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140)
- 2023(18411)
- 2022(15452)
- 2021(13919)
- 2020(12094)
- 2019(27101)
- 2018(26699)
- 2017(50794)
- 2016(28103)
- 2015(30940)
- 2014(30831)
- 2013(30659)
- 2012(28159)
- 2011(25232)
- 2010(25009)
- 2009(23495)
- 2008(23443)
- 2007(21078)
- 2006(18220)
- 2005(16197)
- 学科
- 济(122734)
- 经济(122605)
- 业(101343)
- 管理(91428)
- 企(88990)
- 企业(88990)
- 方法(60230)
- 数学(50649)
- 数学方法(50079)
- 财(35519)
- 农(35151)
- 业经(32980)
- 中国(27333)
- 务(25480)
- 财务(25431)
- 财务管理(25387)
- 农业(24782)
- 企业财务(24137)
- 学(23620)
- 技术(23505)
- 地方(22854)
- 贸(22272)
- 贸易(22268)
- 易(21559)
- 制(21375)
- 理论(19848)
- 和(19844)
- 划(18306)
- 环境(17563)
- 策(16844)
- 机构
- 学院(412635)
- 大学(408971)
- 济(167691)
- 经济(164488)
- 管理(161932)
- 理学(140675)
- 理学院(139182)
- 管理学(136731)
- 管理学院(135994)
- 研究(134767)
- 中国(101268)
- 科学(87451)
- 京(85036)
- 农(81731)
- 财(75102)
- 所(70226)
- 业大(68804)
- 农业(65256)
- 研究所(64268)
- 中心(62694)
- 江(62316)
- 财经(61300)
- 经(55780)
- 北京(52233)
- 经济学(51038)
- 范(49024)
- 州(48857)
- 院(48534)
- 师范(48328)
- 经济学院(46537)
- 基金
- 项目(283665)
- 科学(222907)
- 基金(207279)
- 研究(196146)
- 家(184663)
- 国家(183167)
- 科学基金(156690)
- 社会(125393)
- 社会科(119085)
- 社会科学(119048)
- 省(112857)
- 基金项目(110013)
- 自然(105744)
- 自然科(103396)
- 自然科学(103362)
- 自然科学基金(101582)
- 划(94891)
- 教育(90335)
- 资助(85427)
- 编号(76213)
- 重点(64517)
- 部(61833)
- 创(61060)
- 发(60645)
- 成果(59219)
- 创新(56717)
- 科研(55821)
- 业(55255)
- 计划(54907)
- 课题(52885)
- 期刊
- 济(177638)
- 经济(177638)
- 研究(107791)
- 学报(73647)
- 农(73357)
- 中国(71708)
- 科学(65546)
- 财(61101)
- 管理(60903)
- 大学(54398)
- 学学(52144)
- 农业(50067)
- 技术(38120)
- 教育(33449)
- 融(33228)
- 金融(33228)
- 财经(30699)
- 业经(30503)
- 业(29326)
- 经济研究(28084)
- 经(26348)
- 问题(23761)
- 技术经济(23219)
- 版(21321)
- 统计(21299)
- 科技(20728)
- 策(20277)
- 商业(19271)
- 业大(19086)
- 贸(18998)
共检索到5885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范建双 虞晓芬
在评估外部环境因素对技术效率的影响时,大部分文献是在同一个模型框架下进行研究,忽视了外部环境因素对技术效率作用的两种不同方式。采用两种不同假设下的随机边界生产函数模型测算了1998-2010年中国省际建筑业技术效率及其与外部环境因素之间的关系。同时对技术效率的区域差异进行了趋同性检验。结果表明模型1的技术非效率不显著而模型2显著,模型2更适合采用随机边界分析(SFA)方法。模型2的实证结果表明市场化程度对技术效率产生正影响,而对外开放程度则为负影响。趋同性检验的结果表明:全国范围内和三大地区同时存在绝对趋同和条件趋同,条件趋同速度由高至低的顺序依次为西部、全国、中部和东部地区。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王昕 陆迁
基于投入导向DEA模型,对2003~2010年的中国省际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进行测算,结果显示:我国农业水资源效率一直维持在0.8以上,且有逐年上升趋势;多数地区的农业水资源的利用效率较高,差异不明显,仅有少数地区(福建、广东、海南、宁夏)的农业水资源利用率低于0.6的水平,有较大节水潜力。分别利用α和β趋同性检验方法对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的趋同性实证分析,α趋同性检验得出全国范围内的省份没有出现明显的随时间变动而缩小的趋势,但β趋同性检验发现各省份自身存在稳态效率,且随时间的推移最终会实现均衡。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覃成林 张伟丽
