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784)
2023(11309)
2022(9530)
2021(8704)
2020(7021)
2019(15323)
2018(14899)
2017(27797)
2016(14763)
2015(16218)
2014(15841)
2013(15326)
2012(14352)
2011(13072)
2010(13409)
2009(12315)
2008(11789)
2007(10571)
2006(9543)
2005(8797)
作者
(41729)
(34657)
(34590)
(32259)
(22099)
(16781)
(15620)
(13242)
(13075)
(12311)
(11973)
(11761)
(11222)
(10860)
(10641)
(10597)
(10298)
(10249)
(10120)
(9945)
(8700)
(8628)
(8305)
(8012)
(7926)
(7818)
(7657)
(7652)
(6947)
(6927)
学科
(66340)
经济(66276)
管理(34645)
(34432)
(26013)
企业(26013)
地方(23560)
中国(22254)
(20286)
方法(18367)
业经(16938)
农业(14199)
数学(13491)
数学方法(13318)
地方经济(13214)
(12172)
(11826)
(11608)
金融(11606)
(11548)
贸易(11535)
环境(11244)
(11066)
(11052)
银行(11038)
(11008)
理论(10992)
(10857)
(10467)
(10176)
机构
学院(204877)
大学(198489)
(80409)
经济(78495)
研究(76430)
管理(73018)
理学(61144)
理学院(60266)
管理学(59166)
管理学院(58755)
中国(57113)
科学(47083)
(43673)
(38634)
(36011)
研究所(34878)
中心(34544)
(33598)
(33358)
(33247)
师范(32944)
(28073)
北京(28016)
财经(27597)
业大(27395)
(27270)
师范大学(26410)
农业(25672)
(24817)
技术(23542)
基金
项目(133926)
科学(106131)
研究(102735)
基金(93890)
(82410)
国家(81263)
科学基金(68837)
社会(65177)
社会科(61660)
社会科学(61648)
(55356)
基金项目(49419)
教育(46107)
(45714)
编号(43020)
自然(41701)
自然科(40643)
自然科学(40630)
自然科学基金(39857)
资助(37252)
(36352)
成果(34971)
课题(31049)
重点(30946)
发展(29544)
(29029)
(28331)
(27750)
国家社会(26530)
创新(26339)
期刊
(104011)
经济(104011)
研究(62837)
中国(47827)
(33298)
教育(29655)
科学(29554)
学报(29119)
管理(28282)
(25152)
农业(23193)
大学(22150)
(20856)
金融(20856)
学学(20587)
业经(20017)
技术(17935)
经济研究(15857)
问题(12992)
财经(12602)
(12269)
图书(11280)
(11067)
资源(11043)
(10811)
论坛(10811)
商业(10722)
科技(10424)
(10233)
(10183)
共检索到32771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翁毅  张灵  张伟强  
从地理学、旅游学的科学理论视角,提出粤闽赣"千里客家文化长廊"旅游综合开发构想。根据"千里客家文化长廊"旅游资源的禀赋、目前旅游景点开发的规模和层次,以及所对应的国内旅游市场,认为以高速公路、国道、铁路、航空组成的现代交通网络的形成催生了粤闽赣3省7市共同打造世界级旅游品牌——粤闽赣"千里客家文化长廊"的时机。粤闽赣"千里客家文化长廊"亮点在于:在区域旅游合作的前提下第一次在北南千里地域沿客家人迁徙的路径,诠释客家文化"下山、涉水、入海"的传播与融合,为广大客属华侨华裔寻根问祖提供便捷的有益方式。粤闽赣"千里客家文化长廊"已在旅游资源集聚、对外交通便利和开发形式灵活等方面已具备一体化开发的基础,但一体化旅游开发过程中还存在不足,并提出合理性的建议。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谢莉  
"千里客家文化旅游长廊"包括广东梅州、深圳、惠州、河源,福建龙岩和江西赣州等客家地区连成的客家文化旅游带,自然风光奇特、客家文化底蕴丰厚、民俗风情浓郁,其旅游资源品位高、组合好,开发潜力巨大。但长期以来区域旅游协作程度不深,丰富的旅游资源远未得到充分、合理的开发。为此,应树立创新意识,打破行政区划限制,制订总体发展规划,建立良好的协调机制和高效的市场化运作机制;整合旅游资源,加强区域合作,共同构建"千里客家文化旅游长廊,"实现区域旅游可持续发展。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邱国锋  
在特殊历史地理环境条件下形成的闽粤赣边客家古民居 ,以其特有的风格和韵律而蜚声海内外 ,是极具开发潜力的文化旅游资源。应该深入研究 ,重点开发 ,积极保护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陈义彬  
“客家人”是从西晋至唐宋时期,因战乱饥荒原因,从黄河流域被迫南迁,历经五次大迁移,先后流落南方各地的中原汉人。他们分散分布于国内10省区和海外85个国家和地区,而闽、粤、赣三省的龙岩、梅州、赣州等市是主要集中居住区。近年来,闽粤赣边客家地区旅游发展迅速,本区具有较好资源基础,基本符合珠三角等经济较发达地区的市场需求,产品具有一定的竞争力,且旅游开发条件不断改善。旅游产品开发策略包括:树立客家民居、民俗为核心的旅游产品;促进产品组合开发,即项目组合、时间组合、空间组合;加强区域合作,减弱内部不良竞争,提升整体形象,提高产品竞争力。要有效地利用旅游产品开发的优势条件,实施产品开发策略,才能促进本区旅游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钟先丽  
