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439)
2023(4815)
2022(4022)
2021(3711)
2020(2917)
2019(6422)
2018(6147)
2017(11518)
2016(6569)
2015(7267)
2014(7432)
2013(7266)
2012(7005)
2011(6405)
2010(6634)
2009(6134)
2008(6331)
2007(5672)
2006(5204)
2005(4620)
作者
(20411)
(17030)
(17015)
(16089)
(10875)
(8291)
(7804)
(6712)
(6599)
(5991)
(5980)
(5838)
(5404)
(5354)
(5293)
(5237)
(5166)
(5114)
(4942)
(4849)
(4185)
(4164)
(4151)
(3821)
(3817)
(3754)
(3716)
(3700)
(3508)
(3430)
学科
(32999)
经济(32963)
管理(17816)
地方(13189)
(12075)
中国(11760)
方法(10195)
(9218)
企业(9218)
数学(8752)
数学方法(8529)
地方经济(7706)
(7271)
城市(6283)
(6182)
环境(5919)
业经(5229)
理论(4826)
(4822)
(4789)
城市经济(4562)
(4490)
(4440)
农业(4355)
(4319)
(3764)
金融(3763)
资源(3477)
(3419)
贸易(3415)
机构
大学(97935)
学院(96857)
研究(37263)
(35622)
经济(34449)
管理(33532)
理学(28355)
理学院(27834)
管理学(27099)
管理学院(26907)
中国(26878)
科学(25089)
(22813)
(19110)
研究所(17330)
中心(16872)
(16041)
师范(15901)
(15560)
(15392)
(15265)
(14388)
北京(14221)
业大(14002)
师范大学(13135)
(12860)
财经(12225)
农业(12062)
(11203)
科学院(11098)
基金
项目(65942)
科学(52374)
基金(47623)
研究(45760)
(42485)
国家(42168)
科学基金(36066)
社会(29688)
社会科(28101)
社会科学(28094)
(25680)
基金项目(25431)
自然(23714)
自然科(23181)
自然科学(23175)
(22689)
自然科学基金(22672)
教育(20577)
资助(18861)
编号(17916)
重点(15264)
(15250)
成果(14586)
(13569)
课题(13227)
(12589)
国家社会(12529)
计划(12475)
发展(12162)
科研(12080)
期刊
(42954)
经济(42954)
研究(30608)
中国(21095)
学报(16385)
科学(15996)
(13541)
管理(12426)
大学(12129)
教育(11970)
学学(11389)
(11165)
农业(9262)
技术(8321)
城市(7669)
问题(7218)
(7180)
资源(6946)
(6703)
金融(6703)
经济研究(6044)
财经(5849)
业经(5786)
(5221)
(5196)
统计(5109)
现代(5077)
(4982)
图书(4935)
科技(4794)
共检索到15008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杨章贤  陈才  
城市与区域是空间作用永恒的主体。文章在描述城市与区域交互作用时引入了区域基质的概念,强调区域在区域内各节点空间或其外围空间发展中所起到的基础支撑作用。城市是区域的产儿,在其与区域基质交互作用的过程中,视其作用关系可分为城市区域系统、区域城市系统、城市—区域系统三种形式。城市存在于区域之中,一开始就具有区域性,我们需要从区域角度来研究城市,用区域思维来思考城市发展,这也就决定了城市规划的区域思维。当前,这种区域思维在规划中主要通过区域战略研究、区域城镇体系规划、城市群规划、都市圈规划等形式体现出来。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邢燕  王瑾瑜  
文章基于循环经济的中小城市规划研究,在城市规划中引入循环经济的新理念,采用定性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循环经济和城市规划的内涵、基本特征和基本原则,研究了循环经济与城市规划的辩证关系。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王艺  张华  
近年来,国家级区域规划逐渐成为区域发展的主要动力,为了更好的落实国家意图,促进区域发展,本文针对规划区内资源条件优越,急需发展的"二线城市"展开分析。剖析"国家战略"背景下此类城市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反思传统规划的不适应性,针对发展特性提出相应的规划思想。最后以辽宁省庄河市规划为实例,从规划模式、目标分析及战略制定等方面,探讨了此类城市的规划在国家战略中的变革思想。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马裕祥  
继1988年初和1989秋两次出访联邦德国之后,今年上半年又对德国的区域与城市规划方面的有关情况进行了为期3个月的专题考察,感到联邦德国在区域与城市规划工作体系方面确实积累了某些行之有效的经验,值得思考租借鉴。 区域规划与城市规划紧密结合,是联邦德国空间规划结构的重要特色。早在半个多世纪以前,由于工业化迅猛推动城市化发展,以及大城市的“弊病”日益显露,客观实际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孙彦伟  卢荣安  姜广辉  
对土地可持续利用研究的不够深入,使得我国现行土地利用规划在面临区域生态环境问题时常常处于尴尬境地。新兴景观生态学的理论核心涉及到土地可持续利用的研究内容,借鉴景观生态学理论探讨土地持续利用规划的景观生态模式不失为土地可持续利喟规划的新尝试。本文在分析我国现行土地利用规划的不足及景观生态学基本理论与土地可持续利用关系的基础上,提出了区域土地持续利用规划的景观生态学思维方法,展望了该方法的应用前景。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孙雨瑄  夏蓝图  马丽卿  
