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613)
2023(9399)
2022(7279)
2021(6431)
2020(5449)
2019(12005)
2018(12053)
2017(22864)
2016(12343)
2015(13853)
2014(14169)
2013(13490)
2012(12186)
2011(11054)
2010(11044)
2009(10306)
2008(10170)
2007(9225)
2006(8419)
2005(7813)
作者
(36831)
(30740)
(30456)
(28968)
(19311)
(14488)
(14033)
(11965)
(11753)
(10990)
(10388)
(10335)
(9958)
(9907)
(9485)
(9344)
(9132)
(8937)
(8928)
(8694)
(7891)
(7573)
(7565)
(7100)
(6873)
(6844)
(6767)
(6746)
(6215)
(6204)
学科
(55307)
经济(55250)
管理(36285)
(30789)
(25153)
企业(25153)
方法(18903)
中国(16950)
数学(15747)
数学方法(15539)
地方(15286)
(14548)
(14149)
业经(13127)
(13000)
(11011)
理论(9991)
农业(9750)
(9510)
地方经济(8893)
(8796)
金融(8788)
(8605)
银行(8580)
(8245)
(8153)
(8082)
(7599)
财务(7562)
财务管理(7548)
机构
大学(178119)
学院(176261)
(68117)
经济(66544)
管理(65031)
研究(63632)
理学(55365)
理学院(54648)
管理学(53425)
管理学院(53098)
中国(47665)
科学(39919)
(38892)
(32616)
(32593)
(30546)
研究所(29660)
中心(28756)
(28039)
业大(25891)
(25873)
师范(25580)
财经(25491)
北京(24338)
农业(23842)
(23406)
(23059)
(22626)
经济学(20753)
师范大学(20575)
基金
项目(119064)
科学(94275)
研究(87448)
基金(85917)
(75879)
国家(75284)
科学基金(64107)
社会(55875)
社会科(52753)
社会科学(52740)
(46868)
基金项目(44822)
自然(40208)
教育(39780)
(39445)
自然科(39331)
自然科学(39317)
自然科学基金(38614)
编号(36401)
资助(33838)
成果(31063)
重点(27277)
(26297)
课题(25312)
(25148)
(24030)
国家社会(23723)
项目编号(22639)
创新(22528)
科研(22378)
期刊
(78465)
经济(78465)
研究(52091)
中国(40018)
学报(31380)
(28346)
科学(27229)
(25795)
管理(24404)
教育(23583)
大学(23015)
学学(21146)
农业(18865)
(15481)
金融(15481)
技术(15245)
图书(13801)
业经(13184)
经济研究(13090)
财经(12823)
(11104)
问题(10299)
(9956)
书馆(9547)
图书馆(9547)
(9189)
情报(9038)
(8564)
论坛(8564)
理论(8300)
共检索到27418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胡晓鹏  
研究了我国以省区为单元的收入差距和信息化发展程度差异的联系 ,在证实两者具有高度正向关联的同时 ,进一步探讨了地区信息化与地区工业化、地区城市化以及地区产业发展水平的联系。认为 ,我国各地区信息化的发展虽然大大地推动了人均收入的提高 ,却没有显著的推动工业化的发展 ,客观上很有可能使我国在空间上形成新的二元结构形态 :快速成长的信息部门但拉力较弱和缓慢前行的工业部门同时并存的现象。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钱运春  
战后跨国公司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获得了长足的发展。跨国公司通过资本等要素的跨国流动来推动国际分工来推动经济微观一体化 ,区域经济一体化则运用行政手段 ,从国际经济合作和发挥相互比较优势来推动宏观一体化 ,微、宏观两种动力在发展中既有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本文认为 ,跨国公司在区内的发展提升了区内比较优势、统一了区内游戏规则、深化了区内的市场 ,进而推动了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 ;而区域经济一体化导致了投资的创造和转移效应 ,并且促进了跨国公司在本区直接投资以绕开各种壁垒。在论证两者互动关系的基础上 ,又论证了两者的互动和进一步融合 ,认为这是整个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 ,将推动世界经济朝一体化方向发...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窦群  
众所周知,全球化的主要动力来自信息化,因此,信息化是冲破行政区划割据的利器;同时,信息化又是旅游业迈向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科技支撑,由此,信息化理当成为京津冀三地区域旅游合作和迈向旅游一体化的发动机。国家2014年推出智慧旅游年,探讨构筑京津冀智慧旅游系统、助推区域旅游合作,更是恰逢其时。笼统划分,京津冀智慧旅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方维慰  
本文论证了信息化对于区域一体化的各项促进作用,分析了不平衡的信息化空间对区域发展的负面影响,提出基于区域一体化要求的公平高效、地区统筹、城乡互动的信息化建设理念,并建议从协调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构筑信息化空间开发模式、规范信息标准与法规、提高信息公共服务水平、缩小城乡数字鸿沟、强化信息产业集群优势等途径,全方位、多层次地展开信息化建设,以推动长三角区域一体化进程。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Thomas Apolte  
本文从两种不同的视角分析了一体化经济区域和政治区域的最优规模。我们假定政治制度促使一体化的运行,并由此产生政策制定成本。从所谓的"内部人最优"的观点来看,一体化区域内一个普通成员国的代表性国民的净效用应该实现了最大化,而从所谓的"全球最优"的观点来看,这个地区内所有国家(包括分属于不同一体化区域的国家以及不属于任何一体化区域的国家)平均水平下的代表性国民净的效用也应该实现了最大化。在经济一体化区域内,内部人最优规模下所产生的收益小于全球最优规模下的收益,因此,就所有分属于不同地区的国家而言,一体化区域的规模偏小。而在政治一体化区域内,情况正好相反,整个区域会随着国际安全的加强而获益,与全球最优...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肖灿夫  舒元  李江涛  
