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710)
2023(8392)
2022(6981)
2021(6541)
2020(5339)
2019(11998)
2018(11425)
2017(21762)
2016(11496)
2015(12867)
2014(12411)
2013(12520)
2012(11876)
2011(10898)
2010(10833)
2009(10368)
2008(10109)
2007(8551)
2006(7677)
2005(7334)
作者
(31688)
(26700)
(26276)
(25416)
(16890)
(12820)
(12177)
(10234)
(10123)
(9248)
(9110)
(8951)
(8625)
(8467)
(8451)
(8238)
(7927)
(7815)
(7528)
(7173)
(6605)
(6496)
(6344)
(6107)
(5940)
(5907)
(5798)
(5473)
(5304)
(5222)
学科
(58997)
经济(58954)
管理(30418)
(27553)
方法(24010)
数学(21786)
数学方法(21692)
(21581)
企业(21581)
中国(17400)
(14289)
贸易(14284)
(13998)
(13070)
地方(12987)
(12086)
(11042)
金融(11041)
(9894)
业经(9610)
环境(9514)
关系(9107)
(9071)
银行(9058)
(9024)
(8853)
地方经济(8447)
农业(7774)
(7693)
(7636)
机构
大学(171059)
学院(167083)
(83782)
经济(82643)
研究(67230)
管理(61930)
理学(53302)
中国(53177)
理学院(52641)
管理学(52080)
管理学院(51756)
(37092)
(36456)
科学(36178)
(33392)
研究所(30444)
财经(29480)
中心(28398)
经济学(28120)
(27238)
经济学院(25409)
(24604)
北京(24272)
财经大学(22377)
(21796)
(21768)
师范(21674)
(21611)
科学院(20587)
业大(19153)
基金
项目(112221)
科学(91145)
基金(86368)
研究(82927)
(75961)
国家(75479)
科学基金(64354)
社会(57639)
社会科(54993)
社会科学(54979)
基金项目(44370)
自然(39005)
自然科(38126)
自然科学(38118)
(38014)
自然科学基金(37449)
教育(36804)
资助(35552)
(34631)
编号(30584)
(27360)
重点(26334)
国家社会(26098)
中国(25810)
(25340)
成果(25238)
教育部(23819)
(22933)
人文(22350)
创新(21819)
期刊
(88291)
经济(88291)
研究(55658)
中国(31673)
(26139)
科学(23848)
管理(23121)
学报(22940)
(19247)
(18343)
金融(18343)
大学(17975)
学学(16936)
国际(16622)
经济研究(16249)
(15543)
财经(15159)
农业(13855)
教育(13750)
(13242)
世界(12609)
问题(12445)
技术(12019)
业经(10302)
资源(9210)
(8639)
技术经济(8372)
统计(8004)
(7439)
贸易(7439)
共检索到25677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张娟  
第71届联合国大会将"共商、共建、共享"作为改善全球经济治理的原则,中国全球经济治理的理念被认可。2020年中国成为全球第一投资大国,具备了参与全球投资治理的实践基础,而全球投资治理的碎片化状态则给中国参与全球治理提供了空间。《G20全球投资政策指导原则》的通过为全球投资治理建立了指引框架,RCEP、CAI和CPTPP三个大型区域IIAs体现了未来国际投资规则趋势。全球投资治理的中国方案即为:一方面,对接RCEP、CAI和CPTPP等投资协定,持续推动投资自由化,完善负面清单管理制度,优化国内投资治理;另一方面,将国内投资治理形成的经验转化为符合全球规则的投资争端解决预防、投资促进和便利化机制,通过区域合作平台形成共享经验,推动全球投资治理逐步完善。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孙英哲  
欧盟—加拿大全面经济贸易协定(CETA)投资章节代表了新一代国际投资规则发展的最新成果。考虑到欧盟和加拿大经济体量和规则话语权,CETA投资章节将会对未来国际投资规则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采用文本分析方法在对CETA投资章节条款的创新改变情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总结了其主要特征,并以此为据对未来国际投资规则和国际投资仲裁实践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张薇  
