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938)
- 2023(17079)
- 2022(14302)
- 2021(12922)
- 2020(10644)
- 2019(23537)
- 2018(22819)
- 2017(43098)
- 2016(23109)
- 2015(25137)
- 2014(24654)
- 2013(24265)
- 2012(22718)
- 2011(20821)
- 2010(20932)
- 2009(19344)
- 2008(18408)
- 2007(16248)
- 2006(14603)
- 2005(13348)
- 学科
- 济(113918)
- 经济(113815)
- 管理(63414)
- 业(59953)
- 企(46023)
- 企业(46023)
- 方法(38555)
- 数学(33221)
- 数学方法(32965)
- 中国(31393)
- 地方(30294)
- 农(29399)
- 业经(25059)
- 学(22553)
- 财(22099)
- 农业(20524)
- 贸(19678)
- 贸易(19666)
- 易(18959)
- 制(18269)
- 地方经济(18176)
- 环境(17312)
- 融(16650)
- 金融(16649)
- 银(16326)
- 银行(16275)
- 产业(15997)
- 行(15775)
- 技术(15551)
- 发(15406)
- 机构
- 学院(331661)
- 大学(328366)
- 济(146797)
- 经济(144091)
- 研究(123102)
- 管理(121945)
- 理学(104836)
- 理学院(103572)
- 管理学(101877)
- 管理学院(101287)
- 中国(91836)
- 科学(75317)
- 京(69778)
- 所(63286)
- 财(63086)
- 农(61324)
- 研究所(57534)
- 中心(54690)
- 业大(50695)
- 江(50653)
- 财经(50070)
- 农业(48317)
- 经济学(46051)
- 经(45410)
- 院(44685)
- 范(44164)
- 北京(43903)
- 师范(43590)
- 经济学院(41236)
- 州(40053)
- 基金
- 项目(223154)
- 科学(176273)
- 基金(161963)
- 研究(159602)
- 家(143778)
- 国家(142588)
- 科学基金(121035)
- 社会(104899)
- 社会科(99612)
- 社会科学(99593)
- 省(88559)
- 基金项目(85231)
- 自然(77244)
- 自然科(75471)
- 自然科学(75451)
- 划(74407)
- 自然科学基金(74107)
- 教育(71735)
- 资助(64832)
- 编号(62175)
- 发(54383)
- 重点(51420)
- 成果(48989)
- 部(48300)
- 创(47213)
- 课题(44397)
- 国家社会(44279)
- 创新(44176)
- 发展(43261)
- 展(42597)
- 期刊
- 济(171896)
- 经济(171896)
- 研究(100567)
- 中国(69206)
- 农(56349)
- 学报(55032)
- 科学(50961)
- 管理(46741)
- 财(46154)
- 大学(40967)
- 学学(39055)
- 农业(38557)
- 教育(33483)
- 融(31646)
- 金融(31646)
- 经济研究(29363)
- 业经(28642)
- 技术(27532)
- 财经(25063)
- 经(21928)
- 问题(21819)
- 业(20490)
- 技术经济(17355)
- 贸(17332)
- 商业(17133)
- 世界(16106)
- 科技(15794)
- 国际(15444)
- 版(15187)
- 统计(15157)
共检索到50723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董宁 胡伟
消费和产业升级虽然是经济转型的重要方式,但是在升级过程中二者能否实现联动效果,则是增强经济内生增长潜力的关键。本文从区域差异视角,检验了消费和产业"双升级"对经济发展质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2010-2019年,我国不同地区均实现了不同程度的消费和产业升级,东部地区更加依赖消费升级,而中西部地区更加强调产业升级。东部地区消费和产业"双升级"产生了显著的正向联动效果,但中西部地区由于更加依赖产业升级,并未实现消费和产业升级的联动发展。因此,在推动消费和产业升级过程中,要充分利用供给侧和需求侧改革的契机,实现二者有机结合,形成需求带动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良性循环。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张川
本文借鉴已有文献,探索效率视角下数字经济对流通产业升级的影响,通过固定效应模型实证分析数字基础建设、数字产业化、数字经济创新水平对流通产业升级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基础建设、数字产业化、数字经济创新水平对流通产业升级均有显著正向促进作用,且影响系数分别为2.001、2.565、2.127。最后基于研究结论,提出推进流通产业顶层政策规划设计,强化数字经济与流通产业发展融合,注重不同地区之间协同协调发展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
数字经济 流通产业升级 固定效应模型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马静
