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046)
2023(9762)
2022(8108)
2021(7142)
2020(5875)
2019(12774)
2018(12043)
2017(23728)
2016(12654)
2015(13016)
2014(12632)
2013(12442)
2012(11420)
2011(10310)
2010(9948)
2009(8873)
2008(8513)
2007(7425)
2006(6307)
2005(5327)
作者
(38148)
(32290)
(31900)
(30227)
(19927)
(15539)
(14207)
(12523)
(12042)
(10977)
(10874)
(10517)
(10169)
(9925)
(9922)
(9891)
(9755)
(9622)
(9099)
(9081)
(8094)
(7689)
(7654)
(7247)
(7232)
(7009)
(6915)
(6664)
(6436)
(6350)
学科
(61134)
经济(61090)
管理(33791)
(33666)
(25828)
企业(25828)
方法(25285)
数学(22852)
数学方法(22722)
地方(16722)
(15526)
中国(13758)
业经(13443)
(12413)
产业(11770)
(11753)
(10875)
贸易(10873)
环境(10764)
地方经济(10710)
农业(10707)
(10499)
技术(9732)
(9148)
(7665)
金融(7663)
(7604)
结构(7587)
(7369)
(7259)
机构
学院(182046)
大学(180836)
(80975)
经济(79741)
管理(70145)
研究(64288)
理学(62975)
理学院(62174)
管理学(61196)
管理学院(60880)
中国(44780)
科学(42438)
(37016)
(36769)
(32520)
业大(32032)
(31822)
研究所(30478)
农业(29696)
中心(28547)
财经(27073)
经济学(26250)
(25292)
(24868)
经济学院(24222)
(23807)
(22525)
师范(22150)
北京(21752)
科学院(20542)
基金
项目(138697)
科学(111278)
基金(104585)
(94817)
国家(94137)
研究(92710)
科学基金(80690)
社会(64192)
社会科(61432)
社会科学(61420)
基金项目(57125)
(54543)
自然(53700)
自然科(52534)
自然科学(52517)
自然科学基金(51610)
(46303)
资助(40332)
教育(40252)
编号(33082)
(31919)
重点(31918)
(29989)
(29826)
国家社会(28354)
创新(28035)
计划(27549)
科研(27025)
教育部(25168)
发展(24949)
期刊
(79351)
经济(79351)
研究(46685)
学报(34921)
(31781)
科学(31543)
中国(27550)
大学(25229)
学学(24709)
管理(23061)
农业(21752)
(21750)
经济研究(14354)
业经(14180)
财经(13155)
(12484)
金融(12484)
技术(12127)
(11588)
问题(11587)
(11520)
科技(10245)
资源(9886)
商业(9863)
业大(9420)
(9145)
技术经济(9097)
(8668)
教育(8545)
统计(8543)
共检索到24049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马丽梅  张晓  
目前,中国大气污染问题愈发严峻,由大气污染所导致的公共健康风险及经济损失日益突出,探询污染的形成原因、影响因素是制定治理政策的重要依据。本文针对大气污染的主要污染物PM10进行研究,特别探讨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本地与异地之间PM10交互影响的问题及产业结构影响。首先,分析全局空间相关性,发现地区间PM10存在着空间自相关,且逐年增强;其次分析局域相关性,发现中国北方部分地区出现高-高类型的集聚,主要集中于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山东、河南、黑龙江、吉林和辽宁等9个省份;南方部分地区出现低-低类型的集聚,主要集中于广东、海南、广西、贵州以及云南等5个省份。虽出现个别年份的波动,但从长期看,各集聚...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吴振信  闫洪举  张雪峰  
基于空间面板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本文分析了环渤海经济圈产业结构、大气污染以及经济增长之间的互动关系,发现大气污染推动了本省以及邻近省份的经济增长,而产业结构高级化对其经济增长未起到显著促进作用;经济增长、大气污染会推动本省以及邻近省份的产业结构高级化;无论是短期还是长期,经济增长是加剧大气污染的重要因素;从长期来看,产业结构高级化能促进本省和邻近省份的大气污染减排,但在短期仍会加剧其大气污染;经济增长、大气污染存在显著的溢出效应,产业结构高级化表现为"负效应"。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刘亚清  马艺翔  吴振信  
