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966)
- 2023(11203)
- 2022(9336)
- 2021(8369)
- 2020(6590)
- 2019(14973)
- 2018(14587)
- 2017(27838)
- 2016(14785)
- 2015(16429)
- 2014(16689)
- 2013(16693)
- 2012(16110)
- 2011(14905)
- 2010(15536)
- 2009(14462)
- 2008(14166)
- 2007(12885)
- 2006(12028)
- 2005(11413)
- 学科
- 济(89064)
- 经济(88999)
- 管理(39390)
- 业(38411)
- 企(29245)
- 企业(29245)
- 地方(28542)
- 中国(24894)
- 方法(24750)
- 农(20969)
- 数学(20454)
- 数学方法(20288)
- 业经(19230)
- 学(17240)
- 地方经济(17215)
- 农业(15194)
- 发(13397)
- 融(13285)
- 金融(13284)
- 财(12980)
- 环境(12943)
- 制(12934)
- 银(12614)
- 银行(12600)
- 贸(12522)
- 贸易(12511)
- 行(12339)
- 易(11923)
- 和(11608)
- 理论(11265)
- 机构
- 学院(224320)
- 大学(221400)
- 济(103865)
- 经济(101776)
- 研究(87639)
- 管理(80813)
- 理学(67565)
- 理学院(66647)
- 中国(66481)
- 管理学(65715)
- 管理学院(65253)
- 科学(50995)
- 京(48959)
- 财(45584)
- 所(44997)
- 江(40896)
- 研究所(40411)
- 中心(37962)
- 财经(34878)
- 农(34312)
- 范(32647)
- 经济学(32566)
- 师范(32350)
- 院(31706)
- 经(31309)
- 北京(30934)
- 州(29407)
- 经济学院(28765)
- 业大(27912)
- 省(27096)
- 基金
- 项目(138027)
- 科学(109540)
- 研究(104617)
- 基金(98410)
- 家(84947)
- 国家(84205)
- 科学基金(71627)
- 社会(68442)
- 社会科(64918)
- 社会科学(64904)
- 省(55722)
- 基金项目(50815)
- 教育(46600)
- 划(45809)
- 自然(42817)
- 编号(42274)
- 自然科(41695)
- 自然科学(41688)
- 自然科学基金(40944)
- 资助(39865)
- 发(37443)
- 成果(35015)
- 重点(32437)
- 课题(31281)
- 发展(30865)
- 展(30364)
- 部(30150)
- 创(28439)
- 国家社会(28208)
- 创新(26648)
- 期刊
- 济(134391)
- 经济(134391)
- 研究(76519)
- 中国(52071)
- 管理(34009)
- 财(33594)
- 农(32435)
- 科学(30441)
- 学报(30097)
- 教育(26618)
- 融(24626)
- 金融(24626)
- 大学(22864)
- 农业(22046)
- 经济研究(21898)
- 学学(21423)
- 业经(21105)
- 技术(20831)
- 财经(18311)
- 问题(16917)
- 经(16044)
- 贸(13262)
- 技术经济(12924)
- 世界(12434)
- 国际(11943)
- 资源(11914)
- 商业(11682)
- 业(11500)
- 现代(11144)
- 经济问题(10939)
共检索到37139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戴亚南
文章论述了产业梯度转移理论与增长极理论的内容,指出这两种理论在指导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各有优势,把海洋经济发展划分为区域经济,通过分析认为江苏沿海区域在经历了产业梯度转移理论指导,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可以引入增长极理论,来对江苏沿海区域经济进行新一轮的指导与开发。结合江苏海洋经济发展现状,以增长极理论制定区域海洋经济发展战略,分析了沿海盐城、连云港、南通3市的区位特点,选择3市作为海洋经济发展的增长中心,根据资源优势、经济基础等,确定了各市的主导产业,最终达到缩小沿海与苏南之间的经济差距,实现区域经济平衡发展,同时加快海洋经济发展速度,增强海洋经济实力的目的。
关键词:
增长极理论 扩散作用 海洋经济 江苏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于文金 朱大奎 邹欣庆
从江苏海洋产业发展现状出发,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和集聚法对江苏海岸带产业进行了分类。研究发现,江苏海洋经济产业严重依赖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严重滞后且熵度指数低,产业同构现象严重,港口、高新海洋产业制约了江苏海洋发展的速度,成为影响江苏海洋经济发展的深层矛盾和制约因素。探讨了江苏海洋经济发展战略的选择,提出了南北并进、江海联动,海陆互补、东进西联的海洋战略,突出港口核心作用,以"港口—工业区—海岸城市—沿海经济带"为发展主线的点轴发展思路。指出将港口业、海洋化工、海洋医药三大产业作为江苏海洋经济的主导产业。
关键词:
海洋经济 港口 产业 江苏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刘杰
菏泽在山东省属于欠发达地区,如何突破菏泽经济发展困境早已成为政府和学者重点关注的问题。从区域经济学角度分析菏泽经济特点,论证菏泽经济所处的发展阶段,阐述增长极理论适宜指导现阶段菏泽经济发展状况,并据此提出了相应的策略措施。培养增长极,让增长极带动周围区域经济发展,再适当合理地应用政策杠杆作用克服增长极理论自身的缺陷,实现菏泽经济腾飞和山东省经济均衡发展,应是现阶段加快菏泽经济快速发展的最佳途径。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曾德超
增长极理论是建立在经济学和系统科学基础上的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理论。 我们应以增长极理论基本原理来研究现阶段我国区域经济的特点,以地区经济发展相对指标来确 定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并在此基础上制定区域经济发展规划的设想。
关键词:
增长极 区域经济 指标 规划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徐长乐 向云波 张艺钟 阮丽熔 陈刘芳
在沿海各国和地区都高度重视发展海洋经济的背景下,研究上海海洋经济发展战略,对进一步推进上海海洋经济发展,建设"海洋强市"具有重要的意义。开发海洋、发展海洋经济是提升上海国际竞争力,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更好地服务于长江三角洲、长江流域乃至全国以及保障城市、国家安全的战略需要。目前,上海海洋经济的发展面临着一系列问题、困难和瓶颈制约,主要表现为:海洋产业结构有待优化提升;海陆互动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河口岛屿资源开发利用程度严重不足;海洋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形势依然严峻;海洋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科技资源亟需开发与整合。因此,从转变思想,树立海洋兴市的战略意识;整体规划,重点布局;产业升级,...
