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298)
2023(17819)
2022(15362)
2021(14324)
2020(12076)
2019(27378)
2018(27125)
2017(53074)
2016(28553)
2015(31754)
2014(31568)
2013(31166)
2012(28484)
2011(25667)
2010(26026)
2009(24663)
2008(23612)
2007(20934)
2006(18640)
2005(16921)
作者
(81063)
(66975)
(66726)
(63596)
(42460)
(32087)
(30426)
(26068)
(25463)
(24038)
(22809)
(22576)
(21189)
(21150)
(20718)
(20680)
(19869)
(19837)
(19331)
(19138)
(16833)
(16388)
(16162)
(15231)
(15172)
(14963)
(14929)
(14841)
(13474)
(13077)
学科
(113234)
经济(113074)
管理(86136)
(81133)
(68249)
企业(68249)
方法(48770)
数学(42113)
数学方法(41690)
中国(36329)
(33807)
(30465)
(29552)
金融(29548)
(29102)
银行(29052)
(29012)
(27932)
业经(26380)
地方(25410)
(23042)
(21550)
贸易(21531)
(21341)
财务(21268)
财务管理(21224)
(20928)
企业财务(20192)
农业(20031)
(19384)
机构
大学(404580)
学院(403449)
(163993)
经济(160388)
管理(156706)
理学(135161)
研究(134471)
理学院(133597)
管理学(131388)
管理学院(130647)
中国(106420)
(85688)
(80993)
科学(80647)
(66974)
财经(64163)
中心(61715)
(60592)
研究所(60493)
(59148)
(58102)
业大(56470)
北京(54367)
(52846)
师范(52372)
经济学(50609)
(49010)
(48351)
财经大学(47790)
农业(47218)
基金
项目(268915)
科学(212187)
研究(199937)
基金(195345)
(168869)
国家(167472)
科学基金(144003)
社会(126812)
社会科(120215)
社会科学(120187)
(104556)
基金项目(103462)
自然(91861)
教育(91810)
自然科(89660)
自然科学(89640)
自然科学基金(88037)
(87777)
编号(82225)
资助(80070)
成果(67425)
重点(60442)
(59865)
(57840)
课题(56585)
(56180)
创新(52455)
国家社会(52011)
(51965)
教育部(51741)
期刊
(181840)
经济(181840)
研究(123835)
中国(77147)
(61791)
学报(60313)
管理(58142)
科学(56173)
(54894)
(48728)
金融(48728)
大学(46209)
教育(44189)
学学(43547)
农业(36951)
技术(33057)
财经(31741)
业经(30157)
经济研究(29513)
(27150)
问题(23762)
理论(20432)
(18952)
图书(18727)
商业(18719)
技术经济(18610)
实践(18480)
(18480)
现代(18368)
科技(18210)
共检索到60017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高鑫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非正规金融发展迅速,货币资金借贷规模呈现出扩张态势。我国所有制结构不断改革,不断提高了市场化机制,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迅速。从区域差异性分析来看,非公有制经济、非正规金融发展呈现出明显的区域差异性特点。在国内外有关所有制结构、非正规金融相关文献基础上,通过构建模型,探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东、中、西所有制结构变迁与非正规金融发展的动态发展趋势与差异性特征,呈现出从东到西减弱的发展特征,以动态面板模型、广义矩估计法实证认为所有制结构变迁对非正规金融发展具有正向影响,呈现出由东向西逐渐递减态势;收入水平、经济货币化对非正规金融发展作用积极,东部地区收入水平与经济货币化程度对非正规金融发展...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尹希果  杨陈静  
本文就我国所有制结构变迁对非正规金融发展的影响进行了动态面板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控制收入水平、经济货币化程度和教育水平等变量的情况下,所有制结构变迁对非正规金融发展具有明显的正向影响。收入水平、经济货币化程度对非正规金融的发展存在显著的正向作用,而教育水平与非正规金融发展呈负相关。其政策性启示是:在未来所有制结构改革继续深化情况下应规范非正规金融,以实现其与所有制改革的协调发展。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苏静  胡宗义  朱强  
已有涉及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民收入关系的研究中都是以正规金融为主,几乎普遍忽略了在我国农村发挥着重要作用的非正规金融。本文基于非正规金融视角,利用多变量VAR模型研究农村非正规金融发展与农村内部收入差距问题。结果表明,农村非正规金融规模的扩大短期内将促进农民增收,长期会带来负效应;不论是长期还是短期都有利于降低农村内部收入差距。农村非正规金融效率的提高有利于促进农民增收,但不利于降低农村内部收入差距。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牛华勇  彭龙  凌林  
非正规金融是正规金融体系的有效补充,但也潜藏着巨大的风险,对金融市场秩序乃至国家宏观调控产生干扰。本文采用博弈矩阵对合会与地下钱庄两种非正规金融组织的风险进行系统分析,得出非正规金融潜在风险的影响因素,并据此提出规避非正规金融机构潜在风险的建议。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刘丹  王翌秋  沈晖  
正确认识农村金融市场中正规金融与非正规金融之间的关系是政府和决策当局进行农村金融制度改革的起点。基于江苏省1202户农户调查数据,首先考察了农村正规金融和非正规金融市场下影响农户借贷匹配的决定因素,并在此基础上创新性地建立了两者的放贷选择线,由此阐述了不同政策反应下正规金融与非正规金融相互关系的区域变动。本文认为,未来政府需要进一步放宽农村非正规金融组织的市场准入政策,积极创新信贷产品与服务,完善农村产权抵押与担保制度,统筹正规金融和非正规金融的合作,构建分工合理、功能互补的农村金融体系。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刘丹  王翌秋  沈晖  
