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885)
2023(9842)
2022(8391)
2021(7554)
2020(6200)
2019(13712)
2018(13421)
2017(26222)
2016(14151)
2015(15813)
2014(16026)
2013(15429)
2012(14286)
2011(12895)
2010(13276)
2009(12555)
2008(12364)
2007(11298)
2006(10237)
2005(9564)
作者
(39172)
(33003)
(32433)
(31153)
(20947)
(15521)
(14892)
(12408)
(12341)
(11884)
(11189)
(11019)
(10752)
(10444)
(10426)
(10246)
(9925)
(9659)
(9582)
(9353)
(8356)
(8036)
(7895)
(7497)
(7417)
(7378)
(7333)
(7260)
(6468)
(6416)
学科
(58001)
经济(57920)
管理(47842)
(40986)
(34150)
企业(34150)
方法(17927)
(17544)
(17268)
(16591)
中国(15994)
地方(15887)
数学(15516)
数学方法(15276)
业经(13287)
(12212)
(11046)
银行(11036)
(10807)
(10624)
农业(10556)
(10497)
贸易(10490)
(10403)
金融(10400)
环境(10233)
(10158)
(9740)
财务(9708)
财务管理(9684)
机构
学院(200720)
大学(197934)
(85611)
经济(83619)
管理(76500)
研究(69033)
理学(64703)
理学院(63995)
管理学(63039)
管理学院(62626)
中国(54295)
(44068)
(40984)
科学(38192)
(33662)
(32860)
财经(32833)
中心(32053)
研究所(29715)
(29549)
(28454)
(26333)
师范(26122)
北京(25816)
经济学(25732)
(25682)
(25522)
业大(25155)
财经大学(23997)
经济学院(22963)
基金
项目(128998)
科学(103419)
研究(100041)
基金(93180)
(79311)
国家(78649)
科学基金(68527)
社会(64436)
社会科(61178)
社会科学(61170)
(51149)
基金项目(48340)
教育(46255)
(42507)
自然(41845)
编号(41304)
自然科(40864)
自然科学(40854)
自然科学基金(40102)
资助(37602)
成果(35062)
(30280)
课题(29834)
重点(29312)
(29130)
(29018)
(27377)
国家社会(26541)
(25990)
创新(25746)
期刊
(103070)
经济(103070)
研究(64221)
中国(44967)
(34573)
管理(31281)
(27220)
教育(24751)
科学(24342)
学报(24173)
(23917)
金融(23917)
大学(19726)
技术(19076)
学学(18450)
农业(18101)
业经(16699)
财经(16347)
经济研究(15628)
(14054)
问题(12820)
(11199)
国际(10628)
(9571)
论坛(9571)
现代(9435)
科技(9350)
理论(9245)
技术经济(9106)
世界(8841)
共检索到31888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于辉  
区域合作源于区域经济增长的共同要求,区域协调机制可以减少区域间恶性竞争,内化区域间交易成本以及克服区域间负外部效应,推动区域经济繁荣。该文以长三角为例,指出当前区域合作的重要特征及突出问题,提出了区域协调发展机制应遵循的基本原则,以及保障机制效率、规避失灵的政策建议。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刘倩  杨刚强  江洪  
区域合作是特定区域内不同利益主体间的合作,资源要素的稀缺性和禀赋的差异性约束,造就了区域之间利益矛盾。因此,只有通过各方都认同的平台或市场进行交易、交换,才能最大程度地实现合作各方的利益诉求。一、激励机制1.通过内部开放推动与外部合作。以东盟为例,由于各成员国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较大,大多数国家经济不发达,且存在巨大差别,只能在差别中寻求共享利益点。对外部市场和资金的依赖性是东盟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汪伟全  
区域合作协调机构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必然产物,它既是解决科层组织的"行政区"界限与区域经济活动的开放性两者之间矛盾的理性结果,又是满足单个行政主体难以应对区域公共事务急剧增加的现实需求。国外常见类型的协调机构有三种类型,其产生缘由与权限各异。通过国内外协调机构比较研究,就其权力来源、功能定位、组织结构、运行规范和多元参与等进行分析并提出了建议。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官华  李静  蔡静雯  
一项大型跨界基础设施的落实既需要中央政府的支持,也需要相关区域间的利益协调,两者作用的发挥都需要借助特定的机制安排。本文以港珠澳大桥项目协调机制的变迁为案例,在分析其背后中央权威和区域协调机制变化情况的基础上,发现央地关系不对等、中央权威适时介入和区域协调主导权趋势性变动构成了协调机制变迁的三大特征。并以此三大特征探究粤港澳地区政府间关系的基本格局,包括中央与港澳、中央与广东这两组关系不对等的原因以及中央政府的相应对策,中央权威对区域事务介入的必要性和有效性,广东在粤港澳区域合作中的地位变迁。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邢海峰  
在全球化背景下,一城一地的资源组织能力和容纳能力已经无法满足产业发展领域向综合化、规模化、复杂化发展的趋势,这种条件下,要求区域城镇系统必须建立起有效的协调合作机制。以新疆西北区域为例,首先分析了区域合作机制构建的基本要素以及当前西北疆区域合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而分别从组织机制、利益分配机制和保障机制等三个方面就完善区域地方合作机制进行了探讨,提出了构建以区域规划编制与实施为主要功能的区域合作组织机制、适应市场经济特点的区域合作利益分配机制、以完善的法律制度体系为支撑的区域合作保障机制的具体对策建议。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陈家海  王晓娟  
