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933)
2023(10127)
2022(8472)
2021(7767)
2020(5942)
2019(13311)
2018(12884)
2017(23801)
2016(12950)
2015(14225)
2014(14304)
2013(14281)
2012(13787)
2011(12809)
2010(13184)
2009(12161)
2008(11938)
2007(10648)
2006(9850)
2005(9271)
作者
(39272)
(33037)
(32543)
(30739)
(20932)
(15846)
(14728)
(12814)
(12735)
(11866)
(11394)
(11373)
(10782)
(10700)
(10175)
(10094)
(9736)
(9644)
(9504)
(9483)
(8541)
(8219)
(7955)
(7678)
(7429)
(7391)
(7309)
(7296)
(6742)
(6484)
学科
(62472)
经济(62414)
管理(34676)
(32175)
地方(25079)
(21881)
(21315)
企业(21315)
中国(21143)
环境(16181)
方法(16008)
农业(15645)
业经(14697)
地方经济(14140)
(14037)
数学(13071)
数学方法(12933)
(12682)
资源(10733)
(10698)
(10589)
金融(10587)
(9764)
(9730)
银行(9718)
(9696)
(9589)
(9499)
(9030)
贸易(9017)
机构
学院(189865)
大学(187446)
(76672)
经济(74961)
研究(74250)
管理(67861)
理学(56953)
理学院(56115)
中国(55550)
管理学(55181)
管理学院(54815)
科学(46870)
(42630)
(38770)
(35870)
研究所(35235)
(34650)
(33566)
中心(33364)
(30779)
师范(30479)
业大(27558)
(27192)
北京(26547)
农业(26498)
(25794)
财经(25693)
(24788)
师范大学(24570)
科学院(23101)
基金
项目(125232)
科学(98975)
研究(93872)
基金(88203)
(77314)
国家(76619)
科学基金(64798)
社会(60201)
社会科(56939)
社会科学(56923)
(51619)
基金项目(46624)
(42329)
教育(40884)
自然(39732)
编号(38714)
自然科(38559)
自然科学(38547)
自然科学基金(37788)
(34709)
资助(34381)
成果(31696)
重点(29287)
课题(27967)
发展(27935)
(27457)
(26535)
(25743)
国家社会(24805)
创新(24121)
期刊
(99133)
经济(99133)
研究(59256)
中国(47713)
(33537)
学报(30208)
科学(28917)
管理(26420)
教育(25218)
(23662)
农业(23194)
大学(22305)
学学(20488)
(18775)
金融(18775)
业经(18236)
技术(16156)
资源(14559)
经济研究(14270)
问题(12870)
图书(12504)
财经(12379)
(11907)
(10793)
(10286)
科技(10084)
(9526)
论坛(9526)
书馆(9281)
图书馆(9281)
共检索到30844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王利华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郭晓东  牛叔文  
资源与环境问题是影响和制约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问题。对《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1995年至2004年10年间发表的学术论文进行了统计分析,就论文所涉及的研究领域、论文所运用的研究方法、研究机构的类型与地域分布等特征进行了全面的归类分析和总结研究。认为资源环境科学与区域可持续发展在未来的研究过程中必须实现促进学科的交叉与渗透,实现学科的系统集成与整合发展;寻找科学研究中的薄弱环节和新的生长点,积极开辟新的研究领域;强化各项新技术、新手段的应用,提高科学研究的技术水平;深化区域研究,提高区域研究的综合性水平四大突破,才能适应和满足学科发展及社会发展的需要。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邓先瑞,黄建武  
把可持续发展建立在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良好的基础上,已成为世人的共识。文章概述了长江流域的资源环境状况,揭示了长江流域面临的严重资源环境问题:人地矛盾日益尖锐;水土流失严重;湿地萎缩加剧;自然灾害频繁;水污染加重。提出了促进可持续发展的资源环境对策,包括:贯彻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减缓人口对环境的压力;植树造林,构筑"绿色屏障";调整产业结构和布局,建立资源节约型国民经济体系;发展资源产业,增强产业的基础地位;建立综合协调的资源环境管理体系;提高公众环境意织,树立生态道德观。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月刊)创刊于1992年,由中国科学院主管,中国科学院武汉文献情报中心主办的综合性学术期刊。《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的宗旨和任务是服务于长江流域生态环境与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与发展。期刊立足于长江流域,面向国内外,围绕长江流域的资源开发与利用保护、生态环境、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河流流域综合管理、湖泊富营养化、湿地恢复与保护、自然灾害等重大问题,报道原创性的研究成果,主要读者对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周运清  熊瑛  
流域文明发端于水 ,流域发展依赖于水 ,流域问题的本质表现为水。长江流域是我国水资源最为丰富的战略发展区域 ,但水土流失严重 ,水旱灾害频繁 ,生态破坏 ,环境污染 ,直接影响着 2 1世纪长江流域水资源的开发前景。本文分析了水与流域的发展关系 ,并通过总结世界大河流域发展的经验与教训 ,揭示了长江流域的水资源问题 ,提出了长江流域要适度开发的原则和对策。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盾  
