
- 济(141535)
- 经济(141383)
- 业(113201)
- 管理(107575)
- 企(99576)
- 企业(99576)
- 方法(65682)
- 数学(54734)
- 数学方法(54022)
- 财(40073)
- 农(39958)
- 业经(37433)
- 中国(35070)
- 地方(28304)
- 学(28006)
- 务(27966)
- 财务(27879)
- 财务管理(27827)
- 农业(27538)
- 企业财务(26395)
- 技术(26292)
- 制(26205)
- 理论(25502)
- 贸(25143)
- 贸易(25132)
- 易(24311)
- 和(23431)
- 划(21083)
- 环境(20384)
- 银(20225)
- 机构
- 学院(481361)
- 大学(479552)
- 济(193284)
- 管理(192117)
- 经济(189127)
- 理学(165736)
- 理学院(163911)
- 管理学(160984)
- 管理学院(160113)
- 研究(156554)
- 中国(118674)
- 京(101894)
- 科学(97868)
- 财(88986)
- 农(80770)
- 所(79035)
- 江(72370)
- 业大(72081)
- 中心(71980)
- 研究所(71729)
- 财经(71329)
- 经(64818)
- 北京(64118)
- 农业(63398)
- 范(61813)
- 师范(61202)
- 州(58242)
- 经济学(57795)
- 院(57113)
- 财经大学(52787)
- 基金
- 项目(323629)
- 科学(255143)
- 研究(235548)
- 基金(234557)
- 家(204339)
- 国家(202601)
- 科学基金(174997)
- 社会(147944)
- 社会科(140211)
- 社会科学(140174)
- 省(127729)
- 基金项目(123942)
- 自然(114923)
- 自然科(112287)
- 自然科学(112257)
- 自然科学基金(110295)
- 教育(109134)
- 划(106800)
- 资助(97015)
- 编号(96118)
- 成果(76928)
- 重点(72393)
- 部(71155)
- 创(69274)
- 发(68883)
- 课题(66114)
- 创新(64240)
- 科研(61974)
- 教育部(60905)
- 国家社会(60544)
- 期刊
- 济(211690)
- 经济(211690)
- 研究(136875)
- 中国(91805)
- 学报(75105)
- 管理(73605)
- 农(72961)
- 财(71618)
- 科学(69575)
- 大学(56996)
- 学学(53711)
- 教育(53392)
- 农业(50229)
- 技术(46180)
- 融(40550)
- 金融(40550)
- 业经(36134)
- 财经(35191)
- 经济研究(33128)
- 经(30211)
- 业(28879)
- 问题(27564)
- 技术经济(26193)
- 图书(23562)
- 科技(23356)
- 统计(23201)
- 版(22749)
- 商业(22098)
- 理论(22027)
- 现代(22016)
共检索到70640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李苗苗 肖洪钧 李海波
基于现有研究忽略了区域对外开放程度与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之间的同期因果关系问题的缺陷,本文使用了有向无环图分析方法来探讨二者之间的同期因果关系,并采用2001~2011年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284家上市企业的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企业R&D投资越多、R&D波动性越小越有利于直接促进企业的创新产出;外方注册资本情况对企业创新产出具有直接的促进作用,并且还可通过对企业R&D投资来间接地促进企业的创新产出;区域外商投资质量通过企业R&D投资和R&D波动性间接地抑制了企业的创新产出;而区域对外贸易情况则是通过企业R&D波动性和外方注册资本情况来间接地影响企业创新产出。因此,企业应通过维持R&D活...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杜秀芳 闫笑非
近年来,我国经济快速增长,但各地区间的发展极不平衡,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的差异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为了能够更清楚地了解各地区科技创新能力的差异,文章用发展的眼光,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本着全面性、密切相关性和数据可获得性的原则,经过分析比较,选取了一套重在衡量地区科学研究与技术创新能力的指标,并以2006年的统计数据为依据,采用因子分析法,对全国30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科技创新能力进行了实证研究,并就研究结果作出了进一步的分析评价。
关键词:
区域 科技创新 能力 因子分析 实证研究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王动 王国印
反传统经济学理论下的捍卫环保主张的"波特假说",认为严格而恰当的环保政策不仅可能抵消企业的环保成本,而且对于促进中长期技术创新,提高企业及国家的核心竞争力更具战略意义。本文对我国东中部地区有关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表明,较发达东部地区的情况支持"波特假说",而较落后的中部地区则不支持。这一结论对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成因有了一种全新的理论解释。同时,本文提出了相应适合我国国情并有利于经济与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环境政策路径。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高顺成
借助主成分分析和熵值法,从纺织服装专利授权量、纺织业技术创新经济绩效、获得国家及部级科技进步奖项数量、纺织服装企业品牌总价值、拥有纺织服装高等科研院所数量等14个指标出发,构建了各省区(市)纺织服装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对中国大陆31个省区(市)的纺织服装业技术创新能力做了具体测评,发现中国各省纺织服装业创新能力呈东高西低的阶梯状分布,沿海省份创新能力最强,越向西部地区,创新能力越弱。提出了改变这一趋势、提升西部省区(市)纺织服装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纺织服装业 技术创新 创新能力评价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金雪琴 文嫮
信息制造业在以制造业为主导的中国有着重要的地位。我国地域辽阔,经济发展水平各异,其技术创新能力的区域差异研究显得尤为重要。通过构建信息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的综合指标体系,对1999—2007年中国信息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区域差异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发现:(1)按照信息制造业创新能力的梯度差异可以把我国31个省、市、区初步划分为五大等级;(2)等级之间的差距随着等级强度的增加而增大,等级上各省、市、区的分布大致呈金字塔型;(3)31个省、市、区信息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时间维度变动轨迹显示,1/5以上的省、市、区信息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呈上升态势,1/4以上的省、市、区比较稳定,不到1/3的省、市、区...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杨宏进
