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520)
2023(9453)
2022(8103)
2021(7376)
2020(6372)
2019(14851)
2018(14682)
2017(28276)
2016(15639)
2015(17813)
2014(17944)
2013(17835)
2012(16953)
2011(15413)
2010(15328)
2009(14141)
2008(14072)
2007(13011)
2006(11203)
2005(9597)
作者
(46038)
(38668)
(38497)
(36720)
(24193)
(18696)
(17729)
(15063)
(14468)
(13729)
(13102)
(13073)
(12200)
(12125)
(12016)
(11977)
(11916)
(11316)
(11170)
(11092)
(9619)
(9406)
(9401)
(8781)
(8736)
(8683)
(8586)
(8521)
(7805)
(7796)
学科
(69601)
经济(69547)
管理(40594)
(36511)
方法(30147)
(27570)
企业(27570)
数学(26986)
数学方法(26765)
地方(20896)
(20282)
中国(17386)
(15577)
(14143)
农业(13642)
业经(13565)
(11277)
贸易(11273)
环境(11219)
地方经济(11036)
(10971)
(10816)
(10720)
理论(9165)
(9011)
财务(8983)
财务管理(8960)
(8935)
金融(8932)
(8859)
机构
学院(221787)
大学(221589)
(88258)
经济(86103)
管理(82163)
研究(76457)
理学(70333)
理学院(69409)
管理学(68172)
管理学院(67748)
中国(57330)
科学(49395)
(48030)
(41596)
(39285)
(39285)
中心(36605)
研究所(35853)
业大(35375)
(35296)
农业(33039)
(31810)
师范(31513)
财经(31108)
北京(29889)
(28242)
(28046)
(27934)
经济学(27017)
师范大学(25374)
基金
项目(149865)
科学(116564)
研究(110331)
基金(105601)
(92317)
国家(91532)
科学基金(77116)
社会(67944)
社会科(64159)
社会科学(64134)
(60809)
基金项目(57290)
(51047)
教育(50682)
自然(49595)
自然科(48297)
自然科学(48283)
自然科学基金(47390)
编号(46380)
资助(42020)
成果(37383)
重点(34511)
(34178)
(32771)
课题(32566)
(30675)
科研(29111)
创新(28809)
大学(27807)
计划(27534)
期刊
(98116)
经济(98116)
研究(62187)
中国(46090)
(36901)
学报(35828)
科学(32726)
(31047)
管理(26090)
大学(25966)
教育(25948)
农业(25210)
学学(23969)
技术(20396)
(17708)
金融(17708)
业经(16656)
经济研究(14875)
财经(14770)
(14042)
问题(13769)
图书(13743)
资源(13576)
(12778)
(11215)
技术经济(11189)
理论(10091)
统计(9953)
(9919)
科技(9897)
共检索到32828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孟梅  蒲春玲  
随着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建设用地供求越来越紧张,迫切需要实现建设用地的高效利用。新疆面积广阔,占全国国土面积的六分之一,"三山夹两盆"的特殊地貌,将新疆分成了北疆、南疆、东疆三大区域。由于区域之间地形复杂,土地类型多样,土地利用的差异性显著。为了对新疆不同区域建设用地利用差异进行比较,本文利用数据包络分析模型,分析新疆14个地区建设用地投入产出效率,研究结果表明:(1)新疆建设用地利用有效性整体水平偏低,尤其是南疆的建设用地利用效率非常低;(2)新疆建设用地利用有效值分布具有明显的区域特征,即北疆的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柯新利  杨柏寒  刘适  马才学  
建设用地利用效率的优化是建设用地区际优化配置的核心目标。针对这一目标,以武汉城市圈为案例区,提出了基于土地利用效率区域差异的建设用地区际优化配置的思路:建设用地利用效率越高的区域,在建设用地区际优化配置中拥有越高的优先度。构建分区异步元胞自动机模型,并根据此原则率定分区异步元胞自动机模型的异步演化速率,实现武汉城市圈建设用地区际优化配置。结果表明:(1)分区异步元胞自动机模型可以根据建设用地利用效率对不同的区域赋予不同的演化速率,因而可以实现基于土地利用效率区域差异的建设用地区际优化配置;(2)武汉城市圈建设用地利用效率存在着显著的区域差异,因而各城市建设用地需求的满足程度也存在明显的差异:建...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陈逸  陈志刚  周艳  黄贤金  
