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039)
2023(15737)
2022(13586)
2021(12499)
2020(10512)
2019(23991)
2018(23650)
2017(46370)
2016(24930)
2015(27669)
2014(27372)
2013(26916)
2012(24417)
2011(21874)
2010(21343)
2009(19232)
2008(18422)
2007(15849)
2006(13537)
2005(11423)
作者
(69890)
(58309)
(57793)
(55012)
(36802)
(27938)
(26296)
(23041)
(22147)
(20435)
(19915)
(19514)
(18275)
(18156)
(18103)
(17626)
(17458)
(17242)
(16638)
(16596)
(14332)
(14104)
(14041)
(13249)
(13090)
(12837)
(12689)
(12603)
(11618)
(11436)
学科
(106078)
经济(105984)
管理(73189)
(70174)
(58452)
企业(58452)
方法(50193)
数学(44198)
数学方法(43644)
(27297)
中国(24829)
(24576)
业经(23582)
地方(23479)
(21281)
技术(20230)
农业(18393)
(16879)
贸易(16874)
环境(16588)
(16494)
(16351)
理论(16318)
(16124)
财务(16051)
财务管理(16020)
(15756)
企业财务(15247)
产业(14671)
(14016)
机构
学院(348307)
大学(348104)
管理(142931)
(141706)
经济(138887)
理学(125752)
理学院(124416)
管理学(122224)
管理学院(121599)
研究(113116)
中国(80610)
(72610)
科学(71165)
(59861)
(54924)
(53792)
业大(53121)
中心(51504)
研究所(50661)
财经(49962)
(48428)
(45734)
(45702)
师范(45275)
北京(44964)
经济学(42837)
(42157)
农业(42150)
(39350)
经济学院(38936)
基金
项目(251984)
科学(200041)
基金(184227)
研究(183379)
(160477)
国家(159247)
科学基金(138271)
社会(116877)
社会科(111028)
社会科学(110998)
(98721)
基金项目(98514)
自然(90493)
自然科(88433)
自然科学(88416)
自然科学基金(86824)
教育(84275)
(82735)
资助(75391)
编号(73947)
成果(57216)
重点(56618)
(55540)
(54612)
(52914)
课题(50222)
创新(49440)
国家社会(48437)
科研(48196)
教育部(47818)
期刊
(145084)
经济(145084)
研究(95869)
中国(58166)
学报(53651)
科学(51016)
管理(50952)
(47251)
(44118)
大学(41184)
学学(39037)
教育(36210)
技术(33805)
农业(33690)
业经(24994)
经济研究(23584)
财经(23501)
(22818)
金融(22818)
(20203)
问题(19159)
技术经济(18774)
科技(18303)
(17117)
图书(16633)
资源(16051)
理论(15973)
统计(15897)
商业(15638)
(15503)
共检索到47919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高辉  吴昊  
在考虑环境污染的条件下,基于DEA模型对2005-2011年中国省际工业能源效率进行测算,并采用Tobit模型实证分析产业转移、技术水平对区域工业能源效率差异的影响。结果发现技术效率的差异是造成综合工业能源效率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地区工业能源效率存在趋同;在东部地区,产业结构和技术水平对工业能源效率的影响高于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不显著;除东部地区以外,外商直接投资与工业能源效率呈负相关关系;产业转移与技术水平的交互项对工业能源效率的影响最为明显。提高能源效率可以通过产业结构调整、节能技术推广、引导外资投向节能技术研发等方式带动区域能源效率的提升以及缩小区域间能源效率的差距。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晓毅  
文章利用1978~2011年样本数据,使用ARDL模型方法对能源效率与各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发现长期中能源价格、产业结构和技术进步均显著的有利于能源效率的提升。但短期内,能源价格对能源效率的作用存在滞后效应;产业结构的调整不利于能源效率的改善;而技术进步即使在短期内对能源效率的提高也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最后,根据实证分析的结果给出了相关建议。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吕晓萌  张永亮  