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的实证分析杨宏进ABSTRACTMethodsofcorelationanalysishavebeenemployedtosiftthrougheveryba-sicevaluatingindicatorbelongingto...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邵云飞 唐小我 陈光
我国各区域技术创新能力相差较大,本文首先介绍了用SPSS进行聚类的依据,并对中国各区域技术创新能力进行实证分析,着重探讨了用系统聚类方法进行聚类的过程及其结果,并对结果进行分析。通过讨论评价区域技术能力的方法,有助于加深对我国区域技术创新能力的认识。
关键词:
区域 技术创新能力 系统聚类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邵云飞 唐小我 陈光
本文首先概述了企业层面以及区域层面技术创新能力的研究现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评价区域技术创新能力的原则,构建了可操作性强的线性模型来评价区域技术创新能力。然后就该模型进行了实际应用,对我国大陆各省、直辖市、自治区的技术创新能力指数进行了排序比较。并按东中西部地区对技术创新能力进行分析,从中得出一些有益的结论。可以为制定地区经济发展政策提供科学的依据。
关键词:
区域技术创新能力 线性模型 应用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杨伟 戚安邦 杨玉武
在创新系统中,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从投入、执行、产出和应用四个方面,使用描述统计和聚类分析方法,对我国30个省级区域2005年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发现,我国企业技术创新主体性程度存在显著的区域差异,它体现在总体水平和结构两个方面。进一步通过回归分析发现,这种差异对区域创新能力有着显著的影响。
关键词:
技术创新主体 区域差异 区域创新能力
[期刊] 预测
[作者]
李柏洲 夏文飞
当前经济社会转型背景下,企业如何提升创新绩效是一个重要的议题。本文通过对246份企业问卷调研数据的实证分析发现:知识隐秘性对企业创新绩效具有显著负向影响,知识复杂性对企业创新绩效具有显著正向影响;技术创新能力在知识属性(知识隐秘性、知识复杂性)与企业创新绩效关系间起中介作用;环境动态性正向调节知识属性(知识隐秘性、知识复杂性)与技术创新能力之间的关系;本文最终还检验了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即环境动态性调节了技术创新能力的中介作用。本文研究对于企业提升创新绩效提供了一定的参考借鉴。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李静 刘志迎
本文基于安徽221家企业的调查数据,实证检验了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与企业发展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技术创新能力的高低与企业发展有着十分明显的正向关联性,技术创新能力是决定企业发展最关键的因素。最后对此研究提出了促进企业技术创新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技术创新 创新能力 企业发展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陈丹 张慧丽
以深圳证券交易所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2005—2008年的年度报表数据,运用因子分析和逐步回归分析的研究方法,探寻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和企业成长性之间的相关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技改)产品销售收入比重与企业的规模扩张能力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而研发(技改)费用比重与企业的盈利能力呈显著负相关关系。
关键词:
中小企业 技术创新能力 成长性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唐颖 张慧琴 李璞 郭亚杰
企业技术创新绩效不仅与社会资本投入相关,也与技术创新能力水平密切相关。文章将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纳入社会资本与绩效的分析框架中,在对126家高新技术企业调查基础上,考察技术创新能力的中介效应。通过实证研究发现,高新技术企业的各类社会资本对企业绩效均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与企业绩效正相关并在制度和商业社会资本与企业经营绩效关系中发挥显著的中介作用。
关键词:
社会资本 企业技术创新能力 企业绩效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任淑荣
企业技术创新是区域经济发展和竞争力提高的决定性因素之一。文章首先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区域评价进行了界定,然后运用熵值法构建了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区域评价指标体系,并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区域性进行了评价,通过研究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地区分布特征,提出了企业创新区域差异化战略和创新辐射型的区域创新模式,以期为我国区域技术发展和经济进步的政策制定提供依据。
关键词:
熵值法 企业技术创新能力 区域差异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张宇翔 张惠琴 尚甜甜
在对技术创新能力与企业经营绩效之间相关性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研究假设,构建了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与经营绩效关系的概念模型,以煤炭采选业上市公司为样本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创新环境和创新成果分别对企业收益能力与成长能力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创新环境与创新成果会联合正向影响企业收益能力以及成长能力的提升;技术创新能力对企业经营绩效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对于企业收益能力,技术创新成果要比创新环境贡献度更大;对于企业成长能力,则刚好相反。
关键词:
技术创新能力 经营绩效 矿产资源行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