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244)
- 2023(15012)
- 2022(13052)
- 2021(12323)
- 2020(10528)
- 2019(24811)
- 2018(24888)
- 2017(48760)
- 2016(26766)
- 2015(30536)
- 2014(31109)
- 2013(30734)
- 2012(28204)
- 2011(25563)
- 2010(25789)
- 2009(23728)
- 2008(23297)
- 2007(20810)
- 2006(17760)
- 2005(15614)
- 学科
- 济(113600)
- 经济(113493)
- 管理(74848)
- 业(71286)
- 企(58753)
- 企业(58753)
- 方法(55921)
- 数学(49476)
- 数学方法(48712)
- 农(29361)
- 中国(26656)
- 财(25605)
- 学(24368)
- 地方(24289)
- 业经(22903)
- 贸(19746)
- 贸易(19737)
- 农业(19652)
- 易(19069)
- 理论(18750)
- 制(18362)
- 和(17548)
- 务(16384)
- 环境(16365)
- 财务(16302)
- 财务管理(16264)
- 技术(16219)
- 企业财务(15327)
- 银(15169)
- 银行(15112)
- 机构
- 大学(386155)
- 学院(385598)
- 管理(153488)
- 济(149942)
- 经济(146475)
- 理学(133840)
- 理学院(132339)
- 管理学(129724)
- 管理学院(129046)
- 研究(126081)
- 中国(92093)
- 京(81982)
- 科学(81736)
- 财(65906)
- 农(65083)
- 所(64521)
- 业大(60326)
- 研究所(59228)
- 中心(57628)
- 江(55822)
- 财经(53708)
- 北京(51648)
- 范(51423)
- 农业(51231)
- 师范(50958)
- 经(48620)
- 院(45769)
- 州(45683)
- 经济学(44199)
- 技术(41993)
- 基金
- 项目(265346)
- 科学(207045)
- 研究(191633)
- 基金(190434)
- 家(166245)
- 国家(164897)
- 科学基金(140761)
- 社会(117491)
- 社会科(111201)
- 社会科学(111166)
- 省(105072)
- 基金项目(101378)
- 自然(93539)
- 自然科(91304)
- 自然科学(91282)
- 自然科学基金(89598)
- 教育(89454)
- 划(88499)
- 资助(80027)
- 编号(79844)
- 成果(64405)
- 重点(59662)
- 部(58144)
- 发(56356)
- 课题(54955)
- 创(54493)
- 科研(51275)
- 创新(50854)
- 教育部(49293)
- 大学(49252)
- 期刊
- 济(159287)
- 经济(159287)
- 研究(106562)
- 中国(68314)
- 学报(62519)
- 农(58339)
- 科学(57106)
- 管理(52769)
- 财(49442)
- 大学(46411)
- 学学(43642)
- 教育(43589)
- 农业(40342)
- 技术(35376)
- 融(28941)
- 金融(28941)
- 业经(27073)
- 经济研究(25101)
- 财经(24973)
- 经(21173)
- 问题(21052)
- 业(20994)
- 图书(20429)
- 技术经济(19631)
- 统计(19067)
- 科技(18634)
- 理论(18405)
- 版(18404)
- 商业(17725)
- 资源(17616)
共检索到54447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曹阳 王亮
国内行政区或地区之间的区域合作历来以复杂多变的形式出现。在不同的经济环境下,对不同产业、不同领域、不同合作内容,不同经济主体会在实践中选择或形成不同的合作模式。本文试图以相关区域经济理论为指导,以我国现行区域合作的广泛实践为基础,从个别到一般,开创性地归纳并推论出具有一般属性意义的区域合作模式,并提出对区域合作模式进行合理选择的分析框架,即:区域合作基础要素是区域合作的基础,在基础要素及其它必要条件下构建的区域合作支持网络系统构成区域合作的支撑载体和纽带,基于不同基础要素的互补性以及不同支持网络系统内容的合作,将会形成不同的区域合作模式。这为区域合作实践提供了有一定价值和实际意义的参考。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胡文俊 黄河清