通过构建空间滞后模型和空间误差模型,定量分析了京津冀三地污染物排放的空间溢出效应及污染物排放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三地污染物的排放存在负的空间溢出效应;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及人均污染治理费用的提高均能降低污染物的排放;京津冀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存在污染企业外移现象。运用脱钩指数对京津冀三地经济增长与大气污染物排放之间的双向影响关系进行的分析表明:北京市近些年来经济增长与污染物排放相脱钩;河北省经济增长与污染物的增长呈连接状态。这进一步说明,随着京津冀一体化进程的深入,北京存在污染企业外迁的现象,同时也验证了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曹慧丰  毕巍强  曾诗鸿  
本文基于河北省1995~2013年时间序列数据构建VAR模型、广义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函数分析产业结构和大气污染的关系。结果表明短期内产业结构升级会造成严重的大气污染,长期内产业结构升级有利于大气污染状况的改善,工业占比的下降为大气环境改善提供了有利因素。最后根据分析结果提出治理建议。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吴振信  闫洪举  
基于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分析框架,本文采用动态空间杜宾面板模型,分析环渤海经济圈产业结构高级化、合理化对烟(粉)尘和SO2两种大气污染物排放的影响。研究发现:各省份两种大气污染物排放存在显著空间相关性,产业结构高级化可以实现烟(粉)尘和SO2减排,但会增加其邻近省份的排放;产业结构合理化只能促进烟(粉)尘减排,并未产生显著空间溢出;烟(粉)尘排放与经济增长符合EKC假说,而SO2排放与经济增长呈U型曲线关系;大气污染治理投资能促进本省及其邻近省份的烟(粉)尘减排,而对SO2排放没有显著影响。因此,推进产业结构高级化和合理化是解决大气污染的有效途径,而如何实现区域内联防联控、如何避免"搭便车"、如何...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李世奇  朱平芳  
该文在上海2007年和2012年投入产出表基础上,引入大气污染和能源消费模块。通过矩阵计算得出完全排放系数与完全消费系数计算表明产业结构调整对三种主要大气污染物减排的贡献各不相同,化石能源仍然是造成大气污染的重要原因。总的来看,上海各行业大气污染的减排效应非常明显,其原因是清洁能源消费大幅增加。这一研究结果验证了近年来上海市政府在环境友好和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方面政策效果显著。在此基础上,笔者建议上海制订和完善提高和改善重点行业化石能源使用效率的政策,加强区域统筹协调,深化地区联防联治。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李世奇  朱平芳  
该文在上海2007年和2012年投入产出表基础上,引入大气污染和能源消费模块。通过矩阵计算得出完全排放系数与完全消费系数计算表明产业结构调整对三种主要大气污染物减排的贡献各不相同,化石能源仍然是造成大气污染的重要原因。总的来看,上海各行业大气污染的减排效应非常明显,其原因是清洁能源消费大幅增加。这一研究结果验证了近年来上海市政府在环境友好和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方面政策效果显著。在此基础上,笔者建议上海制订和完善提高和改善重点行业化石能源使用效率的政策,加强区域统筹协调,深化地区联防联治。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程进  
基于长三角区域2018-2022年大气污染协同治理网络的数据样本,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长三角区域大气污染协同治理网络结构进行研究。研究发现:(1)长三角区域大气污染协同治理网络密度总体上趋于增大,由最初的“强横向、弱纵向”的结构特点,逐渐演化出“强横向、强纵向”的特征。(2)长三角区域大气污染协同治理的行政主导特征显著,其网络结构具有明显的非梯度分布的层级特征,省级行政主体在网络结构中起关键主导作用。(3)区域大气污染协同治理网络结构受省级行政边界的影响较为明显,江苏、浙江和安徽三省范围内的城市各自形成了联系较为紧密的合作子集,省界内城市在开展大气污染协同治理方面表现出更加紧密的关系,跨省界的协同治理联系主要集中在省会城市或省界城市。(4)城市间距离、行政区划对大气污染协同治理关系的形成有显著影响。基于此,本文提出了完善长三角区域合作“三级运作”结构模式、推动大气污染协同治理结构扁平化发展、增强跨区域大气污染协同治理纽带等政策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景熠  敬爽  代应  
打破行政区划界限,建立常态化协同治理机制,是应对区域复合型大气污染的有效手段。文章基于生命周期理论将区域大气污染协同治理划分为"形成"和"维系"两阶段,并构建协同治理影响因素理论模型,以问卷调研数据为基础,运用结构方程模型等方法进行假设检验分析。结果表明,大气污染治理能力、上级政府支持和公众支持对协同治理的"形成"有显著影响,治理主体信任程度、大气污染治理能力、预期收益、公众支持对协同治理的"维系"有显著影响。研究结论对推进区域大气污染协同治理进程、建立常态化长效机制具有理论价值和实践启示。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范纯增  顾海英  姜虹  