区域经济一体化有利于缩小区域内各国的经济差距吗?本文对1994-2005年间波兰、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亚、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马耳他、塞浦路斯与欧盟15国的经济一体化进程进行了趋同分析,结果发现该25国存在σ-趋同和条件β-趋同。并认为制度趋同是经济趋同的基础,落后国家人均物资资本和人均技术资本的增加以及来自欧盟发达地区的技术扩散是促进该25国趋同的重要因素。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张政  
当前各级医院图书馆普遍存在两高一低一缺现象 ,即书刊信息资源复藏率高 ,缺刊率高 ,采购资金利率低 ,缺乏资源共享 ,实现区域性医院图书馆信息一体化建设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 ,本文试就此提出对策。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吴晓霞  
20世纪90年代伴随着冷战的终结和世界贸易组织的诞生,经济全球化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与此同时,区域经济合作也出现了一个新的发展高潮,世界经济呈现出全球化与区域化并行发展的趋势。由于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越来越多的国家利用地缘优势组建区域经济组织,形成集团竞争力,以提高竞争实力。但区域化并不阻碍全球化的发展,区域经济一体化是世界经济走向全球一体化的必要阶段,在WTO框架内,两者相互促进,随着区域经济合作的发展,必然会推动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钊  王舒健  
基于协整检验和误差修正模型,文章对中国东部、中部、西部三大区域经济差距互动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发现三大区域的经济差距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和因果关系,东部经济差距下降不仅有利于本区域经济平衡,而且有利于中部、西部和全国地区经济平衡发展。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柯善咨  郭素梅  
本文利用相对价格方差法测度中国省级商品市场的对内开放程度,建立商品市场对内开放和地区经济增长联立方程,检验1995~2007年期间两者的相互作用以及对内开放和经济增长的主要影响因素。方程估计结果显示商品市场对外开放与对内开放均显著促进了地区经济增长,商品市场对内开放和地区经济增长之间存在互相促进的内生关系,这种相互促进的作用机制在经济不发达省份尤为显著。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程皓  阳国亮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以来,区域一体化、区域协同发展成为中国主要经济区域用来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实施的新机制。在此背景下,区域一体化与区域协同发展之间的互动关系作用效果如何,是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本文采用2003-2016年粤港澳大湾区及其腹地的城市样本数据,运用面板向量自回归(PVAR)模型探索了区域一体化与区域协同发展的互动关系作用大小及发展趋势。接着从基础设施关联效应、产业结构效应、科技创新效应三个中介效应的角度重点剖析了区域一体化与区域协同发展互动关系的内在机理和传导机制。结果表明:区域一体化与区域协同发展之间存在显著的双正向互动关系,且区域协同发展对区域一体化的作用要强于区域一体化对区域协同发展的作用。内在机理考察显示,基础设施关联效应、产业结构效应和科技创新效应均能够在区域一体化与区域协同发展互动关系中发挥部分中介效应,其中产业结构效应在互动关系中的传导作用最强,基础设施关联效应和科技创新效应则在不同的互动方向上表现不一。本文的研究对于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和粤港澳大湾区及其腹地建设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郭旭  李广斌  施雯  王勇  
尽管欧盟经济政治一体化成绩斐然,但"去一体化"的声音和活动此起彼伏,始终伴随着一体化的进程。文章从不同主体、不同领域两个角度阐述了欧盟"去一体化"的现实表现,分析了"去一体化"的深层动因,从空间规划视角提出欧盟应对之策。最后从利益协调机制完善创新、地方多元共治合作框架建构以及发挥社会中介组织作用三个方面为国内区域一体化提出相关发展建议。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费兆奇  
本文从行业视角出发,研究了我国A股市场的世界一体化与区域一体化的动态进程。研究发现:特定行业因素对工业、原材料和金融行业的冲击超过了外界因素对A股市场整体的影响;与世界因素相比,亚洲区域因素对A股指数及大多数行业的影响占据主导地位;在次贷危机期间,亚洲区域因素对A股市场中金融行业的影响最大,金融行业成为亚洲区域风险向国内市场传递的主要载体。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吴国清  
未来的城市旅游竞争将是城市群之间的竞争,即区域之间的竞争。随着区域旅游合作在我国的蓬勃发展,以有中国旅游"金三角"之称的长江三角洲地区为例,分析探讨了区域旅游城市化、城市旅游区域化、区域内核心城市旅游互动发展等区域旅游的发展趋势,认为长三角区域旅游一体化发展模式是"多核心+网络化",并从旅游发展理念互动—利益共赢、旅游体制机制互动—区域协作、旅游产品设计互动—整合创新、旅游市场营销互动—"同城"效应等角度,对长三角区域旅游一体化发展中上海、南京、杭州的城市旅游互动进行了实例研究,旨在进一步促进长三角区域旅游的和谐发展。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金载映  
一、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形成的背景和前景 区域经济集团化是指以区域经济合作为核心内容,同一地区中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通过条约实行经济联合,在成员国之间实行经济优惠,对非成员国则实行贸易保护政策的联合体,这种排他性优惠的宗旨是实现成员国共同的经济利益和经济目标。进入到80年代以后,在关贸总协定主持下的全球性自由贸易主义,由于成员国之间的利益冲突越来越加剧,开始动摇。从欧洲起源的区域主义,以局部地区内实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