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890)
- 2023(15567)
- 2022(12629)
- 2021(11444)
- 2020(9604)
- 2019(21154)
- 2018(20628)
- 2017(39393)
- 2016(21333)
- 2015(23147)
- 2014(22648)
- 2013(21690)
- 2012(19087)
- 2011(16795)
- 2010(16031)
- 2009(14257)
- 2008(13302)
- 2007(11218)
- 2006(9474)
- 2005(8006)
- 学科
- 济(87189)
- 经济(87106)
- 管理(58684)
- 业(55409)
- 企(44144)
- 企业(44144)
- 方法(40591)
- 数学(36701)
- 数学方法(36254)
- 农(23488)
- 中国(23427)
- 财(21114)
- 地方(20019)
- 业经(19340)
- 学(16182)
- 农业(16071)
- 贸(14904)
- 贸易(14898)
- 易(14478)
- 环境(13522)
- 务(13361)
- 财务(13318)
- 财务管理(13290)
- 制(13182)
- 技术(13143)
- 企业财务(12668)
- 和(11606)
- 产业(11553)
- 银(11358)
- 银行(11318)
- 机构
- 大学(285673)
- 学院(285172)
- 济(116091)
- 经济(113957)
- 管理(112738)
- 理学(99800)
- 理学院(98662)
- 管理学(96675)
- 管理学院(96158)
- 研究(94134)
- 中国(68909)
- 科学(60858)
- 京(58694)
- 农(51323)
- 财(49742)
- 业大(47068)
- 所(45717)
- 中心(44744)
- 研究所(42427)
- 财经(41344)
- 江(40701)
- 农业(40561)
- 经(37990)
- 范(36768)
- 经济学(36440)
- 师范(36273)
- 院(35265)
- 北京(34994)
- 经济学院(33258)
- 州(31615)
- 基金
- 项目(214245)
- 科学(170735)
- 基金(159434)
- 研究(148878)
- 家(142478)
- 国家(141406)
- 科学基金(122045)
- 社会(98448)
- 社会科(93686)
- 社会科学(93665)
- 基金项目(85349)
- 省(83093)
- 自然(81220)
- 自然科(79476)
- 自然科学(79455)
- 自然科学基金(77986)
- 划(70958)
- 教育(67777)
- 资助(63082)
- 编号(57688)
- 重点(48692)
- 部(46443)
- 发(46103)
- 创(45159)
- 成果(43577)
- 国家社会(42693)
- 创新(42381)
- 科研(42263)
- 计划(40695)
- 教育部(39721)
- 期刊
- 济(113370)
- 经济(113370)
- 研究(73028)
- 学报(49872)
- 中国(48584)
- 农(45130)
- 科学(44932)
- 管理(38877)
- 大学(37678)
- 财(37329)
- 学学(35919)
- 农业(30602)
- 技术(23721)
- 教育(23348)
- 融(21290)
- 金融(21290)
- 业经(19728)
- 经济研究(19235)
- 财经(19141)
- 经(16468)
- 业(16449)
- 问题(15958)
- 统计(14753)
- 版(14514)
- 科技(14425)
- 资源(14280)
- 策(13974)
- 业大(13139)
- 技术经济(13097)
- 商业(12860)
共检索到38994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潘雅茹 罗良文
随着我国进入城镇化高速发展的新时期,城镇化逐渐展现出其开放性的特点,其对FDI的空间分布具有较大的影响作用。文章利用全国30个省级城市2004-2013年的面板数据,运用广义矩动态面板模型分析城镇化水平区域差异对我国FDI空间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人口城镇化水平在中部地区与FDI呈显著正向关系、产业城镇化水平在东、中、西地区对FDI均呈现明显负向影响,土地城镇化水平对东部和中部地区FDI的数量和分布产生显著正向影响。因此,本研究有利于从城镇化的角度,制定合理的外商引资政策,在推进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中,缩小F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李攀艺 邵亚男
本文利用我国2005-2015年的省际面板数据,采用GMM估计方法检验了城镇化、社会保障及二者的交互作用对居民消费率的影响。研究发现,城镇化对居民消费率具有显著促进作用,社会保障支出则显著地抑制了居民消费率的增长。同时,城镇化对居民消费率的正向作用被社会保障的负向作用所抵消。为了更有效地发挥城镇化对居民消费率的促进作用,在加快城镇化进程的同时,应注重社会保障体系与城镇化进程的同步协调安排。
关键词:
城镇化 社会保障 居民消费率 GMM估计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周小刚 薛莲 许洋 陈璐