为了平衡投资自由化和环境保护间冲突,早期的环境条约意图规范加入投资规则。晚近以来,在国际投资协定中纳入环境规则已经成为新式投资协定发展的重要特色。从国际投资协定纳入环境规则的立法模式看,经历了从投资协定到自由贸易协定的多元化发展;从立法内容看,已经形成从实体规范和程序规范的日趋完善的发展;从规范对象看,意图直接规范跨国公司的倾向已经显露。我国的投资协定在国际背景下也产生了重要的变化,但是无论是国际和国内两个层次上都存在不足,需进一步完善。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邢厚媛  
国际直接投资在遭受金融危机重创之后跌宕起伏,FDI流量从危机前2007年的峰值2.27万亿美元跌至2009年的1.14万亿美元,在2010年和2011年连续两年复苏后,2012年再次出现大幅下跌,甚至低于2010年的水平,如果2013年没有回升,则将呈现二次探底。在FDI起伏的背后,固然有金融危机冲击、世界经济复苏乏力等因素的推动,但全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李艳秀  
本文首先在分析区域贸易协定(RTA)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其边境规则和边境内规则的特点;其次构建了RTA深度指标,以G20签订的146个RTA为样本,将样本国家按经济发展水平进行分组分析了RTA深度与双边价值链贸易的关系,并分析了单项关键条款对双边价值链贸易的异质性影响。基准回归和工具变量回归均表明:RTA的签订、关税削减时间表的缩短对发展中成员间的价值链贸易促进作用最大,而RTA深度的提高对其具有抑制作用;RTA深度的提高和投资条款对发达—发展中成员间的贸易促进作用最大,知识产权保护对其抑制作用最大;知识产权保护及竞争条款对发达成员间价值链贸易的促进作用最大。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丁佰林   彭羽  
本文基于契约不完全理论,将区域贸易协定内容及其规则影响力引入企业跨国生产决策分析框架,使用文本分析法构建非对称的双边规则影响力指标,就区域贸易协定内容对双边FDI的影响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区域贸易协定中规则影响力相对较大的缔约方(规则制定国)输出本国规则越多,其跨国企业对规则影响力相对较小一方(规则接受国)的直接投资越多,该结论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进一步机制分析发现,区域贸易协定中的规则制定国通过与规则接受国规制融合,改善规则接受国投资环境,促进其对规则接受国的直接投资。本文的研究对于中国在自由贸易协定谈判时,如何构建维护中国国家利益的规则提供了参考。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王志芳  
中美之争是全球治理陷入当前困境的外在表现。全球化发展至今,军事等传统安全问题已经不是全球治理最大的困扰,如何在全球权力结构变化之下调整治理思路、模式以应对资源枯竭、环境恶化等具有跨界特征的问题才是当务之急。现有的全球治理具备了奥兰·扬所提出的国际制度变迁的内部矛盾、权力结构变化、外部压力等要素,已处于明显变革之中。与全球治理并行推进的《变革我们的世界: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简称"2030议程"),以新型伙伴关系合作、多元化等核心理念获得了全球最大范围的支持,并由于具有显著的外部性而承载着全球治理的责任。"2030议程"在理念普适性和目标务实性方面的优势,为全球治理以可持续治理为新内涵实现理念的转换和相关实践提供了机会。但不可忽视的是,目前主导力量不足以及公共产品匮乏的现状,将严重制约全球可持续治理的落实。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指导,沿着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推进相关国家、地区的有效发展和治理。~①中国在主动提供治理公共产品的同时,不断以"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和多方参与分享的创新理念提高相关国家的参与能力,为国际可持续治理培育和储备支持力量,并推动解决治理变革的关键制约因素。随着"一带一路"倡议不断得到全球认可和支持,全球可持续治理将不断从中获得现实和潜在的改革动力。因此中国可以更多的担当,从全球可持续治理的角度,通过理论的完善和实践的充实,将"一带一路"倡议定位于全球可持续治理的中国方案。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朱文鹏  
国际贸易协定中的国有企业规则包括了国有企业、非歧视待遇、商业考虑、透明度、非商业援助及争端解决机制等内容。从近些年的发展情况看,西方发达国家基本达成共识,且呈现日益转变成国际经贸规则主流、条款内容和标准都有很大变化、完全背离竞争中立原则初衷等特点,对中国国有企业公平参与国际竞争产生了较大的制约。应旗帜鲜明地表明中国有关国有企业规则的主张,深入推进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积极参与全球经贸规则重构博弈,更好地保障中国国有企业合法权益,使中国国有企业能够公平参与国际竞争。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杨丽艳  
