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360)
- 2023(12191)
- 2022(9944)
- 2021(9195)
- 2020(7351)
- 2019(16378)
- 2018(16351)
- 2017(30160)
- 2016(16449)
- 2015(18676)
- 2014(18523)
- 2013(17605)
- 2012(16340)
- 2011(14876)
- 2010(15477)
- 2009(13957)
- 2008(13612)
- 2007(12544)
- 2006(11346)
- 2005(10154)
- 学科
- 济(66906)
- 经济(66845)
- 管理(41713)
- 业(36589)
- 企(27569)
- 企业(27569)
- 地方(24819)
- 中国(24694)
- 农(21397)
- 业经(17460)
- 方法(16360)
- 农业(14555)
- 地方经济(13633)
- 数学(13024)
- 数学方法(12854)
- 制(12778)
- 发(12680)
- 融(12437)
- 金融(12435)
- 银(12355)
- 银行(12342)
- 贸(12277)
- 贸易(12261)
- 行(12055)
- 理论(11755)
- 学(11748)
- 环境(11735)
- 易(11734)
- 财(11616)
- 教育(11333)
- 机构
- 学院(221182)
- 大学(216160)
- 济(83944)
- 经济(81628)
- 研究(79194)
- 管理(77594)
- 理学(64138)
- 理学院(63319)
- 管理学(62085)
- 管理学院(61684)
- 中国(60544)
- 科学(47857)
- 京(47673)
- 所(39815)
- 财(39136)
- 江(37532)
- 中心(36869)
- 农(35772)
- 研究所(35583)
- 范(35377)
- 师范(35054)
- 州(30972)
- 北京(30667)
- 业大(29941)
- 院(29242)
- 财经(28837)
- 技术(28387)
- 农业(27354)
- 师范大学(27182)
- 省(25754)
- 基金
- 项目(139935)
- 研究(111721)
- 科学(108958)
- 基金(93385)
- 家(80032)
- 国家(79260)
- 社会(67292)
- 科学基金(67281)
- 社会科(63559)
- 社会科学(63545)
- 省(59660)
- 教育(52920)
- 编号(49609)
- 划(48823)
- 基金项目(48767)
- 成果(42125)
- 自然(39667)
- 自然科(38673)
- 自然科学(38665)
- 自然科学基金(37887)
- 发(37190)
- 资助(36709)
- 课题(36672)
- 重点(32451)
- 年(31451)
- 发展(30318)
- 创(30289)
- 展(29788)
- 项目编号(29243)
- 部(29032)
- 期刊
- 济(109923)
- 经济(109923)
- 研究(70473)
- 中国(59965)
- 教育(43701)
- 农(35348)
- 管理(31287)
- 学报(29611)
- 财(29168)
- 科学(28365)
- 农业(24572)
- 融(24030)
- 金融(24030)
- 大学(23167)
- 技术(23089)
- 业经(21124)
- 学学(20276)
- 图书(17154)
- 经济研究(16724)
- 职业(13948)
- 财经(13419)
- 问题(13237)
- 业(13085)
- 坛(13030)
- 论坛(13030)
- 书馆(12677)
- 图书馆(12677)
- 经(11748)
- 商业(11113)
- 科技(11081)
共检索到36547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张宇 张莉
近年来,德国大量高校组建并不断扩展了基于多个职能层面和专业科研领域的区域高校联盟。区域高校联盟是德国跨高校、跨机构、跨学科组合式教学科研的尝试,目前已完成了综合性高校联盟、综合性高校与应用技术大学联盟、高校-校外科研机构联盟、创新尖端集群、科学服务社会计划五大类区域联盟类型的建构。通过联盟建设方式,德国高校扩展了校内、校际、校企以及国际合作,实现了优质教育科研产业资源的聚集以及跨学科科研前沿领域的协同研究,推动了区域教育、科研、经济一体化发展。
关键词:
区域合作 高校联盟 区域一体化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项卫星