建设用地快速扩张是中国目前乃至未来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特征。文章以江苏省十三个地级市为例,采用DEA模型计算了2005和2014年建设用地投入产出效率,结果表明总体略有下降,尤其是苏中和苏北地区平均分别下降了21.8%和14.7%。进一步对比建设用地指标实施进度,发现大部分城市建设用地指标实施进度过快而建设用地投入产出效率却明显降低,两者之间明显不协调,苏中苏北经济相对欠发达地区更为明显。但是由于建设用地指标配置中对苏南地区的严重倾斜,苏南地区在维持土地高效利用的同时,过度集中的开发给资源环境造成了严重压力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陈逸  陈志刚  周艳  黄贤金  
建设用地快速扩张是中国目前乃至未来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特征。文章以江苏省十三个地级市为例,采用DEA模型计算了2005和2014年建设用地投入产出效率,结果表明总体略有下降,尤其是苏中和苏北地区平均分别下降了21.8%和14.7%。进一步对比建设用地指标实施进度,发现大部分城市建设用地指标实施进度过快而建设用地投入产出效率却明显降低,两者之间明显不协调,苏中苏北经济相对欠发达地区更为明显。但是由于建设用地指标配置中对苏南地区的严重倾斜,苏南地区在维持土地高效利用的同时,过度集中的开发给资源环境造成了严重压力。建设用地效率提高与区域资源环境压力之间的平衡,是中国建设用地空间管制亟需解决的问题。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龙拥军  杨庆媛  陈琳琳  洪辉  
省域土地利用效率的评估是当前进行国土规划的必要环节,它旨在探明省域国土开发程度的空间差异,对于合理规划国土空间、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资源、推进主体功能区形成具有重要参考价值。文章以重庆市的研究为例,采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的主成分分析方法和GIS的空间聚类方法,对包括人口、经济、社会、土地等领域的共计30个指标进行计算。结果表明,重庆市当前国土开发利用效率以主城区最高,十四区县次之,渝东北和渝东南为低效率区域,巫溪、酉阳一带为土地利用效率最低的区域。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丁一  郭青霞  杜轶  王海斌  陈水英  
在资源型城市城镇化过程中,要求城市内部经济与生态耦合发展。因此,研究生态视角下城市建设用地利用问题成为当前资源型城市发展亟需突破的瓶颈。基于山西省资源型城市2006—2016年面板数据,利用超效率DEA模型和Malmquist指数揭示资源型城市建设用地利用效率,并运用Tobit回归模型定量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山西省资源型城市建设用地利用效率整体处于中等水平,呈上升趋势;2)通过分析10个城市平均Malmquist指数,发现生产规模指数对TFP指数的促进作用更强,生产要素与规模匹配方面处于较优水平,但缺乏一定的技术创新能力;3)经济发展水平和环境质量指数是提高资源型城市建设用地利用效率的重要影响因素。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吴九兴  
对土地利用政策的市场效率和社会效率的科学测算,有利于制定更切合实际的土地利用政策。市场效率和社会效率是政策制定面对的两难问题。在现有制度不能实现社会效率改进的情况下,要大胆地进行土地利用政策的创新,特别是关系广大集体经济组织、农民的集体建设用地入市的问题,更多地要从社会效率来考虑该制度的设计。改进土地利用政策既要着眼于解决一个市场效率或经济效率,更要重视土地利用政策的社会效率或社会公平;只有一种高社会效率的土地利用政策才会利于我国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保护。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王昱  丁四保  卢艳丽  
建设用地利用效率是指区域单位面积建设用地上所承载的工业化和城镇化功能。从工业化与城镇化2个方面,通过极差、极差倍数和离散系数等指标揭示我国建设用地利用效率的区域差异及其空间特征。我国建设用地利用效率存在非常显著的区域差异,地带性特征是其最明显的空间特征。建设用地利用效率在空间指向上具有一致性,但绝对量与增速之间存在"倒挂"关系。基于政府层级体制和行政指令的资源分配机制与建设用地的利用效率是不相关的。由于资源配置与效率的背离必然会损失效率,进而探讨通过建立跨区域交易制度和相应的补偿机制以实现对建设用地资源更有效率的空间配置。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张良悦  师博  刘东  
本文将资本存量、劳动力就业人数、土地存量作为投入变量,将城市国内生产总值和城市化人口作为产出变量,利用地级以上247个城市2001年、2003年和2005年的数据,使用数据包络分析和超效率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对中国城市土地利用效率进行了测度。计量结果表明,只有6%~12%的城市处于产出效率前沿,而88%~94%的城市处于非前沿面的无效率生产点上;2001年和2003年全要素土地利用效率均值集中在50%~70%之间,2005年60%的城市土地利用效率低于50%。显然,中国目前城市化进程中,土地利用效率存在着明显的区域差异和粗放特征,不利于城市化的健康发展和耕地保护。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吴斌  郭杰  殷爽  欧名豪  