区域贸易协定(RTAs)中投资规则的形成既与区域经济组织和集团的兴起相辅相成,也与国际投资的多边、双边条约的发展密切相关。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投资规则新动向。我国从一个单纯的外资输入国变成了既有外资输入也有资本输出国情,使我国在签订RTAs投资协定时,应该把握对于投资规则中投资自由化价值取向,投资协定的模式,以及以投资自由化价值取向的深度规则的确立。以此来维护国家利益。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李思奇  杨玉瑶  
作为全球"引资大国"和"投资大国",中国参与国际投资的规模不断扩大、程度不断加深,对外签订的投资规则也在不断拓展和深化。文章首先全面梳理了中国对外签订投资规则的发展历程;其次,从投资规则的演化和提升视角,针对中国自贸协定中投资规则的两个版本1.0和2.0,分析了不同版本的法律框架与核心条款。最后,立足于后疫情时代的现实背景,认为中国应对标国际高标准投资规则,结合自身特点和需求,逐步迈进自贸协定投资规则版本3.0,实现中国新一代自贸协定投资规则的升级。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韩彩珍  
当前,国际投资协定主要采取双边投资协定(BIT)和自由贸易协定(FTA)两种形式。原本只为实现贸易自由化的自由贸易协定(协议),其谈判与签订的范围逐步扩大,几乎涵盖了经济合作的诸多方面,其中就包括投资自由化,因此也更为各国所关注。中国作为世界投资大国,庞大的经济体量和重要的政治地位使其无法亦不能游离于国际投资规则之外,而应积极参与第三代国际投资规则体系建设。在投资规则谈判和制定中,中国应在议题标准、外资待遇和投资保护、争端解决方面进行完善和优化,选择合适的自由贸易伙伴如"轴心国家"、周边国家、欧美大国等共同谈判协商,加快自贸协定投资规则的制度化建设进程,并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投资。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林建勇  洪俊杰  杨超  
美国主导的TPP代表21世纪国际贸易投资最高标准,而中韩自贸协定为中国目前签订的最高开放水平的自贸协定。基于二者的对比,分析我国现阶段签订的自贸协定与国际贸易投资新规则存在的差距,进而分析差距给我国带来的挑战,最后结合存在的差距与面临的挑战提出中国的应对策略。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杨博  
在全球多边治理机制陷入困境的背景下,区域治理路径变得尤为重要。在理论分析基础上,实证检验区域贸易协定(RTA)数量与质量对改善参与全球治理能力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签订RTA、提升RTA数量与质量均有助于改善中国与东道国参与全球治理能力,但法律约束力对RTA路径产生的促进效果有所削弱。同时,RTA能够通过深化价值链合作和增强政治互信水平来改善参与全球治理能力。进一步研究发现RTA对参与全球治理能力的影响存在条款差异和国别差异。最后,提出中国应在RTA数量与质量建设上同时发力,以争取全球治理中的规则制定权与话语权。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杨博  
在全球多边治理机制陷入困境的背景下,区域治理路径变得尤为重要。在理论分析基础上,实证检验区域贸易协定(RTA)数量与质量对改善参与全球治理能力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签订RTA、提升RTA数量与质量均有助于改善中国与东道国参与全球治理能力,但法律约束力对RTA路径产生的促进效果有所削弱。同时,RTA能够通过深化价值链合作和增强政治互信水平来改善参与全球治理能力。进一步研究发现RTA对参与全球治理能力的影响存在条款差异和国别差异。最后,提出中国应在RTA数量与质量建设上同时发力,以争取全球治理中的规则制定权与话语权。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李依颖  王增涛  胡琰欣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转型经济体,中国区域制度和区域外商直接投资规模差异较大。因而,研究双边投资协定、区域制度与区域外商直接投资问题,不仅有助于双边投资协定理论的丰富,还有利于中国区域经济的均衡发展。本文以1997—2016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为样本,基于FDI综合动因理论并利用门槛模型进行理论和实证研究。研究表明,双边投资协定、区域制度均对区域外商直接投资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且双边投资协定与区域制度之间存在显著的替代效应。而利用区域制度作为门槛变量的研究进一步发现,双边投资协定对区域外商直接投资的影响存在区域制度门槛:相较于区域制度高于门槛值的区域,双边投资协定对区域制度低于门槛值的区域的外商直接投资促进作用更大。因此,积极签订双边投资协定,努力完善区域制度,不仅有助于吸引外商直接投资,而且有利于缩小区域外商直接投资规模差异,促进中国经济均衡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