本文基于投入产出模型,利用扩展的列昂惕夫逆矩阵计算全国、京津冀地区、长三角地区和珠三角地区技术进步对总产出增长的贡献率,并在此基础上计算技术进步对产业结构调整的贡献率,解释了由技术进步给区域产业总产出带来变化的原因,以及技术进步对产业结构调整的波及效应。结果表明:三个区域的三大产业的技术进步对总产出贡献率基本大于全国平均水平,京津冀地区和长三角地区第二产业技术进步对总产值增长的贡献率最大,贡献率第二大的是第三产业;对于珠三角地区,技术进步对第三产业总产值提升的贡献率最大,其次是第二产业;三大产业的技术进步效应主要来自其自身。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丁建勋  罗润东  
利用我国1953~2006年的时间序列数据,检验了与资本融合在一起的技术进步(资本体现式技术进步)、全要素生产率、产业结构以及能源价格对我国能源效率的影响。结果发现,全要素生产率对能源效率的影响最大,其次是产业结构,而资本体现式技术进步与能源价格对能源效率的影响较小。同时还发现,2000年以后我国能源强度上升(或能源效率下降)主要是全要素生产率降低所带来的降耗潜力下降和产业结构重型化所带来的能耗上升综合作用的结果。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邹宗森  王秀玲  丁建勋  
文章基于我国1980年-2014年时间序列数据,将能源消费纳入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把全要素生产率分解成技术进步效应和产业结构变迁效应两部分,以分析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变迁对能源效率的作用。实证研究发现,2002年之前,我国能源效率的提高主要依赖于技术进步,产业结构的作用较弱;2002年以后,技术进步对能源效率的推动作用开始降低,并逐步让位于产业结构变迁。其原因在于近年我国产业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呈现出从"二产化"向"三产化"加快演进的趋势,而第三产业比第二产业具有更高的能源利用效率和更低的能源强度。文章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邹宗森  王秀玲  丁建勋  
文章基于我国1980年-2014年时间序列数据,将能源消费纳入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把全要素生产率分解成技术进步效应和产业结构变迁效应两部分,以分析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变迁对能源效率的作用。实证研究发现,2002年之前,我国能源效率的提高主要依赖于技术进步,产业结构的作用较弱;2002年以后,技术进步对能源效率的推动作用开始降低,并逐步让位于产业结构变迁。其原因在于近年我国产业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呈现出从"二产化"向"三产化"加快演进的趋势,而第三产业比第二产业具有更高的能源利用效率和更低的能源强度。文章研究具有重要的政策启示: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提高科技发展水平,提升能源利用效率。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张意翔  成金华  汤尚颖  李通屏  
研究目标:在偏向性技术进步框架下研究产权结构对中国区域能源效率的影响。研究方法:基于包含能源、资本和劳动的标准化嵌套三要素CES生产函数供给面系统估计中国技术进步要素偏向性,运用面板标准误差修正方法比较产权结构对区域能源效率影响的异质性。研究发现:除山西、新疆和内蒙古外,其他地区技术进步总体上偏向资本,偏向程度自东向西逐渐增大;技术进步偏向性程度越大则区域资本节能效应越小。研究创新:基于区域技术进步偏向性差异比较了产权结构对区域能源效率影响的异质性。研究价值:侧重于从要素替代角度研究技术进步节能效应的成果,有利于改善要素结构、推进能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张意翔  成金华  汤尚颖  李通屏  
研究目标:在偏向性技术进步框架下研究产权结构对中国区域能源效率的影响。研究方法:基于包含能源、资本和劳动的标准化嵌套三要素CES生产函数供给面系统估计中国技术进步要素偏向性,运用面板标准误差修正方法比较产权结构对区域能源效率影响的异质性。研究发现:除山西、新疆和内蒙古外,其他地区技术进步总体上偏向资本,偏向程度自东向西逐渐增大;技术进步偏向性程度越大则区域资本节能效应越小。研究创新:基于区域技术进步偏向性差异比较了产权结构对区域能源效率影响的异质性。研究价值:侧重于从要素替代角度研究技术进步节能效应的成果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魏燕  龚新蜀  
