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278)
2023(10566)
2022(8466)
2021(7776)
2020(6284)
2019(14509)
2018(14063)
2017(27429)
2016(14666)
2015(16879)
2014(16762)
2013(16843)
2012(15545)
2011(14285)
2010(13965)
2009(12944)
2008(12662)
2007(11248)
2006(9915)
2005(9220)
作者
(41236)
(34523)
(34390)
(32831)
(22211)
(16396)
(15600)
(13475)
(13248)
(12118)
(11973)
(11838)
(11051)
(11000)
(10859)
(10842)
(10145)
(10068)
(10026)
(9495)
(8599)
(8346)
(8204)
(7894)
(7893)
(7714)
(7576)
(7224)
(6889)
(6763)
学科
(83565)
经济(83496)
管理(40468)
(37024)
方法(35853)
数学(33345)
数学方法(33237)
(27236)
企业(27236)
中国(23581)
(20513)
地方(16544)
(15562)
贸易(15552)
(15181)
(15129)
业经(14154)
(12765)
农业(12711)
(12270)
金融(12269)
(11218)
银行(11212)
(11040)
(10870)
(10317)
环境(10202)
地方经济(9489)
(9195)
产业(8701)
机构
大学(220121)
学院(216934)
(107693)
经济(106110)
管理(83575)
研究(79150)
理学(72019)
理学院(71237)
管理学(70431)
管理学院(70016)
中国(63556)
(47281)
(46288)
科学(42465)
财经(38721)
(38542)
经济学(36643)
中心(35710)
(35694)
研究所(34743)
经济学院(33250)
(32052)
(31033)
北京(29454)
财经大学(29219)
(28408)
(27251)
业大(27249)
师范(27046)
农业(24913)
基金
项目(143880)
科学(116740)
基金(110561)
研究(106341)
(95729)
国家(95074)
科学基金(82278)
社会(74150)
社会科(70667)
社会科学(70653)
基金项目(57354)
(51286)
自然(49984)
自然科(48914)
自然科学(48904)
自然科学基金(48111)
教育(47911)
资助(45790)
(44191)
编号(40205)
(34642)
国家社会(33143)
重点(32507)
成果(32367)
(32021)
教育部(30441)
中国(30041)
(29297)
人文(29110)
创新(27732)
期刊
(114018)
经济(114018)
研究(69536)
中国(40890)
(33725)
管理(30319)
科学(29826)
学报(28929)
(28850)
(24843)
金融(24843)
大学(23028)
学学(21716)
财经(20429)
经济研究(20369)
农业(19580)
(17739)
教育(16872)
技术(16424)
问题(16139)
业经(16042)
(15340)
国际(13509)
世界(13317)
理论(12301)
统计(11551)
技术经济(11403)
(11367)
实践(10681)
(10681)
共检索到32870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韩正龙  王洪卫  
基于中国内地1999-2010年29个省级面板数据,本文研究了区域差异、城镇化与房地产价格之间的关系。理论研究认为,城镇化水平的提升会为房地产市场的发展提供巨大需求潜力,从而促进房地产价格的大幅上涨。实证结论表明,城镇化率每提高1个百分点,房地产价格仅相应变动0.13个百分点,只解释房地产价格上涨的2%。理论和实证研究的巨大差异根源在于,城乡间收入差异对房地产价格的造成的负向"质量"影响抵消了城镇化带来的正向"数量"影响。基于此,以城乡收入差异为城镇化率的工具变量,解决其内生性问题,进而有效地解决了人口城镇化对房地产影响被低估的问题,同时为城镇化发展战略由重"数量"向"质量"的转变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刘辉煌  刘艳光  
