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542)
- 2023(16723)
- 2022(14631)
- 2021(13818)
- 2020(11562)
- 2019(26394)
- 2018(26021)
- 2017(50410)
- 2016(27114)
- 2015(30065)
- 2014(30167)
- 2013(29327)
- 2012(26862)
- 2011(23973)
- 2010(23912)
- 2009(21790)
- 2008(21242)
- 2007(18264)
- 2006(15940)
- 2005(13524)
- 学科
- 济(107309)
- 经济(107197)
- 管理(83204)
- 业(76292)
- 企(63900)
- 企业(63900)
- 方法(49358)
- 数学(43365)
- 数学方法(42754)
- 财(30144)
- 中国(28901)
- 农(28360)
- 地方(24393)
- 业经(23062)
- 学(21809)
- 务(19992)
- 财务(19910)
- 财务管理(19866)
- 农业(19125)
- 制(19063)
- 企业财务(18858)
- 贸(18509)
- 贸易(18503)
- 环境(18251)
- 易(17925)
- 理论(17665)
- 和(16825)
- 技术(16775)
- 划(16139)
- 银(15748)
- 机构
- 学院(375387)
- 大学(374465)
- 管理(152483)
- 济(148020)
- 经济(144626)
- 理学(132702)
- 理学院(131261)
- 管理学(128853)
- 管理学院(128172)
- 研究(121822)
- 中国(90993)
- 京(78823)
- 科学(76158)
- 财(69200)
- 所(59484)
- 农(57012)
- 中心(56665)
- 财经(55316)
- 业大(55229)
- 江(54283)
- 研究所(54236)
- 经(50378)
- 范(49648)
- 师范(49131)
- 北京(49096)
- 院(45593)
- 农业(44500)
- 州(44184)
- 经济学(43848)
- 财经大学(41280)
- 基金
- 项目(264518)
- 科学(209253)
- 研究(193288)
- 基金(192527)
- 家(167141)
- 国家(165790)
- 科学基金(144184)
- 社会(121674)
- 社会科(115381)
- 社会科学(115353)
- 省(103239)
- 基金项目(102723)
- 自然(95191)
- 自然科(92865)
- 自然科学(92838)
- 自然科学基金(91129)
- 教育(89435)
- 划(86639)
- 编号(78939)
- 资助(78835)
- 成果(62721)
- 重点(59174)
- 部(58068)
- 发(56161)
- 创(54750)
- 课题(53958)
- 创新(51078)
- 科研(50541)
- 教育部(49988)
- 国家社会(49797)
- 期刊
- 济(156093)
- 经济(156093)
- 研究(107440)
- 中国(65857)
- 学报(56191)
- 管理(55548)
- 财(53753)
- 科学(52631)
- 农(50164)
- 大学(43309)
- 学学(40964)
- 教育(39982)
- 农业(34994)
- 技术(34393)
- 融(31438)
- 金融(31438)
- 业经(26243)
- 财经(25813)
- 经济研究(24684)
- 经(21986)
- 问题(21588)
- 图书(18138)
- 科技(17813)
- 理论(17632)
- 资源(17540)
- 业(17503)
- 技术经济(17500)
- 版(17213)
- 现代(16711)
- 实践(16268)
共检索到53545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宋德勇 林蕊
采用熵值法对2003—2018年中国地级市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政策的绩效进行测算,并通过PSM-DID考察了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政策对污染减排以及地区综合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1)减排效果方面,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政策能够有效降低工业二氧化硫排放,而对降低工业烟粉尘排放的作用甚微;(2)综合绩效方面,政策实施对区域环境与经济综合绩效具有显著正向影响;(3)城市群异质性分析表明,成渝城市群、山西中北部城市群、陕西关中城市群的减排效果和综合绩效表现较好,辽宁中部城市群的政策效果尚未显现。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宋德勇 林蕊
采用熵值法对2003—2018年中国地级市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政策的绩效进行测算,并通过PSM-DID考察了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政策对污染减排以及地区综合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1)减排效果方面,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政策能够有效降低工业二氧化硫排放,而对降低工业烟粉尘排放的作用甚微;(2)综合绩效方面,政策实施对区域环境与经济综合绩效具有显著正向影响;(3)城市群异质性分析表明,成渝城市群、山西中北部城市群、陕西关中城市群的减排效果和综合绩效表现较好,辽宁中部城市群的政策效果尚未显现。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丹 刘俊玲 郑宇婷 张琦
