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174)
2023(15545)
2022(13013)
2021(11454)
2020(9914)
2019(22207)
2018(21689)
2017(42026)
2016(23077)
2015(25786)
2014(25618)
2013(25544)
2012(23116)
2011(20447)
2010(20450)
2009(19514)
2008(19663)
2007(17804)
2006(15503)
2005(13894)
作者
(69089)
(57802)
(57769)
(54640)
(36523)
(27740)
(26159)
(22743)
(21538)
(20457)
(19707)
(19104)
(18346)
(18222)
(18096)
(17780)
(17673)
(17207)
(16727)
(16495)
(14691)
(14140)
(13939)
(13074)
(13054)
(12904)
(12858)
(12743)
(11587)
(11549)
学科
(107266)
经济(107149)
(94081)
(82898)
企业(82898)
管理(81320)
方法(48751)
数学(39899)
数学方法(39622)
(32803)
(31769)
业经(31149)
中国(24842)
农业(23031)
(22951)
财务(22903)
财务管理(22874)
地方(21921)
企业财务(21588)
(19403)
贸易(19398)
技术(19046)
(18861)
(18841)
(18620)
(17824)
(16430)
理论(16061)
环境(15547)
(15289)
机构
学院(341155)
大学(334418)
(145343)
经济(142822)
管理(135890)
理学(117897)
理学院(116667)
管理学(115023)
管理学院(114407)
研究(110209)
中国(84618)
科学(69406)
(69198)
(66471)
(64834)
(56952)
业大(54487)
农业(52927)
财经(52191)
研究所(51904)
(51620)
中心(50656)
(47332)
经济学(44261)
北京(42595)
(40371)
经济学院(40341)
(39767)
师范(39262)
(39136)
基金
项目(228633)
科学(180906)
基金(167760)
研究(160985)
(147679)
国家(146405)
科学基金(126170)
社会(105267)
社会科(99927)
社会科学(99895)
(91450)
基金项目(89427)
自然(83306)
自然科(81391)
自然科学(81364)
自然科学基金(80015)
(76091)
教育(72358)
资助(67515)
编号(62555)
重点(51675)
(50603)
(50306)
(49788)
(48221)
成果(48100)
创新(46398)
科研(44613)
国家社会(43750)
计划(43104)
期刊
(158038)
经济(158038)
研究(91289)
(60239)
中国(58757)
学报(55743)
(53806)
管理(51442)
科学(51099)
大学(40944)
农业(40868)
学学(39544)
技术(31769)
业经(28663)
(28615)
金融(28615)
财经(26341)
经济研究(25609)
(24687)
教育(24157)
(22702)
问题(21224)
技术经济(19756)
商业(18050)
(16909)
(16529)
统计(15946)
科技(15783)
现代(15758)
财会(15734)
共检索到48986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李玉东  陈玥  
珠三角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点区域,然而珠三角内部发展仍存在不均衡现象,中心城市的发展有可能对边缘城市形成带动效应,进而对物流业价值链转型造成一定影响。而推动物流业价值链转型不仅是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更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因此,探究区域增长极对物流业价值链转型效率的影响,对于合理发挥区域增长极作用,加快物流业价值链转型进程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本文选取珠三角为研究对象,采用超效率DEA法,测算珠三角区域增长极对物流业价值链转型效率(投入变量和产出变量效率)的影响,以期助力珠三角发挥区域增长极积极作用,提升物流业价值链转型效率。结果表明:极化效应影响物流业价值链转型的效率最高;辐射效应影响物流业价值链转型的效率中等,发展中期广州市辐射效应影响的效率表现出长期下降趋势;支配效应影响物流业价值链转型的效率较差,仅有2019、2020年效率值高于1。由此可见,广州市对周边城市的影响主要通过极化效应、辐射效应产生,即通过吸引生产要素带动区域发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周君  
本文运用Logistic模型来分析区域物流业与地区经济增长之间的定量关系,采取边际和弹性经济分析方法,量化了区域物流业发展所带来的地区经济的增长,不失为指导区域物流业发展、规划的一种实用方法。以天津市为案例的实证分析中,通过时间序列分析预测了未来几年区域经济和物流业发展的趋势,利用Logistic模型分析出天津市物流业的单位增长所带来的地区经济的增长额度和变化规律,同时提出了发展物流产业的政策建议。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吴楚豪  周颖  
新发展格局下,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呈现出新特征,构建以内需为主导的分工体系和更为合理的区域分工模式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立足国内价值链,文章设计了“国内大循环”背景下中国区域分工角色的指标,并使用高阶空间滞后模型探析了各省经济周期联动性的区域特征,在此基础上,文章将研究视角拓展至经济增长极建设,设计了“双循环”格局下区域中心省份的指标。研究发现:2007—2015年南方东部沿海地区依然是保障我国经济增长的核心动力来源,中、西部地区在NVC中的参与度和贡献度稳步提升,北方东部沿海和东北地区在NVC中的经济构成比重有下降趋势,长江经济带在我国经济增长的支撑地位逐渐凸显。中国省际经济周期联动性具有典型的区域化特征,省际间的经贸互动显著加强了其区域化特征。最后基于“双循环”依存度指标对区域经贸中心省份的选择进行定量分析,为经济增长极建设的有序推进补充一定事实依据。该研究具有两方面政策含义:一是中国在打造全国统一大市场的过程中要更加注重区域分工对国内分工体系的资源配置和整合能力,充分释放区域(间)分工对内需体系构建的重要促进作用。二是中国在推进区域协调发展战略进程中,应当依托区域经济增长极等新型空间组织形式,通过展开精准帮扶或合作实现区域经济协同发展。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曹景  胡志明  