中国房地产市场泡沫会对经济和社会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除了成本过高和需求过热,政治关联也可能是影响房地产价格泡沫的形成的重要因素。笔者基于包含政治关联的房地产价格决定模型,利用2002年~2012年房地产上市公司面板数据,检验了政治关联对房地产价格的影响。研究发现:政治关联对房地产企业融资具有有利影响,并且这种有利影响在不同所有制的房地产企业中表现形式不同;政治关联不仅对房地产价格有直接影响,而且通过土地供应计划和财政金融政策对房地产价格产生间接影响。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罗良文  潘雅茹  
文章采用2004~2012年全国30个省市区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东、中、西部地区城镇化差异及其对房地产价格的影响。结果表明,全国城镇化水平存在不均衡现象,城镇化水平差异给区域房价带来不同程度影响。人口城镇化水平在中、西部地区对房价影响显著,对东部地区不显著;产业城镇化水平和土地城镇化水平在东、中部地区对房价有明显正效应,对西部地区作用不显著。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任哲  邵荣平  汪航  
货币政策与资产价格之间的关系一直以来都是学术界研究的重点,但从房地产信贷视角分析房地产价格的文献却相对较少。本文基于多元MGARCH—BEKK模型和GRACH均值方程模型分析了房地产信贷、货币供应量与房地产价格的波动相关性以及它们的各种波动对房地产价格的影响。研究发现,房地产信贷增长的波动能影响房地产价格的增长,而货币供应量的波动,对房地产价格增长影响不显著。同时实证分析显示在对房价的调控中,房地产信贷的调控是抑制房价波动的一个工具选项。以银行信贷为主的货币供应量已经不能全面反映社会的流动性状况。与货币供应量相比,社会融资总量指标与实体经济指标的联系更加紧密。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范莉丽  郭沛  
本文用泰尔指数测度中国房地产价格区域差异,比较分析以人均GDP和以城镇就业人员平均工资为权重所计算的泰尔指数。结果表明:我国房地产价格表现出明显的区域差异性,并且区域间的差异有逐渐增大的趋势;差异主要来源于区域间,区域内差异主要由东、西部地区省际差异引起;各区域之间房地产价格与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的匹配程度要优于与收入分配的匹配程度。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韩国高  
本文利用动态面板数据模型重点考察了货币政策与城镇化政策对我国房地产市场供求的区域效应。结果表明:货币政策对东部地区房地产需求作用不显著,对中西部地区则具有显著影响;利率对东中部地区房地产供给的作用不显著,而对西部地区则具有显著影响,信贷供给对东部地区房地产供给作用不明显,而对中西部地区则具有显著影响。城镇化政策对房地产市场的需求和供给均具有显著促进作用,且东、中、西部作用依次递增。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韩鑫韬  
本文通过构造MVGARCH-BEKK模型和变参数模型,实证检验了我国汇率变化与房价波动的相互关系,结果发现:在房价上涨期间,汇率对房价增速的影响远超过利率和M2对房价增速的影响,这可能间接说明了国外资本或国内准备投资国外的资本对国内房价增长产生了"助推剂"作用。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何鸣  柯善咨  文嫣  
从城市环境特征角度研究中国房地产价格的区间差异,在Roback理论模型基础上提出了估计中国城市消费者和厂商环境特征品质价值的计量方法,并对我国所有地级及以上城市进行了截面分析。消费者环境特征品质方程估计结果显示:自然环境对我国居民效用水平的影响类似于其对美国居民的影响,工业污染严重地损害了居民的福利水平,但是,公共服务水平对我国居民效用水平的影响并不显著。厂商生产性环境特征品质方程的估计结果则表明,城市间交通条件、工业集聚以及生产性服务都对厂商有显著的价值。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李永乐  舒帮荣  吴群  
研究目的:探讨房地产价格变动对土地城镇化的影响机制。研究方法:理论分析与面板数据模型相结合。研究结果:(1)房价上涨有利于地方政府土地财政收入增加、促进房地产企业购地需求和人们购房需求增加,进而引致土地城镇化进程加快;(2)通过2000—2011年省级面板数据模型证实,不管是全国还是3大地区商品房价格对土地城镇化的影响均显著为正,商品房价格提高1%,城市建成区面积将增加0.18个百分点;(3)不同类型(住宅、商业和其他)房价对土地城镇化的作用存在差异,商业和其他用房价格变动对土地城镇化的影响并不显著。研究结论:通过抑制住宅价格过快上涨可以有效减缓土地城镇化进程。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梁云芳  高铁梅  