开展有效的国际河流区域合作方式,寻求流域内外社会经济、生态环境效益的最大化,是国际河流开发与管理发展的趋势。系统掌握和正确理解影响国际河流区域合作模式的各种因素,是加强国际河流开发与管理的重要途径。本文利用国际合作理论和系统分析方法,从多角度出发,提出影响国际河流区域合作模式的多因素综合分析框架。这一框架包含的主要因素有:①国际河流系统的特点与存在问题;②流域各国的利益诉求;③政治环境;④国际涉水制度;⑤区域相关的合作制度与机制;⑥第三方参与;⑦观念文化等。其中前两者构成了影响国际河流区域合作模式的内部因素,后五者为外部影响因素。这些因素直接影响到国际河流各种区域合作模式的条约和法规政策、组织...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肖金成 马燕坤 洪晗
区域合作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必由之路,对于缩小区域差距,化解恶性竞争、产业趋同、市场壁垒,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意义重大。本文在对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央政府和市场体制分别主导下区域合作实践进行经验总结的基础上,进一步从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协作发展、市场一体化、生态环境保护、科技协同创新、公共服务均等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等方面梳理了"十二五"以来国家推进晋陕豫黄河金三角、环渤海地区、汉江生态经济带、淮河生态经济带等区域合作的模式,最后提出了培育壮大区域性中心城市、构建次区域合作圈、促进产业分工与协作、推进公共服务共建共享、强化生态环境共治共保、创新和完善合作机制等推进区域合作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区域合作实践 区域合作模式 区域协调发展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龚晓菊 王一楠 蒋艳霞
区域合作是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必由之路,对于缩小区域差距,化解恶性竞争、产业趋同、市场壁垒,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意义重大。如何实现区域合作,并加强合作的深度和广度,以提高国家整体经济效率和国际竞争力,成为我们面临的主要任务。总结分析已有的区域合作模式,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区域合作模式,对促进我国区域合作意义重大。
关键词:
区域合作 模式 战略思考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林江 周少君 黄亮雄
文章运用四阶段Bootstrap-DEA方法,对"泛珠三角"区域2000-2009年的科技成果转化效率进行了动态测算——平均技术效率值为39.7%,并进一步构建了面板模型对影响科技成果转化效率的宏观政策因素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地方政府科技拨款、政府相关鼓励科技政策、R&D投入和风险投资等对"泛珠三角"地区科技成果转化效率具有显著正向效应,而企业所得税则抑制了科技成果转化效率。面板DID模型发现,2004年成立的"泛珠三角"合作框架显著改进了科技成果转化效率约6%。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王弢
基于波特的钻石模型理论指导北京农业职业学院跨区域合作办学实践,初步形成了政府主导的任务导向型(任务型)、市场主导的项目负责型(项目型)、社会互动的功能融合型(融合型)为主的三种合作模式,促进了学院师资建设和教学水平提升,推动中西部地区干部业务质素提高和产业升级,完成了学院教育理念和管理水平的创新任务。
关键词:
钻石模型 跨区域合作 模式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高兰
目前,东亚区域合作出现双轨制合作模式,即中国+东盟,日本+东盟。随着东亚区域合作的广度与深度的不断发展,特别是中日两国分别与东亚其他国家的合作进程的深入,作为中日韩FTA中的关键环节——中日之间的FTA却迟迟不见具体行动,成为一种“瓶颈”,在很大程度上延缓了东亚地区全方位的、更高层次的合作。在东亚经济合作问题上,中日经济合作占据着最为重要的位置。只有中日两国加强合作,亚洲的整体经济整合才有实现的希望。中日在近期内缔结FTA的可能性不大,但经过双方的共同努力,最终的前景还是较为乐观的。如何规避摩擦,扩大互补互利,建立区域经济合作新思维,成为中日FTA建设的重要主题。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郑文江 俞佳敏 黄璐 陈璐怡