基于2012—2018年首批生态文明试验区的26个地级市数据,构建经济发展—环境治理的关联系统,运用网络SBM模型测算了地区生态文明建设绩效,进一步采用双重差分法评估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政策对试验区生态文明建设及经济发展、环境治理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1)该政策显著提升了城市环境治理水平,但对经济发展水平没有产生显著影响。(2)该政策存在时滞性,随着时间的推移,该政策对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绩效的提升效果逐渐显现并不断增强。(3)该政策对工业污染物的影响存在异质性,在源头生产阶段,显著降低了工业烟(粉)尘产生量,在末端治理阶段,显著抑制了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丹 刘俊玲 郑宇婷 张琦
基于2012—2018年首批生态文明试验区的26个地级市数据,构建经济发展—环境治理的关联系统,运用网络SBM模型测算了地区生态文明建设绩效,进一步采用双重差分法评估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政策对试验区生态文明建设及经济发展、环境治理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1)该政策显著提升了城市环境治理水平,但对经济发展水平没有产生显著影响。(2)该政策存在时滞性,随着时间的推移,该政策对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绩效的提升效果逐渐显现并不断增强。(3)该政策对工业污染物的影响存在异质性,在源头生产阶段,显著降低了工业烟(粉)尘产生量,在末端治理阶段,显著抑制了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丹 刘俊玲 郑宇婷 张琦
基于2012—2018年首批生态文明试验区的26个地级市数据,构建经济发展—环境治理的关联系统,运用网络SBM模型测算了地区生态文明建设绩效,进一步采用双重差分法评估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政策对试验区生态文明建设及经济发展、环境治理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1)该政策显著提升了城市环境治理水平,但对经济发展水平没有产生显著影响。(2)该政策存在时滞性,随着时间的推移,该政策对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绩效的提升效果逐渐显现并不断增强。(3)该政策对工业污染物的影响存在异质性,在源头生产阶段,显著降低了工业烟(粉)尘产生量,在末端治理阶段,显著抑制了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丹 刘俊玲 郑宇婷 张琦
基于2012—2018年首批生态文明试验区的26个地级市数据,构建经济发展—环境治理的关联系统,运用网络SBM模型测算了地区生态文明建设绩效,进一步采用双重差分法评估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政策对试验区生态文明建设及经济发展、环境治理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1)该政策显著提升了城市环境治理水平,但对经济发展水平没有产生显著影响。(2)该政策存在时滞性,随着时间的推移,该政策对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绩效的提升效果逐渐显现并不断增强。(3)该政策对工业污染物的影响存在异质性,在源头生产阶段,显著降低了工业烟(粉)尘产生量,在末端治理阶段,显著抑制了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李云燕 代建 盛清
为促进建立有效的生态补偿机制为协调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各方主体利益提供保障,依托演化博弈模型,通过分析影响区域联防联控策略的各利益参数的相互关系与作用,探讨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两大博弈主体的策略选择与演化方向,并以京津冀地区为例进行仿真验证,继而运用系统动力学模型模拟主要利益参数对博弈系统均衡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央政府补偿政策的实施直接影响京津冀地方政府联防联控的执行决策,可通过有效分配补偿金额、减轻地方政府联防联控成本、提高监管效率以及加强地方政府执行政策不积极的惩罚力度等措施,促进地方政府采取大气污染联防联控策略以高效推进治理进程。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薛飞 周民良
基于2003-2018年中国284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利用双重差分法解决文献中普遍面临的内生性问题,系统考察区域联防联控的空气污染治理效应。研究发现,实施区域联防联控政策显著降低了试点城市空气污染,且重点控制区的政策效应强于一般控制区。从动态效应来看,区域联防联控的空气污染治理效应存在持续性,随着年份的推移,区域联防联控的政策效应不断增强。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区域联防联控的空气污染治理效应在不同城市群间存在异质性,并且在不同城市群内,重点控制区与一般控制区之间的政策效应存在差异。此外,区域联防联控在发挥空气污染治理效应同时,还能促进部分城市群实现经济增长。研究结果为进一步科学实施区域联防联控政策、打赢蓝天保卫战提供了有益的政策启示。