文章探讨了公共产品供给对城镇化的作用机制,首先通过构建公共产品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测度出公共产品供给的区域异质性特征,然后建立动态面板GMM模型,验证了城镇化存在自我强化和路径依赖。进一步分析表明:公共产品总体上对加速城镇化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中西部地区公共产品对城镇化的正向影响显著,存在明显的公共产品促进城镇化提升效应,但东部地区公共产品的城镇化效应并不显著。由于不同公共产品外溢性的特征差异,公共产品中的医疗卫生、社会保障与就业、公共教育和环境保护对城镇化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但公共设施和公共安全对城镇化的影响并不显著。据此,提出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提升公共服务产品水平的对策建议。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王娟 宋婷婷 胡洋
流通产业发挥着促进消费、扩大就业的积极作用,近年来已发展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大产业和经济发展主力军。流通产业集聚与新型城镇化在多大程度上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直接影响城镇居民消费潜能的激发。根据集聚理论、分工理论和空间计量分析方法,考察我国流通产业集聚对新型城镇化的影响及其空间溢出效应,结果表明,流通产业集聚对本区域新型城镇化水平具有显著的正效应,对周边区域新型城镇化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控制变量教育水平对新型城镇化的影响不显著;工业水平对新型城镇化的正向作用显著;经济发展水平对本区域新型城镇化水平具有显著正效应,对周边省份具有显著负效应;外商直接投资对本区域新型城镇化具有显著正效应,对周边区域的新型城镇化具有显著负效应。在此基础上,提出流通产业在城镇化进程中如何更好地推进城乡融合、激发城乡消费潜能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流通产业集聚 新型城镇化 空间计量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婷
本文基于2000-2015年省级面板数据,构建了收入差距、城镇化与商贸流通经济发展的联立方程,对变量之间的内生与双向相互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全国样本上收入差距与城镇化和商贸流通经济发展均存在一定的双向相关性,但城镇化与商贸流通经济发展相关性不显著。地区样本的估计结果反应了收入差距、城镇化与商贸流通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存在较大的差异。
关键词:
收入差距 城镇化 商贸流通经济 联立方程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丁翠翠 郭庆然
笔者基于1996年~2011年我国的省际面板数据,采用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广义矩(GMM)分析方法,考察了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就业影响的动态效应与区域差异。研究表明,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就业影响的区域差异显著,整体上具有显著的挤出效应;仅滞后1期外商直接投资对中部地区当年就业的创造效应显著,而其他时域的外商直接投资对当年就业的影响均是负向的。因此,引进外商直接投资无法吸纳更多的劳动力,依靠外商直接投资很难缓解国内的就业压力。
关键词:
外商直接投资 就业 动态效应 区域差异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杨浩昌
基于2001-2012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分别研究了人口城镇化和土地城镇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及其区域差异,并进一步分析了其内在原因。结果显示:在限定投资、消费、出口和人力资本的条件下,现阶段人口城镇化和土地城镇化均能显著促进经济增长,且人口城镇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大于土地城镇化;无论是人口城镇化,还是土地城镇化,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都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其中中部地区城镇化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最大,西部地区次之,东部地区最小;我国城镇化的经济增长效应符合"S"型曲线。基于上述结论,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刘政 田晓丽
利用1998年~2010年的省际面板数据,文章采用估计动态面板的SYS-GMM方法,研究了外商直接投资(FDI)对我国高端技术创新的影响。结论表明:外商直接投资明显抑制了我国的高端技术创新;入世(WTO)减弱了外资直接投资对我国高端技术的溢出效应;2004年的专利执法改革明显增强了FDI对我国高端技术的外溢。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晓燕 冉光和 季健
