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660)
- 2023(16994)
- 2022(14563)
- 2021(13766)
- 2020(11325)
- 2019(26214)
- 2018(26167)
- 2017(49850)
- 2016(27540)
- 2015(30940)
- 2014(31165)
- 2013(30593)
- 2012(28940)
- 2011(26149)
- 2010(26540)
- 2009(24254)
- 2008(24008)
- 2007(21303)
- 2006(19048)
- 2005(17155)
- 学科
- 济(116054)
- 经济(115929)
- 管理(73880)
- 业(70033)
- 企(56230)
- 企业(56230)
- 方法(47040)
- 数学(39575)
- 数学方法(39004)
- 中国(33117)
- 农(31779)
- 地方(30467)
- 学(27255)
- 业经(26104)
- 财(25310)
- 农业(21865)
- 理论(20509)
- 制(20034)
- 贸(19862)
- 贸易(19846)
- 易(19092)
- 和(18585)
- 环境(18102)
- 银(18085)
- 银行(18028)
- 融(17764)
- 金融(17759)
- 行(17296)
- 技术(16986)
- 地方经济(16701)
- 机构
- 大学(392645)
- 学院(390584)
- 济(151658)
- 经济(148107)
- 管理(147688)
- 研究(138409)
- 理学(126499)
- 理学院(124883)
- 管理学(122413)
- 管理学院(121712)
- 中国(103557)
- 科学(88183)
- 京(86773)
- 所(71471)
- 财(70230)
- 农(66272)
- 研究所(64963)
- 中心(62083)
- 江(59987)
- 业大(58482)
- 范(56603)
- 师范(56056)
- 北京(55465)
- 财经(55091)
- 农业(51709)
- 院(50422)
- 经(49840)
- 州(48946)
- 师范大学(45342)
- 经济学(45060)
- 基金
- 项目(260145)
- 科学(203028)
- 研究(190733)
- 基金(185335)
- 家(162274)
- 国家(160842)
- 科学基金(136463)
- 社会(117445)
- 社会科(110948)
- 社会科学(110920)
- 省(102491)
- 基金项目(98138)
- 自然(88501)
- 教育(87744)
- 划(86723)
- 自然科(86376)
- 自然科学(86353)
- 自然科学基金(84774)
- 编号(78723)
- 资助(76609)
- 成果(65368)
- 发(58954)
- 重点(58923)
- 部(56388)
- 课题(55658)
- 创(53163)
- 创新(49588)
- 科研(49248)
- 大学(47851)
- 教育部(47680)
- 期刊
- 济(176722)
- 经济(176722)
- 研究(119236)
- 中国(82091)
- 学报(64667)
- 农(61150)
- 科学(59667)
- 管理(55676)
- 财(52750)
- 教育(51552)
- 大学(48341)
- 学学(44962)
- 农业(42462)
- 技术(35280)
- 融(34769)
- 金融(34769)
- 业经(28705)
- 经济研究(27158)
- 财经(26430)
- 图书(23605)
- 问题(22910)
- 经(22658)
- 业(21987)
- 版(19009)
- 资源(18992)
- 技术经济(18990)
- 科技(18895)
- 理论(18608)
- 现代(17605)
- 实践(16951)
共检索到59696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曾艳红
一、增长极理论评析 增长极(Growth pole)概念最早是由法国经济学家弗朗索瓦·佩鲁(FransoisPerroux)于五十年代提出的,针对古典经济学家的均衡观点,指出现实世界中经济要素的作用完全是在一种非均衡的条件下发生的。其基本思想非常简明,即:“增长并非出现在所有地方;它以不同的强度首先出现在一些增长点或增长极上;它通过不同的渠道向外扩散,并对整个经济产生不同的最终影响。” 作为原始涵义的增长极概念的出发点是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汪波 白彦壮 杜俊涛
从技术进步的角度出发对增长极理论模型化进行了探索,给出了运用增长极模式的一个必要条件——增长极的选择规模限度,说明了新增投资比例与采用增长极模式的预期开发效果(扩散效应)、增长极的极化效应强度以及极化效应完成的时间长短之间的关系,并实证探讨了增长极理论在西部开发中应用的可行性。
关键词:
增长极 增长极模式 极化效应 扩散效应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侯家营
本文简要介绍西方发展经济学中的增长极理论。这一理论的优点是可以迅速促进不发达地区经济的发展 ,但是另一方面也会导致区域经济差距扩大。许多经济落后的国家和地区差异较大的国家依据增长极理论制定了经济发展战略 ,以期实现经济快速发展。我国建立经济特区和开放沿海城市的决策 ,实际也是增长极理论的运用。在西部开发中 ,我们仍然可以借鉴这一理论。
关键词:
增长极 经济发展 回波效应 扩散效应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宫新荷 王云才
本文以新疆为例,论述了边境贸易与周边区域经济增长的密切关系,分析了我国周边地区(以新疆为主)与西亚、南亚、中亚、欧洲等地区贸易的优势、劣势及互补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口岸增长极系统开发以加强边境贸易的具体建议。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刘杰
菏泽在山东省属于欠发达地区,如何突破菏泽经济发展困境早已成为政府和学者重点关注的问题。从区域经济学角度分析菏泽经济特点,论证菏泽经济所处的发展阶段,阐述增长极理论适宜指导现阶段菏泽经济发展状况,并据此提出了相应的策略措施。培养增长极,让增长极带动周围区域经济发展,再适当合理地应用政策杠杆作用克服增长极理论自身的缺陷,实现菏泽经济腾飞和山东省经济均衡发展,应是现阶段加快菏泽经济快速发展的最佳途径。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曾德超
增长极理论是建立在经济学和系统科学基础上的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理论。 我们应以增长极理论基本原理来研究现阶段我国区域经济的特点,以地区经济发展相对指标来确 定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并在此基础上制定区域经济发展规划的设想。