区域文化作为推动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城市规划中时刻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区域文化对城市规划有着指导作用,影响着城市规划的空间形态和城市形象的塑造,城市规划也体现出城市文化的独特性。不同地区有着不同的文化,舟山独特的群岛地理特性孕育了独特的区域海洋文化;舟山城市规划发展进程也深受海洋文化影响,体现出独特的布局和格调,形成了与众不同的滨海城市魅力。本文从城市规划设计角度出发,运用城市设计方法对舟山市城市的空间形态、城市交通网络系统以及历史文化名城建设进行研究,阐释海洋文化因素在舟山城市规划发展演化中的影响,提出要利用好区域海洋文化特质,树立独有的海滨城市形象,将舟山打造成为拥有特色海洋文化品牌的海上花园城市、自由贸易港区和全国文明城市。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崔功豪  
目前,在各地编制和审议城市规划中,较为普遍碰到的问题之一是城市发展的依据尤其是区域经济依据不足,从而城市发展方向不够清楚,城市性质不甚明确,城市规模不易估算。究其原因,有的是由于未进行区域规划,而难以确定城市的发展方向和性质;有的是由于专业素养的局限,不知城市区域分析如何下手;当然,也有少数城市由于对城市与区域的关系认识不足,因而重视不够。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刘祎  祝善友  周洋  张海龙  丁文  
区域热环境问题是影响城市生态环境的重要因素之一,如何通过合理的城市规划从而最大限度降低热环境问题带来的负面影响,是城市规划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以南京江北新区为研究对象,基于城市规划下垫面类型数据,利用WRF模式(Weather Research and Forecasting model,WRF)来模拟近地表气温变化,进而分析研究区域热环境对城市规划的响应。研究表明:(1)高时空分辨率土地利用数据的输入能够显著提高WRF模式模拟的近地表气温精度,在此基础上耦合城市冠层模式,可以更准确地反映城市内部气温变化情况;(2)区域热环境受城市规划中土地利用类型变化的影响显著,城镇用地增加区域的气温变化幅度在不同时段有差异,其中气温升高幅度最大为1. 8℃,出现在20∶00~22∶00时段;相比于自然地表,城镇用地呈现出升温快和降温慢的特点;(3)与2013年相比,2030年研究区热岛范围扩大,热岛强度增强。因此,初步建议在城市规划时,除有效控制城镇用地增长外,需考虑该用地的分散布局,将其对热环境造成的影响降到最低,更有利于江北新区生态规划建设。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孔俊婷  王浩然  
仿生思维是以自然界中的有机体为基本对象,以其生长机理和功能构成为主体进行再创造的一种思维方式。本文通过对典型理念和案例的剖析比对,分析研究了仿生思维与西方城市规划之间的关系,揭示出在西方城市规划理念由理性主义为主导向有机主义和生态主义观念演变的过程中,仿生思维由最初的机械模仿逐渐上升为动态有机的城市观和生态可持续的发展观。这对我国当前城镇化发展进程中的城乡规划研究具有重要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杨吾扬  
区位论(Location Theory)或称区位经济学、地理区位论,是关于人类活动、特别是经济活动空间组织优化的学问。从科学的横向关系来看,在经济学同地理学之间,发展了一系列交叉学科,主要是空间(或地理)经济学和经济地理学;就科学的纵向层次而言,空间经济学和经济地理学都是应用理论学科,两者均为国民经济中的规划、计划、设计等应用学科服务,又要接受经济学和地理学共有的基础理论作指导。这里所指的基础理论就是区位论。可见,区位论是一个典型的边缘理论学科,也可以说,它既属于经济学,也属于地理学。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王文学,郭辉  
我国一些地区城市区域卫生规划实施工作在政府牵头、部门配合下已经取得成效。江苏省徐州市企业医院众多,隶属关系复杂,现就我市在城市区域卫生规划实施工作中遇到的难点及对策探讨如下。 1 难点 (1)我市现有医院233所,其中,企业医院占有相当大比例,而且在市区内分布也很不合理:如市一院(三级医院)与口腔医院、公费医院、房管医院、鼓楼医院,市二院(三级医院)与儿童医院、矿一院、建工医院、市六院,市三院与化工医院、电力医院、民政医院、交通医院、粮食医院,市四院(三级医院)与妇幼医院、云龙医院、纺织医院、铁路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徐实  
韧性城市规划是当前城市为应对复杂多变的灾害风险、突发事件所提出的新思路,城市是一个兼具多重功能的复杂系统,如何将韧性思维有效渗透于城市规划,是城市规划者面临的主要挑战。现阶段,我国韧性城市规划以问题导向为主,呈现出由简单借鉴到优化创新的发展趋势,在城市功能方面逐步由局部强化向整体性能完善过渡,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李枭鹰  
大学是一个多学科构成的生态系统,学科系统的某些特性直接影响大学的特性。阐述了学科多样性、异质性与大学生态系统平衡与发展的内在联系,认为学科多样而异质有利于大学系统平衡与稳定,有利于大学系统正向演替,进而倡导一种多样化与异质化的学科规划思维。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王敏  
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导致城市规划的国家本位向公众本位过渡 ,而社会利益集团的复杂性更对公众利益造成威胁。在此紧要关头 ,公众参与更凸显重要。本文介绍了国外公众参与的“梯子理论”、我国公众参与的现状 ,并对不尽如人意的我国目前公众参与的现状给出了理论分析及制度建设的建议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秦红岭  
探讨了将性别意识纳入城市规划过程的意义,从性别视角审视了我国城市规划与空间设计中存在的问题,诸如公共场所的安全设计忽略了女性的特殊需求与环境体验,城市建设缺乏细节方面的性别敏感,城市规划政策不注重社会性别分析等。建议建构城市规划政策的性别分析框架,将性别意识纳入城市规划决策的主流;在城市规划公众参与层面上注重吸收女性对城市规划的想法和建议,保证女性获得平等的城市规划参与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