本文基于空间计量模型框架,采用我国2000~2013年30个省(市、区)的省际面板数据,对金融集聚、城镇化与产业结构升级之间的内在关系进行了考察。研究表明:我国产业结构升级在省域之间具有显著的空间自相关性;金融集聚、城镇化对产业结构升级的正向促进作用显著,且均存在明显的空间溢出效应;人力资本显著的促进了产业结构升级,而财政支出对产业结构升级具有反向抑制作用。在研究基础上,提出了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金发奇 文茜
本文基于2005~2014年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分别构建金融集聚指数和城镇化指数,考察金融集聚与城镇化发展的空间自相关性,并建立了空间自回归模型和空间杜宾模型,采用空间回归偏微分方法分析金融集聚对城镇化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表明,我国金融集聚和城镇化均呈现明显的空间自相关性,且呈增强趋势。金融集聚、金融投资比率、经济发展水平、对外开放程度对本地区及邻近地区的城镇化都存在着正向的空间溢出效应,且地理距离关联模式下溢出效应更强;而金融发展规模和政府干预程度对城镇化发展存在负向空间溢出效应。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韩庆潇 查华超 杨晨
本文运用曼奎斯特指数对我国制造业子行业的创新效率进行测度,基于2003-2012年的动态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整个制造业及按不同要素密集度划分的制造业中产业集聚对创新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从制造业总体来看,产业集聚水平的增加可有效促进创新效率的提高,按要素密集度划分的制造业中只有技术密集型制造业的集聚能有效促进创新效率的提高,劳动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制造业的促进作用并不显著。
关键词:
产业集聚 创新效率 曼奎斯特指数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吴强 刘海云
利用我国1985~2005年的经济数据,以各个省市为观测对象建立面板数据模型,并采用广义矩方法对模型进行估计,在此基础上检验外国直接投资对我国国内投资的动态影响及区域差异。研究表明,对全国整体而言,外国直接投资对我国国内投资的影响表现为挤入效应,但在局部地区如东部地区,已经出现了较明显的挤出效应。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明康 刘彦平
基于1997-2016年省级面板数据,通过构建空间面板计量模型,引入城镇化这一重要调节变量,实证分析了旅游产业集聚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结果发现:(1)在考虑空间溢出效应的前提下,中国旅游产业集聚能够显著促进城乡收入差距的缩小,而城镇化从总体上抑制了旅游产业集聚的城乡收入差距缩减效应;(2)东部地区旅游产业集聚显著促进了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而中西部地区旅游产业集聚则显著推动了城乡收入差距的缩小,2007-2016年的旅游产业集聚对城乡收入差距的缩减效应显著强于1997-2006年;(3)城镇化对旅游产业集聚影响城乡收入差距的调节作用同样呈现出不同的时空格局。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姚东
区域城镇化发展水平的差异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与区域城镇化发展水平相互作用,共同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本文在对我国六大区域城镇化发展水平进行测算的基础上,利用空间对数模型的夏普里值分解方法对区域城镇化发展的影响因素进行排序,分析造成区域城镇化发展差异的主要因素,实证结果表明:房价是拉大我国区域城镇化发展差异的关键性因素;人均收入和人才竞争力对区域城镇化发展差异具有显著的影响,加快人才流动、提高人均收入水平是缩小区域城镇化发展差异的有效措施;国家在公共支出和税收方面的宏观政策优化可以有效平衡区域城镇化发展的不平衡。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杨天宇 朱林
论文在测度居民收入分配差距和产业结构升级的基础上,通过建立收入分配影响产业结构升级的计量经济模型,利用省级面板数据和HAC-GMM、SYS-GMM方法,深入探讨了居民收入分配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结果表明,居民收入差距扩大严重阻碍了我国的产业结构升级,而且这种影响在时间上没有减弱的趋势,在各地区之间呈U型分布,即东部和西部更高,中部相对较低。同时,金融深化也是促进各地区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因素。因此本文认为,政府在制定产业结构升级的政策时,应通过缩小居民收入差距、促进金融发展来推动产业结构升级,而且政策实施
关键词:
收入分配 产业结构升级 需求结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