文章从实证分析的角度出发,探究了湖北省现代物流业与其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首先,文章阐述了湖北省现代物流的现状和经济增长的情况,并选用多种指标进行分析论述。其次,文章基于所取指标,进行数据处理,得到湖北省物流里程数的提升原因。最后文章提出了提高湖北省现代物流效率、优化产业结构的建议。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廖彩霞  
物流业是当代服务业的主要组成部分,它在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稳定、有序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物流业的健康发展可以促进我国生产力的发展、缓解就业压力、提升国民经济的国际竞争力。本文主要研究我国物流业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并运用PVAR模型对其进行分析。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沈飞飞  徐健  
本文运用logistic模型分析了中部地区区域物流产业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的数量关系和协同关系,采用边际分析和弹性分析,对区域物流产业发展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进行了量化分析,并对中部区域物流业今后的发展提出相应的建议。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韩杨  
本文运用logistic模型对西北地区物流业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关系进行了研究,采取边际分析和弹性分析法,对区域物流产业发展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进行了量化分析,并对西北地区物流业发展进行了SWOT分析及相关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马元三  李惠娟  
区域经济的协调增长一直以来都是经济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但是省内区域经济的不协调发展现象却日渐突出,这种现象在发达东南沿海发达省份也同样存在。文章以江苏省为例,用现代计量分析方法分析了苏南、苏中、苏北经济增长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在过去三十年里,苏北、苏中对苏南的经济都有促进作用,苏北对苏南的促进作用大于苏南对苏北的带动作用,苏南、苏中对苏北有带动作用,但是作用不甚显著,苏南对苏中的带动作用与苏北对苏中的促进也不甚显著。不论是促进作用还是带动作用,都有滞后期。最后,提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缩小差距的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尹伟华  张焕明  
本文利用区域面板数据,对1979—2006年我国区域经济增长的收敛性进行了计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区域经济增长不存在绝对收敛趋势,但东、中、西部三大经济带基本上存在收敛趋势,形成了所谓的"收敛俱乐部"现象;在条件收敛回归中,如果控制了投资率、人力资本水平、非国有化水平、对外开放度、基础设施水平和产业结构等经济变量,我国区域经济增长则呈现显著的条件收敛。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聂正彦  李帅  
在"一带一路"战略实施的宏观经济背景下,物流业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值得作深入研究。本文运用1998~2012年中国31个省区面板数据,利用分位数回归方法研究物流业对我国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差异。实证结果显示,物流业对我国区域经济增长影响显著,但在不同的分位数水平下,增长效应存在显著差异。物流业对东部地区经济位于低分位点的省份的贡献较大,而对于中部地区经济处在高分位点省份的经济贡献较大,对西部地区经济整体带动作用最显著。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颜双波  
本文从经济增长极理论的视角出发,在严格假设条件和放宽假设条件下构建数学模型,通过求解和分析,认为中央政府在确定各省的投资配额或各省政府在确定各地区的投资配额时,采取经济增长极模式有重点、有侧重地投资比采取均匀投资模式不分重点、均匀分配地投资的经济增长效果会更加明显;但是投向增长极的投资配额存在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对增长极的资本存量应该控制在合理范围内;随着增长极所获得的新增投资的增加,在对增长极的开发效果越来越显著的同时,极化效应程度会逐步加深,使得腹地与增长极之间的经济发展差距拉得越来越大,在确定各地区的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严岭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贸易与引资战略的成功实施有目共睹,长三角区域发展堪称这一模式下的典范。然而透视长三角增长模式,其内在局限给未来持续增长蒙上阴影。本文探讨长三角增长模式的成功和局限,以区域分工网络、价值链集聚分析为基础,剖析长三角增长的现实层面,探究长三角增长动力,寻求进一步提升的路径。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刘朝明  杨玉明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刘朝明  靳景玉  杨玉明  
我国经济增长的一个显著特征表现为区域经济增长的非均衡,并由此导致区域增长极的孕育和形成。区域增长极从全国来看,在"长三角"和"珠三角"已具雏形;从西部来看,则有可能在川渝地区或成都和重庆形成。本文通过实证研究证明,增长极形成的条件最终取决于区域内的投资环境和产业部门的竞争力。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杨英  甘增艳  
珠三角地区和粤东西北地区的协调发展是当前广东经济工作一大重点。其中,区域产业共建和新经济增长极培育更是重中之重。广东的区域产业共建和新经济增长极培育存在三个主要的问题,今后的思路应将粤东西北地区产业发展纳入全省新产业体系,多圈层推进和"量身定做",优化产业共建及新经济增长极的投资环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