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435)
2023(12100)
2022(9935)
2021(9078)
2020(7057)
2019(15592)
2018(15210)
2017(28835)
2016(15332)
2015(16797)
2014(16458)
2013(15819)
2012(14528)
2011(13241)
2010(13356)
2009(12338)
2008(11715)
2007(10300)
2006(9439)
2005(8625)
作者
(42026)
(35170)
(34981)
(33009)
(22392)
(16762)
(15750)
(13554)
(13366)
(12327)
(12010)
(11844)
(11102)
(10955)
(10861)
(10755)
(10429)
(10215)
(10168)
(10001)
(8742)
(8619)
(8518)
(8013)
(7966)
(7793)
(7792)
(7749)
(7098)
(6968)
学科
(67854)
经济(67791)
管理(40019)
(38438)
(28956)
企业(28956)
地方(24023)
中国(23737)
(21221)
方法(19134)
业经(17067)
数学(15915)
数学方法(15729)
农业(14681)
(13785)
(13452)
地方经济(13354)
(12276)
金融(12274)
(12223)
(12059)
银行(12047)
环境(11962)
(11904)
贸易(11892)
(11786)
(11698)
(11424)
发展(10329)
(10299)
机构
学院(211991)
大学(205256)
(87692)
经济(85805)
管理(77142)
研究(76334)
理学(65382)
理学院(64568)
管理学(63504)
管理学院(63101)
中国(58007)
科学(45646)
(43698)
(40519)
(37983)
中心(34833)
研究所(34180)
(33365)
(33196)
财经(31310)
(31298)
师范(31018)
(28328)
(28212)
业大(28068)
北京(27575)
(27133)
经济学(26846)
农业(25479)
师范大学(24618)
基金
项目(140525)
科学(111955)
研究(108433)
基金(99428)
(86010)
国家(85213)
科学基金(73131)
社会(70152)
社会科(66504)
社会科学(66495)
(57330)
基金项目(51912)
教育(49108)
(47541)
编号(45188)
自然(43606)
自然科(42543)
自然科学(42536)
自然科学基金(41726)
资助(38738)
(37579)
成果(36559)
重点(32589)
课题(32480)
发展(30788)
(30248)
(30129)
(30003)
国家社会(29006)
创新(28042)
期刊
(108151)
经济(108151)
研究(66220)
中国(46917)
(33125)
管理(29634)
(29350)
科学(28685)
学报(28471)
教育(28059)
(22725)
金融(22725)
农业(22711)
大学(21966)
业经(20669)
学学(20607)
技术(18668)
经济研究(17519)
财经(14830)
问题(13886)
(12954)
(11094)
商业(11054)
(10779)
(10247)
资源(10230)
科技(10021)
现代(9988)
(9894)
论坛(9894)
共检索到33025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张蔚文  白粤  于晨炜  
滇桂边境是我国通往东南亚的桥梁,承担着维护国家西南地区安全的重任,是我国区域均衡发展战略关注的重点地区。"兴边富民"政策实施以来,边境地区经济得到一定发展,呈现出不同的城镇化模式。但边境涉及国内外各种利益主体,通过边境发展实现区域均衡仍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通过实地走访和座谈相结合的方式,对广西、云南两省(自治区)共12个边境城镇进行调研,总结目前边境口岸经济、城镇化水平和产业结构发展情况,分析两省(自治区)边境城镇在工业化和城镇化过程中面临的突出问题,并从财政、产业结构、劳动力、基础设施等方面提出滇桂边境城镇实现区域均衡发展的思路与建议。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姜峰  刘俊杰  
关键词: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姜峰  刘俊杰  
对桂、滇、黔39个市(州)的人口、土地城镇化的空间相关性、均衡发展度进行研究,发现2008—2012年城镇化空间相关性较差,云南土地城镇化出现低值集聚现象,广西、贵州人地协调度下降。为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该区域应坚持合理的城镇土地扩张速度,调整传统产业结构,形成良性互动的城镇人地关系。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张绍荣  朱德全  
区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成效既取决于"自上而下"政策的顶层设计,又依赖于"自下而上"实践操作的路径选择。在当下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条件和背景下,应当从宏观、中观、微观政策的三个层级来分层推动,并通过"省域统筹、市域推进、县域实施"的三域联动路径选择,共同促进区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孟庆斌  黄清华  张能鲲  张永冀  
现阶段,城镇化和由于区域发展不均衡所引起的人口流动对我国房价影响显著,但现有文献对该问题较少涉及,本文针对该问题进行了研究。本文首先分别从房地产市场的需求和供给出发建立模型,推导出均衡房价的决定方程,从理论上推演了各省份农村居民和外省份人口需求对本省份城镇房价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本文对我国各省份城镇化和区域间人口流动对房价的影响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我国居民收入的提高、快速发展的城镇化进程和由于收入、福利以及基础设施在区域间分布的不均衡而引起的人口跨区域流动都在很大程度上推高了我国房价;后两者是我国房价收入比与发达国家相比偏高于发达国家的重要原因;城镇化和跨区域人口流动是我国东部地区房价上涨和房价收入比扩大的主要动力,但跨区域人口流动在中部地区,以及城镇化在西部地区对二者的影响均不显著。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孟庆斌  黄清华  张能鲲  张永冀  