基于驱动因素、合作层次以及创新模式3个角度,构建区域科技协同创新体系的三维分析框架,分析区域科技协同创新体系的现状和未来趋势。并以珠江三角洲地区与香港的区域科技协同创新体系为例,阐述三维分析框架对战略规划和政策制度的参考意义。
关键词:
科技协同创新 创新体系 分析框架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张可云 邓仲良
通过回顾区域合作模式类型与演进规律,本文着重论述了一带一路区域合作框架的构建逻辑。研究认为我国应以一带一路为载体来完善和对接国际国内"双向"区域合作机制,构建以基础设施、国际贸易、技术创新、公共品供给、合作保障为主要特征的合作模式,并通过创新区域合作主体利益的分配机制,进一步带动形成中国与沿线各国产业国际分工与产品贸易体系。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张可云 邓仲良
通过回顾区域合作模式类型与演进规律,本文着重论述了一带一路区域合作框架的构建逻辑。研究认为我国应以一带一路为载体来完善和对接国际国内"双向"区域合作机制,构建以基础设施、国际贸易、技术创新、公共品供给、合作保障为主要特征的合作模式,并通过创新区域合作主体利益的分配机制,进一步带动形成中国与沿线各国产业国际分工与产品贸易体系。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锁利铭
本文从制度分析的视角,构建了解释我国地方政府区域合作的理论模型。制度分析强调了制度的激励约束作用,区域合作,作为地方政府的一种理性选择,其合作行为受到合作意愿和交易成本的影响。根据地方政府决策的过程,区域合作存在选择、实现与协调3个阶段。在选择阶段,地方政府需要在自主发展和合作发展模式之间作出两难抉择,其决策受到内生与外生交易成本的影响;实现阶段,地方政府的合作意愿与交易成本水平高低不同组合产生了不同的合作绩效;协调阶段,地方政府根据合作目标选择,在不同的组合中进行调整,以改善地方政府的合作绩效。地方政府可以通过提高合作强度,优化偏好结构,考察合作的偏好匹配程度,同时通过制度创新降低合作的交易...
关键词:
制度分析 地方政府 区域合作 模型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邓大鸣
随着人们对金融监管全球合作模式弊端的反思不断加深,金融监管区域合作模式的重要性、现实性正在日益显现。我国领导人曾反复表明要积极开展包括金融监管在内的东南亚区域的金融合作。本文将从比较的角度出发,从经济学和法学两个方面对金融监管的全球性国际合作与区域合作模式进行研究,从而为金融监管区域合作机制的建立探索理论依据。
关键词:
金融监管 全球合作 区域合作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余俊波 陈雪梅 陈雯雯
在描述区域合作模式的基础上,分析了区域合作的主体特征及区域之间的互相作用;通过建立上下游地区区域及企业排污权交易模型说明了排污权价格的均衡过程及其实现的必要条件与支持策略。我国在推进企业排污权交易进行的同时,需要通过完善跨区域环境治理地方政府合作的法制体系和政策体系,建立区域生态补偿机制和跨区域信息通报与应急机制来有效地实施流域治理。
关键词:
区域合作 流域治理 排污权交易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顾春光 周兴会 翟崑
随着中国迈入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一带一路"被注入了新的内涵,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在总结中国40年改革开放宏观经验的同时,探索城市级整体解决方案模式,本文认为具有更加现实的意义。其基本内涵包括:以规划集成为手段,以产业聚集为动力,以空间承载为载体,以城市经营为前提,把各种要素有机聚集起来,重构了商业生态圈和价值链。这些经验和模式,特别是对于处于工业化和城镇化初期或中期的东南亚国家来说,不仅存在较大需求,且存在落地的可行性。本文建议以分享中国智慧和方案为纽带,以东南亚为重点区域,探索一揽子开发计划,推动"一带一路"向城市级整体解决方案转型升级。
关键词:
新时代 一带一路 模式升级 东南亚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周林
“增长三角集成”:东北亚区域合作模式选择周林近年来.围绕着东北亚国家区域合作的具体模式的探讨始终是研究东北亚区域合作的一个中心议题。选择一个符合东北亚情况的区域合作模式,不仅是区域经济合作理论发展的要求,而且是将东北亚国家的区域合作引向深入,推进东北...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