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398)
- 2023(14974)
- 2022(12874)
- 2021(11978)
- 2020(9977)
- 2019(22686)
- 2018(22404)
- 2017(42829)
- 2016(23374)
- 2015(25634)
- 2014(25261)
- 2013(25003)
- 2012(22707)
- 2011(20457)
- 2010(20159)
- 2009(18262)
- 2008(17604)
- 2007(15327)
- 2006(13070)
- 2005(11002)
- 学科
- 济(91787)
- 经济(91700)
- 管理(69889)
- 业(67061)
- 企(56531)
- 企业(56531)
- 方法(41189)
- 数学(35623)
- 数学方法(35286)
- 农(24068)
- 中国(23245)
- 财(21686)
- 地方(20960)
- 业经(20908)
- 技术(20210)
- 学(19965)
- 农业(16629)
- 贸(16361)
- 贸易(16350)
- 易(15811)
- 制(15621)
- 环境(14857)
- 理论(14703)
- 和(14421)
- 务(13809)
- 划(13766)
- 财务(13748)
- 财务管理(13730)
- 技术管理(13573)
- 企业财务(13010)
- 机构
- 大学(323428)
- 学院(322945)
- 管理(131152)
- 济(125048)
- 经济(122358)
- 理学(115297)
- 理学院(113995)
- 管理学(112081)
- 管理学院(111503)
- 研究(107109)
- 中国(76925)
- 科学(70264)
- 京(68057)
- 农(58039)
- 所(53692)
- 财(53676)
- 业大(53603)
- 研究所(49788)
- 中心(48409)
- 农业(45815)
- 江(45688)
- 财经(43953)
- 北京(42142)
- 范(41942)
- 师范(41437)
- 经(40108)
- 院(39251)
- 州(37364)
- 经济学(36295)
- 技术(35011)
- 基金
- 项目(234090)
- 科学(183663)
- 基金(169122)
- 研究(166723)
- 家(149896)
- 国家(148641)
- 科学基金(127108)
- 社会(104778)
- 社会科(99281)
- 社会科学(99256)
- 省(93386)
- 基金项目(91341)
- 自然(84859)
- 自然科(82872)
- 自然科学(82847)
- 自然科学基金(81370)
- 划(78699)
- 教育(76030)
- 资助(67859)
- 编号(67100)
- 创(52651)
- 重点(52590)
- 成果(52374)
- 发(50324)
- 部(50278)
- 创新(48513)
- 课题(46156)
- 科研(44944)
- 计划(43960)
- 大学(42748)
- 期刊
- 济(130129)
- 经济(130129)
- 研究(88048)
- 中国(59283)
- 学报(56831)
- 农(51569)
- 科学(50712)
- 管理(46542)
- 大学(41889)
- 学学(39725)
- 财(38826)
- 农业(35750)
- 教育(35613)
- 技术(27016)
- 融(23554)
- 金融(23554)
- 业经(22936)
- 经济研究(20765)
- 财经(20158)
- 科技(19107)
- 业(18851)
- 经(17186)
- 问题(16830)
- 图书(16002)
- 版(15695)
- 技术经济(15617)
- 业大(15246)
- 资源(14800)
- 商业(14799)
- 理论(14708)
共检索到45061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胡双钰 吴和成 翁旻
利用2005—2019年中国31个省(区、市)的平衡面板数据,基于知识生产函数探讨区域内合作、区域间合作以及区域内与区域间平衡对区域创新绩效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区域技术多元化作为情境因素的调节作用。研究表明:各区域创新绩效显著提高,但中西部与东部地区之间的差距未能得到显著改善;在地理空间效应下,区域内合作显著推动了区域创新绩效的提升;区域间合作与区域创新绩效具有非线性关系,随着跨区域合作的增加,区域创新绩效呈先升后降的倒U形态势;与以往研究中的正相关性不同,本研究从资源稀缺性角度表明,区域内与区域间合作的平衡不利于区域创新绩效的提升。区域技术多元化不仅直接提升了区域创新绩效,而且正向调节了区域内、区域间及两者平衡与区域创新绩效的关系。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姜宁 奚晨弗 董成
