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909)
- 2023(13679)
- 2022(10914)
- 2021(9825)
- 2020(7886)
- 2019(17753)
- 2018(17273)
- 2017(33390)
- 2016(17671)
- 2015(19693)
- 2014(19852)
- 2013(19820)
- 2012(18399)
- 2011(16539)
- 2010(17040)
- 2009(15923)
- 2008(16148)
- 2007(14673)
- 2006(13495)
- 2005(12878)
- 学科
- 济(90600)
- 经济(90509)
- 业(79054)
- 企(70730)
- 企业(70730)
- 管理(65726)
- 方法(31231)
- 业经(30328)
- 农(27605)
- 中国(26140)
- 地方(25396)
- 财(24251)
- 数学(22880)
- 数学方法(22741)
- 农业(19865)
- 制(18563)
- 技术(18334)
- 务(17726)
- 财务(17705)
- 财务管理(17681)
- 企业财务(16731)
- 和(16136)
- 贸(15994)
- 贸易(15975)
- 易(15387)
- 策(14883)
- 理论(14693)
- 融(14632)
- 金融(14631)
- 划(14418)
- 机构
- 学院(264664)
- 大学(257932)
- 济(116406)
- 经济(114031)
- 管理(106035)
- 研究(89942)
- 理学(89131)
- 理学院(88185)
- 管理学(87246)
- 管理学院(86716)
- 中国(73151)
- 京(55487)
- 财(53968)
- 科学(51030)
- 所(45150)
- 江(43457)
- 财经(41730)
- 农(41669)
- 中心(41126)
- 研究所(39994)
- 经(37697)
- 北京(35432)
- 州(34766)
- 经济学(34558)
- 业大(33848)
- 范(33816)
- 师范(33539)
- 院(32611)
- 农业(32109)
- 经济学院(31012)
- 基金
- 项目(164906)
- 科学(132642)
- 研究(126044)
- 基金(119169)
- 家(101763)
- 国家(100781)
- 科学基金(88712)
- 社会(82695)
- 社会科(78527)
- 社会科学(78509)
- 省(66432)
- 基金项目(62590)
- 教育(55277)
- 自然(54369)
- 划(53836)
- 自然科(53145)
- 自然科学(53133)
- 自然科学基金(52230)
- 编号(51749)
- 资助(47182)
- 发(41725)
- 成果(41065)
- 创(37587)
- 重点(36930)
- 业(36192)
- 课题(35699)
- 部(35624)
- 发展(34661)
- 创新(34223)
- 展(34084)
- 期刊
- 济(144322)
- 经济(144322)
- 研究(82572)
- 中国(58671)
- 管理(46145)
- 财(43885)
- 农(39678)
- 科学(34148)
- 学报(32153)
- 融(30893)
- 金融(30893)
- 农业(27244)
- 教育(26846)
- 业经(26436)
- 技术(25833)
- 大学(25402)
- 学学(23734)
- 经济研究(21830)
- 财经(21602)
- 经(18833)
- 问题(18450)
- 业(16746)
- 技术经济(15733)
- 贸(14949)
- 商业(14587)
- 图书(14232)
- 现代(14066)
- 世界(13816)
- 国际(13289)
- 经济管理(13109)
共检索到42737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谷永芬 洪娟
从服务业区位功能上,长三角大都市圈城市可以划分为三个等级体系:核心城市——上海;二级城市——南京、苏州、杭州、宁波等;其他三级城市。从资源整合优势看,圈内现代服务业的竞争合作发展应以上海为核心,在上海优先驱动模式下,二级城市与之错位发展,形成水平分工。在该竞争合作发展模式下,通过制定相应战略加速圈内现代服务业的快速发展。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何骏
长三角区域作为我国经济最具活力的区域之一,其服务业发展及集聚速度处于全国前列。本文在对服务业发展及集聚动因分析的基础上,对长三角区域服务业发展和集聚进行了实证研究,涉及服务业在长三角区域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内部结构和集聚状况,并据此对长三角区域服务业发展及集聚的趋势进行了判断,认为生产性服务业在长三角区域未来将加快发展,其趋势将由四大中心城市,即上海、杭州、无锡和宁波向周围城市扩散,辐射范围包括苏州、常州、嘉兴、台州和舟山等城市。
关键词:
长三角区域 服务业 发展 集聚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张河清 田晓辉 王蕾蕾
首先建立了城市旅游竞争力评价模型及评价指标体系,然后运用因子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对长三角与珠三角两区域各城市的旅游竞争力进行了客观的评价,最后基于综合评价结果对各城市展开横向比较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两区域有针对性的竞合发展战略,以期实现两区域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李廉水,周彩红
以上海为龙头、江浙为两翼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上海“一个龙头,四个中心”的定位及一系列发展战略的确立,对于加强江苏沿江与上海之间的联动发展既有积极影响,又存在不容忽视的负面效应。长三角都市圈联动发展,既要充分利用上海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等方面的优势,紧紧把握2010年上海举办世博会的机遇,又要采取多种措施降低长三角合作中的磨擦冲突,积极促进产业分工和技术合作,推动长三角的持续协调优质发展。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谷永芬 费军伟 李松吉
长三角都市圈在近几十年中发展迅速,但因地区内产业分工缺乏协调性阻碍了其进一步发展。从古典到现代的分工理论,均证明都市圈内产业分工、同一产业内分工的必要性。从长三角都市圈生产性服务业分工现状和对国际成熟都市圈发展的比较分析中,找出长三角发展的差距和启示,以促进长三角地区经济的进一步协调发展。
关键词:
长三角都市圈 生产性服务业 分工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谷永芬 洪娟 卢立伟
长三角地区整体上经过二十多年发展,已完成了工业化早期的结构转化,进入了以重化工业和高加工度制造业为主导的工业化后期。但在其内部,上海、江苏、浙江三地的产业发展阶段和发展水平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而其现代服务业更存在着竞争和产业分工的联系。竞争与合作历来是长三角都市圈发展中争论和研究的一个主题。因为竞争过度,所以更多的强调合作。从竞争中寻求协作,形成一种全新的差别化竞争格局,在实行错位发展中提升服务产业集群竞争力是当前长三角地区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关键词:
都市圈 现代服务业 产业集群 差别化竞争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何周倩 罗小龙 顾宗倪
随着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上升到国家战略,区域竞争与合作已经成为我国发展战略和政策制定中的重要问题。文章通过梳理1990年代以来长三角区域战略的演变历程、战略意图和政策效应,来探究长三角区域竞合特征及其趋势。研究表明,区域战略是系统研究长三角区域竞合的有效依据。长三角区域战略经历了从竞争为主到加强合作的历程,按竞合性质可将其归纳为竞争、合作和竞合三类战略。以区域战略透视长三角竞合新趋势,长三角多中心、网络化空间格局进一步发展成熟,都市圈成为竞合的重要载体,区域创新成为竞合的着力点,跨界合作带来新发展机遇。建议通过国家介入或中心城市主导的方式进一步加强区域合作。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纪江明 葛羽屏
随着长三角地区经济社会逐步走向一体化,其文化整合日益受到关注。本文研究了这一地区的文化起源、文化生态及其交互影响,主张推动长三角地区文化交流与合作,构筑共同繁荣的长三角都市文化生态系统(文化生态圈),同时提倡发展多样性、个性化的城市历史特色文化。
关键词:
长三角 一体化 文化生态系统 构建研究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王可侠 夏琦
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差距,已经成为我国沿海与内陆地区新一轮发展差距加大的重要因素。如何加快内陆地区现代服务业发展?作者以长三角地区为例,进行比较探讨。首先从生产性服务业对现代服务业发展影响分析,提出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必要途径。其次,通过长三角地区四省市产业、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水平的数据比较,论证了内陆地区现代服务业发展滞后的根源,并给出加快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
现代服务业 生产性服务业 长三角地区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袁瑞娟