关键词:
区域联防联控 空气污染治理 双重差分法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吕长明 李跃
以我国地级市面板数据为样本,通过包含个人、企业、政府的PSM-DID法检验各类地级城市舆论爆发前后工业废气排放差异。检验表明,存在舆论政策效应的城市主要为产业结构转型阶段的发达地区,舆论政策效应表现出加快工业去污染化作用;雾霾"积重难返"的原因一定程度上在于城市转型困境。其次,依据"中心外围"理论初探性地提出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机理,并对城市大气污染相关程度进行了测度,结果表明我国大气污染波及带宽为700 km左右,城市间污染波及强度取决于污染量与距离。最后,从城市与区域联防联控两个视角提出雾霾治理中舆论监督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吕长明 李跃
以我国地级市面板数据为样本,通过包含个人、企业、政府的PSM-DID法检验各类地级城市舆论爆发前后工业废气排放差异。检验表明,存在舆论政策效应的城市主要为产业结构转型阶段的发达地区,舆论政策效应表现出加快工业去污染化作用;雾霾"积重难返"的原因一定程度上在于城市转型困境。其次,依据"中心外围"理论初探性地提出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机理,并对城市大气污染相关程度进行了测度,结果表明我国大气污染波及带宽为700 km左右,城市间污染波及强度取决于污染量与距离。最后,从城市与区域联防联控两个视角提出雾霾治理中舆论监督方面的意见。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任凤珍 何昌 蒋北辰 钱越
在现阶段京津冀地区大气污染防治地方性法规和规章缺失的情况下,以维护共同大气环境利益为目标,区域内各行政机关对区域间大气污染治理与大气环境保护等环境执法事务进行协调,推进京津冀地区大气污染联防联控的立法进程,从而维护与实现区域间整体大气环境利益。
关键词:
京津冀 大气污染 联防联控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兰兰 梁雪 李晶晶 焦建玲
2013年颁布实施的《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是我国首个针对环境突出问题开展综合治理的行动计划;为巩固治理效果,应对动态变化的环境问题,2018年国务院进一步发布了《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研究利用中国258个城市2013年1月至2020年9月日度空气污染数据,实证检验了上述两阶段政策对空气质量的影响,并从不同污染物治理效果、时间和区域异质性等角度分析了政策效应的差异。结果指出:第一,“大气十条”和“蓝天保卫战”均显著降低了AQI、PM_(2.5)、PM_(10)、SO_2、NO_2、CO;第二,相比“大气十条”,“蓝天保卫战”对NO_2的减排效应更高,且实现对O_3的协同治理;第三,“大气十条”和“蓝天保卫战”对各污染物的减排效应因供暖时期、地区能源资源禀赋呈现出较强的异质性特征。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兰兰 梁雪 李晶晶 焦建玲
2013年颁布实施的《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是我国首个针对环境突出问题开展综合治理的行动计划;为巩固治理效果,应对动态变化的环境问题,2018年国务院进一步发布了《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研究利用中国258个城市2013年1月至2020年9月日度空气污染数据,实证检验了上述两阶段政策对空气质量的影响,并从不同污染物治理效果、时间和区域异质性等角度分析了政策效应的差异。结果指出:第一,“大气十条”和“蓝天保卫战”均显著降低了AQI、PM_(2.5)、PM_(10)、SO_2、NO_2、CO;第二,相比“大气十条”,“蓝天保卫战”对NO_2的减排效应更高,且实现对O_3的协同治理;第三,“大气十条”和“蓝天保卫战”对各污染物的减排效应因供暖时期、地区能源资源禀赋呈现出较强的异质性特征。
[期刊] 改革
[作者]
王超奕
2017年3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坚决打好蓝天保卫战"。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坚持全民共治、源头防治,持续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打赢蓝天保卫战。"2017年4月,京津冀大气污染传输通道城市("2+26"城市开展了史上最大规模环保督查,紧接着中央环境保护督察组对全国各省(区、市)开展环保督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王晋 陆小成
城市群是城市集群发展的高级空间形态,但大气污染问题严重损害了城市形象与生态效益。以京津冀为例,该地区为治理跨域大气污染问题,制定了不少的防控措施,但存在跨域治理机构缺乏、监督预警与绩效评价不完善和绿色营销机制缺失等问题。建议构建城市群大气污染跨域治理与绿色营销机制主要包括:创新跨域治理机构,深度推进联动执法;完善大气污染监测监督网,建立绩效评价体系;搭建京津冀区域污染研究平台,倡导低碳技术创新;全面实施能源替代工程,完善绿色营销机制;减少利益博弈,加强跨域利益协调与全民参与。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