数字经济是全球绿色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向,流通业的数字化转型成为实现绿色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本文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利用随机效应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实证研究了流通业数字化、消费升级和区域绿色经济发展之间的内在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流通业数字化对区域绿色经济发展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在我国西部的驱动效果最强,东部和中部驱动效果相对较弱;流通业数字化主要通过消费升级的中介效应对区域绿色经济发展产生影响,其中消费结构升级和消费品质升级起到了部分中介作用,其间接影响效果分别占总效应的35.1%、12.2%。最后根据研究结论,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陈兵 裴馨
深度挖掘数字经济发展红利,有利于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新动力。本文选取2003-2019年省级面板数据,运用交互效应模型检验数字经济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机制。实证结果表明:数字经济有利于我国产业结构升级,但存在区域差异,即对西部地区产业结构高级化的促进作用最大,中部次之,东部最小。同时,促进中部和东北部地区产业结构合理化;从作用机制来看,数字经济与城市化、财政支出融合,共同促进我国产业结构高级化;数字经济与人力资本相互配合,促进我国产业结构合理化。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郭晨 张卫东
以新型城镇化建设对区域经济发展质量影响及机制作为研究内容,归纳三大中介机制,并基于中国2012—2016年288个市级面板数据采用PSM-DID方法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1)新型城镇化建设能够提升区域经济发展质量。(2)新型城镇化建设通过提高公共设施水平、促进就业结构转型和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提升区域经济发展质量。(3)在经济规模大、人力资本高、政府作用强的前提下,新型城镇化建设能够进一步提升区域经济发展质量。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刘耀彬 熊瑶
环境规制主要通过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和FDI来影响经济发展质量,而且在不同地区间的表现存在明显差异。在系统考察环境规制对经济发展质量作用机制的基础上,以中国2002—2016年31个省(区、市)的面板数据为研究对象,基于HDI分区比较环境规制对区域经济发展质量的差异影响。研究结果发现:(1)不同HDI指数地区的环境规制强度对区域经济发展质量的影响并不相同。HDI较高的地区,其环境规制强度与经济发展质量也相对较高。(2)高于全国平均HDI地区的环境规制对经济发展质量有积极作用,且主要通过技术创新的补偿效应产生影响。(3)低于全国平均HDI地区的环境规制对经济发展质量有显著的消极作用,且主要通过FDI的技术溢出效应产生影响,而其污染避难所效应并不显著。可见,需要因地制宜地把握好环境规制强度来助推区域经济发展质量。
关键词:
环境规制 经济发展质量 HDI分区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董黎晖 杨平宇 黄熙熙
产业升级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历来是区域经济学研究的热点,但目前的研究均集中阐述产业升级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机制,尚未深入探讨区域经济发展对产业升级的影响机制。文章利用现有研究文献构建了产业升级与区域经济发展的互动框架,进而分析了产业升级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各种作用机制。分析结果表明,产业升级与区域经济发展间有两种互动机制:一是产业升级通过结构优化、素质提升和价值转换的方式推动区域经济发展;二是区域经济发展会从经济增长、经济结构和经济质量层面促进区域产业升级。由于这两种互动机制是共同存在的,故在发展区域经济的过程中,必须统筹考虑产业升级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相互作用机制,以同步推动产业与区域经济的转型升级。
关键词:
产业升级 区域经济发展 互动关系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董黎晖 杨平宇 黄熙熙
产业升级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历来是区域经济学研究的热点,但目前的研究均集中阐述产业升级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机制,尚未深入探讨区域经济发展对产业升级的影响机制。文章利用现有研究文献构建了产业升级与区域经济发展的互动框架,进而分析了产业升级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各种作用机制。分析结果表明,产业升级与区域经济发展间有两种互动机制:一是产业升级通过结构优化、素质提升和价值转换的方式推动区域经济发展;二是区域经济发展会从经济增长、经济结构和经济质量层面促进区域产业升级。由于这两种互动机制是共同存在的,故在发展区域经济的过
关键词:
产业升级 区域经济发展 互动关系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玉君 王成武 应卫平
教育投入是供给侧改革背景下经济增长转型的重要动力,文章基于2006—2016年我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采用系统GMM模型实证分析了教育经费投入对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作用。结果表明:教育经费投入对经济发展具有显著促进作用,这一影响效应在东部地区最为显著,中部地区最弱;此外,劳动投入、技术投入与资本投入对经济发展也具有重要影响作用,并且表现出区域差异。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刘亦文 胡宗义
