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707)
- 2023(15635)
- 2022(13343)
- 2021(12373)
- 2020(10225)
- 2019(23349)
- 2018(22852)
- 2017(44116)
- 2016(23984)
- 2015(26896)
- 2014(26774)
- 2013(26487)
- 2012(25004)
- 2011(22986)
- 2010(23436)
- 2009(21902)
- 2008(21601)
- 2007(19708)
- 2006(17515)
- 2005(15895)
- 学科
- 济(104044)
- 经济(103951)
- 管理(66705)
- 业(62837)
- 企(48598)
- 企业(48598)
- 方法(38576)
- 数学(32554)
- 数学方法(32162)
- 农(31544)
- 中国(30753)
- 地方(28770)
- 财(23857)
- 业经(23338)
- 农业(21306)
- 学(20653)
- 贸(19837)
- 贸易(19822)
- 制(19528)
- 易(19120)
- 银(17459)
- 银行(17421)
- 环境(17070)
- 融(16992)
- 金融(16990)
- 行(16857)
- 和(16593)
- 理论(15852)
- 地方经济(15656)
- 发(15477)
- 机构
- 学院(345707)
- 大学(340229)
- 济(141539)
- 经济(138315)
- 管理(128989)
- 研究(122744)
- 理学(109168)
- 理学院(107835)
- 管理学(106005)
- 管理学院(105325)
- 中国(93886)
- 科学(75577)
- 京(73173)
- 财(66043)
- 所(63267)
- 农(59701)
- 研究所(57045)
- 中心(56573)
- 江(55237)
- 财经(51027)
- 范(49537)
- 师范(49097)
- 业大(48983)
- 北京(46559)
- 农业(46536)
- 经(46024)
- 州(44390)
- 院(44190)
- 经济学(42473)
- 师范大学(39108)
- 基金
- 项目(222228)
- 科学(174624)
- 研究(166288)
- 基金(157916)
- 家(137135)
- 国家(135945)
- 科学基金(115594)
- 社会(104178)
- 社会科(98596)
- 社会科学(98568)
- 省(89068)
- 基金项目(83192)
- 教育(75910)
- 划(74692)
- 自然(72887)
- 自然科(71002)
- 自然科学(70979)
- 编号(69851)
- 自然科学基金(69686)
- 资助(64681)
- 成果(57563)
- 发(53796)
- 重点(50649)
- 课题(48978)
- 部(48471)
- 创(45998)
- 发展(43307)
- 创新(42952)
- 展(42591)
- 国家社会(42316)
- 期刊
- 济(167652)
- 经济(167652)
- 研究(102356)
- 中国(73285)
- 农(55561)
- 学报(50752)
- 财(49811)
- 科学(48421)
- 管理(46618)
- 教育(41339)
- 农业(37672)
- 大学(37445)
- 融(35757)
- 金融(35757)
- 学学(34815)
- 技术(29979)
- 业经(29831)
- 经济研究(26175)
- 财经(24439)
- 问题(21927)
- 经(21153)
- 业(19946)
- 图书(19144)
- 贸(17926)
- 资源(17601)
- 技术经济(16803)
- 商业(16756)
- 坛(15853)
- 论坛(15853)
- 国际(15798)
共检索到53432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王永志
藏彝走廊是环青藏高原东南边缘一条重要的民族走廊,有着独特的自然人文资源。20世纪90年代以来区域旅游合作方兴未艾,藏彝走廊只有实施区域旅游发展战略,构建"藏彝走廊旅游圈",才能实现这一区域又好又快的发展。
关键词:
区域旅游合作 藏彝走廊 对策分析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王世金 白永平 石惠春
近年,河西走廊地带旅游业发展迅速,但比起其他省区,差距却十分明显,原因之一就是其旅游资源在空间和经营管理上的分散,旅游资源和产品整体形象不够突出,产品线路以文化观光为主,结构较单一,开发思路及经营管理理念不能从整体考虑。如何有效整合河西走廊旅游资源,构建旅游精品片区,设计与之相协调的整合对策是关系甘肃省旅游业发展的重大课题之一。文章拟通过对河西旅游资源的概念性评价和资源整合条件分析,提出旅游整合开发的思路构想,以期对该区域旅游业竞争力的提升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有所裨益。
关键词:
河西走廊 旅游资源 整合开发 思路构想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陈永飞
在当前旅游资源开发规划中,往往将资源与市场分裂开来看,对市场的认识不够深刻。本文在回顾了旅游资源及体育旅游资源定义的基础上,给出了自己的定义;同时,根据产品的创新程度和创新周期对体育旅游资源产品化开发的类型进行了划分;最后,文章从营销视角出发,提出了整合营销、STP营销、体验化营销、品牌化营销、可持续营销等五种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策略。
关键词:
体育旅游 资源开发 营销视角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张蓬涛 封志明
西部地区旅游资源十分丰富 ,具有类型多、质量高的特征 ,同时也存在分布分散、基础设施落后、信息闭塞等问题。本文对西部地区旅游资源 (主要旅游资源类型 )的丰度、分布密度 (面积相对密度和人口相对密度 )、类型和质量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分析。分析结果表明 ,西部主要旅游资源总量占全国总数的 1 3左右 ,其中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自然和文化遗产多达 8处 ,占全国总数的 34 8%。然而西部主要旅游资源的面积相对密度只有全国平均水平的 4 0 %~ 6 0 % ,其中森林公园数目仅为全国水平的 31 % ;而西部地区较高的人口相对密度则意味着较少的当地旅游客源。针对西部旅游资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