近年来,将长三角区域合作扩展为"泛长三角"区域合作。已成为一个迫切但政策实践问题。本文在系统地分析泛珠三角、泛渤海区域合作地实际进程和日本、美国、欧盟区域合作相关经验的基础上,探讨了构建泛长三角区域合作中的政府间协调机制的三个总体性原则、五个结构要素和四个相关的操作性问题。同时,就泛长三角区域合作的空间范围设计问题,本文提出了自己的新方案,即7+3模式,并阐述了其主要理由。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李娅  华伟  
2011年4月14日,南非加入金砖国家合作机制后的首次峰会在中国三亚召开。这次峰会被视为五大新兴经济体深化合作、扩大国际影响力的重要转折点。本文在概述金砖国家经济状况的基础上,分析了后金融危机背景下金砖国家金融合作的重大意义,指出金砖国家金融合作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金砖国家金融合作机制的战略选择,主要包括建立和完善各国金融领域的交流机制和对话平台,建立健全贸易结算支付体系,稳步扩大本币结算规模等。
[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锁利铭  位韦  廖臻  
区域合作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手段,培育发展中西部地区城市群、建立城市群发展协调机制是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方向之一。成渝城市群作为西部地区典型城市群,在区域发展和促进全国区域协调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2011~2017年成渝城市群80条府际协议数据以及28项政策文本表明,国家高度重视西部地区区域协调发展问题,成渝城市群跨区域合作治理局势明朗,并在跨区域合作治理过程中形成了治理网络机制和协作网络机制,但仍然存在部分阻碍。为提升合作绩效、实现区域一体化,响应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成渝城市群要加强区域协同治理,以合作驱动区域经济加快转型升级,形成内陆开放型经济发展的"高地效应"。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丁同民  
随着中原城市群一体化发展的不断加快,健全中原城市群区域金融合作机制显得越来越重要。本文拟从健全金融合作的沟通协调、信息共享、利益均衡、风险防范、先行先试、人才发展、生态共建等机制入手,对健全中原城市群区域金融合作机制的路径进行初探,以期对推进中原城市群一体化发展有所裨益。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李丽红  杨博文  
碳减排是一种应对气候变化的有效措施,而碳排放权交易是碳减排最重要的手段之一。我国已经开展区域性碳交易,不过各地方立法相差悬殊,使区域性碳交易不能正常运行。借鉴欧盟、美国较为成熟的区域性碳交易立法机制,我国可以通过府际横向合作,构建区域性碳交易立法协调机构,实现信息共享、联动监管、共同执法,将区域性碳交易制度化、常态化、规范化,为构建全国性碳交易市场法律制度奠定基础。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董晶  
本文从"扼制"问题出发,构建了关于区域合作选择的博弈模型,论证了完全由地方政府主导的区域合作不能自动实现和维持,会陷入"囚徒困境",导致区域产业同构现象;进而分析了扩展模型以及相关经济区域收益效用的变动和区域产业分工格局变化;为推动区域合作,从理论上提出了建立具有法律效力的中央区域经济管理机构和法规专司区域利益协同,培育微观经济主体并支持企业跨区域联合与重组这些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马洪  
从深化合作的意义看,中日韩自由贸易区的建成和相对稳定,将可能使"10+3"自由贸易区成为未来东亚经济共同体的"主板模块";在协调东亚经济共同整合方面,实现贸易自由化与产品标准化的紧密结合,变革生产组织方式等,亦是需探讨的课题。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贵祥  
官厅水库流域张家口市域部分是一个贫困与生态脆弱问题交织的敏感区。京张关系总体上矛盾大于合作。然而,大北京、首都圈的建设浪潮,促进了京津冀的合作进程。京张城际高速铁路即将动工建设,将为京张合作与协调发展带来新机遇。协调发展机制包括:控制并减低人口密度,生态移民、生态补偿机制;建立节水生态环保型产业结构模式;建立官厅水库水源环境保护专项资金;创建生态市、国家生态县与ISO14000国家示范区;大北京生态经济协作区与合作机制。合作的平台包括:北京市产业、科技成果转移、支援与转化;张家口劳务输出与接纳;农副产品加工供应合作;旅游观光休闲合作,实现互动对接共赢。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殷红  
2009年9月中俄两国首脑正式签署了《中国东北地区同俄罗斯远东及东西伯利亚地区合作规划纲要(2009~2018)》。自此,我国东北振兴与俄罗斯东部开发互动合作进入实质性的实施阶段。在制定和落实中俄地区合作发展战略的诸多工作中,政府管理协调机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除了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东北振兴司负责政策制定和统一规划、协调沟通之外,东北地区缺乏地区性对俄合作的协调机构,而长期以来的对俄合作中,形成的是各自为政、独自行动甚至是恶性竞争的不良局面。基于对俄罗斯远东国际合作协调机制经验的分析,当前亟须建立东北地区对俄乃至对东北亚国际合作的地区性协调机制。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高小琼  
鉴于金融市场消费者保护现状,我们必须采用灵活的组织结构和工作模式,整合"一行三会"机构的资源,为金融市场消费者保护工作提供有力支持近年来,"一行三会"先后启动了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加大了对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的保护力度并初具成效。实践中,"一行三会"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模式各具特色、各有重点、区别较大,可以说契合了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原则和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