研究目的:从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三方面综合评价建设用地利用效益,为区域差别化的建设用地管理政策制定提供科学依据。研究方法:综合评价法,改进熵值法,Moran’s I指数分析法。研究结果:(1)江苏省建设用地利用效益区域差异性较大,呈现出区域聚集的特征;(2)根据建设用地利用效益的区域差异,可将江苏省分为调整优化区、重点发展区、适度发展区和生态保护区。研究结论:应根据不同区域建设利用效益差异、社会经济发展特征,构建区域差别化的建设用地管理政策。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马克星  贺书锋  相雨佳  
使用我国31个省份2009—2016年数据,实证分析金融发展与建设用地利用效率间的非线性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整体上,金融发展对建设用地利用效率的提升具有正向作用,表现出显著的门槛效应,以产业结构作为门槛变量时存在单门槛,以城镇化率和建设用地规模作为门槛变量时表现为双重门槛;经济发展处于中高级阶段时,金融发展对建设用地利用效率提升的正效应更大;迄今为止,我国迈过高质量发展门槛的地区较少。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王希睿  许实  杨兴典  吴群  
研究目的:以江苏省为例,对比分析江苏省62个县(市、区)1999—2011年来建设用地利用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的时空差异。研究方法: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和Malmquist指数方法。研究结果:(1)江苏省建设用地利用效率区域差异较大,1999—2011年全省建设用地利用效率先降后升,最低点出现在2008年左右;(2)江苏省大部分地区存在全要素生产率增长,2008年以前主要依靠技术进步,2008年以后主要依靠综合效率的提升。研究结论:江苏省正处于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阶段,应根据各市县社会经济发展特征和不同级别,制定差别化的建设用地利用方案,合理配置生产要素,提高技术进步率,为全国实现"要素驱动"、"...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世祥  成金华  吴巧生  
中国水资源问题的核心是利用效率问题。由于区域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水资源利用方式等诸多变量的不同,中国水资源利用效率表现出了明显的区域差异特征。研究探讨水资源利用效率区域差异是解决中国水资源短缺问题的一个重要的可能途径,也是建立节水型社会、统筹区域发展、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通过实证研究,我们发现:中国中、西部地区的水资源利用效率收敛趋势明显,而东部地区不存在收敛趋势;经济发达的东部地区水资源利用效率较高,经济欠发达的中、西部地区水资源利用效率较低。导致中国水资源利用效率存在区域差异的最重要因素是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对此,需要采取一系列政策措施来缩小这种区域差异状况。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曹银贵  郑新奇  胡业翠  
以济南市为研究对象来开展建设用地集约利用评价,构建了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的评价指标体系,此体系包含了利用强度指数、增长耗地指数、用地弹性指数和贡献比较指数,采用定性分析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的方法,定性分析主要从人口、经济发展与建设用地之间的关系来反映建设用地集约利用趋势;在定量分析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计算集约利用值,根据集约利用值确定了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的等级,并分析了区县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的差异特征。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立娜  
根据凉山州的耕地利用特点,通过计算耕地利用动态变化度、耕地利用相对变化率分析凉山州近十年耕地的动态变化情况。分析认为:耕地利用变化空间差异大,经济因素、人口增长及土地开发整治等因素是造成耕地动态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最后提出加强耕地利用保护的对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