关键词:
海洋经济 海洋产业 发展战略 上海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颜鹏飞 孙波
本文重点探讨了经济增长极和区域经济发展理论的含义、衍变和新进展。结合中国具体国情提出了关于增长极和区域经济发展理论的新见解。
关键词:
增长极 增长极定位 区域经济发展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颜鹏飞 孙波
中观经济或称区域经济介于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之间。本文借鉴西方经济理论界的前沿性研究成果 ,重点探讨了经济增长极的理论特征 ,及其与区域经济发展理论的九点新进展 ,并结合中国具体国情提出了关于这一理论和相关政策的新思路 ,其中包括增长极定位新原则、非均衡协调发展区域经济发展政策、都市圈增长极发展战略、牛肚子战略的再思考 ,以及关于区域差异和协调发展问题的新建议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孙茜
增长极理论是建立在现代系统科学和现代自然科学基础上的非均衡发展理论。创新是增长极的主要功能。我国必然要经历由产业增长极和区域增长极带动整个经济发展的过程 ,必须正确选择和培育我国知识经济的产业增长极和城市增长极。
关键词:
增长极 知识经济 产业增长极 城市增长极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刘大勇 朱召龙
通过对弗朗索瓦·普劳克斯 ( F.Perroux)和 J.布德维尔的增长极理论的阐释 ,本文提出 :要克服“瓶颈”制约 ,推动山区县域经济快速增长 ,必须培育山区县域的经济空间增长极 (产业增长极 )和地理空间增长极 (小城镇 ) ;而且 ,在地理空间上要培育多元增长极 ,充分发挥增长极的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
关键词:
山区 县域经济 产业增长极 空间增长极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袁礼斌
发展苏北经济是“十五”期间全面推进江苏现代化建设的关键。在长江沿岸的 苏中地区培植增长极,正是带动苏北发展的一个重要举措。通过培植增长极,充当上海及苏 南地区与苏北地区的“中介”,既有利于加强对苏中、苏北地区的辐射,又有利于抑制上海 及苏南的中心城市对苏中苏北的“极化效应”。目前,有三个可行的增长极,即南京增长极 、三江增长极和润扬增长极。通过在这三者之间形成合理的分工,可以充分发挥苏中地区的 带动作用,从而有力地促进江苏苏南、苏中、苏北三大区域的协调发展。
关键词:
区域经济 增长极 对策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张平
本文从区域发展的角度,研究了江苏经济布局的“π”型态势与盐城经济发展战略,旨在促进江苏经济总量的增长、整体素质的提高和盐城经济的振兴。作者运用发展极理论,建议在南通与连云港之间创建盐城发展极,从而增强沿海经济的实力。根据盐城的区域资源分布和现实经济基础,盐城必须采取加强基础设施,推进外向开拓,形成“开”型框架,加快市区发展的战略。
关键词:
经济布局 发展战略 江苏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徐胜
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当今国际经济与贸易发展的主导形式。我国在加入WTO以后,尤其要注意区域一体化的动向,并以此为依据来制定我国的贸易发展战略。本文从中国现阶段的区域经济现象出发,在国家和地区两个层面上解释区域发展状况及其战略研究。
关键词:
区域经济一体化 发展战略 选择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国家计委经济研究所课题组 王建
我国区域经济结构的显著特征是"东轻西重、南轻北重",这说明我国经济的空间结构存在着全国分工关系。事实也是如此,从交通运输量看,我国省际经济交流占近三分之一。从美日区域结构模式比较中可以看到,美国由于国土和平原面积辽阔,可以采取全国大分工式的区域布局模式和以中小城市为主的城市化道路,日本由于国土狭窄,平原面积更少,只能采取"都市圈"式的区域布局模式,即在国内的主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张厚悦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学是一种优化人类生存与发展空间的艺术。研究和掌握这门艺术对于我国尤为重要。因为我国拥有960万平方公里的领土,在世界上占第三位,而且各个地区差别又比较大;同时,我国拥有13亿多的人口,位居世界第一位。如何使我国众多的人口在既定的地域平台上,摆脱目前还处于"发展中"的状态。创造出尽可能丰富的物质和文化财富,改善民生、走向现代化,就迫切需要运用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学的理论和方法进行全局的和长远的战略谋划。正是在这个大背景下,李成勋研究员撰写的首部《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学》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于今年出版了。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王建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选择王建与80年代比较,我国经济进入90年代后发生了一系列的转折性变化,最显著的变化是随储蓄率的持续上升,重工业开始成为经济增长的主导,“八五”期间,经济增长率年平均达到12%,比整个80年代提高了3个百分点,出现了加快发展趋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