基于长三角地区1996-2008年高技术产业发展的相关数据,使用新产品销售收入占总销售收入的比例作为创新绩效的替代指标,实证结果表明,内生创新努力、出口和技术引进对创新绩效存在正向推动作用。同时,地区之间的竞争、合作对创新绩效影响的研究表明:一方面,地区、企业之间的合作所产生的本土技术溢出效应能有效提升高技术产业的创新绩效;另一方面,相对均衡的地区间产业格局所产生的竞争因素也是影响高技术产业创新绩效的重要因素。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吴凌燕 李众敏
在亚太框架下的贸易自由化一直进展缓慢,直到最近,亚太的经济合作才出现实质性的进展。特别是美国不仅与东盟10国签订了贸易和投资框架协议,还与韩国、澳大利亚开始贸易自由协定的谈判,美国对东亚区域合作的参与度越来越高。对于中国而言,美国参与东亚的贸易自由化进程对其会有什么样的影响,是值得密切关注的。文章基于GTAP模型对美国参与东亚区域合作的路径进行模拟,并基于模拟结果分析其对中国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国不参与东亚区域合作是弊大于利,而参与则是利大于弊。中国需要注意的问题:一是积极参与东亚区域合作是最优策略;二是要注意美国的扼制策略,积极加强自由贸易区建设。
关键词:
东亚 区域合作 贸易自由化 GTAP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初大智 杨硕 崔世娟
本研究通过对广东省五大类制造产业421家企业的调研,探讨了技术合作对创新水平,即产品创新和过程创新的影响。与已有利用二元变量,即技术合作与创新是否存在来研究二者关系不同的是,本研究搜集的数据不仅限于技术合作和创新的规模,而是对其多个维度进行了度量。实证分析的结果是:垂直合作是影响企业创新水平的重要因素。合作关系的强度而不仅仅是其存在性,对创新水平具有重要的正向显著影响。此外,技术合作对创新绩效的作用大小随产业类型、垂直还是水平产业链,以及是产品创新还是过程创新的不同而不同。某些产业部门的水平合作尽管程度较轻,对创新绩效的影响也是很重要的。
关键词:
技术合作 创新绩效 制造业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梁杰 谢恩 邵鹏
现有研究很少关注多类型伙伴影响创新绩效的比较。针对这一局限,本文对比了企业和科研、行业及政府三种类型伙伴的合作对渐进性和突破性创新绩效的影响作用。基于中国医药制造行业79家公司2007—2017年的447个研发联盟样本的实证分析,结果表明:随着伙伴数量增加,对渐进性创新绩效而言,政府伙伴的促进作用最强,行业伙伴次之,科研伙伴最低;对突破性创新绩效而言,科研伙伴的促进作用最强,行业伙伴次之,政府伙伴最低;科研伙伴更有利于促进突破性而不是渐进性创新绩效,行业和政府伙伴更有利于促进渐进性而不是突破性创新绩效。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魏守华 王英茹 汤丹宁
有别于欧美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的创新体系,中国的独立研究与开发机构(以下简称研发机构)在国家创新体系中占重要地位。同时,企业、大学、研发机构在R&D环节中的侧重点不同,因而产学研合作既有必要性又有可行性。本文在创新性地估算大学、研发机构对应于产业技术领域的R&D数据基础上,测度产学研合作对我国高技术产业创新绩效的影响。结果发现,相对于分割状况的R&D活动,无论是通过项目合作还是人员交流方式的产学研合作,都有助于提升我国高技术产业创新绩效;对于医药制造等科学技术型创新模式为主的产业,企业和大学的合作更有利于产业创新;对于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等互动型创新模式为主的产业,企业和研发机构的合作更有助于产业...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李众敏 唐忠
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立的同时,中国与日本、韩国,日本、韩国与东盟也在积极探讨建立自由贸易区的可能。本文针对东亚地区可能形成的各种不同区域合作方案,分析其对中国农产品贸易的影响。研究表明,从对总体经济的影响来看,中国、日本、韩国和东盟对于区域合作的模式很难形成一致的看法,日本-东盟自由贸易区和韩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虽然对日本、韩国、东盟都有正面影响,但是对日本和韩国的有利程度非常有限。而中日韩自由贸易区则不同,将给韩国带来较大的正面影响,因此,韩国将更愿意建立中日韩自由贸易区而不是韩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而中国的利益在于,争取在中国、日本、韩国之间建立自由贸易区,而防止东盟与日本、韩国之间的贸易...