本文首先定性地比较了各地房价的波动,发现其波动具有明显的地区不平衡性。进一步,本文基于误差修正模型形式的paneldata模型讨论了房价区域波动的差异,并分析了造成各地区房价波动差异的原因,尤其是货币政策效应的区域差异。结论如下:无论是房价的长期趋势还是短期波动,信贷规模对东、西部地区影响都比较大,中部地区较小,表明政府实施的信贷政策对调控东、西部地区的房价是有效的。实际利率对各区域影响差异不大,且影响较小。人均GDP无论长期还是短期对中部地区房价影响都比较大,表明中部地区房地产市场的发展更多地依赖于该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房价的预期变量在东部地区对房价的短期波动有较大影响。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孟庆斌  黄清华  张能鲲  张永冀  
现阶段,城镇化和由于区域发展不均衡所引起的人口流动对我国房价影响显著,但现有文献对该问题较少涉及,本文针对该问题进行了研究。本文首先分别从房地产市场的需求和供给出发建立模型,推导出均衡房价的决定方程,从理论上推演了各省份农村居民和外省份人口需求对本省份城镇房价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本文对我国各省份城镇化和区域间人口流动对房价的影响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我国居民收入的提高、快速发展的城镇化进程和由于收入、福利以及基础设施在区域间分布的不均衡而引起的人口跨区域流动都在很大程度上推高了我国房价;后两者是我国房价收入比与发达国家相比偏高于发达国家的重要原因;城镇化和跨区域人口流动是我国东部地区房价上涨和房价收入比扩大的主要动力,但跨区域人口流动在中部地区,以及城镇化在西部地区对二者的影响均不显著。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孟庆斌  黄清华  张能鲲  张永冀  
现阶段,城镇化和由于区域发展不均衡所引起的人口流动对我国房价影响显著,但现有文献对该问题较少涉及,本文针对该问题进行了研究。本文首先分别从房地产市场的需求和供给出发建立模型,推导出均衡房价的决定方程,从理论上推演了各省份农村居民和外省份人口需求对本省份城镇房价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本文对我国各省份城镇化和区域间人口流动对房价的影响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我国居民收入的提高、快速发展的城镇化进程和由于收入、福利以及基础设施在区域间分布的不均衡而引起的人口跨区域流动都在很大程度上推高了我国房价;后两者是我国房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王擎  韩鑫韬  
本文基于BEKK模型和GARCH均值方程模型分析了房地产价格、货币供应量与经济增长的波动相关性以及它们的各种波动对经济增长率的影响。研究发现:房价的波动以及房价与货币供应量的联动对GDP增长速度有显著影响,会导致GDP增长率的下降;但房价的波动对经济增长的波动没有显著影响,而且货币供应量与房价的联动变化非常剧烈,房价与经济增长的联动对经济增长的波动影响也不显著。这说明应该控制房价波动,但是目前中央银行没有必要动用货币政策去直接干预房地产价格。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陈浮  王良健  
中国房地产业在短短十几年内经历了大起大落的发展阶段 ,且房地产业的区域发展极不平衡 ,这种畸形发育导致了房地产市场的无序性与不公平竞争 ,出现了种种问题。本文以土地出让市场化程度、住宅私有化程度、住宅价格商品化程度、住房消费支出度、房价收入可比度、房地产投资多样化、房地产金融自由度、房地产投资开放度、房地产市场化整体程度等指标测算了中国东、中、西三大地区房地产市场化的区域差异 ,提出了不同区域房地产业的发展战略。这对于制订房地产业发展方针和政策 ,促进中国房地产业的持续、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谢福泉  黄俊晖  
城镇化建设是现代化进程中的基本问题之一,而房地产市场供需均衡问题是城镇化发展过程中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市场供需均衡问题也随着城镇化水平的提升发生新的变化。文章从实证的角度出发,选取31省(市、自治区)2005-2011年的相关数据,利用面板和固定效应模型,量化城镇化水平与房地产供需之间的关系。通过实证研究,得出结论:城镇化水平与房地产需求、供给都存在显著的正向相关关系,同时也带动房地产行业从业人数增加和房地产价格上升。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指出:新型城镇化下,我国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协调发展应从市场行为主体良性互动、生产要素优化配置和住房供需均衡三个路径来实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