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541)
2023(3582)
2022(3013)
2021(2690)
2020(2273)
2019(4858)
2018(4651)
2017(8856)
2016(5077)
2015(5598)
2014(5821)
2013(5811)
2012(5573)
2011(5197)
2010(5452)
2009(5153)
2008(5055)
2007(4567)
2006(4392)
2005(4254)
作者
(15919)
(13479)
(13137)
(12699)
(8434)
(6493)
(6072)
(5173)
(5173)
(4793)
(4749)
(4693)
(4407)
(4381)
(4168)
(4153)
(3919)
(3898)
(3897)
(3877)
(3473)
(3351)
(3115)
(3113)
(3035)
(3022)
(3003)
(2948)
(2707)
(2678)
学科
(27462)
经济(27432)
管理(13153)
地方(10979)
(10071)
土地(8036)
(7798)
(7369)
地方经济(7112)
(7052)
企业(7052)
中国(6845)
方法(6819)
数学(5883)
数学方法(5793)
环境(5255)
农业(5139)
经济学(4915)
(4888)
(4786)
业经(4682)
(4269)
资源(3945)
(3790)
问题(3611)
(3574)
银行(3570)
(3512)
金融(3511)
(3460)
机构
大学(74554)
学院(74348)
研究(28746)
(28597)
经济(27710)
管理(26803)
中国(23454)
理学(21907)
理学院(21573)
管理学(21149)
管理学院(21010)
科学(18684)
(17480)
(15091)
(14459)
中心(14278)
(14194)
(13738)
研究所(13604)
(12205)
师范(12111)
业大(11396)
农业(11383)
(11348)
(11239)
北京(10974)
(10727)
财经(10368)
师范大学(9749)
科学院(9235)
基金
项目(48413)
科学(38477)
研究(35198)
基金(34564)
(30723)
国家(30486)
科学基金(25656)
社会(22588)
社会科(21405)
社会科学(21397)
(19485)
基金项目(18060)
(16730)
自然(16296)
自然科(15846)
自然科学(15842)
教育(15677)
自然科学基金(15516)
编号(14655)
资助(13602)
成果(12208)
(11832)
重点(11361)
课题(10765)
(10378)
发展(9601)
(9457)
国家社会(9423)
(9359)
科研(9028)
期刊
(37440)
经济(37440)
研究(23000)
中国(21741)
(13495)
科学(12453)
学报(11760)
(9772)
教育(9762)
管理(9265)
农业(8904)
大学(8276)
(8169)
金融(8169)
学学(7504)
资源(7449)
业经(6169)
技术(5965)
图书(5823)
问题(5117)
国土(4992)
财经(4854)
经济研究(4850)
土地(4601)
书馆(4524)
图书馆(4524)
(4365)
(4241)
(4114)
(3745)
共检索到12513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陈建华,薛丽芳  
文章分析了土地可持续利用提出的背景,并在阐述土地可持续利用含义的基础上,结合实际存在的影响土地可持续利用的普遍性问题,提出实现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原则措施。文章首次指出土地资源的供需平衡是实现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关键,因时制宜是实现土地可持续利用的重要措施之一,对于土地利用决策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光宇  刘永清  
本文应用系统学的观点和方法,对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实质和内涵进行了思考,分析了土地生态经济系统,并提出了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基本思路。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欧阳华  
城市边缘区域,是连接城市新陈代谢的各个组成部分,既有肉眼可见的"关节",也有潜藏暗存的"脉络"。城市边缘区域土地利用的目标,应从满足城市的基本功能需要,转向土地的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从而使得社会、经济、生态与环境的综合效益达到最大化。这就要求我们从区域土地可持续利用的角度出发,制定土地利用规划,合理进行土地布局;整合土地资源,集约利用土地;优化土地利用结构,挖掘土地利用价值;注重生态保护,减少环境污染;明晰土地产权,规范土地市场。最终形成一个开放、健康的城市生态系统,实现城乡统筹协调发展,到达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刘彦琴  郝晋珉  
土地利用系统是由自然、经济、社会子系统耦合而成的复杂巨系统。本文以系统论为指导,在科学设置评价指标体系,合理界定指标权重和指标阈值的基础上,针对土地利用系统本身的多维性、复杂性以及土地可持续利用内涵的抽象性与模糊性,引入模糊综合评判法对黄淮海平原4个县域土地可持续利用系统状态进行定量评价,评价结果与县域实际基本相符。一级评判结果表明:黄淮海4个县域土地利用系统处于非持续状态,而经济子系统均处于可持续状态;二级综合评判结果表明,除禹城土地利用系统处于可持续状态外,其它3个县域的土地利用系统均处于非持续状态。其中,水土地资源的稀缺已成为各县域土地利用系统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因素。评价结果也表明,模糊综...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陈百明  
为了建立区域土地可持续利用指标体系 ,必须透彻了解区域土地利用系统的结构、功能特点以及土地可持续利用的目标 ,准确反映不同区域土地可持续利用水平、诸多方面的的协调发展状况及其相互作用的结果信息。据此 ,本文选取相互独立且反映各方面特征的典型敏感指标 ,构建了包括目标层、准则层、因素层、元素层四个层次的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的结构框架。目标层从宏观层次刻划土地可持续利用系统作用规律 ,反映区域土地利用系统的总体状况。准则层是对评价目标的分解 ,是为了进一步表征区域土地利用系统中各部分对区域土地可持续利用的作用和影响 ,包括生产性、稳定性、保护性、经济活力、可接受性。因素层表征土地利用系统中每个方面的作用和影响 ,每个评价因素由若干评价元素具体表述。元素层是指标体系的最小组成单位 ,作为表征评价因素的基础指标 ,是评价因素中可持续利用水平的具体量度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黄贤金,彭补拙,张建新,濮励杰  