关键词:
西部地区 旅游资源 开发对策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杨冠雄
英、美的一些知名旅游地理学者,如H·罗宾逊和M·马特勒等,都主张把旅游地理学列为应用地理学或者实用地理学。根据多年来的研究实践,笔者对此抱有同样的见解。我国的旅游地理学是在七十年代后期应运兴起的。从一开始,大家就把主要注意力放在旅游资源研究上。此后几年,许多科研单位和大专院校的旅游地理学者,根据国家有关部门和地方上的要求,又积极承担任务,对各地的旅游资源进行考察研究,取得了一批有实用价值和科学意义的成果。实践表明,旅游地理作为一门新兴学科,由于能够在发展我国旅游事业中做出应有的贡献而显示出了它的创造性和活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刘佳 安珂珂
<正>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将“数据”作为与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并列的生产要素。我国《“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十四五”旅游业发展规划》分别强调“市场在文化和旅游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得到更好发挥”“推动市场在旅游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数据要素×”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也进一步指出,发挥数据要素乘数效应,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赋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尤其将“数据要素×文化旅游”作为重点行动之一。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张玲玲 曹辉 黄杰龙 赖启福
研究立足于中国广泛的竹林资源,从游客的视觉、嗅觉、味觉、听觉、触觉、悟觉等六感出发,分析了竹林资源在感官视角下的养生旅游资源的开发潜力与开发价值,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竹林养生旅游资源开发的4种模式,即:康体休闲模式、健康管理模式、银发养老模式和养生科普模式。
关键词:
感官 竹林 养生 资源开发 开发模式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吴书锋
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一直是热点,但从名著景点、名人故里之争到一些宗教寺院的对外承包以及各地争相兴建的露天大佛像等等现象,可以看出这方面存在的隐忧,高投入能否带来高回报令人担忧,无序竞争也使得这种高回报变得不确定。产生这种无序竞争的原因除了与人们的信仰缺失有关,还与官员的畸形政绩观与唯GDP论不无关系,巨额的民间资本更是在背后兴风作浪。只有做到坚持文化的原生态,认真执行现行的宗教政策;建立健全法律与规章,做到依法办事,不以领导的意志为转移;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建立科学的政府官员的考核机制等,才能使得这种文化资源的开发变得有序与可持续,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王笑君 黄群英
西部地区只有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充分发挥自己的旅游资源优势,解决开发中出现的问题和克服各种困难,才能促进西部地区旅游经济的大发展。
关键词:
西部 旅游资源 开发 问题 对策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永文 史本林
本文在对开封市旅游资源和旅游资源开发条件评价的基础上 ,对开封市的旅游形象进行了设计 ,对其规划进行了定位 ,并提出了旅游业发展应坚持的主导思想。
关键词:
开封市 形象策划 规划定位 旅游开发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王衍用
旅游资源是发展旅游事业的基本物质条件。一个国家或地区旅游事业的成功与否,取决于对旅游资源的恰当评价和合理开发。本文以评价为线索,对山东旅游资源的数量质量、优势劣势、类型特色及空间组合诸多问题作初步研究一、旅游资源丰富多彩,类型齐全,在全国居前列地位;大多数景区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结合较好山东地处黄河下游,历史悠久,文化发达,素称“齐鲁之邦”、“孔孟之乡”,人文景观众多。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宋松岩 张桂宾
南阳市自然与人文旅游资源在国内外均具有独特魅力,市政府也很重视旅游业的发展。然而,目前的开发尚存在着市场定位模糊、缺乏专业人才与深层次开发等问题。作者认为,树立科学的旅游资源整合观、延长旅游产业链、通过科学促销打开市场之门、对旅游资源进行深层次开发和实现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是合理开发与整合南阳旅游资源的基本对策。
关键词:
旅游资源 整合 开发 南阳市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齐子鹏
按照发展经济学的观点,公共福利的改善意味着环境质量的改善,但对旅游景区,这一结论缺乏有效性。公共福利的改善,有时会给环境质量带来负效应,因此二者之间就存在一个合意性问题。本文正是对此展开的讨论。
关键词:
旅游景区 公共福利 环境质量 合意性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翁毅 张灵 张伟强
从地理学、旅游学的科学理论视角,提出粤闽赣"千里客家文化长廊"旅游综合开发构想。根据"千里客家文化长廊"旅游资源的禀赋、目前旅游景点开发的规模和层次,以及所对应的国内旅游市场,认为以高速公路、国道、铁路、航空组成的现代交通网络的形成催生了粤闽赣3省7市共同打造世界级旅游品牌——粤闽赣"千里客家文化长廊"的时机。粤闽赣"千里客家文化长廊"亮点在于:在区域旅游合作的前提下第一次在北南千里地域沿客家人迁徙的路径,诠释客家文化"下山、涉水、入海"的传播与融合,为广大客属华侨华裔寻根问祖提供便捷的有益方式。粤闽赣"千里客家文化长廊"已在旅游资源集聚、对外交通便利和开发形式灵活等方面已具备一体化开发的基础,但一体化旅游开发过程中还存在不足,并提出合理性的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