关键词:
增长极 区域经济 指标 规划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白义霞
在区域经济发展研究的历史上,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理论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对世界各国区域经济的发展和规划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中国改革至今,区域经济不均衡发展的矛盾也日益突出,党中央与时俱进地提出统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宏伟战略。对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理论的演变和创新进行总结和研究,对我国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将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日新 陈向阳
运用新经济增长理论和新经济地理理论的观点和模型探讨了区域增长极的形成机制,得出的结论是:区位的比较优势是增长极初步形成和分布的重要因素,经济活动密度在一定的递增区间内成为区域增长极经济和空间规模的主要内生增长源。这一结论既对廖什用市场密度来确定城市体系区位的方法提供了理论依据,又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指出了一条以点轴经济系统带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区域增长极 经济活动密度 中间产品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黄林
本文基于对城市群发展的提出逻辑、城市功能区发展模式以及城市经济增长极的选择条件研究后认为,川南地区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备的工业体系,是四川省整体发展水平仅次于成都经济区的重要经济区,已显现出西部地区罕见的城市群特征和独特的枢纽气质。构建川南城市群增长极的路径是:加强区域协作,建设组合城市;完善城市功能,建设特色城市;坚持错位发展,打造特色产业集群。
关键词:
城市经济 增长极 川南城市群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张晓宇 曾德超
我国区域经济的划分主要有传统区域划分、指标划分和地理划分三种方法。在指标划分研究领域,对三维指标创建的研究比较不足。本文从增长极理论出发,采用最小二乘回归方法对我国31个省份经济增长需求面的消费、投资和出口的产出需求弹性进行估计,并分别构建一维和三维指标对我国区域经济进行划分。研究表明:以四大直辖市为代表的地区、中西部地区大部分省或自治区和沿海沿江地区绝大部分省或自治区分别被划分到以消费、投资和净出口为相对极性的区域。未来研究将深入探讨在"三驾马车"中具有相对极性的省份极性的形成原因和发展趋势。
关键词:
增长极 区域经济 “三驾马车” 指标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张志元 牟卫康
我国实行金融体制改革以来,山东的区域金融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然而与其它经济发达省份相比,其金融业发展规模和发展水平还有差距,并且省内地市的金融发展水平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性。本文从增长极理论的角度出发,分析了山东目前的金融业发展现状,并提出打造济南、青岛金融增长极,利用极点的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带动山东金融业飞跃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增长极 金融 区域金融中心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颜鹏飞 孙波
中观经济或称区域经济介于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之间。本文借鉴西方经济理论界的前沿性研究成果 ,重点探讨了经济增长极的理论特征 ,及其与区域经济发展理论的九点新进展 ,并结合中国具体国情提出了关于这一理论和相关政策的新思路 ,其中包括增长极定位新原则、非均衡协调发展区域经济发展政策、都市圈增长极发展战略、牛肚子战略的再思考 ,以及关于区域差异和协调发展问题的新建议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颜鹏飞 邵秋芬
经济增长极理论是 2 0世纪 40年代末 5 0年代西方经济学家关于一国经济平衡增长抑或不平衡增长大论战的产物。狭义经济增长极有三种类型。一是产业增长极 ,二是城市增长极 ,三是潜在的经济增长极。广义经济增长极 ,意谓凡能促进经济增长的积极因素和生长点 ,其中包括制度创新点、对外开放度、消费热点等等。经济增长极具有相对性和变异性。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经历了均衡 (2 0世纪 5 0— 70年代 )—非均衡 (80年代 )—非均衡协调 (90年代 )的动态发展过程。典型的发展中大国和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这一国情和区情 ,决定了我们应该采用以增长极理论为基础的非均衡型区域经济发展战略
关键词:
经济增长极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戴亚南
文章论述了产业梯度转移理论与增长极理论的内容,指出这两种理论在指导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各有优势,把海洋经济发展划分为区域经济,通过分析认为江苏沿海区域在经历了产业梯度转移理论指导,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可以引入增长极理论,来对江苏沿海区域经济进行新一轮的指导与开发。结合江苏海洋经济发展现状,以增长极理论制定区域海洋经济发展战略,分析了沿海盐城、连云港、南通3市的区位特点,选择3市作为海洋经济发展的增长中心,根据资源优势、经济基础等,确定了各市的主导产业,最终达到缩小沿海与苏南之间的经济差距,实现区域经济平衡发展,同时加快海洋经济发展速度,增强海洋经济实力的目的。
关键词:
增长极理论 扩散作用 海洋经济 江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