基于2011~2013年大气污染物治理投入、排放和去除数据,利用Super-efficiency DeA和MAlMquiSt模型,首次同时计算了工业废气及其分类污染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烟粉尘)的治理效率。结果表明:工业废气治理效率较低,投入冗余与去除不足并存。相对各自的前沿面,不同污染物治理效率差异明显,氮氧化物的去除率最低,治理效率也最低,其次是二氧化硫,而烟粉尘治理效率最高。从地区分布看,废气污染治理效率以西部最高,其次是中部,再次为东部。烟粉尘的污染治理效率呈现中部、西部和东部依次下降格局。而氮氧化物的治理效率以东部最高,其次是西部,再次是中部。二氧化硫的治理则西部最高,其次东部,再...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小伟  韩芳  王卫  
目前,我国的环境污染尤其是大气污染状况非常严重,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烟尘以及工业粉尘是大气污染及雾霾天气的主要污染物。论文利用全国第一次污染源普查数据,选取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烟尘以及工业粉尘4种大气污染物的总量及各自排放量作为因变量,以人均GDP、单位GDP能耗、第二产值比重和去除比作为自变量,应用IPAT模型建立了大气污染物排放量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定量模型。研究结果表明:第二产业比重、人均GDP、单位GDP能耗对大气污染物的排放具有显著影响,去除比对大气污染物的排放影响作用不明显。通过对比发现,模型模拟结果低于《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公报》公布的数据,高于《河北省环境状况公报》公布的数据,该模型模拟的误差百分比为12.4%,可用于大气污染物排放量的预测,弥补排放清单和环境统计公报的不足。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曹颖  
党的十八大报告将"天蓝、地绿、水净"作为我国环境保护的重要目标,但目前环境恶化的势头仍未得到有效遏制,尤其是近几年频繁、连续雾霾天气的出现,在污染物总量控制力度加大、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下降的情况下,民众的直观感觉却愈发严重。研究发现,环境末端治理方式已难以解决日益复杂的环境问题。有效改善大气环境质量,需要从污染的源头寻找答案,并提出系统的解决方案。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张宇  蒋殿春  
本文基于FDI的环境效应这一基本问题,以大气污染为切入点构造污染强度指标,并将其进一步分解为产业结构、总体技术进步与地区相对技术进步指标;以此为基础对外资进入与政府监管在地区大气污染强度变化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以及外资进入与政府监管之间的相互反馈作用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外资企业的进入同时具备"污染避难所"论和"污染光环"论的双重特征,在引起我国产业结构向高污染行业转移的同时显著促进了当地和其他地区的环保技术应用;同时FDI的存在在弱化邻近地区的环境监管同时对当地的环境监管起到明显的强化作用。因此,在未来发展中,如何规避和限制跨国公司对我国的污染性产业转移是发挥FDI在环境保护方面积极作用的...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沈克颖  罗冬林  刘红  
面对环境污染危机,根据区域大气污染治理任务的复杂性以及治理主体的多元性,提出了我国大气污染治理模式的选择路径,即在跨界水污染治理实践的基础上,以政府治理为主导、柔性地融合运用科层治理模式、市场治理模式和网络治理模式。研究以我国的基本国情为基础,对这三种治理模式进行比较分析,并且加以对策性选择和柔性运用,以期实现利益补偿下的区域利益共享,从而促进区域产业、能源等合理调整,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和谐发展。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曹昱亮   邢硕   师荣光  
本文基于2006—2020年我国31个省(区、市)2362个区县的平衡面板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模型检验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设立对区域大气污染的影响,探讨三批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的政策实施效果。研究发现,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设立对区域大气污染具有较为显著的抑制作用,该结果通过了一系列的稳健性检验;机制分析表明,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的设立通过提高产业结构高级化缓解大气污染程度;调节效应分析表明,农业经济发展可以正向调节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设立对大气污染程度的抑制作用;异质性结果表明,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设立在东北部、东部地区以及农业发展规模较大地区会对区域大气污染有显著抑制作用,在中西部地区和农业发展规模较小地区抑制作用并不明显。本研究对于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设立的有序推进及区县地区空气质量改善的路径探索提供了有益启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