文章通过实证分析方式阐述了区域经济发展与土地利用相互关系 ,着重分析了我国非农产业发展的不同阶段耕地占用状况的变化 ,在此基础上 ,进一步分析了区域经济系统产业结构升级与用地结构的变迁关系 ,尤其是“十五”期间我国产业结构的进一步升级 ,将在一定程度上进一步带动农业用地的非农化 ,同时还可能会造成土地污染问题。据此作者认为我国产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以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为基础 ,并提出了推进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的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政策体系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姜志德  
在深入研究土地利用与可持续发展关系的基础上 ,提出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概念的新定义 ,进而以土地利用生态经济系统为分析框架 ,对土地利用可持续性内涵的作出合理解释。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是能够不断满足人类可持续发展需要的土地利用 ,其内在本质是要建立和保持一个运行良好的土地利用系统 ,土地利用的可持续性指的是系统运行在不断增加人类产出效益的同时不妨碍该系统再运行能力的连续保持和提高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吴群  郭贯成  
文章首先简要介绍了加入WTO给我国带来的发展机遇 ,分析了加入WTO对我国农用地的数量、质量、经营规模和粮食自给率的影响 ,并就加入WTO对国有企业的用地效益、房地产业与土地市场的冲击以及对未利用土地的影响进行了探讨。最后 ,提出了适应WTO我国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与管理的对策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谭淑豪  黄贤金  谭仲春  
在科学确定大城市市域土地资源利用现状区域差异指标评价体系的基础上,通过动态聚类方法,以乡(镇)为单位,对南京市郊区和郊县的土地利用现状进行分区,并分析了不同土地利用现状区土地利用特征,提出了不同区域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政策取向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静  
本文首先剖析了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和土地用途分区管制的内涵 ,全面研究了土地用途分区管制的社会目标和土地用途分区管制的内容 ;在此基础上 ,分析了我国实行土地用途分区管制对区域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大意义。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陈百明  
制定土地资源可持续性指标体系是“2 1世纪议程”中对各国提出的科学技术优先研究领域 ,为此国土资源部启动了中国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研究。本文主要探讨制定区域性土地可持续利用指标体系的土地利用分区问题 ,服务于建立区域性指标体系 ,反映出不同区域土地可持续利用程度的不同评价标准和指标体系中指标类别的差异。根据分区基本依据 ,包括以自然特征和利用状况的相对一致性 ,注重使所划分的区域之间在重要指标或相同指标的阈值方面具有显著差异性 ,并兼顾行政区域的完整性 ,在全面分析不同区域的土地利用特性、生态环境条件、经济社会状况以及利用管理措施等基础上 ,进行全国土地利用分区。最终全国共划分出 1 0个土地利用区域 ,作为制定区域性土地可持续利用指标体系的分区范围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刘彦琴  郝晋珉  
为引导区域进行土地资源的合理规划 ,促进土地资源的高效持续利用 ,该文在对区域土地利用进行系统分析的基础上 ,构建了一套适合于黄淮海平原县域可持续土地利用空间差异评价的指标体系 ,并引入距离函数法对各县域土地利用系统状态进行了定量评价 ,揭示了各县域土地资源利用的相对优势与不足。结果表明 :区域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不仅取决于各子系统本身的不断优化 ,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各支持系统间的协调程度。只有实现系统间的相互配合 ,协同进化 ,才能真正实现土地利用大系统的可持续发展。评价结果也表明 ,采用距离函数模型进行县域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空间差异评价是适宜的、可行的。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张弢  陈烈  
区域可持续发展要求有源源不断的后续资源供应为保证,资源问题是区域发展的核心问题之一。文章界定了区域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概念,分析了其内涵和研究热点,构建了可持续利用模式,并在案例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对策建议。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何波  李燕琼  
本文从2006年高温干旱对农业经济带来的损失入手,分析了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系;从简要总结我国多年来农田水利建设的经验教训入手,提出了新形势下农田水利建设必须实现“三个转变”的观点,同时,还提出要正确处理自然生态系统与人造生态系统的关系,应把重点放在对自然生态系统的维系和修复上。
[期刊] 第一届中国软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  [作者] 郑建闽  
本文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在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支持下,深入分析了福建人口发展特点,粮食产需平衡与增产潜力状况,土地适宜性特点及人口、粮食、耕地的关系,提出了实现土地可持续利用目标的人口控制、粮食发展与土地利用对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