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787)
- 2023(12650)
- 2022(10479)
- 2021(9793)
- 2020(8016)
- 2019(18255)
- 2018(18247)
- 2017(33949)
- 2016(18438)
- 2015(20552)
- 2014(20744)
- 2013(20055)
- 2012(18624)
- 2011(16809)
- 2010(17373)
- 2009(16220)
- 2008(16215)
- 2007(14968)
- 2006(13642)
- 2005(12472)
- 学科
- 济(69217)
- 经济(69128)
- 管理(60572)
- 业(57104)
- 企(48869)
- 企业(48869)
- 中国(22768)
- 农(21700)
- 方法(21162)
- 地方(20412)
- 技术(18779)
- 财(18690)
- 业经(17828)
- 制(17813)
- 数学(16862)
- 数学方法(16503)
- 策(15149)
- 银(14374)
- 银行(14353)
- 学(14272)
- 理论(14118)
- 农业(13979)
- 行(13841)
- 融(13104)
- 金融(13096)
- 贸(12851)
- 贸易(12841)
- 技术管理(12622)
- 体(12462)
- 易(12414)
- 机构
- 学院(259364)
- 大学(254344)
- 济(102925)
- 经济(100365)
- 管理(99391)
- 研究(89850)
- 理学(83278)
- 理学院(82317)
- 管理学(81029)
- 管理学院(80489)
- 中国(70749)
- 京(54485)
- 科学(53088)
- 财(51039)
- 所(45327)
- 江(43394)
- 中心(41433)
- 研究所(40353)
- 农(39027)
- 财经(38136)
- 范(36050)
- 师范(35717)
- 北京(34827)
- 州(34673)
- 经(34220)
- 业大(33782)
- 院(33357)
- 技术(30815)
- 农业(29985)
- 经济学(29256)
- 基金
- 项目(164308)
- 科学(129916)
- 研究(127507)
- 基金(114558)
- 家(98906)
- 国家(97996)
- 科学基金(83997)
- 社会(78867)
- 社会科(74571)
- 社会科学(74553)
- 省(67781)
- 教育(59378)
- 基金项目(59322)
- 划(56323)
- 编号(54142)
- 自然(51715)
- 自然科(50540)
- 自然科学(50524)
- 自然科学基金(49612)
- 成果(46289)
- 资助(45855)
- 课题(39856)
- 创(38889)
- 发(37609)
- 重点(37491)
- 创新(35411)
- 部(35088)
- 项目编号(33038)
- 年(32405)
- 性(32092)
- 期刊
- 济(126592)
- 经济(126592)
- 研究(82603)
- 中国(62411)
- 管理(42072)
- 教育(40402)
- 财(39626)
- 农(37106)
- 学报(34487)
- 科学(34171)
- 融(29394)
- 金融(29394)
- 大学(26571)
- 技术(25778)
- 农业(24718)
- 学学(24435)
- 业经(22243)
- 经济研究(19271)
- 财经(18543)
- 经(16127)
- 问题(15839)
- 图书(14208)
- 坛(14107)
- 论坛(14107)
- 科技(14005)
- 贸(13486)
- 业(13166)
- 职业(12892)
- 技术经济(12736)
- 现代(12219)
共检索到41749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魏政福 高璐 翟子瑜
中国正值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时期,亟待加快从要素投资拉动向创新驱动的转变,而知识经济、信息经济、经济全球化、创新国际化、区域经济一体化将给区域发展带来深远影响。本文重点探讨区域开放协同创新的必要性,分析当前区域创新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构建区域开放式协同创新体系的战略任务。
关键词:
区域开放式创新 协同创新问题 构建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丁明磊 刘秉镰
区域一体化创新体系,是面向国家经济发展的层次和格局,立足于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需要,基于地区间经济联系和国家经济战略布局,在一个大的经济区域范围内引入新的区域经济发展要素或这些要素的新组合,并有效协调、协同、整合各地区创新系统及其发展,实现对资源的有效配置和利用,提高区域创新能力和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区域一体化创新体系结构框架可以表达为要素、空间与环境、子系统组成的三维矩阵。区域一体化创新体系实施的关键因素是:地区间创新功能的合理定位与创新战略匹配;共同利益机制的形成;从区域一体化出发的创新政策体系与政府行为;创新绩效评估与考评体系。推进区域一体化创新体系实现的主要措施包括:推进经济和要素的集聚...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焦东良
目前区域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还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问题,有必要将协同创新理论融入区域职业教育发展中,拓宽区域现代职业教育的建设思路,具体措施包括:政府主导,政策引领,为构建区域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提供保障机制;树立大职教观念,推进区域职业教育体制改革;审时度势,找准定位,促进区域职业教育与区域特色经济协同发展;探索多样的职业教育办学方式,构建立体的区域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关键词:
协同创新 区域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区域经济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顾