本文以1978年、1982年、1985年这3个具有重要改革开放意义的年份为初始时点,采用CART方法,获得了更符合俱乐部趋同定义的最优区域分组,以及俱乐部趋同的待检影响因素信息。据此对中国区域经济增长进行俱乐部趋同检验和影响因素分析,结果表明:(1)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区域经济增长发生了明显的俱乐部趋同。总体上,在中国的沿海地区形成了以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这5个新兴工业化省份为主体、代表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和达到较高水平的趋同俱乐部。其余省市区则形成了另外一个趋同俱乐部。(2)市场化水平和区域政策是影响俱乐部趋同发生的重要因素。因此,继续推进区域的市场化改革进程和调整区域政策是中国可以选择...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徐莉萍 戴薇
选取2011~2014年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采用数据包络分析法评价其生态效率,运用TobiT回归模型检验企业生态效率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2011~2014年,我国重污染行业上市企业的生态效率在逐步提高,但是整体水平依然偏低;上市年限、财务绩效显著正向影响企业生态效率,企业规模也具有正向作用;制造业企业的生态效率明显优于资源型产业企业的生态效率;经济发达地区的企业较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企业生态效率更高。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侯建朝 杨美臣
运用非线性单位根检验对中国31个省份煤炭价格是否存在趋同性进行了实证研究。首先,应用Wald检验来检测各省份煤炭价格与全国煤炭价格的平均数构建过渡函数是否为零来确定各省份煤炭价格是否存在非线性关系,结果表明7个省份存在非线性关系,24个省份存在线性关系;然后,应用非线性单位根检验和常规的线性ADF单位根检验进行检测,结果发现9个省份的煤炭价格存在趋同性,22个省份的煤炭价格不存在趋同性,即没有充足的证据表明中国省际煤炭价格具有趋同性,意味着全国未形成统一的煤炭市场;最后,结合实证分析提出煤炭市场化改革、平衡区域经济发展和优化能源运输体系等政策建议。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侯建朝 杨美臣
运用非线性单位根检验对中国31个省份煤炭价格是否存在趋同性进行了实证研究。首先,应用Wald检验来检测各省份煤炭价格与全国煤炭价格的平均数构建过渡函数是否为零来确定各省份煤炭价格是否存在非线性关系,结果表明7个省份存在非线性关系,24个省份存在线性关系;然后,应用非线性单位根检验和常规的线性ADF单位根检验进行检测,结果发现9个省份的煤炭价格存在趋同性,22个省份的煤炭价格不存在趋同性,即没有充足的证据表明中国省际煤炭价格具有趋同性,意味着全国未形成统一的煤炭市场;最后,结合实证分析提出煤炭市场化改革、平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葛红玲 段与杨
本文建立商品房市场局部均衡模型,从供给和需求两方面研究商品房价格影响因素,构建地域特性因子,分别对全国和中、东、西部商品房价格影响因素进行实证检验。结果显示:土地成本和基于地域特征的预期因素对全国及各区域商品房价格均有显著影响;居民可支配收入、投资偏好、土地收入与财政收入之比以及开发商资金来源等因素对不同区域商品房价格影响存在差异。
关键词:
商品房价格 区域差异 供求理论 预期因素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杜传忠 韩元军 杨成林
新型工业化战略下,中国东、中、西部就业增长的影响因素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经济增长要素对就业增长的拉动作用在西部较明显,东、中部并不明显;出口比率要素在东部和西部能显著影响就业;如果东、中部经济发展过程中过多依靠总投资拉动,会对本地就业增长产生不利影响,未来需要更多通过扩大总消费水平来促进经济增长;东、中部的物质资本积累能显著促进就业增长,而西部地区并不显著;东部地区的政府规模扩大对于该区域就业增长有很大促进作用;三个区域中人力资本的溢出效应对就业增长都不明显,城镇化的内生就业创造功能在各区域也没有得到很好发挥。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冯晓玲 张建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生产性服务业正成为发达国家的主导产业和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美国的生产性服务业在优化产业结构、提升城市竞争力和综合国力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文章综合运用协整分析、VAR模型及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方法,实证分析了人力资本、研发投入、人均可支配收入、城市化水平、制造业中间需求和生产性服务业FDI对美国生产性服务业的影响。结果表明,人均可支配收入对美国生产性服务业的影响程度最大,其后依次为制造业中间需求、人力资本、研发投入和城市化水平,生产性服务业FDI的影响程度最小。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杨德钦 陈丹 李红艳 陈义超 张静