现阶段,城镇化和由于区域发展不均衡所引起的人口流动对我国房价影响显著,但现有文献对该问题较少涉及,本文针对该问题进行了研究。本文首先分别从房地产市场的需求和供给出发建立模型,推导出均衡房价的决定方程,从理论上推演了各省份农村居民和外省份人口需求对本省份城镇房价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本文对我国各省份城镇化和区域间人口流动对房价的影响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我国居民收入的提高、快速发展的城镇化进程和由于收入、福利以及基础设施在区域间分布的不均衡而引起的人口跨区域流动都在很大程度上推高了我国房价;后两者是我国房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杨仪青  
该文从区域协调发展的视角,阐述新型城镇化的概念和内涵,并梳理当前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基于区域协调发展的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路径:制定新型城镇化区域协调发展的空间布局规划,建立城乡互动和实现就业的区域协调发展机制,建立大中小城镇和农村地区的区域协调发展模式,以实现人的城镇化,推动新型城镇化区域协调发展。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张天雪  
作为国家教育改革战略重点的区域教育均衡发展,需要从理念和政策变成行动,这种行动是对前期政策实践反思基础上的深化。本文在梳理了国内区域教育均衡发展的实践模式及路径选择后,指出要在政策方向、力度和效果上构造可操作的行动计划,整合来自政府、专家、社区、市场和公众的诸多力量,形成公民社会的行动逻辑,构建区域教育均衡发展的政策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并以此作为政策完善与评价的依据。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张车伟  蔡翼飞  
从统计上看,一个地区偏离均衡发展的程度可以表示为该地区GRP(Gross Regional Product)占全国份额与人口占全国份额的偏离程度,区域差异其实就是其经济分布与人口分布间的不匹配程度。文章使用度量人口与经济分布不匹配程度的指标,重新审视了中国的区域差距及其变化,发现区域差距自2003年以后呈现收敛趋势;通过把区域差距分解为人口聚集和经济聚集程度变化的相对差异,探讨了区域差距变化的动态机制,发现中国的区域差距主要由经济聚集度变化所决定,人口聚集度变化往往处于从属地位,但随着人口流动壁垒的降低,其在缩小区域差距上的作用在不断加大;文章最后讨论了如何实现中国区域协调发展的路径选择。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郝鹏  
新型城镇化与传统城镇化相比更符合我国的基本国情,体现了持续发展的基本目标。就地城镇化是新型城镇化的主要途径,对于解决传统城镇化出现的"城市病"等问题有积极作用。然而,当前就地城镇化面临农民思想认识存在偏差、农业产业发展支持不足、户籍制度和土地制度需要变革等现实问题,鉴于此,需要统筹城乡发展,提升人们的思想认识,推进产业化进程,变革原有制度,打造宜居环境,进而为农村地区就地城镇化的实现提供动力和保障。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郝鹏  
新型城镇化与传统城镇化相比更符合我国的基本国情,体现了持续发展的基本目标。就地城镇化是新型城镇化的主要途径,对于解决传统城镇化出现的"城市病"等问题有积极作用。然而,当前就地城镇化面临农民思想认识存在偏差、农业产业发展支持不足、户籍制度和土地制度需要变革等现实问题,鉴于此,需要统筹城乡发展,提升人们的思想认识,推进产业化进程,变革原有制度,打造宜居环境,进而为农村地区就地城镇化的实现提供动力和保障。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商薇  
农民就地城镇化建设是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进程的重要渠道和途径,立足于当前农村区域经济发展的背景,通过就地城镇化建设,可以极大地缓解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需求与现有城市人口吸纳能力之间的矛盾,实现人力资源科学合理的配置,这一举措也体现了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的中国特色城镇化的发展方向。深入研究农村区域经济发展视域下的就地城镇化建设,对于推进我国城镇化建设科学、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商薇  
农民就地城镇化建设是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进程的重要渠道和途径,立足于当前农村区域经济发展的背景,通过就地城镇化建设,可以极大地缓解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需求与现有城市人口吸纳能力之间的矛盾,实现人力资源科学合理的配置,这一举措也体现了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的中国特色城镇化的发展方向。深入研究农村区域经济发展视域下的就地城镇化建设,对于推进我国城镇化建设科学、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张佳伟  顾月华  
当前,新型城镇化已成为破解经济社会发展难题、提升全社会综合治理能力的重要途径。不断推进的城镇化对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在教育制度、体制、规模、资源配置、学校布局、发展方式等方面带来了一系列机遇与挑战。新型城镇化战略与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目标在区域内的有机结合体现了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要理念。本文以东部较发达地区苏州市的实践作为分析对象,探索区域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背景下实现新型城镇化与义务教育均衡统筹发展的路径。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谭皓方  任太增  谭征  
基于城乡、区域关联的"要素流"视角,构建城镇要素集聚能力指数,运用基尼系数和崔王指数对2000—2017年河南省区域经济发展非均衡性的时空演化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河南省各地级市的城镇要素集聚能力呈现以郑州市为核心的核心-边缘结构,且随时间的推移而加剧;基尼系数和崔-王指数从整体和分经济区(中原城市群、豫北经济区、黄淮经济区和豫西、豫西南经济区)都表明河南省区内存在较为明显的区域差异性和空间极化现象,且随时间的推移而在不同程度上有所加剧,基尼系数在2005年(0.500 3)迈入发展的差距悬殊阶段(基尼系数0.5~0.6),原因在于国家政策、区域发展规划、行政层级与地区资源禀赋、产业结构而导致各地级市的区位优势度的差异和动态变化,进而导致城镇要素集聚能力的空间分异、极化及其时序演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