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其发展以技术创新为核心。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的重大创造性、突破性、交融性、创新主体多元化等特征决定了必须构建与之相适应的产学研协同创新体系。面对技术创新战略协同性不强、产业技术创新质量不高和创新管理效率偏低等问题,构建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学研协同创新体系应推进科技创新制度顶层设计,增强产学研合作的协同性;完善创新责任与利益分配机制,增强创新主体创新积极性;加强产学研合作公共服体系建设,推进产学研协同模式创新。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周宇英
基于产业集群协同创新理论,通过研究目前国内典型产业集群协同创新体系建设做法,借鉴其成功经验,结合广东专业镇产业协同创新体系建设实际情况,提出推动广东专业镇产业协同创新体系建设的建议。
关键词:
专业镇 产业集群 协同创新 体系建设。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戚湧1,2,朱姝1
产学研协同创新是生产要素重新组合的有效手段,将金融机构作为重要的协同主体,充分发挥其在推进产学研研协同创新体系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具有重要研究价值。基于三螺旋模型,通过对产学研金协同创新决策过程进行博弈分析,发现不同类型企业的产学研合作意愿不同,金融机构介入能够有效提高中小企业协同创新的积极性,适当的政策引导和保障有助于提高高校、科研院所与金融机构协同创新意愿。据此,提出完善产学研金协同创新体系的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杨省贵 顾新
我国构建区域创新体系的战略重点研究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处于重要转型期的需要;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需要;也是构建有中国特色区域创新体系的需要。我国构建区域创新体系的战略重点包括了区域创新体系创新主体建设、要素流转建设和区域创新环境建设三个方面。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陆大道
我国新区新城发展已成为我国经济不断上新台阶的支柱。新区新城的进一步发展关键是要构建区域创新体系,要加强各类经济发展与科技创新要素的集聚,组织各种功能空间、相应的决策和运作的人员群体空间,建设相应的各种类型平台,成为彼此互动与交流的具有竞争力的网络型组织结构,成为多层次、多领域、多范畴的彼此相互链接的创新"空间"。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白晰 王璐
东北亚区域开放协同创新研究既是重大国家战略,又是面向区域发展、面向文化传承的重大需求。本文以开展协同创新研究入手,从战略意义、主要目标、主要内容、考核指标、制度设计、预期成效等六个方面探讨体制机制的构建。
关键词:
东北亚区域开放 协同创新 体制机制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郑文江 俞佳敏 黄璐 陈璐怡
基于驱动因素、合作层次以及创新模式3个角度,构建区域科技协同创新体系的三维分析框架,分析区域科技协同创新体系的现状和未来趋势。并以珠江三角洲地区与香港的区域科技协同创新体系为例,阐述三维分析框架对战略规划和政策制度的参考意义。
关键词:
科技协同创新 创新体系 分析框架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王燕
本文在界定开放式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内涵的基础上,阐述了西部地区构建开放式科技创新体系的理论依据,提出了西部构建开放式区域科技创新体系的战略指导思想、原则与模式。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贠兆恒 潘锡杨 夏保华
随着大科学、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区域经济发展越来越依赖于城市间的协同互动,都市圈日益成为区域创新发展的重要载体和平台。积极推动创新型都市圈协同创新体系建设,不仅是新时期促进区域经济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同时也是建设创新型省份和创新型国家的有效途径。在界定了相关概念的基础上,剖析了创新型都市圈协同创新体系的基本构成,主要包括创新主体、创新要素和协同方式三个部分;并从自组织机制、耦合机制、网络驱动机制和协调机制四个方面研究了创新型都市圈协同创新体系的实现过程。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崔新健 崔志新
本文依据创新主体之间协同关系由简单到复杂,更能反映发展的趋势,将区域创新体系协同发展模式依次分为战略联盟、三螺旋、创新网络和开放式创新4种主流模式。针对不同的发展模式政府有不同的作用,其角色定位也各异;为了促进区域创新体系协同发展,政府需要基于各种模式发挥作用。
关键词:
区域创新体系 协同发展模式 政府角色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何建坤 李应博
文章从国外研究型大学与区域创新体系协同演进的相关研究着手,分析了两者协同演进的趋势。系统研究了首都区域创新体系的发展状况、目标定位及特征。详细分析了研究型大学在首都区域创新体系中的作用以及研究型大学与首都区域创新体系互动关系。文章最后给出了促进两者协同演进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研究型大学 区域创新体系 协同演进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彭中文 刘韬 张双杰
军民融合型科技工业协同创新体系是国防科技工业和国家高科技产业发展的基础与内在动力。基于国际比较视角,从激励机制、约束机制及法律政策保障等方面比较美日德等发达国军民融合型协同创新体系发展情况,构建我国军民融合型科技工业协同创新体系,探讨"国防需求拉动"、"民用需求拉动"和"科学研究推动"3种动力机制下军民融合型科技工业协同创新体系运行模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