现阶段长江流域经济开发中的地区倾斜对策,造成整体开发割裂,区段合作迟滞、产业结构失调、梯度开发失效.因此,在中、近期内,应以产业倾斜对策为取向,实行整体开发规划下的区段产业倾斜对策,即整体规划,区段分工;整体开发,区段实施,整体调整,分步实施;整体控制,区段调节.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虞孝感  张维阳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创刊二十年来,刊物随着长江大开发的脉搏而跳动,科学地刻画了"长江战略"的实施历程,履行了为开发和保护长江鸣锣开道的"先声"使命。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长江产业带建设的综合研究"课题组论证了长江沿江产业带的建设目标和途径。经过二十多年的建设,长江沿江已经建成为世界规模最大的内河产业带,国际重要的制造业基地,成为国家经济建设的发动机和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同时,长江流域正面临着复杂、艰巨的资源环境问题,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任重道远。长江流域从可持续发展角度看,有无数需要研究和探索的重大课题,《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作为综合性的学术刊物具有旺盛的生命力。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钟永恒  
介绍了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研究信息系统的建立与应用。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研究信息系统包括 4个数据库 :(1)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信息库 ,包括长江流域的自然、自然保护区、行政区、社会、经济等方面的信息 ;(2 )长江流域资源生态环境科学文献数据库 ,收录了有关研究长江流域水、土地、能源、矿产、人力等各类资源的保护与开发、生态保护与建设、环境保护与重建、大型工程建设中的移民问题、城市与城市化、农业与农村发展、区域经济发展、环境变化与生物多样性等的文献 ;(3)长江流域自然灾害数据库 ,收录了长江流域发生物气象灾害、地质灾害、生物灾害等各类自然灾害 ;(4 )长江流域网站导航 ,收集了有关长江流域的信...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创办于1992年,由"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科学与技术局"与"中国科学院武汉文献情报中心"联合主办。刊物立足于长江流域,面向国内外,围绕长江流域的资源开发与利用保护、生态环境、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河流流域综合管理、湖泊富营养化、湿地恢复与保护、自然灾害等重大问题,报道原创性的研究成果,主要读者对象为从事相关工作的科研人员、决策管理人员以及高等院校相关专业师生等。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刘金立  陈新军  
以CNKI平台中的文献数据,利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其文献的增长趋势及期刊分布进行分析,并基于作者和机构合作网络、关键词共现的聚类知识图谱及突变检测等方法,探究我国长江流域生物资源及生态环境主题的研究热点及其研究前沿。研究表明:研究文献总体上呈递增趋势,2016年开始呈现激增态势;作者、机构间的交流合作较少,作者间合作大部分局限在机构内部的研究者之间的合作,合作相对活跃的机构主要有长江科学院、长江流域水资源保护局及长江水利委员会等;其优势学科领域主要为环境科学、区域经济学、水利工程学、农业经济等。当前我国长江流域生物资源及生态环境的研究领域有5个方向:(1)开展长江经济带城市群生态环境评价与保护、城镇化与生态文明建设,以及绿色发展等研究;(2)开展长江三峡与三峡库区的生态环境监测与保护、森林资源养护、水土保持与流失、资源与生态补偿机制研究及其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等研究;(3)开展长江流域自然保护区的生态环境保护与规划、生态保护红线及其生物资源养护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等研究;(4)在长江大保护背景下,开展长江流域生态环境的保护与修复、流域综合治理,以及水生生物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的研究;(5)开展长江源区水电资源开发、水环境保护及其渔业生态环境保护等研究。为科学管理和保护长江流域的重要生物资源,提出建立基于科学设计的全流域生物资源和环境监测系统,建立全流域的生物资源及生态系统的生物数据模型,发展长江流域渔业资源养护与开发的风险评估决策系统,发展长江流域科学的渔业资源增殖放流技术体系,发展基于GIS的长江全流域的渔业资源与环境监测和管理决策信息服务系统等建议。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王琳  丁放  曹坤  袁立来  毛智慧  李慧峰  张孝勇  李凯  杨文波  李小恕  李慧琴  张辉  吴金明  杨海乐  朱挺兵  杨德国  倪朝晖  李云峰  林祥明  李应仁  危起伟  
采用中-大尺度遥感监测手段,对长江流域水域及消落区开展调查与分析,重点阐述长江流域从自然水体为主向人工水面为主的变化趋势,及其对长江流域天然渔业资源衰退的潜在影响。结果显示,近40年全长江流域历史最大水面约63 360 km~2,最小水面约26 396 km~2,历史最大消落面积约36 964 km~2。2019—2020年“一江两湖七河”最大水面约为19 663 km~2,最小水面约为14 281 km~2,消落区面积6 337 km~2,其中反季节性消落区633km~2。2001—2020年和1984—2000年两时段相比,地表水减少水面中超过80%来自于具有自然水文情势的消落区,而新增水面中,由于水库充填导致的河流水面增加达5 500 km~2,致使长江流域水域类型组成结构发生了巨大转变,自然水体占比不足20世纪80年代的一半,而同时期的鱼类资源现存量也下降为20世纪80年代的一半。本研究首次明确反季节性消落区的概念,探讨了长江流域河流梯级水库充填形成的反季节性消落区与鱼类“三场”(产卵场、索饵场和越冬场)关键栖息地丧失的关系。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陈有明  杨娟  疏浅  黄燕  
基于美国陆地卫星ETM遥感数据等,构建了基于Skyline数字地球模型的长江流域三维场景可视化遥感演示系统,以ERDAS、ARCGIS、MAPGIS等软件为平台,全面完成长江流域地貌遥感解译,系统提取了多时相城市扩展遥感信息,以环境科学与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结合流域内水患灾害问题及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长远目标,提出长江流域地貌约束条件下的国土开发与水患治理新理念与对策。结果表明:采用成因-成因形态-物质形态相结合的地貌遥感三级综合分类法,宏观掌握了长江流域地貌物质成因类型、结构及展布特征等,共计圈定长江流域基本地貌单元16 770个,地貌以山地、丘陵、高原类型占主导,平原面积总计36万km2...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