本文利用我国2000~2009年中国31个省(市、区)的省际面板数据,采用扩展型C-D函数对技术进步、产业结构升级与就业之间的关系进行了面板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和误差修正模型分析。结果显示:我国技术进步、产业结构升级程度与就业量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且技术进步、产业结构升级是形成区域就业差异的长期原因。但技术进步、产业结构升级程度对区域就业量的短期影响在四大经济区中又是不稳定的。因此,准确把握不同区域特点,以就业优先为指导,以技术进步为动力,以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为方向,才是实现就业问题解决的重要途径。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杨桂元  王莉莉  
利用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方法,对我国29个省的制造业在1999—2005年间的全要素生产率(TFP)的变化进行了测算,把TFP的增长构成分解为技术进步和生产效率变化两个成分,并对其区域差异进行了分析,最后对省际制造业TFP进行了趋同分析。结果显示:我国制造业TFP的增长主要是由技术进步推动的,当技术进步促进TFP提升时,总会受到生产效率下降对TFP增长的抑制影响;区域间技术进步及技术效率存在较大差异,省级制造业TFP存在条件β收敛。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罗朝阳  李雪松  
基于非动态面板门槛模型,本文将产业结构调整对能源效率的影响从单纯的线性影响关系推广到非线性影响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只有在技术进步达到一定水平时,产业结构升级才会显著改善能源效率,技术进步推进型的产业结构升级才是能源效率提升的关键。同时,本文根据各地区技术进步水平所处区间将产业结构升级划分为技术推动型、中间型和要素推动型,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多数省份仍处于中间型产业结构升级阶段。研究结论显示中国多数地区产业升级仍有较大"政策调整空间",建议政府加快对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升级以及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刘琪林  李富有  
本文在构建1999—2010年中国29个省区市能源产业面板数据的基础上,应用Malmquist-DEA方法,对中国能源产业的生产率、技术进步、技术效率的增长来源、差异与变化趋势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考察期内中国各地区能源产业平均的全要素生产率呈下降趋势,技术进步是生产率提高的决定因素,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对于技术进步的依赖是非常明显的,但是中国能源产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主要来源于规模效率而不是技术效率。此外,各地区的技术效率存在显著的条件收敛,但不存在显著的绝对收敛;技术进步既存在条件收敛,也存在着绝对发散。因此,我国各省份能源产业的生产率将不能实现最终趋同。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吕康娟  李申  俞安愚  
将工业技术进步依据来源细分为自主创新与技术引进(包含技术消化吸收),并将二者纳入STIRPAT模型中的空间面板模型,分别研究两者对地区碳强度的直接影响与间接影响。结果发现:自主创新与技术引进均有利于减少全国的碳强度;相对于技术引进,自主创新更能减少区域碳强度;东部地区加强自主创新,中西部地区加强引进技术的吸收能力,才能更好地发挥技术进步的节能减排作用。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谭策天  何文  曾勇  
本文构建了一个两区域、两要素和两部门的NEG理论模型,解释工业生产效率的区域差异及其变化通过产业转移影响产业结构空间布局的过程和效果。基于全国233个地级市2009—2018年的数据,应用空间杜宾模型和门槛效应模型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一个地区工业生产效率的提升会显著提高(降低)本地(外地)的第二产业比重,并显著降低(提高)本地(外地)的第三产业比重;第二产业比重和第三产业比重受到工业生产效率影响的总效果由强至弱分别是中部、西部和东部地区;一个地区的工业技术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超过特定门槛后,将会强化生产效率对产业吸引力的影响。各地要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同时因地制宜调整产业结构,在制定产业发展政策时应充分考虑自身的优劣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