长三角城市群是中国最大的城市群,其发展对中国沿海经济乃至整个国家都有重大的影响。现代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占主要地位是经济发展的趋势。目前,长三角城市群现代服务业比重偏低,各城市之间地区分割比较严重,制约了该地区的经济发展。文章探讨了长三角服务业一体化的思路和具体措施,认为:首先各地应该重视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其次要撤除各种行政壁垒,促进市场一体化;再次在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上,各城市应该有所侧重,进行分工合作。
关键词:
长三角 城市群 现代服务业 一体化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钱亦杨 谢守祥
从世界范围的经济发展规律来看 ,构建有系统的城市群区域经济已经成为国家间经济竞争的重要内容之一。 2 0世纪 80年代以来长江三角洲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但与世界五大著名都市圈相比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发展还明显存在着传统和自然发展的痕迹 ,特别是因其属于三个省级行政区管辖下的经济区 ,所以某些政治地缘关系还制约着城市群经济的发展。因此系统思考长江三角洲都市圈的协同发展问题 ,以提高长三角地区的区域竞争力 ,是促进大都市圈全面发展的关键所在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张海洲 陆林
会展业是当前我国都市发展的新要素和明星产业。利用TOPSIS法从城市规模、外贸经济、对外交通、城市环境、旅游发展和会展业发展6个方面综合评价京津冀和长三角两大都市圈26个成员城市的会展业与城市发展的协调水平,并借助Arc GIS软件分析空间格局,进而探讨影响因素和协调机制。结果显示:(1)等级分布上,京津冀城市协调分布较为均匀,长三角呈现"沙漏状"两极化聚集的层次分布。(2)空间分布上,长三角为"一轴(宁、常、锡、苏、沪)两点(杭、甬)"优良协调、北部和中部失调的空间格局;京津冀为核心(京、津)优质协调、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张海洲 陆林
会展业是当前我国都市发展的新要素和明星产业。利用TOPSIS法从城市规模、外贸经济、对外交通、城市环境、旅游发展和会展业发展6个方面综合评价京津冀和长三角两大都市圈26个成员城市的会展业与城市发展的协调水平,并借助Arc GIS软件分析空间格局,进而探讨影响因素和协调机制。结果显示:(1)等级分布上,京津冀城市协调分布较为均匀,长三角呈现"沙漏状"两极化聚集的层次分布。(2)空间分布上,长三角为"一轴(宁、常、锡、苏、沪)两点(杭、甬)"优良协调、北部和中部失调的空间格局;京津冀为核心(京、津)优质协调、协调度南高北低的空间格局。(3)协调机制是会展业子系统与城市系统的同向发展过程,通过会展业子系统与相关子系统进行协调互动,优质协调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崔木花
随着制造业发展水平的提升,社会分工的日益深化,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联系愈加密切,二者的良性互动发展是推动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举措。从我国近10年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的发展实际看,二者明显呈现出互动发展的趋势。以长三角区域为例,通过对沪、苏、浙、皖近年来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发展现状的分析发现,除了上海外,其他三省的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并未呈现良好的互动发展关系,为此,提出应协同发展、提升三省一市的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水平,通过加强区域间的交流与合作,促进两业良性互动发展。
关键词:
长三角 制造业 生产性服务业 互动发展
[期刊] 改革
[作者]
黄征学 肖金成 李博雅
长三角区域是我国经济最活跃、开放度最高、创新力最强、一体化程度最高的地区之一,在国家现代化发展和高质量发展格局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20世纪80年代以来,长三角区域发展的各种协调机制逐步建立,但市场一体化发展程度依然偏低。顺应新一代信息技术和各类市场融合发展的新趋势,应通过"线上""线下"协同互动、"五链"融合发展、事中事后监管协调推进、各级政府和社会组织联动发展,推进市场一体化,并不断完善组织体系、规划体系、立法制度、配套机制、监测评估体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