正确认识农村金融市场中正规金融与非正规金融之间的关系是政府和决策当局进行农村金融制度改革的起点。基于江苏省1202户农户调查数据,首先考察了农村正规金融和非正规金融市场下影响农户借贷匹配的决定因素,并在此基础上创新性地建立了两者的放贷选择线,由此阐述了不同政策反应下正规金融与非正规金融相互关系的区域变动。本文认为,未来政府需要进一步放宽农村非正规金融组织的市场准入政策,积极创新信贷产品与服务,完善农村产权抵押与担保制度,统筹正规金融和非正规金融的合作,构建分工合理、功能互补的农村金融体系。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鲁钊阳  李树  
文章以农村正规与非正规金融发展影响区域产业结构升级的理论为基础,以我国31个省级单位1998-2012年的数据为例,实证检验了农村正规与非正规金融发展对区域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结果发现:农村正规与非正规金融的发展有利于区域产业结构升级,且两者在促进区域产业结构升级方面的互补效应明显。同时还发现:区域的财政支出水平、人力资本水平、技术水平以及区域人均消费实力均会影响区域产业结构升级,而区域对外开放水平对区域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则并不显著。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李鑫  田秀娟  
区域金融发展不均衡作为亟需解决的问题,长期影响着我国金融系统的稳定性。本研究从资金供给端以体现投资者偏好的借贷满标时间构建断尾模型,实证检验非正规金融是否存在区域差异,结果表明不同省份借款订单满标时间存在显著差异。进一步研究发现,低收入地区借款人倾向于更快地获得借款,原因可能在于:一方面正规金融的风险溢出使得放款人更倾向于低收入地区借款人;另一方面针对不同地区的借款人,借贷平台执行了差异化的信用审核标准。因此,非正规金融即使有高新技术的支持仍然存在区域差异等市场分割,金融市场效率有待提升。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马鑫媛  赵天奕  
金融市场正规金融与非正规金融并存,使得货币政策工具的操作和传导具有更加复杂和非可控的微观因素。本文尝试将非正规金融纳入研究框架,建立四部门动态随机一般均衡(DSGE)模型,比较数量型和价格型货币政策工具的有效性。研究显示,价格型货币政策工具对宏观经济变量的影响大于数量型货币政策工具,且持续时间较短,导致的通货膨胀上升幅度小。在对非正规金融的影响上,价格型货币政策工具的效果更显著。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何亮  
本文以正规与非正规金融对区域居民消费升级的传导机理为依据,以我国发达地区、欠发达地区和全国层面2000-2015年的数据为样本,实证检验了正规与非正规金融发展对区域居民消费升级的影响。结果表明:从全国层面来看,正规与非正规金融的发展都有利于区域居民消费升级,且两者在促进区域居民消费升级方面存在一定的替代效应;从经济发展水平来看,虽然发达和欠发达地区正规金融发展都可以促进区域居民消费升级,但是发达和欠发达地区非正规金融对区域居民消费升级分别会产生消极和积极的影响。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姚耀军  
中国非正规金融发展呈现出明显的区域差异,这与商业文化发达程度、正规金融对民营企业金融支持力度、民间资金丰裕度等因素有关。利用区域宏观经济数据在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框架下对金融发展的经济增长效应进行实证检验,文章发现非正规金融发展的区域差异对经济增长的区域差异具有显著的解释力。通过对金融发展水平指标的重新构建,文章认为正规金融与非正规金融均有显著的经济增长效应。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俞伯阳  沈庆劼  
近几年来非正规金融的发展问题受到普遍关注,已成为经济理论的热点问题之一。长期以来,我国大型企业与国有企业主要从正规金融获得信贷资金,中小企业主要从非正规金融获得信贷资金,形成了相对割裂的二元金融结构。学者们普遍认为金融抑制是我国二元金融产生的主要原因,弱化二元金融也成为了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原动力。始于2011年初的温州债务危机使非正规金融进一步受到广泛关注。加强民间借贷的疏导与监管、推动金融改革与创新、实现非正规金融的阳光化与合法化等日益成为热点问题。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沈红丽  
采用Moran’s I指数等空间分析工具并运用空间计量模型对正规金融、非正规金融的经济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我国正规金融、非正规金融和经济增长的空间关联性逐年扩大;正规金融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作用增大,非正规金融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作用显著降低;正规金融和非正规金融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在2013年存在正的空间溢出效应,2005年则不存在空间效应。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吴亮  邓明  
从金融生态的角度,建立正规金融与非正规金融的Logistic共生成长模型,估算了正规金融与非正规金融的环境容量;然后对正规金融与非正规金融之间的共生作用进行了实证研究,并对影响正规金融与非正规金融环境容量的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共生单元的种群密度对对方的环境容量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正规金融和非正规金融的环境容量会显著地受到收入水平、物价水平和利率水平等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孙玉奎  冯乾  
本文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分析了农村正规金融及非正规金融发展与农民收入差距的关系。理论上,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民收入差距间长期呈倒U型关系;实证上,综合农村正规金融及农村非正规金融相关指标,利用我国1980—2011年相关数据检验显示,我国农村经济发展与农村收入分配间符合库兹涅茨效应假说,但农村正规金融发展与农村收入分配间尚不满足倒U型关系,而更倾向正相关关系;农村非正规金融与农村收入分配间的关系并不显著。上述结论符合我国农村经济和金融发展水平不高、农村金融规模较小且效率较低,农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实际,因此二者关系应还处于倒U型曲线的左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