以我国区域建筑业为研究对象,选取代表生产规模、生产能力和产值效率的16个技术经济指标,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分析20022014年我国建筑业区域发展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我国区域建筑业发展极不平衡,主要影响因素也因地而异,且综合发展水平较高地区存在明显短板,位于中部的省份有明显的地区发展优势。我国建筑业应明确地区发展劣势,弥补短板,努力缩小区域间建筑业发展差异。
关键词:
建筑业 区域发展 影响因素 主成分分析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杨德钦 陈丹 李红艳 陈义超 张静
以我国区域建筑业为研究对象,选取代表生产规模、生产能力和产值效率的16个技术经济指标,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分析2002~2014年我国建筑业区域发展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我国区域建筑业发展极不平衡,主要影响因素也因地而异,且综合发展水平较高地区存在明显短板,位于中部的省份有明显的地区发展优势。我国建筑业应明确地区发展劣势,弥补短板,努力缩小区域间建筑业发展差异。
关键词:
建筑业 区域发展 影响因素 主成分分析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许娜 张建华
本文在Kiminori Matsuyama提出的模型基础上,通过分析城乡生产均衡和交易均衡,说明影响中国城乡工资差距的因素,并通过1998—2007年省际面板数据进行经验分析,发现农村生产率提高有助于缩小中、西部城乡工资差距;城市生产率提高会扩大中西部工资差距,缩小东部工资差距;增加对农村的转移支付以及财政对第一产业的支持力度会扩大城乡工资差距。缩小城乡工资差距的有效途径对中、西部而言,是提高农村劳动生产率和加快劳动力的城乡转移,而东部应加快城市化进程、提高城市劳动生产率,政府财政对农村的支持应着重于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对农村非农产业的支持和发展应合理指导。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张肖飞 张霞
本文选取同时发行A、H股的1994 ̄2004年30家上市公司作为样本公司,运用Gray’s趋同性指数(C指数)检验会计准则(CAS和H.K.SSAP或IFRS)之间的趋同性,并通过配对检验对没有通过趋同性检验的上市公司,按照不同会计准则所披露的会计信息差异的收敛性进行检验。结果发现:不同的会计准则没有通过趋同性检验,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相互之间的差异在收敛,说明我国会计准则的国际协调与趋同是富有成效的。
关键词:
趋同性指数 会计准则 A股和H股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沈晓梅 李芝辰 王磊
文章基于江苏省高新技术产业2000-2017年数据,利用DEA-BC~2模型、Malmquist指数和CLAD模型在行业异质性视阈下分析行业综合效率与动态演变趋势及其影响因素的驱动效应。结果表明:江苏高新技术产业综合运营水平较高,总体呈增长趋势,但行业间运营效率差异明显;技术进步是推动江苏省高新技术产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主要因素,而规模效率对其变化的驱动程度较小;影响江苏高新技术产业全要素生产率如研发人员数等因素的驱动效应差异显著。针对研究结果,从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优化行业人力资源配置、合理规划行业规模等方面为江苏高新技术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政策建议。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鲁强
本文从理论上分析中国农村金融排斥的内在机理,提出农村金融排斥六维度假设,并构建农村金融排斥模型(EXCLUDED)和农村金融排斥程度的测算指标。农村金融市场是一个多维复杂的体系,影响中国农村金融排斥的最主要因素为价格排斥和营销排斥,且政府财政支农、调控利率等干预手段在省域范围内存在失灵,农村金融排斥程度在省域范围以及地域范围内差异较大,同时农村金融六个维度排斥程度之间的差异也相当大。解决农村金融市场排斥问题需打"金融组合拳",促进中国各省市农村经济的稳定与协调发展,改善农村的产业结构和发展模式,提高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水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