关键词:
自由贸易区 东亚 GTAP 农产品贸易
[期刊] 预测
[作者]
李晓娣 张小燕
以创新生态系统引领区域创新发展,是当前创新管理领域研究中的热点。本文在文献梳理及理论推导的基础上,基于"要素→过程→结果"的研究范式,构建起区域创新生态系统影响区域创新绩效的理论模型,研究区域创新生态系统基础要素、作用机制、开放性对创新绩效的影响机理,并结合收集到的有效数据采用多元回归及层次回归等方法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区域创新生态系统基础要素、作用机制对区域创新绩效有正向影响;基础要素对作用机制有正向影响;作用机制分别在创新主体/创新资源与创新绩效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在创新环境与创新绩效间起完全中介作用;系统开放性对作用机制与创新绩效的关系起正向调节作用。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马双 曾刚
文章通过对我国175家装备制造企业的问卷调查,探讨了技术合作对创新绩效的影响。与已有利用二元变量(即技术合作与创新是否存在)来研究二者关系不同的是,文章采用多维度和多标量的方法,更详细地揭示了二者间的关系。研究发现:装备制造企业与学研机构的合作关系对企业创新的作用最大,垂直合作关系的重要性次之,水平合作关系对创新绩效的促进作用也比较重要。最后,针对实证研究提出一些政策建议和研究展望。
关键词:
技术合作 创新绩效 装备制造企业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张永云 刘杜娟
创新绩效提升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议题。已有研究构建了企业外部研发合作与企业创新绩效之间的研究框架,但忽略了知识的网络特性。基于知识基础理论,文章从知识网络视角探讨了外部研发合作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以及知识网络在其间的作用机制,利用2010—2019年工业机器人领域203家企业的1 117条发明专利数据,采用负二项回归、调节效应检验等方法开展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外部研发合作促进企业创新绩效的提升;知识网络中心度对企业创新绩效具有“倒U”型影响,并对外部研发合作与企业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具有“倒U”型调节效应;知识网络结构洞对企业创新绩效具有“倒U”型影响,其正向调节外部研发合作与企业创新绩效之间关系。研究内容丰富了关于外部研发合作与企业创新绩效之间关系的探讨,为知识网络特性在企业创新活动中的复杂作用提供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对企业开展知识管理和优化创新决策具有借鉴意义。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赵付民,邹珊刚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熊彬 禤巨能
本文利用2000-2008年云南省和GMS国家贸易数据建立引力模型,对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对云南省与GMS国家双边贸易的影响和未来发展潜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促进了云南与GMS地区的双边贸易合作,实际贸易水平明显高于预测水平;云南与老挝、越南贸易也得到大幅的提升,在边境贸易方面也大大促进了云南省与老挝、缅甸和越南贸易发展;预测对比也表明,云南省与GMS地区潜在着发展空间,特别老挝与越南市场突起所带来的机遇。在此基础上,提出应加强区域合作、物流建设等政策建议。
关键词:
云南省-GMS 贸易效应 引力模型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梁杰 于娜娜 张岭 赵龙峰
近年来学者们已经识别了企业与多伙伴研发合作的平均关系强度和关系强度离散两种关系特征,但却缺乏对两种关系特征如何同时影响企业创新绩效的对比。针对这一局限,探讨两种关系特征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以及企业地理区域对主效应的调节机制。基于中国医药制造行业52家上市公司2007—2020年273个研发联盟样本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多伙伴平均关系强度的增加阻碍了企业创新绩效,而关系强度离散程度的增加促进了企业创新绩效;企业地理区域由东部向西部负向调节平均关系强度对企业创新绩效的作用,正向影响关系强度离散对企业创新绩效的作用。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曹明园 尤宏兵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魏艳 李郑民 杨迅周 刘夏茹 杨文新
文章论述了产学研合作和区域创新体系的内涵及其在区域创新体系中的作用,认为产学研合作是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核心内容。在分析产学研合作现状的基础上,指出目前产学研合作在主体、利益分配、风险、沟通和外部环境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发挥企业主体作用、解决好利益分配、降低风险、加强产学研各方交流、促进成果转化、改善外部环境等具体对策。
关键词:
区域创新体系 产学研 合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