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036)
2023(5706)
2022(4693)
2021(4283)
2020(3463)
2019(7666)
2018(7246)
2017(13583)
2016(7507)
2015(8465)
2014(8591)
2013(8311)
2012(7956)
2011(7287)
2010(7417)
2009(7012)
2008(7197)
2007(6947)
2006(6599)
2005(6034)
作者
(21298)
(17734)
(17519)
(16927)
(11121)
(8377)
(8204)
(6849)
(6605)
(6530)
(6184)
(6156)
(5686)
(5644)
(5630)
(5625)
(5259)
(5129)
(5040)
(4987)
(4550)
(4457)
(4226)
(4101)
(4091)
(4066)
(4063)
(4037)
(3577)
(3569)
学科
(31358)
经济(31319)
管理(17634)
(16761)
银行(16616)
(15407)
(14113)
(14069)
地方(13359)
中国(11193)
(10218)
(10128)
制度(10125)
(9863)
企业(9863)
(9851)
金融(9850)
业务(9688)
方法(8784)
银行制(8435)
地方经济(7633)
数学(7504)
数学方法(7403)
农业(7210)
业经(6963)
(5946)
(5898)
环境(5270)
教育(5211)
(5133)
机构
学院(99686)
大学(99657)
(38961)
经济(37775)
中国(35862)
研究(35840)
管理(34499)
理学(27334)
理学院(26949)
管理学(26471)
管理学院(26271)
(22314)
(21468)
(21182)
银行(20631)
科学(20515)
(19248)
(19211)
中心(19154)
(17468)
(16599)
(16172)
(15649)
师范(15530)
研究所(15463)
财经(15439)
北京(14346)
(13847)
(13597)
(13156)
基金
项目(60723)
研究(48597)
科学(47553)
基金(41743)
(35321)
国家(34941)
社会(30254)
科学基金(29841)
社会科(28536)
社会科学(28532)
(24823)
教育(22909)
基金项目(21438)
编号(21123)
(20509)
成果(18510)
自然(17107)
资助(16765)
自然科(16633)
自然科学(16630)
自然科学基金(16312)
课题(15771)
(14444)
重点(14296)
(13680)
(13075)
(12607)
项目编号(12335)
国家社会(12316)
规划(12197)
期刊
(50803)
经济(50803)
研究(37346)
中国(28470)
(28203)
金融(28203)
教育(18222)
(16209)
(15731)
学报(13135)
管理(12921)
科学(12462)
大学(10280)
技术(9542)
学学(9000)
农业(8854)
图书(8322)
业经(8218)
财经(7982)
经济研究(7035)
(6820)
书馆(6561)
图书馆(6561)
(6556)
论坛(6556)
问题(6454)
农村(6287)
(6287)
职业(6071)
理论(5857)
共检索到18197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周晶晶  孙耀庭  慈龙玉  
随着终身教育、终身学习和学习型社会建设三大理念的传播,学分银行成为研究者和政府关注的热点。然而,学分银行实践并非一帆风顺。学分认定主体不清、学分累积能力不济、学分转换需求不足成为学分银行建设的三大困境。而大包大揽的行政化思维是学分银行实施困境症结所在。要解决以上困境,关键在于思维的转变。随着我国公共管理改革、政府转型以及社会治理工作的推进,协同治理逐渐成为社会管理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关注的焦点,也为学分银行建设提供了新的研究视野和探索路径。基于协同治理视角,本文重新审视学分银行定位、忖量学分银行功能、理解学分银行需求、定义学分银行业务、梳理学分银行流程。本文认为学分银行要摒弃传统大包大揽的行政化...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李令群  
本文从国家政策层面和局部实践层面,对当前我国学分银行建设的现状进行了梳理和剖析,指出我国学分银行建设呈现出一种上冷下热、上慢下快、实践探索先于制度建设和体制改革的状况,并提出了当前学分银行发展的三大困境:标准的公认性、认证的合法性、发展的可持续性。文章结合国家相关管理制度和建设实践进行了详细分析,在此基础上,从国家开放大学学分银行的视角出发,尝试提出一种破局的解决方案,以期帮助国家开放大学学分银行构建符合中国国情的学分银行商业银行运营模式。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葛晖  
学分银行是衔接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正式教育与非正式教育,拓宽成人终身学习通道的"立交桥"。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需要较为完善的学分银行制度作为基础性保障。因而,有必要从学分银行的本质与内涵出发,理清学分银行建设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并有针对性地从加强理论研究、做好顶层设计、完善认证体系等方面予以积极推进。
[期刊] 征信  [作者] 黄志凌  
市场在变,客户需求在变,而大型银行的思想、思维、理念相对滞后,显得处处被动。如果大型银行能够适应这种变化,及时调整经营理念、转变经营模式、创新经营服务,它就不是一种约束,而是一个难得的机遇。中国大型银行在互联网金融的浪潮中,应依托自身优势,重点拓展手机银行、跨界电商、移动支付、智慧银行等业务,始终走在市场前列。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赵宇红  