南亚区域合作联盟是南亚地区7国根据《南亚区域合作联盟宪章》于1985年12月8日正式成立的次区域性合作组织。南亚地区是世界上比较贫困的地区。它的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近1/4,但国民生产总值却只占2%,7国的人均收入在350美元以下。在南亚7国中,孟加拉国、尼泊尔、马尔代夫和不丹属最不发达国家;印度虽然在独立以后发展较快,但它和巴基斯坦、斯里兰卡一样,也是人均收入很低的发展中国家。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张学良 韩慧敏 许基兰
近年来,我国不断完善和落实区域协调发展战略部署,探索形成了多层次、多形式、全方位的区域联动格局。作为提高国内大循环覆盖面的重要突破口,推动省际交界区域发展是全面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举措。基于此,本文以分布广泛、类型多样、合作多元的三省交界区域为代表,从全国层面进行系统识别和梳理,分析当前省际交界区域发展呈现的空间分布广泛化、经济发展差异化、人口流失趋势化等特征。在此基础上,深入分析当前省际交界新型区域合作模式,总结当前交界区域合作的先行实践与探索,进一步聚焦省际交界区域跨越式发展,提出“产业协作、创新驱动、生态联治、文化共兴、服务共享、协调开放”的“多彩”发展新路径,为全面提升省际交界区域合作水平、制定精准的省际交界区域发展政策提供决策参考。
关键词:
省际交界区域 新型区域合作 区域协调发展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吴一鸣 谭维奇
随着区域产业集群建设和转型升级的加快,技能人才需求供给上的突出矛盾、多头管理体制带来的发展壁垒、资源供给总体不足与结构性浪费并存等三个方面的现实问题,给区域职业教育的改革发展带来了巨大压力,也直接促进了政府主导的区域性职业教育联盟的快速发展。从区域性职业教育联盟的本质来看,其核心宗旨是统筹区域职业教育发展,内在实质是区域职教发展的集约化,外在形式是政府主导的职教联合体,发展目标是提升区域职教发展的绩效。实践中,应牢牢把握其作为政策信息沟通平台、专业产业对接平台、教学资源共享平台、人才培养合作平台、科研服务合作平台、对外交流合作平台的功能定位,通过强化市级统筹指导、专业集群建设、资源集约共享来提...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孙久文
中国的区域发展经历了从区域发展、优先发展战略转变为协调发展战略几个阶段。在当前新常态背景下,处于动力转换期的区域发展呈现区域分化、多极多点、产业转移加速的特点。本文提出,在新时期加快区域发展,区域合作是重要的推进途径,且未来合作将向大范围、大空间、跨行政区的纵深方向发展。据此,本文提出四种区域合作机制的创新建议。
关键词:
区域发展 新常态 区域合作 机制创新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孙久文
进入"十四五"时期,我国已经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征程。《"十四五"规划纲要》把区域经济发展作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途径,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为引领,区域重大战略为核心,实现优化区域经济布局的目标。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需要各个地区、板块、城市群和都市圈共同发展,形成区域发展的新局面。开展区域合作、推进区域一体化是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核心内容。新时期要加强区域合作,通过区域合作与区域竞争实现区域空间结构的优化,推进中央主导的区域合作进一步深化,推进区域合作步入规范化与制度化的发展轨道,促进形成区域发展新格局。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孙久文
中国的区域发展经历了从区域发展、优先发展战略转变为协调发展战略几个阶段。在当前新常态背景下,处于动力转换期的区域发展呈现区域分化、多极多点、产业转移加速的特点。本文提出,在新时期加快区域发展,区域合作是重要的推进途径,且未来合作将向大范围、大空间、跨行政区的纵深方向发展。据此,本文提出四种区域合作机制的创新建议。
关键词:
区域发展 新常态 区域合作 机制创新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吴立保
