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931)
2023(5657)
2022(4577)
2021(4008)
2020(3345)
2019(7143)
2018(6606)
2017(12872)
2016(6646)
2015(7201)
2014(7181)
2013(7062)
2012(6456)
2011(5688)
2010(5943)
2009(5859)
2008(4834)
2007(4347)
2006(3838)
2005(3564)
作者
(17862)
(14737)
(14393)
(13777)
(9174)
(7069)
(6770)
(5729)
(5511)
(5135)
(5073)
(5051)
(4689)
(4571)
(4504)
(4491)
(4394)
(4231)
(4137)
(4071)
(3622)
(3500)
(3438)
(3315)
(3312)
(3278)
(3237)
(3052)
(2989)
(2916)
学科
(30685)
经济(30669)
(24425)
金融(24424)
(21659)
银行(21657)
管理(21332)
(21037)
(21036)
(18336)
企业(18336)
中国(15502)
(13550)
地方(12789)
中国金融(10904)
方法(10053)
(9706)
财务(9691)
财务管理(9678)
(9357)
企业财务(9328)
数学(9256)
数学方法(9176)
地方经济(7057)
业经(6968)
(6467)
(5585)
农业(5148)
体制(4870)
事业(4521)
机构
学院(88699)
大学(86439)
(39771)
经济(38903)
管理(32219)
中国(30874)
研究(29389)
理学(27371)
理学院(27057)
管理学(26646)
管理学院(26489)
(20867)
(17502)
中心(16412)
财经(16375)
科学(16137)
(15794)
银行(15290)
(14911)
(14802)
金融(14613)
(14361)
(14155)
经济学(13811)
(12996)
研究所(12707)
经济学院(12593)
人民(12474)
财经大学(12421)
(11711)
基金
项目(59606)
科学(47954)
研究(44868)
基金(43916)
(37546)
国家(37232)
科学基金(32744)
社会(30349)
社会科(29050)
社会科学(29044)
(24186)
基金项目(23253)
自然(19657)
(19561)
教育(19514)
自然科(19217)
自然科学(19215)
自然科学基金(18855)
编号(17850)
资助(17557)
(14428)
成果(14268)
重点(14108)
国家社会(13096)
(13091)
(12870)
创新(12342)
课题(12286)
发展(12126)
(12030)
期刊
(41648)
经济(41648)
研究(27477)
(26909)
金融(26909)
(17545)
中国(17156)
管理(11593)
学报(11010)
科学(10556)
(10435)
大学(8690)
学学(8465)
财经(8347)
经济研究(7166)
(7108)
技术(6692)
农业(6259)
业经(6072)
教育(5799)
财会(5237)
理论(5078)
问题(4993)
中国金融(4750)
会计(4615)
实践(4578)
(4578)
统计(4035)
商业(3969)
(3943)
共检索到14017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张企元  
本文描述了改革开放特别是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我国区域差距的动态变化,并在分析市场、金融调控(总量调控和结构调控)对区域差距影响的基础上,提出实施结构性的区域金融调控是缩小区域发展差距,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必由之路,特别是对金融发展相对滞后的中部地区更是如此。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江世银  
由于区域间经济发展差距的客观存在,必然会产生区域间的金融差距,通过实施适度区域差别的金融政策是各国为控制区域经济发展差距过大而普遍采用的政策措施。为此,建立区域经济发展基金,加快不发达区域经济发展,实行金融政策区域化,赋予区域中央银行一定的地方金融政策制定权和调控权,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金融保障是区域金融调控较好的选择。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吴旭   蒋难   唐造时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赵桂芝  
本文利用全国31个省份城乡居民收入构成以及全国各区域城乡人口等数据,运用计量研究方法,通过广义熵的引进、计算与比较,揭示和论证财政转移性支出对我国区域间居民收入差距的调节效应。结果表明,我国财政转移性支出对区域间居民收入差距调节效应不尽如人意。对此本文指出应重视我国财政转移性支出的公平性目标,并对有效增加财政转移性支出规模、优化财政转移性支出结构提出对策建设。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李仙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区域发展呈现典型的两个倒U型演变态势。这种变化是由经济发展速度的倒U型变化所决定的。针对区域发展不平衡的经济阶段因素,以及地区差距产生的自然、社会和文化等多方面的原因,应有效调控地区发展差距,将区域发展不平衡控制在经济社会能够容忍的范围之内。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李仙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区域发展呈现典型的两个倒U型演变态势。这种变化是由经济发展速度的倒U型变化所决定的。针对区域发展不平衡的经济阶段因素,以及地区差距产生的自然、社会和文化等多方面的原因,应有效调控地区发展差距,将区域发展不平衡控制在经济社会能够容忍的范围之内。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佩源  