"学分银行"制度是模拟和借鉴银行系统运行的基本原理,对学分进行存储、转换与兑换的教育管理机制。作者在总结国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分析"学分银行"制度的内涵及功能,明确我国"学分银行"制度建设的定位,进一步探讨其实现路径。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郑子术  胡达源  
差距困境出路──学习《商业银行法》的理论思考郑子术,胡达源《商业银行法》的颁布实施,标志着我国专业银行向商业银行转化进入操作阶段。为使《商业银行法》得到贯彻执行,笔者结合实际工作,就有关方面谈些看法。一、差距《商业银行法》第三十九条规定,商业银行贷款...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张吉光  
近几年来,在中国银监会的要求和指导下,国内各家商业银行先后展开了多轮案件专项治理和“拉网式”大检查,国内商业银行案件高发、多发势头得到遏制,但同类型案件还是屡有发生,这表明商业银行在一定程度上陷入了操作风险的管理困境。如何走出困境,需要从风险文化、改革导向、体制机制、管理方式等角度对操作风险管理进行深入思考。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胡如祥  闫智勇  
学分银行制度作为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策略,需要进行深入研究。文章首先明确了学分银行制度的时空特性、组织职能和价值取向等应然内涵,进而探讨了学分银行制度在理论准备、顶层设计、法制保障、技术支撑等实践层面的困境,最后结合学分银行制度的应然内涵和困境表征,提出了加强理论研究、法制建设、顶层设计和技术创新等策略。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陈凤英   张岩  
我国学分银行建设与运行嵌入多元化制度场域中,在国家、地方政府、企业等多元主体不同逻辑相互交织与作用下,产生了国家制度供需失衡与制度运行低效、地方政府在政绩追求下的“选择性执行”和尝试探索下的“多样形态”、学习者在发展逻辑与学历至上逻辑下对学分银行的低认可度等困境。在多重制度逻辑框架下,加强国家制度设计、强化地方政策执行、精准配套支持跟进、提升学分的效用度能够有效化解学分银行建设困境,从而发挥学分银行制度在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建设中的作用。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吴一鸣  李文静  
职业教育学分银行作为促进学习成果的形成和产出的"牵引器"、促进普职教育沟通与衔接的"连接器"、促进终身学习"立交桥"构建的"助推器",其功能性价值正日益显现。面对当前其建设中实施环境不够成熟、实施主体不够明确、实施标准不够健全、实施路径不够清晰的现实困境,应着力在学校层面切实加以突破,以人才培养方案为统领加快优化学习成果框架,以公开公平公正为原则加快完善认定转换规则,以校际共建共享为推动积极构建省域学分银行。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周晓敏  霍玉文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作为我国国民教育体系的一个重要类别和组成部分,在理念和实践上与学分银行具有高度的契合性。目前,在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学分银行探索中,存在着诸如顶层设计不完善、学分标准不统一、课程设置不合理和管理效率不高等困境。针对上述困境,本文提出推进学分银行相关法规建设、成立专门的学分银行机构、构建成果认证标准体系、完善课程体系立法、完善课程设置体系以及搭建信息化管理平台等举措,以期推动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学分银行的构建与发展,为构建终身学习体系和建设学习型社会奠定基础。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静  袁芳逸  袁博  
学分银行是当前政府与研究者关注的热点和难点。文章在对我国各地学分银行典型模式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总结了学分银行在实践中面临的学分银行框架标准不明晰、学分银行实施主体不清、学分银行缺乏强有力的质量保障、学分银行学分转换存在障碍等问题,由此提出我国学分银行实践的对策建议:构建国家资历框架标准体系、建立国家学分银行自上而下管理建制的实体机构、建立学分银行质量保障体系、建立统一规范的学分标准体系和学习成果服务体系。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何小川  谢欣  张其仔  
PPP模式助力县域经济发展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于2014年9月经《关于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的意见》(国发[2014]43号)全面推广并快速发展。2017年11月,《关于规范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综合信息平台项目库管理的通知》(财办金[2017]92号)印发,剑指PPP运动化、过度泛化等问题,要求规范PPP项目运作,防止PPP异化为新的融资平台,对违规PPP项目进行集中清理。2018年一季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吴钧  
学分银行是开放教育界正在热议和积极筹备中的一个新型的教学管理模式。由于认识上的差异,学分银行的构建和推进并不顺畅。本文综合了目前有关学分银行的观点和做法,并提出与之相关的几点思考和意见,以期引起研究者的兴趣和相关人士的重视,从而使学分银行的决策和操作更加科学合理。
关键词: 学分银行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兰日旭  
在近代中国银行业中,除了民营银行外,还存在官办银行。前者数量较少,但影响很大;后者数量很多,但真正能获得正常发展的却寥寥无几。在中央各部门创办的银行中,中国银行与交通银行最为典型,然而,它们的经营风格却极为不同。中国银行虽然受制于政府,但它的经营者却时时想脱离政府的控制;交通银行则与此相反,在整个近代时期,除了20世纪20年代的一个极短的时期外,大部分时间其经营都是以官方取向为主,由此,在交通银行的业务开展中,拥有辉煌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