信息时代高等教育变革引发教学范式向学习范式的转变,高等教育中教和学的一切环节都发生了根本的改变,教育理念、教育价值观、课堂教学、教学组织与实施、学习与考核的方式已经完全不同。在学习范式下,大学发展、教学发展、个人发展和学生发展的融合赋予了教师发展理论模型构建的新内涵。在实践探索中,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作为大学教学内部支持性组织机构,适应信息化时代教师发展需要,应以学习为中心,推动大学组织变革;以教学文化为引导,提升教师教学学术能力;以支持性为基本原则,助力教师职业生涯发展;以学习效果为导向,关注学生发展。
关键词:
教师发展 学习范式 教师教学发展中心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王红霞
本文针对2005年以来学术界关于城市与区域发展、区域合作与发展方面的重要研究文献进行了回顾与梳理,发现:(1)与以往城市群、都市圈、城市圈、大都市区、城市带等各种概念混杂局面有所不同,学界倾向于一致认同城市群的概念。城市群的核心强调的是分工与协作,强调资源的整合。它将是未来中国城镇化发展的主体形态,是城市与区域发展的重要趋势,是国民经济和国家综合国力竞争力的重要体现形式。(2)城市群的崛起带动了经济圈的形成和发展。城市群的演变是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动力,也是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内在因素。随着以城市群为核心的经济圈的发展,中国的区域经济格局也将发生变化,中国的区域战略正在经历由非均衡增长到...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佟福全
2004年1月2日,南亚区域合作联盟外交部长就“南亚自由贸易协定”内容达成一致意见。同年1月4日,印度总理瓦杰帕伊和巴基斯坦总统穆沙拉夫对两国经贸合作进行了磋商;2月8日,南亚区域联盟七国相关专家委员会经过多次讨论协商,最终敲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陆为群
沿海区域高校是区域社会的重要成员。沿海区域高校参与社区建设是高校职能的应有之意,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更是和谐社区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随着沿海开发战略的深入实施,沿海区域高校在社区建设中的作用越加凸显。笔者就沿海区域高校参与社区建设的必要性以及范式等问题进行了粗浅的论述。
关键词:
沿海区域高校 社区建设 必然性 范式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冯邦彦 段晋苑
“泛珠三角”区域合作是目前国内地域最广、结构最复杂、差距最大的区域合作尝试,极具合作的潜力和条件。文章把腹地的概念在跨省(区)的区域合作中加以延伸,即以粤港澳为“泛珠三角”合作这个大区域的中心地区,邻近的8省(区)则是“泛珠三角”的腹地。目前,区域合作带来了中心地区和腹地必须共同发展的契机,其中“泛珠三角”腹地的发展更具重要性和紧迫性。中心地区可以更多的利用腹地的优势资源以保持经济的高速增长,而腹地省(区)更要充分利用中心地区的成熟市场、区位优势、产业转型以及外向联系使自身经济迅速发展,缩小区域中的地区发展差距,与中心地区的后续发展保持协调,为实现区域的普遍富裕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
腹地 附地 区域合作 泛珠三角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孙震海
东亚区域经济合作与现实经济需求是与各方的承受能力联系在一起的。考虑到利益需求的差异,以及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要推动合作,就需要寻找共同利益,谋求共赢互利发展。为此,东亚区域经济合作应该是以共同利益为基础、渐进式、多层次、全方位的合作。
关键词:
利益需求差异 共同利益 区域合作策略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孙震海
一个时期以来,在经济关系已经密不可分的情况下,中日政治关系却无法实现对称的发展。日本新领导人主政之后,对亚洲邻国的政策有所调整,并采取了相应的行动。在两国的共同努力下,双方关系出现了某些趋向好转的积极势头。但是,中日双边关系发展的政治基础并不稳固。在这种情况下,一方面,应该继续进行双边的努力;另一方面,也有必要借助多边机制,为双边关系的稳定和发展创造积极的条件。东亚区域经济合作方兴未艾,中日两国是东亚区域经济合作的重要推动力量,但由于双边关系因素,未能在区域经济合作进程中形成更多的合力。正因为如此,一方面,在东亚区域经济合作中,双方都有很多可为之事;另一方面,区域经济合作的发展,又会为中日两国...
关键词:
中日关系 多边合作 双边关系稳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