作为一个区域化特征明显的发展中大国,我国中西部经济金融发展速度和水平明显落后于东部地区,且有进一步拉大的趋势,区域发展差距的扩大和非均衡问题已成为影响我国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因素。选取存款作为一个地区的金融资源指标,以1987—2007年数据为样本,对GDP增长率、存款增长率建立模型。结果表明:区域金融资源与GDP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但各地区的效应是不尽相同的,区域金融资源给GDP带来的影响力度整体表现为东部好于西部,西部优于中部。
关键词:
金融资源 经济发展 区域差异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李佛关
本文在对品牌经济的重要作用、优化营商环境的必要性、营商环境是品牌经济发展的基础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利用我国粤港澳大湾区研究院发布的2018年中国城市营商环境评价数据和世界品牌实验室发布的2018年中国品牌500强数据,对我国不同省区市的营商环境和品牌经济发展状况进行了描述性与相关性分析,并进一步以地区品牌经济发展状况为被解释变量,以地区营商环境状况为解释变量,建立回归模型。研究表明,培育和创建良好营商环境是进行地区品牌经济发展的重要前提和基础条件,地区营商环境的改善能促进地区品牌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因此,必须大力优化营商环境,通过营商环境的持续优化推进地区品牌经济发展,不断提升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竞争力。
关键词:
营商环境 品牌经济 区域差异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杨涛
本文在对数字经济发展与区域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关系、流通效率的中介效应等相关文献进行梳理的基础上,以流通效率为切入点,从流通效率视角探讨数字经济发展对区域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从总体上讲,数字经济发展对我国各大城市产业结构转型升级都有明显促进作用,另外,数字经济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之间具有明显空间相关性,数字经济发展能够有效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并对周边地区产生正相关空间外溢作用。从区域上来看,数字经济发展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具有促进作用,其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推动作用呈现出“中部>西部>东部”的区域异质性。从中介效应角度来看,流通效率在数字经济发展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影响中起到中介作用,这说明发展数字经济能够通过提高流通效率,从而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吉晓光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跨境电商发展成为促进我国流通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力。本文基于2009-2021年省级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跨境电商发展对区域流通经济增长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跨境电商发展显著促进了我国流通经济增长,区域异质性分析显示,对中部和西部地区跨境电商发展的驱动效应显著优于东部地区;产业结构升级是跨境电商发展影响区域流通经济增长的重要中介机制,其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17.63%;居民消费升级在跨境电商发展对区域流通经济增长的影响中发挥了显著中介作用,其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18.60%。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宋长鸣
本文利用"份额转换"和方差分解的方法衡量我国产业结构差异和地区生产率差异在1985-2008之间每一年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及变化趋势;之后利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分析地区间劳动力要素生产率差异形成的原因。结果表明:地区间产业生产率的差距在区域经济差异形成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而地区间产业结构的差异对区域经济差异影响较小;2005年后地区间第二产业生产率的差异是地区间生产率差异形成的主要原因,而1994-2005年期间主要是第三产业生产率的差异所引起。此外,人均资本投入增加、技术进步均能有效地提高劳动力要素生产率;地区间人均资本存量的差异是劳动力生产率差距的关键,技术效率的差距对劳动力生产率差异也有着重要...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洁
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在经历改革开放30余年快速发展后,区域经济转型升级面临结构性瓶颈。针对这一问题,本文构建了区位经济发展、制造业升级与企业网络价值增值三维演进模型,指出当地经济在经历劳动、资本和技术驱动之后,未来转型升级的动力是制度要素,区域经济重点是战略决策中心,而企业价值增值的关键环节在于管理决策的理论思想。而针对现有增长模型中内生要素不包含制度因素的不足,本文构建了纳入制度要素的增长模型,并运用仿真模拟方法,指出在资本产出弹性、储蓄率和有效折旧率完全相同时,制度促进环境下均衡状态时人均资本存量为制度抑制环境下的3倍,实体经济产出是制度抑制环境下的5倍,从数理上证实了制度对实体经济发展的关键...
关键词:
制度 创新 转型升级 网络价值整合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