在特殊历史地理环境条件下形成的赣南客家古民居,以其特有的风格和韵律,而蜚声海内外,是极具开发潜力的文化旅游资源,应深入研究、重点保护、积极开发。本文从赣南客家古民居的由来出发,在分析古民居旅游资源开发存在的优、劣势的基础上,提出赣南客家古民居旅游开发的建议。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俞万源  邱国锋  曾志军  肖明曦  
客家文化旅游在"客家热"和文化旅游背景下蓬勃发展。应用文化生态理论,从文化生态角度探讨客家文化旅游开发。客家文化具有显著的文化生态特性,并在客家文化旅游中凸显。在客家文化旅游开发的文化生态问题分析基础上,提出文化生态视野下客家文化旅游开发理念:强化客家文化旅游资源的整体概念和环境意识;树立"大景区"意识构建客家文化旅游"大景区";树立文化生态旅游开发理念发展客家文化生态旅游。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陈义彬  
梅州是客家人的聚居地,客家文化是客家人在迁移和居住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精神财富的总和是移民文化、中原文化和山地文化相融合的地域文化。客家文化在旅游开发中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体验价值、教育价值和科研价值,客家文化旅游资源是梅州最具特色的旅游资源,旅游发展使客家文化得以开发、传播和发展。促进客家文化的旅游开发,必须深入挖掘客家文化内涵、深度开发客家文化旅游产品,同时,客家文化的创新对旅游的持续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张志亮  
从20世纪60代至今,山西省昔阳县大寨村走过了从辉煌到沉沦再到"二次创业"的过程。1993年,当地政府又开始了大规模的旅游开发。为了探究旅游开发之后,大寨文化变迁的轨迹,在经过近3个月的田野调查之后,本文作者试图以布迪厄的文化再生产理论为分析的框架,从大寨文化资本的形成入手,以文化资本的3种形态为基础,分别从经济结构转型、权力的干预、资本的代际传递和资本转换的策略4个维度,分析在旅游场域中,大寨文化资本的再生产机制。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王永志  
藏彝走廊是环青藏高原东南边缘一条重要的民族走廊,有着独特的自然人文资源。20世纪90年代以来区域旅游合作方兴未艾,藏彝走廊只有实施区域旅游发展战略,构建"藏彝走廊旅游圈",才能实现这一区域又好又快的发展。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刘天曌  杨载田  刘沛林  
南岳衡山素以云海、林海、花海而称胜。在国民生活方式和行为意识由"小康型"向"生态型"升华,并以竹文化生态旅游为时尚的当今世界,南岳衡山对游客的吸引力日渐凸显。因其具有毛竹生产的适宜生态环境、竹文化旅游开发的交通区位优势,同时具有竹林面积大而分布相对集中、竹品开发历史悠久而用途广泛、竹文化工艺品位高且知名度大等资源特色,预示着其竹文化旅游市场前景广阔。但必须保证重点、择优开发、规划先行、科学兴竹,且宜于主打"中华寿岳"竹文化品牌,重点发展竹文化长寿养生休闲度假旅游,优先开发后山竹文化旅游资源。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王观娣  
参与区域合作将会对城市旅游形象定位提出新的要求,因此区域内各个城市有必要对自身形象进行重塑或优化。本文通过对大珠三角区域内各个城市的旅游形象进行比较分析,找出广州市旅游形象定位存在的不足。在此基础上,对区域旅游合作对城市旅游形象定位提出的新要求及广州市的资源条件进行研究,提出广州市旅游形象"突出特色,强化整体,分层实施"的优化思路。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廖春花  明庆忠  邱膑扬  
地方旅游产品结构调整是当前国内外旅游需求多样化和个性化的必然要求,也是区域旅游合作中的重要内容之一。文章以云南参与泛珠三角旅游区域合作为例,在分析泛珠三角区域旅游产品结构的基础上,指出了参与泛珠三角区域合作对云南旅游产品结构调整的要求,分析了泛珠三角区域合作背景下的云南旅游产品结构的调整优化。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李新耀  
客家文化源远流长。基于国家提出的建设文化强国、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战略目标,本文指出打造闽粤赣客家生态经济圈的战略意义,并对该区域金融合作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深化生态经济圈金融交流与合作的政策建议,以期进一步发挥区域比较优势,提升区域核心竞争力,实现区域的跨越式发展。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徐慧茗  何昀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族人民世代相传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进入21世纪以来备受关注。本文首先阐述了赣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并回顾了相关学术研究情况;接着对赣北非遗旅游开发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指出了赣北非遗旅游开发和资源保护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最后立足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的角度,从完善各级非遗名录体系、开展非遗资源普查工作、建设非遗数字化工程、开拓非遗保护资金融资渠道、建立非遗传习基地以及在创意中进行保护等方面提出了保护策略,力求找到开发与保护的平衡点,实现有效的旅游开发,达到合理管理、保护和传承赣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目标。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李爽  
闽台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海峡两岸民间信仰文化的交流与开发,对促进两岸旅游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从闽台民间信仰文化的特点入手,分析其旅游开发现状与存在的问题,由此提出海峡两岸民间信仰文化旅游开发的思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