选取中国2012—2022年30个省级面板数据,通过构建多种计量模型,对数字金融与区域经济差距间的关系进行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数字金融对区域经济差距具有显著抑制作用,并且在经过多重内生性与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依旧成立。中介效应检验结果显示,数字金融可通过提高双循环联动发展水平,显著缩小区域经济差距。拓展性检验结果显示,数字金融缩小区域经济差距的作用存在显著异质性,对南方地区与高分位点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抑制作用更强。基于此,提出推动数字金融高质量发展、促进双循环高水平联动、统筹优化区域经济发展格局的建议,以期为高效缩减区域经济差距,助力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提供有益借鉴。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佩源  
选取中国2012—2022年30个省级面板数据,通过构建多种计量模型,对数字金融与区域经济差距间的关系进行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数字金融对区域经济差距具有显著抑制作用,并且在经过多重内生性与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依旧成立。中介效应检验结果显示,数字金融可通过提高双循环联动发展水平,显著缩小区域经济差距。拓展性检验结果显示,数字金融缩小区域经济差距的作用存在显著异质性,对南方地区与高分位点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抑制作用更强。基于此,提出推动数字金融高质量发展、促进双循环高水平联动、统筹优化区域经济发展格局的建议,以期为高效缩减区域经济差距,助力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提供有益借鉴。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许佩娟  冉光和  卫来  
利用1978—2009年我国省级数据,采用单位根检验方法、协整检验方法和误差修正模型,实证分析了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的金融发展与其城乡收入之间的关系,并比较分析了两者间关系在三大地区的区域差异。检验结果显示:对于东、西部地区而言,地区城乡收入差距与地区金融发展效率负相关,与地区金融发展规模正相关;中部地区的城乡收入差距与其金融发展效率正相关,与其金融发展规模负相关,城乡收入差距与金融发展规模存在长期因果关系;在不同的区域条件下,金融发展与城乡收入差距之间的关系存在区域差异。最后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王丹  叶蜀君  
本文从金融集聚的视角出发分析区域收入分配差距问题,一方面,通过信贷配给传导机制的分析得出,由于存在信贷门槛效应,使得发达地区世代累积财富,而欠发达地区逐步走入贫困陷阱,造成了区域间的收入差距。另一方面,分析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间差异性的知识溢出效应得出,由于金融集聚水平不同而产生不同的集聚知识系统网络效应、集聚创新效应和集聚技术进步效应影响劳动生产率,最终导致区域间的收入差距。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王文胜  
现代金融发展理论的主流观点是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意义重大。按照这种理论逻辑,西部地区金融非均衡发展应该会产生显著的经济后果。本文以金融发展为视角,着力探讨金融发展对西部地区城乡收入差距产生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西部地区的金融发展与城乡收入差距之间存在着一种长期均衡关系;从格兰杰因果检验和方差分析也同样可以看出,从1990年至今,西部地区金融发展一定程度上扩大了城乡差距,但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不是西部地区金融发展规模的格兰杰因果原因。本文的政策含义在于从解决金融发展非均衡问题上着手来缩小西部城乡收入差距是具有现实意义的。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葛兆强  
区域经济差距的金融成因分析与政策选择□葛兆强贵成本代价具体表现在中西部地区储蓄能力进一步削弱,资本短缺和储蓄率的下降加剧,以至于妨碍资本形成,最终导致区域经济差距的扩大。其一,统一的货币制度在区域经济差距客观存在的前提下,必然会产生货币币值和通货膨胀...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孟庆红  
区域非均衡发展理论阐明:区域之间不可避免地存在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并不是绝对地消除这种差距,而是将其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避免各区域差距的过度扩大,并随着条件的恶化,逐步缩小其差距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朱新蓉  田娟  徐煦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周孟亮  王凯丽  
在中央银行实施的货币供给调控中,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起着传导作用,微观经济主体的金融努力程度也影响着货币供给调控,目前,我国区域金融差异的存在使货币供给调控的实际效果与预期效果存在较大差异,应该加强中央银行区域分行在货币供给调控中的作用,逐步推行区域性货币政策,改善货币政策的运行环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