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938)
- 2023(12226)
- 2022(10669)
- 2021(10046)
- 2020(8345)
- 2019(18873)
- 2018(18857)
- 2017(36226)
- 2016(19524)
- 2015(21818)
- 2014(21248)
- 2013(20867)
- 2012(18928)
- 2011(17018)
- 2010(16935)
- 2009(15283)
- 2008(14651)
- 2007(12721)
- 2006(10964)
- 2005(9297)
- 学科
- 济(76796)
- 经济(76724)
- 管理(60932)
- 业(56927)
- 企(49095)
- 企业(49095)
- 方法(34364)
- 数学(29293)
- 数学方法(28970)
- 中国(20015)
- 地方(19234)
- 农(19192)
- 技术(18692)
- 业经(17989)
- 财(17319)
- 学(16370)
- 理论(13704)
- 农业(13193)
- 技术管理(12980)
- 和(12909)
- 制(12500)
- 贸(12450)
- 贸易(12441)
- 环境(12417)
- 易(12004)
- 划(11472)
- 务(11100)
- 财务(11041)
- 财务管理(11025)
- 银(10996)
- 机构
- 大学(267551)
- 学院(267102)
- 管理(112037)
- 济(103226)
- 经济(100932)
- 理学(98028)
- 理学院(96940)
- 管理学(95393)
- 管理学院(94896)
- 研究(86071)
- 中国(62667)
- 京(56716)
- 科学(54725)
- 财(45018)
- 所(41918)
- 业大(39172)
- 中心(38878)
- 研究所(38504)
- 农(38341)
- 江(37881)
- 财经(36712)
- 范(36180)
- 师范(35894)
- 北京(35653)
- 经(33412)
- 院(32035)
- 州(31418)
- 农业(29864)
- 经济学(29704)
- 商学(29081)
- 基金
- 项目(191003)
- 科学(151497)
- 研究(141911)
- 基金(137995)
- 家(119504)
- 国家(118480)
- 科学基金(103084)
- 社会(88946)
- 社会科(84260)
- 社会科学(84239)
- 省(76073)
- 基金项目(74516)
- 自然(67080)
- 自然科(65526)
- 自然科学(65513)
- 教育(64597)
- 自然科学基金(64333)
- 划(63438)
- 编号(58165)
- 资助(55069)
- 成果(46058)
- 创(43964)
- 重点(42361)
- 发(41229)
- 部(41215)
- 创新(40195)
- 课题(39792)
- 项目编号(36221)
- 科研(35973)
- 国家社会(35889)
- 期刊
- 济(110593)
- 经济(110593)
- 研究(76893)
- 中国(49535)
- 管理(41870)
- 学报(39762)
- 科学(38320)
- 农(34067)
- 教育(33173)
- 财(32102)
- 大学(30068)
- 学学(28069)
- 农业(24392)
- 技术(24151)
- 融(19970)
- 金融(19970)
- 业经(19288)
- 经济研究(17355)
- 财经(16711)
- 科技(15730)
- 图书(15448)
- 经(14149)
- 问题(13776)
- 技术经济(13697)
- 理论(13456)
- 业(12939)
- 实践(12563)
- 践(12563)
- 商业(12289)
- 现代(12227)
共检索到37818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江振娜
区域品牌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经济现象,区域品牌为区域创新提供了有利条件,区域品牌有利于知识扩散、企业合作、创新人才的聚集及区域创新能力的提高等;我国海西区已形成了一定数量的区域品牌,但存在区域品牌建设缺乏规划,企业创新能力不强等问题;文章最后提出了以区域品牌促进区域创新建设的一些政策措施。
关键词:
区域品牌 区域创新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伍长南
随着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加速发展,以基础设施、生产要素互动为基础的跨省区域经济合作格局正在逐步形成。无论是泛珠区域还是海峡西岸经济区,加强区域合作已成为推进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泛珠区域发展、海峡西岸经济区内闽粤赣区域经济合作为重点,探讨如何推进闽粤赣区域合作,促进优势互补、良性互动、协调发展等问题。
关键词:
泛珠三角 闽粤赣区域 合作机制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冷志明
区域产业品牌是专业化产业区专业化产业发展的结果,是由区域特色产业发展形成的市场声誉和影响力。专业化产业区域品牌具有资源整合效应、规模经济效应、品牌搭载效应、关联产业带动效应、价值信息传递效应。
关键词:
专业化产业区 区域产业品牌 品牌效应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庭辉 范玲
文章构建了由区域知识创新能力、区域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和区域创新环境与潜力三个要素构成的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利用因子分析法建立了地区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模型,利用中国2006年地区区域创新能力的数据进行实证得到了以下结论:影响地区区域创新能力大小因素依次为知识创新能力因子、经济投入因子、技术创新因子、创新潜力因子和创新环境因子;北京、广东、上海、天津区域创新能力较强,但不同地区在创新能力和经济投入等各方面的突出表现不完全一致。进一步,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一些对策措施。
关键词:
区域创新 评价模型 因子分析 聚类分析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黄志亮
运用欠发达区域创新理论总结"对外开放带动区域创新的渝北模式",该模式有以下突出特色:(1)通过对内对外开放拓展外需;(2)主动与重庆都市产业对接,主动承接沿海和海外先进产业的转移,发展特色现代产业集群;(3)通过对外开放引进相对先进的初级要素,并创造条件及时转向引进和发展高级生产要素;(4)建设必要的基础设施,并借对外开放进一步提升环境质量;(5)向主城核心区靠拢,建立具有综合城市功能的现代都市区和具有现代产业功能的特色小城镇;(6)革新社会组织细胞,建立适应经济和社会变革的新型区域政府、企业、社会单位、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解学梅 曾赛星
文章在分析集群品牌内涵和特征的基础上,阐述了集群品牌模式构建的要素,通过结合价值链理论,构建了基于创新价值链的集群区域品牌模式,并从内在纬度、外在纬度、价值链耦合纬度对其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产业集群 创新价值链 集群品牌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何浏 李达华 肖纯
在先进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理论基础上,提出了测评先进装备制造业的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法对区域品牌的创新能力进行了实证分析。通过对珠三角地区先进装备制造业创新能力测评综合得分与排名,得出了交通运输制造业在珠三角装备制造业中具有较为突出的发展优势与潜力,创建珠三角区域品牌的突破口在于大力发展先进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的结论。研究结果为珠三角地区率先发展交通运输制造业以打造区域产业品牌,带动珠三角地区实现整体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决策依据。
关键词:
区域制造业品牌 创新能力测评 珠三角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王志国
本世纪十多年来,是全国区域经济发展也是江西区域发展最活跃的十余年,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区域发展战略规划,我省也出现了区域发展新格局。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任务,下一轮区域发展将呈现更加波澜壮阔的局面。就江西来说,全省上下正在贯彻落实"发展升级、小康提速、绿色崛起、实干兴赣"十六字方针,围绕江西实际,有六大动向也是金融创新最有作为的领域。
关键词:
江西经济 金融创新 六大动向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梁中 李小胜
从欠发达地区区域低碳创新能力的内涵界定出发,将其评价对象分解为5类认同度较高的一级指标,并确立29个二级指标。选择国内部分欠发达省份作为实证分析对象,利用因子分析法建立评价模型,对其区域低碳创新能力进行定量评价和比较。在此基础上,就如何提升欠发达地区的区域低碳创新能力,从构建低碳产业和能源体系、建立"碳交易"市场机制、完善区域创新服务平台、多元化投融资体系4个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
欠发达地区 低碳创新 创新能力 评价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郑国
从企业经济联系的角度系统分析了我国经济技术开发区区域带动效应的历史演进,估算了当前开发区的区域带动能力,并从我国国情和社会经济结构分析了影响开发区与区域发展关系的内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开发区的区域带动效应经历了一个由弱到强的过程,目前总体上略弱于韩国和台湾的出口加工区而明显强于其它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决定我国开发区与区域发展关系的内在原因有2个方面:一是巨大的市场容量和不断升级的需求结构;二是开发区与国家整体发展战略的协同关系。最后就我国经济技术开发区未来的区域带动效应进行了预测,并就促进开发区与区域统筹发展和正确评价增长极理论提出了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王宗军 毛磊 王清
选取第一次和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的数据,基于涵盖区域创新基础、区域创新环境、区域创新投入、区域创新产出4个方面并包括22个指标的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因子分析法对我国中部地区的创新能力进行综合评价,并进一步对中部6省的区域创新能力进行比较分析,为中部各省构建区域创新系统和制定区域发展政策提供依据。研究结果表明:中部地区的区域创新能力处于全国平均水平之下,远低于东部地区,但略高于东北地区及西部地区;中部6省中,湖南省的区域创新能力最强,河南次之,湖北、安徽、山西,江西的区域创新能力相对较弱。
关键词:
区域创新 创新能力 区域经济 区域发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东艳 龙子泉 苏立彬
区域创新能力是区域竞争力的核心内容,决定着该区域长期的经济发展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结合相关学者的研究,文章采用《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指标体系,从指标值和排名情况对西部七省区域创新能力进行横向比较,并对2008—2013年西藏区域创新能力进行纵向比较,在此基础上从西藏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创新环境和创新型人才培育三方面分析西藏区域创新能力存在的差距,并提出相关对策建议,以提升西藏地区企业创新能力。
关键词:
西藏 区域创新能力 对比分析 对策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东艳 龙子泉 苏立彬
区域创新能力是区域竞争力的核心内容,决定着该区域长期的经济发展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结合相关学者的研究,文章采用《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指标体系,从指标值和排名情况对西部七省区域创新能力进行横向比较,并对2008—2013年西藏区域创新能力进行纵向比较,在此基础上从西藏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创新环境和创新型人才培育三方面分析西藏区域创新能力存在的差距,并提出相关对策建议,以提升西藏地区企业创新能力。
关键词:
西藏 区域创新能力 对比分析 对策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赵海琳 王钊
提高区域创新能力正日益成为区域经济获取竞争优势、实现快速健康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作为国家创新能力在区域层次上的具体实现,区域创新能力代表了创新要素在一定区域内聚集、整合以及推动持续创新的基本能力,是支撑地区经济增长、提高产业竞争力的基础性条件。本文从西南地区着手考虑,通过DEA分析了西南地区区域创新能力的有效性,得出了贵州区域创新能力还存在着非有效性,进而提出寻求提升西南地区区域创新能力的路径。
关键词:
区域创新能力 数据包络分析 西南地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